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反應理論(刺激- 反應學習論)

刺激-反應理論

刺激- 反應學習論一般指本詞條

一種消費者行為理論。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奠基人華生(John B.Watson,1878—1958)20世紀初期在巴甫洛夫 (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1936)條件反射實驗的影 響下,提出“刺激-反應學習理論”(又稱為“行為學習理 論”)。認為人類的複雜行為可以被分解為兩部分:刺激和 反應。而人的行為是受到刺激的反應。學習的實質是形成 習慣,而習慣是通過學習將對刺激做出散亂、無組織、無條 件的反應,變成有組織、確定的條件反應的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激-反應理論
  • 外文名:stimulus-response theory
  • 領域:行為主義心理學
代表人物,主要內容,刺激-反應模式,

代表人物

由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提出。華生(J.B.Wa-tson,1878—1895)為其主要代表人物。
華生認為心理學屬自然科學的範疇,其研究對象為人和動物的行為,而行為的基本因素是刺激和反應。並且認為一切心理學問題都能納入刺激和反應的規範之中,還提出S—R (刺激—→反應)的基本公式。因此,在他看來,兒童心理的發展是行為的習得與改變,是經驗的積累。

主要內容

刺激反應論認為,環境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激發兒童行為的刺激,並決定他的行為。若是控制了刺激,就可以塑造人們的行為,確定兒童的心理發展。因此,華生強調環境和訓練的力量,他甚至聲稱:“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可以按自己的願望培養,我保證把他們培養成我選擇的任何特定的類型——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領袖甚至乞丐和小偷。不拘他的祖先的天才、嗜好、脾氣、能力、職業和種族如何。”(華生:《行為主義》第1 04頁)。
刺激反應論強調兒童行為的發展是經過後天學習而形成和改變的。並認為兒童學習行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途徑:一是形成條件反射。由於形成條件反射時,某些行為受到獎勵,而其他行為則受到懲罰。因此,兒童就學會了新的行為方式。二是觀察和模仿。兒童是通過觀察和模仿別人的行為而獲得新的行為方式。
至於兒童如何學習複雜的行為,刺激反應論則認為有必要將示範、教導、獎勵和懲罰結合起來。
刺激反應論採用客觀方法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為西方心理學家所稱頌。但是,由於刺激反應論者否定意識,否定人的主動性,將一切歸諸於條件反射和觀察、模仿,則對諸多心理發展的事實,如能力的發展變化、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等等就難以解釋,則又為西方心理學家們所非難。

刺激-反應模式

50年代由C.霍夫蘭等3位心理學家根據心理學中的刺激—反應理論提出的一個關於態度的形式與改變的基本模式,即:個體是否受客觀環境傳播的信息的影響,形成或者改變態度, 必須經過注意→了解→接受這3個過程。就是說,形成和改變態度,第一步是要吸引主體注意傳播的信息所帶來的刺激; 第二步是經過態度的主體的解碼,了解信息一切內在體現的內容;第三步是如果態度的主體接受信息內容所主張的觀點, 就可以導致他形成新的態度並改變原來的態度; 反之則更加堅定原來的態度。刺激—反應模式所依據的理論因過於簡單化,具有形上學機械論的色彩,忽略了人的思維能動能力,後來已被摒棄。
傳播效果的模式之一。“刺激—反應理論”源於心理學行為主義的觀點,曾被套用於教育心理學中,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原則。早期的傳播效果研究者受到這個原則的影響,認為傳播效果在媒介訊息的刺激和客群的反應之間存在著一種緊密的一致性。它們之間的關係是:
S→O→R
S=訊息,O=客群,R=效果
“皮下注射論”可被視為是這種模式的產物。這種理論認為,大眾傳播效果就是媒介內容象針劑一樣被注入給客群後所產生的反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