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回收

再生資源回收

再生資源回收以物資不斷循環利用經濟發展模式,目前正在成為全球潮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可持續發展就是,既符合當代人類的需求,又不致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是我們在注意經濟成長的數量,同時要注意追求經濟成長的質量。主要的標誌是資源能夠永遠利用,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再生資源回收
  • 特點:不斷循環利用
  • 類型:經濟發展模式
  • 戰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 符合:當代人類的需求
  • 優點: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規模,由來,政策支持,回收模式,東莞檔案,

規模

目前我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有6700多家,已登記註冊回收網點23萬個,未登記註冊或臨時的回收網點有近60萬個,回收加工處理廠5300多家,從業人員190萬人。
再生資源回收2再生資源回收2

由來

根據節能減排的要求,為解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整合有限的資源構造再生資源回收、分揀、轉運、加工利用、集中處理為一體的產業化格局。近幾年,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據統計,“十五”期間我國回收利用再生資源總量為4億多噸,年平均回收利用量在8000萬噸,年平均增長率為12%以上,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總值超過了650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了20%。2007年回收利用再生資源1.82億噸,其中廢鋼鐵8392萬噸,廢有色金屬999.65萬噸,廢紙6021萬噸,廢塑膠1488萬噸,其他如廢橡膠、廢棉、廢麻、廢化纖、碎玻璃等1300萬噸。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從1997年才開始起步,仍處於起步階段,還屬於朝陽產業,雖然我國再生資源行業得到迅猛發展,但與我國再生資源產生量和需求量相比,與已開發國家對再生資源的利用情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國再生資源發展還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再生資源回收1再生資源回收1
2008年,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發布的一則訊息稱,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國際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到實體經濟,製造業的萎縮導致對原材料需求下降,國內鋼鐵企業、有色金屬加工企業以及造紙、塑膠等企業停產、減產,部分企業損失慘重,出現破產倒閉現象,原材料價格一直呈下跌趨勢。受其影響,國內再生資源市場疲軟,價格暴跌達50%以上,80%的回收網點歇業關門再生資源回收量下降70%以上,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再生資源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政策支持

同期國務院下發通知為了促進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促進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稅收公平和稅制規範,經國務院批准,決定調整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的增值稅政策,取消了“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其收購的廢舊物資免徵增值稅”和“生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的廢舊物資,可按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開具的由稅務機關監製的普通票據上註明的金額,按10%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政策。 在2008年12月31日前,各地主管稅務機關應註銷企業在防偽稅控系統中“廢舊物資經營單位”的檔案信息,收繳企業尚未開具的專用票據,重新核定企業增值稅專用票據的最高開票限額和最大購票數量,做好增值稅專用票據的發售工作。在2010年底以前,對符合條件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再生資源繳納的增值稅實行先征後退政策。
此外,國務院於2010年印發了《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把回收行業列為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部分,這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再生資源回收工作的重視,也體現了再生資源回收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舉措都將促進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健康穩步快速的發展。我國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具有後發優勢。將再生資源回收工作列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這在我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彰顯出這項工作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回收模式

一類是以美國“再生銀行”回收模式為代表的盈利性企業運作模式,一類是以巴西“塞普利”、德國雙元和台灣四合一回收模式為代表的非盈利性社會組織的企業化運作模式。這2類模式只在利益關係與分配方面存在一定差別,在分類目的、主體分工、運作方式等方面並無實質性差別,2者殊途同歸,通過整合業務鏈、交易鏈與利益鏈,藉助利益驅動,發揮政府、排放者、回收公司、資源利用廠家、商品產銷企業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強化再生資源回收,促進垃圾分流分類和實現企業化運作的目的。
美國再生銀行模式
美國再生銀行是通過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獲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基本思路是利用物聯網技術,重整排放者、商家、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再生資源交易鏈與利益鏈,通過市場化經營和政府適度補貼,在排放者得到實惠、商家綁定更多的消費者、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獲得穩定的原材料來源和政府減少財政補貼的前提下,提高資源回收率,促進廢棄物分流分類,實現再生銀行(企業)的預期收益與商業運作。
巴西賽普利模式(拾荒者合作社模式)
巴西賽普利是制度創新的成功案例,賽普利通過建立拾荒者合作社,分揀市政環衛部門無償送來的乾垃圾,從中回收再生資源,並將再生資源賣給登記合作的回收利用企業,達到強化資源回收和促進垃圾乾濕分類的目的。
德國雙元回收模式
德國銷售包裝物雙元回收系統(DSD)是行業自治的成功典例,也是生產者採用委託方式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成功典例。德國對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與利用頒布了嚴格法規,要求產品生產者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和回收利用包裝廢棄物。為執行法規,德國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行業成立了多家回收企業,如回收工業和企業塑膠包裝的RIGK、回收建材包裝和聚氨酯發泡塑膠包裝的POR、回收銷售包裝物的DSD等企業,其中,DSD回收的銷售包裝物占包裝廢棄物的比例最大(約48%),DSD的回收成績最為顯著。
德國DSD系統是一個社會企業DSD發起和創建的銷售包裝物回收系統,其運行方式見圖2.4所示,享受政府的免稅政策。1990年底,為了履行政府日益嚴格的包裝法規義務,95家產品生產廠家、包裝物生產廠家、商業企業、運輸企業以及再生加工企業自發組建了DSD企業聯合組織並創建了德國雙元系統,其任務是對包裝廢棄物組織回收、分類、處理、循環使用。目前,已有1.6萬個公司加入,占包裝企業的90%。DSD企業成員按照規定向DSD組織支付一定費用後,就可取得“綠點”包裝回收標誌的使用權。“綠點”標誌表明該商品包裝的生產企業參與了“商品再循環計畫”,並為處理自己產品的廢棄包裝交了費。DSD組織則利用成員交納的費用,負責收集包裝廢棄物並進行清理、分揀及回收利用。DSD通過組織消費者將廢棄物“送”到指定排放點和收運單位到指定排放點將廢棄物“收”走並運輸到廢棄物處理企業,理順了廢棄物逆向物流。DSD的收費標準根據回收包裝物的不同類型,分別按重量、體積或面積進行計算。DSD的主要運作方式是:標有綠點的包裝物從DSD成員生產企業流出,經消費者排放後再由DSD組織認可的收運人(包括DSD成員收運單位和消費者)將其送至DSD成員回收企業進行回收利用。資金流則從生產企業流到DSD組織,再隨包裝物流向收運人和回收企業。對於政府下達的回收指標,DSD組織每年都會進行全國範圍的統計,將經核實後的數據報告提交給國家環境部門,完成了回收指標的工商企業即可按規定獲得免稅。
台灣四合一模式
1998年台北市出台《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並為此成立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發揮社區、回收商、地方政府(清潔隊)和信託基金的作用,社區組建資源回收互助組織推動家庭垃圾分類、回收和預處理,回收商建立高效的回收系統,政府承擔定時、定點、定線收運,信託基金向回收體系注入資金推動社區、回收商和地方政府清潔隊嚴格執行資源回收制度。四個主體分工協作,合而為一,充分體現了全民參與及經濟激勵在資源回收過程的作用。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的運行方式見圖2.5。從圖2.5可以看出,信託基金起到了利益驅動作用,促進與持續推動了分類、回收與利用;此外,台北的慈善團體組織在推動社區垃圾分類中起到了發起、組織和作業等作用。。
資源回收方案不僅有效減少了垃圾清運量和提高了資源回收率,而且改變了清運垃圾的組成和特性,2002年垃圾統計資源顯示,清運垃圾中不可燃物質僅占9.6%,可燃物質占到90.4%,其中廚餘類占23.3%,紙類30.0%,塑膠類占20.2%,資源回收方案提高了清運垃圾的熱值,有利於提高焚燒效率和焚燒設備使用壽命。

東莞檔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本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規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發展,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東莞市再生資源管理辦法東莞市再生資源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再生資源,是指在社會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經過回收、加工、處理,能夠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各種廢棄物。對報廢汽車、危險廢物、嚴控廢物、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以及廢棄電子產品等的回收、處理、利用及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是指從事再生資源的收購、儲存、運輸、銷售等活動,主要包括上門回收、在再生資源固定資源回收筒點駐點經營、在再生資源集中處理中心駐點經營等方式。
第四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是再生資源回收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再生資源回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專項規劃,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進行巨觀指導。
市公安局負責再生資源回收的治安管理。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的登記管理。
市環境保護局負責對再生資源回收過程中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依法對危險廢物的處理實施監管,對違反污染環境防治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
市城鄉規劃局負責將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納入城市規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按照職權對違反城市規劃、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依法查處和清理整頓。
市供銷社系統負責發揮其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的帶動作用和資源優勢,牽頭推動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規範發展,規範回收網路,提升再生資源產業化經營水平。
市人民政府和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園區管委會)分別成立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統籌協調各相關單位加強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監管,根據實際抓好本辦法的貫徹實施,規範企業行為和行業經營秩序,促進回收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第五條 堅持規劃引導。市有關部門應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根據本地經濟、人口、環境和資源等具體情況,編制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專項規劃,制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政策,實現固定站點、集中處理中心的合理布局,明確固定站點、集中處理中心的建設標準和服務功能,突出集中處理中心的專業特色與區域定位。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園區管委會)在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環境衛生、科技產業、城鄉建設等專項規劃時,應當將統籌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與管理工作納入相關規劃。
第六條 堅持市場開放。再生資源回收市場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實施準入管理。工商管理部門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對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進行登記註冊。
第七條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的企業,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第八條取得合法經營資格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可依法在我市自主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各鎮街(園區)、村(社區)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劃定經營地域範圍,不得違法侵害產廢企業及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的交易自主權,不得收取任何管理費,保障企業的再生資源回收雙向自由選擇權。
第九條 堅持公平競爭。任何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不得以設卡攔路、強買強賣等各種行為擾亂市場秩序,妨礙公平競爭。
第十條鼓勵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符合國家退稅或減免稅政策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可以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對促進資源節約和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的科研及工程項目,以優先立項、用地指標、財政扶持等方式給予支持。
第二章 經營規則
第十一條凡在我市設立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在取得營業執照後30日內,到市經信部門辦理備案登記,領取《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備案登記證明》。登記註冊名稱、日期、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經營場所、性質、經營範圍等備案事項發生變更時,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屬於工商登記事項的自工商登記變更之日起30日內)到市經信部門辦理變更手續。具體備案規則由市經信部門另行制定。
第十二條 在我市從事廢舊金屬收購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在取得營業執照後15日內到市公安部門備案,領取《廢舊金屬收購業備案書》。
第十三條產廢企業和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就本企業的再生資源交易行為建立再生資源交易登記表。登記表應當載明下列內容:交易雙方主體信息、相關經營證照信息、相關許可信息;再生資源種類、數量、價格等交易信息;是否涉及海關監管貨物及數量;是否涉及廢舊金屬、危險廢物及數量;物資去向信息。該表一式三聯,分別由交易雙方和市經信局保管。
該表由企業向所在鎮(街)的再生資源回收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取;並由該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收取,及時上傳到相關監管系統,作為部門共享的基礎資料庫,供海關、公安、環保、稅務等部門核查、稽查時使用。對重點行業和敏感物資的交易登記表,上述監管部門要定期進行檢查核實,並追查相關物資的流向。
第十四條生產企業應當通過與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簽訂收購契約的方式交售生產性廢舊金屬。收購契約中應當約定所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名稱、數量、規格、回收期次、結算方式等。
第十五條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回收廢舊金屬時,應當按照公安機關有關規定建立收購台賬。台賬資料保存期限不得少於兩年。
第十六條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禁止回收下列物品:
(一)@@@@@@@(敏感關鍵字無法上傳資料);
(二)非經許可不得回收的@@@@@(敏感關鍵字無法上傳資料)、劇毒、放射性物品及其容器等危險廢物、嚴控廢物;
(三)按有關規定禁止回收的鐵路、石油、電力、電信通訊、礦山、水利、測量和城市公用設施、消防設施等專用器材;
(四)公安機關通報尋查的贓物及有贓物嫌疑的物品;
(五)其他依法禁止回收的物品。
第十七條 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禁止下列行為:
(一)蓄意串通捏造和散布虛假信息;
(二)以操縱市場為目的,合夥抬價或壓價買入或賣出同一種再生資源;
(三)欺行霸市,強買強賣;
(四)沿街招攬,占道經營和堆放,在商貿中心區、交通主幹道、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區、高壓線走廊內回收再生資源;
(五)其他擾亂市場交易秩序的行為。
第三章 集中處理
第十八條支持市供銷社牽頭,結合再生資源行業發展專項規劃,整合吸納社會資本,投建和經營再生資源集中處理中心,在保證產廢企業和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雙向自由選擇交易自主權的基礎上,實行“企業集中進場、部門集中監管、再生資源集中交易、產業鏈集中布局、配套設施集中建設”五集中的經營模式,建立進場經營者自主經營、自由交易、公平競爭的平台。
第十九條 對集中處理中心的投資和建設,市和鎮街給予優先立項、用地指標、財政資助等方面的支持。符合我市重點項目有關規定的,納入市重點項目管理,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第二十條符合相關規定的再生資源集中處理中心,可向本市稅務部門申請授權代徵稅款,經批准後可按有關政策規定計提代征手續費。
第二十一條集中處理中心應建立實時監控信息系統,加強交易監管,維護交易秩序與社會治安。
第二十二條鼓勵、引導市內外用廢企業、產廢企業和符合資格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進入集中處理中心開展購銷活動,推動直接交易,減少中間環節,提高交易效率。
第四章 市場監管
第二十三條建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信息共享發布制度。由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建設全市再生資源管理電子信息服務平台,確保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相關信息部門共享、動態更新。
第二十四條建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溝通協調製度。由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與市外商協會、台商協會和民營商會等單位及產廢、用廢企業和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代表定期進行溝通協調。
第二十五條 建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聯合檢查制度。工商部門核發營業執照及經信部門辦理備案後,應在7日內將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的資料抄報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定期組織經信、公安、環保、消防、城管和海關、稅務等有關部門對該經營者依法進行聯合檢查,對經營場地、經營活動等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責令整改,經整改仍不符合規定的,由相關部門依照相關規定嚴格查處。
第二十六條 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市場社會舉報投訴制度。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舉報投訴中心,通過舉報熱線、舉報信箱、義務社會監督員以及媒體監督等形式,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市場社會監督機制。
第二十七條 建立廢舊金屬回收經營者名錄管理制度。市公安部門應推進信息化建設,抓好生產性廢舊金屬收購經營者名錄登記、公布,通過視頻聯網、專項整治、定期巡查等方式,對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加強監管。
第二十八條 加強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稅收征管。市國稅、地稅部門應對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用廢企業交易發票、台賬以及產廢企業邊角料交易台賬加強檢查,依法查處再生資源買賣雙方的偷稅漏稅行為。
第二十九條 建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信用等級制度。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牽頭組織對再生資源回收企業誠信等級的評定工作,相關部門根據經營者誠信等級情況實施有針對性的監管。
第三十條 建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自律承諾書制度。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協會應發揮行業自律功能,加強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自律管理,明確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的經營行為準則和承諾事項,配合有關部門加強行業監管工作。
第三十一條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再生資源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予以通報,並由相關部門依法查處:
(一)未按照再生資源固定站點設定要求進行設定,違反規劃、環保、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等有關規定的;
(二)回收明令禁止回收的物品,從事收贓、窩贓、銷贓等違法經營行為的;
(三)在堆放、運輸、加工、處理再生資源過程中,未採取圍擋、覆蓋、保潔、清理、無害處理、人身防護、安全生產等措施,造成相關物質飛散、濺落、溢漏、擴散、爆炸等污染或公共安全事故的;
(四)以操縱市場為目的,合夥抬價、壓價或串通捏造和散布虛假信息,或者擅自上路設卡攔車、強買強賣、壓級壓價,擾亂市場秩序,妨礙公平競爭,誘發群體性上訪、械鬥等事件的;
(五)超出工商部門核准的經營範圍開展廢舊金屬回收經營;
(六)違反海關和環保部門相關規定,未經批准交易或處置相關再生資源的;
(七)違反再生資源交易登記表填報規定,故意瞞報、多次漏報、串通作假的;
(八)不辦理或偽造稅務登記證件,和以財務資料弄虛作假偷稅漏稅的。
第三十二條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園區管委會)對本轄區內的再生資源資源回收筒點應履行屬地管理職責,依法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破壞公平交易的行為。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業務的,按照《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第二十條的規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等相關規定予以查處。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由市經信部門根據《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給予警告,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視情節輕重,對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並可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按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在我市從事廢舊金屬收購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未按照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到市公安部門備案的,由市公安部門根據《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給予警告,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視情節輕重,對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並可向社會公告。
(二)收購生產性廢舊金屬未如實登記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三)、(四)項規定,收購禁止收購的物品的,由公安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未採取相應防範措施,造成固體再生資源揚散、流失、滲漏或者造成其他環境污染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註銷登記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定、保管賬簿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
不辦理稅務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
未按照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塗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未按照規定要求辦理納稅申報、稅款繳納和其他涉稅事宜的,或者發生偷稅、抗稅、騙稅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行為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八條將非再生資源混作再生資源購進或銷售等騙取退稅的,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的規定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被騙取金額10%以上50%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外,取消其以後享受再生資源退稅政策的資格。
第三十九條未經海關許可,任何企業、單位和個人將加工貿易保稅進口料件加工後產生的邊角料、剩餘料件、殘次品、副產品及受災保稅貨物擅自銷售或者移作他用的,屬於走私行為;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明知是上述物品,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的,按走私行為論處。有上述行為的,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的,沒收走私貨物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0萬元以下罰款;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境的物品的,沒收走私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罰款;
(二)應當提交許可證件而未提交但未偷逃稅款,走私國家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的,沒收走私貨物、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走私貨物、物品等值以下罰款;
(三)偷逃應納稅款但未逃避許可證件管理,走私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的,沒收走私貨物、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偷逃應納稅款3倍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將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進口屬於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或者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屬於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用作原料的,由海關責令退運該固體廢物,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逃避海關監管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運輸進境,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嚴重失職、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收受賄賂,侵害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合法權益,或包庇、縱容其違法違規經營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視情節按規定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二條 
動資源格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與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 本辦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我市原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廢品回收經營管理的通知》(東府辦〔2004〕68號)和《關於修改廢品回收經營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東府辦〔2005〕56號)同時廢止。
第四十三條本辦法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會有關部門負責解釋。
德國銷售包裝物雙元回收系統(DSD)是行業自治的成功典例,也是生產者採用委託方式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成功典例。德國對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與利用頒布了嚴格法規,要求產品生產者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和回收利用包裝廢棄物。為執行法規,德國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行業成立了多家回收企業,如回收工業和企業塑膠包裝的RIGK、回收建材包裝和聚氨酯發泡塑膠包裝的POR、回收銷售包裝物的DSD等企業,其中,DSD回收的銷售包裝物占包裝廢棄物的比例最大(約48%),DSD的回收成績最為顯著。
德國DSD系統是一個社會企業DSD發起和創建的銷售包裝物回收系統,其運行方式見圖2.4所示,享受政府的免稅政策。1990年底,為了履行政府日益嚴格的包裝法規義務,95家產品生產廠家、包裝物生產廠家、商業企業、運輸企業以及再生加工企業自發組建了DSD企業聯合組織並創建了德國雙元系統,其任務是對包裝廢棄物組織回收、分類、處理、循環使用。目前,已有1.6萬個公司加入,占包裝企業的90%。DSD企業成員按照規定向DSD組織支付一定費用後,就可取得“綠點”包裝回收標誌的使用權。“綠點”標誌表明該商品包裝的生產企業參與了“商品再循環計畫”,並為處理自己產品的廢棄包裝交了費。DSD組織則利用成員交納的費用,負責收集包裝廢棄物並進行清理、分揀及回收利用。DSD通過組織消費者將廢棄物“送”到指定排放點和收運單位到指定排放點將廢棄物“收”走並運輸到廢棄物處理企業,理順了廢棄物逆向物流。DSD的收費標準根據回收包裝物的不同類型,分別按重量、體積或面積進行計算。DSD的主要運作方式是:標有綠點的包裝物從DSD成員生產企業流出,經消費者排放後再由DSD組織認可的收運人(包括DSD成員收運單位和消費者)將其送至DSD成員回收企業進行回收利用。資金流則從生產企業流到DSD組織,再隨包裝物流向收運人和回收企業。對於政府下達的回收指標,DSD組織每年都會進行全國範圍的統計,將經核實後的數據報告提交給國家環境部門,完成了回收指標的工商企業即可按規定獲得免稅。
DSD組織是一個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社會企業),由董事會、監督機構和顧問委員會組成。董事會由三人組成,負責DSD具體運行;監督機構由產品生產廠家、包裝物生產廠家、運輸企業、商業企業以及廢棄物管理部門各出三名代表組成,擁有最高權力,負責DSD的監督管理;顧問委員會由政界、工商界、科研單位與消費者組織的代表組成,作為DSD與各類社會團體的媒介,協助、協調DSD的工作。DSD的活動經費來源於“綠點”標誌發放許可的收費,平均每名德國人每年為“綠點”標誌支付約20歐元。DSD作為一個公益性社會組織(社會企業),以依法收費經營的方式,明晰各方責權利,平衡政府、包裝企業、回收公司與居民等各方的利益,自主自治,在銷售包裝物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