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菌

刺蝟菌

刺蝟菌(學名:Hericium erinaceus),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蝟菌
  • 外文名:Hericium erinaceus
  • 國籍:中國
  • 特點:肉嫩、味香、鮮美可口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歷史,傳說,挑選與泡發,地理分布,營養分析,生物學特性,培殖技術,栽培條件,栽培方法,

基本信息

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這種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乾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猴頭菇”之稱。刺蝟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
中文名稱:
猴頭菇
別稱:
猴頭菌、猴頭蘑、刺蝟菌、蝟菌
界:
真菌界
門:
亞門:
綱:
目:
紅菇目
科:
猴頭菇科
屬:
猴頭菇屬
拉丁學名:
Hericium erinaceus
命名者:
(Bull.: Fr.) Pers.

形態特徵

刺蝟菌(學名:Hericium erinaceus),外形似猴子的頭,又叫猴頭菇。孢子透明無色,表面光滑,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大小約6.5-7.5µm×5×5.5µm。菌絲細胞壁薄,具橫隔,有鎖狀聯合。菌絲直徑為10-20µm。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
子實體呈塊狀,扁半球形或頭形,肉質,直徑5-15cm,不分枝(與假猴頭菌的區別)。新鮮時呈白色,乾燥時變成褐色或淡棕色。子實體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菌刺密集下垂,覆蓋整個子實體,肉刺圓筒形,刺長1-5cm,粗1-2mm,每一根細刺的表面都布滿子實層,子實層上密集生長著擔子及囊狀體,但子上著生4個擔孢子,並且野生的猴頭菇一般成對生長。

歷史

猴頭菇進入人們的飲食生活由來已久,《臨海水土異物志》:“民皆好啖猴頭羹,雖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曰:寧負千石粟,不願負猴頭羹。”民間諺語:“多食猴菇,返老還童。”
相傳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經有人採摘猴頭菇食用。但是由於猴頭菇的“物以稀為貴”,這種山珍只有宮廷、王府才能享用,外界只知道猴頭菇足珍貴食品,對它的有關特性及其烹調方法都不清楚。有關猴頭菇的記載,較早見於370年前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書中僅僅列有“猴頭”的名稱而已。《御香飄緲錄》載有清官的猴頭菜餚,並盛讚其味鮮美。該書還具體介紹了烹製猴頭菇佳肴的燉、炒二法。
近代以來,關於猴頭菇的記述仍少。20世紀30年代,《魯迅日記》曾提到,魯迅本人吃過他摯友曹靖華贈送的猴頭菇,也是讚美它“味確很好”。新中國成立後,隨著人們對野生猴頭菌的馴化和推廣人工栽培,市上供心的猴頭增多。這種山珍才漸漸進入人們的筵宴,並成為某些菜系的名食。
【中醫治療研究】
中醫認為,猴頭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臟、助消化、滋補身體等功效。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現代醫學陸續證明猴頭菌有良好的藥用價值,臨床套用表明,猴頭菇可治療消化不良、胃潰瘍、胃竇炎、胃痛、胃脹及神經衰弱等疾病。但如果是輕度神經衰弱患者,食用猴頭菇不失為較好的輔助治療。在臨床套用上面,採用猴頭菇進行治療,對於輕度或是重度神經衰弱均可取得較為顯著理想的療效。另外,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後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於症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
對於服用西藥控制睡眠的患者,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儘量避免服用西藥以免產生依賴性,讓病情進一步惡化。

傳說

楊貴妃最喜愛的食物
在過去猴頭菇一直都是野生的,多產於大山林中的蔭蔽處。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到深山密林里採集野生猴頭菇作為食品和藥物的習慣。據說,至今在河南伏牛山一帶的民眾中還流傳著唐代士卒在山林中採食猴頭菇的故事。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唐玄宗就曾派人到伏牛山採摘猴頭菇了。它是楊貴妃最喜愛的食物之一。但是由於它的珍貴稀有,這種山珍只有宮廷才能享用外界只知道猴頭菇是名貴山珍,但對它的有關特性及其烹調方法都不清楚。
楊貴妃喜愛的刺蝟菌楊貴妃喜愛的刺蝟菌
至今伏牛山仍流傳著“貴妃厭其味,伏牛尋神菇”的故事。

挑選與泡發

怎樣選刺蝟菌
新鮮時呈白色;乾制後呈褐色或淡棕色。現在一些人工栽培的猴頭菇,以形體完整、茸毛齊全、體大、色澤金黃色者為主要標誌。
猴頭菇的泡發方法:乾猴頭菇適宜用水泡發而不宜用醋泡發,泡發時先將猴頭菇洗淨,然後放在熱水或沸水中浸泡3個小時以上〔泡發至沒有白色硬芯即可,如果泡發不充分,烹調的時候由於蛋白質變性很難將猴頭菇煮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將猴頭菇泡發好了,在烹製的時候要加入料酒或白醋進行煮製,這樣做可以中和一部分猴頭菇本身帶有的苦味。
豫老翁 猴頭菇豫老翁 猴頭菇

地理分布

猴頭菇是食用蘑菇中名貴的品種。野生猴頭蘑多生長在柞樹等樹幹的枯死部位,喜歡低濕。東北各省和河南、河北、西藏、山西、甘肅、陝西、內蒙古、四川、湖北、廣西、浙江等省(自治區)都有出產。其中以東北大興安嶺,西北天山和阿爾泰山,西南橫斷山脈,西藏喜馬拉雅山等林區尤多,以 伏牛山地區 的最為出名。

營養分析

1.猴頭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一種優良食品;
2.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調節血脂,利於血液循環,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3.猴頭菇含有的多糖體、多肽類及脂肪物質,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
4.猴頭菇中含有多種胺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對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
5.猴頭菇具有提高肌體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緩衰老。

生物學特性

猴頭菇是一種木腐食用菌。一般生長在麻櫟、山毛櫟、栓皮櫟、青剛櫟、蒙古櫟和胡桃科的胡桃倒木及活樹蟲孔中,懸掛於枯乾或活樹的枯死部分。野生菌大多生長在深山密林中。在平原和丘陵地區很少見到。

培殖技術

栽培條件

猴頭菇的生活史從擔孢子萌發開始,不斷分枝伸長形成單核菌絲體,但不能形成子實體。只有兩種性別不同的單核菌絲,通過異宗結合後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雙核菌絲。此時菌絲組織化,最後形成子實體。
生長發育條件:野生猴頭菇多發生於森林不太稠密,空氣較流通,濕度較高及20℃左右的環境條件。
1.營養
猴頭菇屬木材腐生菌,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強。能廣泛利用碳源、氮源、礦質元素及維生素等。人工栽培時,適宜樹種的木屑是最經濟而優良的碳源。而甘蔗渣、棉籽殼等也是理想的碳源。麩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它能利用的氮源還有尿素、蛋白腖、銨鹽、硝酸鹽等。
刺蝟菌
生長發育過程還要適宜的C/N比,菌絲生長階段以25:1為宜;子實體生育階段以35-45:1最適宜。此外,猴頭菌在生長中還要吸收一定數量的磷、鉀、鎂及鈣等礦質離子。
2.溫度
猴頭菇菌絲生長溫度範圍為6-34℃,最適溫度為25℃左右,低於6℃,菌絲代謝作用停止;高於30℃時菌絲生長緩慢易老化,35℃時停止生長。子實體生長的溫度範圍為12-24℃,以18-20℃最適宜。當溫度高於25℃時,子實體生長緩慢或不形成子實體;溫度低於10℃時,子實體開始發紅,隨著溫度的下降,色澤加深,無食用價值。
3.水分和濕度
培養基質的適宜含水量為60-70%,當含水量低於50%或高於80%,猴頭菇原基分化數量顯著減少,子實體晚熟,產量降低。對相對濕度的要求,菌絲培養發育階段以70%為宜;子實體形成階段則需要達到85-90%,此時子實體生長迅速而潔白。若低於70%,則子實體表面失水嚴重,菇體乾縮,變黃色,菌刺短,伸長不開,導致減產;反之空氣相對濕度高於95%,則菌刺長而粗,菇體球心小,分枝狀,形成“花菇”。一個直徑5-10cm的猴頭子實體,每日水分蒸發量達2-6g。
4.空氣
猴頭菇屬好氣性菌類,對CO2濃度反應非常敏感,當空氣中CO2濃度高於0.1%時,就會刺激菌柄的不斷分枝,形成珊瑚狀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鮮的空氣極重要。
5.光照
猴頭菇菌絲生長階段基本上不需要光,但在無光條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lx的散射光才能刺激原基分化。子實體生長階段則需要充足的散射光,光強度在200-400lx時,菇體生長充實而潔白,但光強高於1000lx時,菇體發紅,質量差,產量下降。
猴頭菇子實體的菌刺生長具有明顯的向地性,因此在管理中不宜過多地改變容器的擺設方向,否則會形成菌刺捲曲的畸形菇。
6.酸鹼度
猴頭菇屬喜酸性菌類,菌絲生長階段在pH2.4-5的範圍內均可生長,但以pH4最適宜。當pH在7以上時,菌絲生長不良,菌落呈不規劃狀。子實體生長階段以pH4-5最適宜。

栽培方法

(以袋栽培為例)
1.品種選擇
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種有C9、H11、H5.28、H401、H801、Hsm。出菇快,產量較高的優良菌株主要有C9、H5.28。
2.栽培季節
猴頭菇的栽培季節,應根據其子實體生長溫度以16-20℃為最適宜的特點和當地的氣候條件確定。一般春秋兩季均可栽培,華南地區春季在2-3月開始接種,秋季以9-10月接種栽培為佳。
3.培養料的配製及裝袋
培養料的配製:1.培養料的配方:
① 棉籽殼50%,木屑30%,麥皮16%,石膏或碳酸鈣2%,糖1%,過磷酸鈣1%。
② 草粉50%,木屑26%,麥皮20%,石膏或碳酸鈣2%,糖1%,過磷酸鈣1%。
③ 木屑69.5%,麥皮25%,黃豆粉2%,石膏或碳酸鈣2%,糖1%,尿素0.5%。
配製時,先將主料拌和均勻,再將其它輔助料如石膏粉、過磷酸鈣或糖等溶解於水後,緩慢噴灑入培養料中,料:水=1:1.2-1.5,使含水量達到70%左右。拌料後,將料堆成堆稍悶半小時,使料充分濕潤,而且吸水均勻,防止乾濕不勻現象。因為猴頭菇喜歡酸性,培養料中不宜加石灰,使料的pH控制在4-5之間。
2.裝袋:前裝培養料的塑膠袋規格不一,但以15×55cm的低壓聚乙烯塑膠袋常用,每袋可裝乾料0.2-0.25kg。裝料前先將袋口一頭用線繩紮好,裝料時將料壓實,上下鬆緊度要一致,且袋口要擦乾淨,以避免雜菌從袋口侵入。裝滿料後,從中央打上通氣接種孔,再用線繩將另一口紮緊。
4.培養料的消毒:採用高壓消毒滅菌,也可採用常壓滅菌,當溫度達到100℃後,保持14h以上,停火後再密閉4-6h。
5.播種發菌
待料溫降至30℃以下時,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接種。每袋接5個穴,接種後,將菌筒搬入培養室,按“井”字形堆疊發菌,培養室內溫度維持20~25℃,空氣濕度65%左右,遮光培養。於菌絲生長旺盛期(接種後15天左右),溫度降低至20℃左右。經20-28天培養,菌筒的菌絲基本長滿,應及時將菌筒搬入菇棚進行催蕾出菇。
6.出菇期管理:絲長滿後,應進行條件改變處理,加大溫差,給予散射光,並進行立架出菇。
1.調節溫度:實體形成後,溫度應調節在14-20℃之間,以利其迅速生長,溫度過高時,應早、晚開窗及時通風降溫,以防子實體生長緩慢,應適當增加溫度,促進其生長。
2.保持濕度:水應掌握“勤噴、少噴”的原則。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90%左右。濕度過大,會引起子實體早熟,質量差;濕度過低,生長緩慢,易變黃乾縮。
3. 加強通風換氣:持空氣新鮮是促進子實體形成的主要條件之一。如果通氣不良,CO2過多,易出現珊瑚狀畸形菇。
4.掌握適宜光線:頭菌子實體生長階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若光線不足,子實體原基不易形成,對已形成的子實體,甚至造成畸形菇。但要防止陽光直曬。
7.採收
一般猴頭生長7-10天,當猴頭菌刺約0.5cm時,即將產生孢子前及時採收。猴頭採收後,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紮緊袋口,繼續培養10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一般管理好可採收3-4批菇,生物轉化率達90-115%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