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鋼構橋(steel bridge),主要承重結構採用
鋼材的橋樑,即鋼結構橋樑、
鋼橋。裝配式鋼橋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廣泛套用。最初的裝配式鋼橋由英國唐納德·貝雷(Donald Bailey)工程師在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設計。主要的設計概念是以最少種類的單元構件,拼裝成能承載各種荷載、不同跨徑的裝配式鋼橋,且只需一般中型卡車運輸,特殊情況下能全部依靠人力來搭建。
發展歷史
裝配式鋼橋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廣泛套用。最初的裝配式鋼橋由英國唐納德·貝雷(Donald Bailey)工程師在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設計。主要的設計概念是以最少種類的單元構件,拼裝成能承載各種荷載、不同跨徑的裝配式鋼橋,且只需一般中型卡車運輸,特殊情況下並能全部以依靠人力來搭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配式鋼橋被大量用於歐洲及遠東戰場,搶修橋樑或架設臨時便橋。美國於1941年從英國購買了專利,製造裝配式鋼橋,命名為M1型;經過改進後(車行道加寬12%),命名為M2型 。
二戰後,許多國家引進了裝配式鋼橋,並開始廣泛套用於民用。在中國,裝配式鋼橋也得到了很大發展,並於1965年定型生產,現廣泛套用於國防戰備、交通工程、市政水利工程。
結構形式分類
門式剛構橋
其腿和梁垂直相交呈門形構造,可分為單跨門構、雙懸臂單跨門構、多跨門構和三跨兩腿門橋。前三種跨越能力不大,適用於跨線橋 ,要求地質條件良好,可用鋼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建造。三跨兩腿門構橋,在兩端設有橋台,採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建造時,跨越能力可達200多米。
斜腿剛構橋
橋墩為斜向支撐的剛構橋,腿和梁所受的彎矩比同跨徑的門式剛構橋顯著減小,而軸向壓力有所增加;同上承式
拱橋相比不需設拱上建築 ,使構造簡化。橋型美觀、宏偉,跨越能力較大,適用於峽谷橋和高等級公路的跨線橋,多採用鋼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建造。如安康漢江橋(鐵路橋),腿趾間 距176米,1982年建成。
T型剛構橋
是在簡支預應力橋和大跨鋼筋混凝土箱
梁橋的基礎上,在懸臂施工的影響下產生的。其上部結構可為箱梁、桁架或桁拱,與墩固結形成整體,橋型美觀 、宏偉、輕型,適用於大跨懸臂平衡施工,可無支架跨越深水急流,避免下部施工困難或中斷航運,也不需要體系轉換,施工簡便。
T型剛構可分為帶掛梁結構的T型剛構橋和帶剪力鉸結構的T型剛構橋。
連續剛構橋
分主跨為連續梁的多跨剛構橋和多跨連續剛構橋,均採用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有兩個以上主墩採用墩梁固結,具有T形剛構橋的優點。但與同類橋( 如連續梁橋、T形剛構橋)相比:多跨剛構橋保持了上部構造連續梁的屬性,跨越能力大,施工難度小,行車舒順,養護簡便,造價較低,如廣東洛溪橋。多跨連續剛構橋則在主跨跨中設鉸接,兩側跨徑為連續體系,可利用邊跨連續梁的重量使T構做成不等長懸臂,以加大主跨的跨徑。
連續梁橋是一種古老的結構體系,它具有變形小,結構剛度好,行車平順舒適,伸縮縫少,養護簡單,抗震能力強等優點。但由於施工方法限制,50年前的連續梁跨徑均在百米以下,隨著
懸臂、懸拼等施工方法的出現,產生了T型剛構。上個世紀60年代,跨徑在100~200m範圍內,幾乎都是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為優勝方案。早期有典型意義的橋樑便是聯邦德國1953年建造的霍爾姆斯橋和1954年建造的科布倫茨(Koblenz)橋,然而這種結構由於中間帶鉸,並對混凝土徐變、收縮變形估計不足,又因溫度等因素影響使結構在鉸處形成明顯的折線變形狀態,對行車不利,因此對行車有利的連續梁式剛構橋型出現了。在上世紀60年代修建的聯邦德國的本道夫橋已初步體現T型剛構與連續梁體系相結合的布置,而且T型剛構的粗大橋墩已被薄型柔性墩所代替,後續的一些著名橋例也採用了類似的結構形式。這樣逐步形成了採用柔性薄墩(墩壁厚度一般為0.2~0.3支點梁高),墩梁固結形式的連梁剛構體系。
最高的剛構橋
世界最高的連續剛構橋是位於雲南省元墨高速公路上的“紅河大橋” 。
此橋長801米,寬20餘米,橋的最大跨徑265米(是中國第三大跨徑橋),橋面距江面高度163米,是迄今同類同型橋樑中的世界第一高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