在1874年,科普在科羅拉多州發現了柱齒龍的化石,化石仍然破碎、不完整,但與鴨嘴龍屬相比,柱齒龍的頜部骨頭比較完整,並首次呈現出鴨嘴龍類的複雜齒系(Tooth batteries)。在1882年,J. L. Wortman與R. S. Hill發現了一個部分骨骼,其中包含完整的頭顱骨,他們將這個化石交給科普。在1883年,科普將這標本建立為雙芽龍的一個新種,奇異雙芽龍(D. mirabilis);經過多次的重新歸類後,這個標本已成為大鴨龍的正模標本。科普注意到頭顱骨的前段長而寬、形狀低矮。科普形容,大鴨龍的頭部側面類似天鵝,從上方看則類似琵鷺。科普也發現這頭顱骨的喙狀嘴,似乎有皮膚組織的痕跡。經過研究之後,科普仍將鴨嘴龍類敘述成生活在岸邊、水陸兩棲的動物,只能以水生植物為食。科普的理由是鴨嘴龍類的頜部關節、下頜牙齒虛弱,它們若以質地堅硬的陸地植物為食,頜部關節、下頜牙齒可能會脫落。但是,科普當時取得的標本並不完全,缺少頜部內側、支撐牙齒的骨頭,鴨嘴龍類的牙齒其實非常牢固。科普曾嘗試敘述整個頭骨與骨骼,但研究並沒有完成,就已死去。
在科普死後,他的長期競爭對手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進行破碎龍的研究工作。馬什修正科普對鴨嘴龍類的數項特徵描述,但仍抱持鴨嘴龍類以柔軟的水生植物為食的理論。直到1922年,在一個鴨嘴龍類化石發現疑似胃內含物組成,由陸地植物所組成,例如:針葉樹的樹枝、樹葉、水果、種子,該研究人員做出新假設,鴨嘴龍類同時以陸地植物、水生植物為食。
1940年代:理論轉變
在1942年,理查·史旺·魯爾( Richard Swann Lull)與尼爾達·萊特(Nelda Wright)提出一份鴨嘴龍類專題論文,是鴨嘴龍類的早期研究歷史中,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之一。魯爾與萊特推翻之前的水生植物理論,認為鴨嘴龍類是水陸兩棲的動物,而以陸地植物為食。魯爾與萊特注意到鴨嘴龍類的複雜齒系,並將它們與馬的牙齒相比較,發現兩者有類似的排列方式,而且這些恐龍的牙齒會不斷生長、替換。但他們認為,鴨嘴龍類的頜部不類似現代爬行動物,也沒有馬進化過程中所遭受的演化壓力,所以無法解釋這些齒系的功能。魯爾與萊特認為禾本科(草)的份量太小,因此推測鴨嘴龍類不會以草為主食,而是以木賊為主食;在鴨嘴龍類化石的所處地區、地質年代,木賊是常見植物之一,而且富含澱粉、矽,在鴨嘴龍類的牙齒生長、替換過程中,矽可補充所需物質。魯爾與萊特認為鴨嘴龍類的次要食物包含柔軟的陸地植物、水生植物。魯爾與萊特認為鴨嘴龍類的生活方式,類似現代的駝鹿,以陸地、濕地的植物為食。他們認為鴨嘴龍類的口鼻部、鼻管結構複雜,使它們可以將嘴浸泡在水中,以水中植物為食,如同現代駝鹿。
在1984年,大衛·威顯穆沛(David B. Weishampel)提出新的相關研究。他研究鳥腳下目的頭顱骨骨縫結構,發現這群動物有非常特殊、靈活的上下頜結構,也包含鴨嘴龍類在內。當它們的下頜往上閉合時,左右上頜會往兩側稍微撐開;同時,上下頜的牙齒會互相磨合,可以磨碎位於嘴部兩側的植物。在2008年,以Natalia Rybczynski為首的美國、加拿大科學家,使用電腦模型測驗威顯穆沛的理論,認為鴨嘴龍類不可能做出這種動作。而在2009年7月份的《科學》,另一群科學家則做出不同結果的研究,支持鴨嘴龍類可做出這種動作的理論。
在2008年,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學生Justin S. Tweet研究一個短冠龍的標本時,在胃部區域發現一團細微樹葉碎片[25][26]。Justin S. Tweet研究過這團細微樹葉碎片後,認為這個動物是以較高植被為食,而非低矮的植被[26]。對此,Mark Purnell表示胃部的食團不能準確地代表該動物的日常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