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日,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以六政辦〔2012〕120號印發《六安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1—2015年)》。該《規劃》分“十一五”期間全市綜合防災減災工作主要成效、“十二五”時期全市防災減災工作面臨的形勢、“十二五”時期防災減災工作規劃主要內容3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安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1—2015年)
- 時間: 2011—2015年
- 類別:六安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
- 地點:六安市
通知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六安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1—201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規劃
一、“十一五”期間全市綜合防災減災工作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間,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自然災害也呈高發、重發的勢態。2007年、2009年淮河流域的水災,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2010年大別山區的洪澇災害,2008年、2010年的秋冬連旱,以及“格美”、“鳳凰”、“莫拉克”、“獅子山”等數次颱風帶來的超強降雨災害,都給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年平均受災人口210.5萬人,緊急轉移安置6.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60.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5.4億元。面對嚴峻災害形勢,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根據災情發展,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高效有序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大力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防災減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防災減災工作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成立了六安市減災救災委員會,明確了委員會及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指導協調各縣區和各有關部門開展減災工作,促進減災救災交流與合作。各縣區相應成立減災救災委員會,組織協調開展本地重大救災活動,防災減災救災綜合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
(二)防災減災救災應急預案體系進一步完善。市及所轄縣(區)、鄉(鎮、街道)全部制定了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以及防汛抗旱、地質、地震、農業、林業等多項自然災害專項應急預案,並且在自然災害多發的行政村和城鎮社區也建立了應急救助預案,防災減災救災應急預案體系進一步完善,初步實現了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的全覆蓋。
(三)自然災害監測預報體系初步建立。民政、氣象、水利、農業等部門進一步加強信息溝通,充分利用現代通訊手段發布氣象和災害信息,及時了解掌握自然災害發展趨勢,實現突發自然災害動態管理和實時監控。
(四)重點工程防禦能力得到切實加強。實施防汛抗旱、危房改造、飲水安全、公路災害防治等多項重大工程,沿淮防洪能力有效提高,重點防洪保護區基本達到規定的防洪標準,人口密集區、城市及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得到初步治理,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列入市政府民生工程全面實施。
(五)應急救助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初步建立了以應急指揮、搶險救援、災害救助、恢復重建為主要內容的自然災害應急救援體系,應急救援、運輸保障、生活救助、醫療救助、衛生防疫等應急能力得到加強,應對洪澇、乾旱、低溫雨雪冰凍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成效顯著。“十一五”期間市和縣區財政分擔948.968萬元,救助128.8萬人次,補助重建倒塌民房5.7萬人、3.97萬間,受災民眾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實保障。
(六)防災減災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加強。防災減災專業人才隊伍結構不斷最佳化,專兼結合的防災減災人才隊伍初步形成。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專業隊伍不斷壯大,全市建立了2000餘人的災害信息員隊伍,其中市、縣(區)、鄉(鎮)三級共有171名災害信息員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技能證書,防災減災隊伍建設得到有效加強。
(七)防災減災社會參與不斷深入。防災減災社會動員能力和社會資源整合能力明顯提高。在重特大自然災害面前,社會各界踴躍奉獻愛心,積極投身搶險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恢復重建,形成了合力防災減災的良好氛圍。重大災害期間,市和縣區直接接收社會救災捐贈款物668.434萬元。以全國“防災減災日”和“國際減災日”為平台,大力開展減災知識“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和“社區減災平安行”等系列減災科普活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逐步推廣,2010年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1個,公眾防災減災意識明顯提升。
二、“十二五”時期全市防災減災工作面臨的形勢
“十二五”時期,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全市自然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大,防災減災工作形勢嚴峻。乾旱、洪澇、颱風、低溫、冰雪、病蟲害等災害風險增加,地震、崩塌、滑坡、土石流、山洪等災害呈現高發態勢,自然災害時空分布、損失程度和影響深度出現新變化,各類災害的突發性、異常性、難以預見性日趨明顯。同時,隨著全市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戰略的推進,城鎮人口密度增加,基礎設施承載壓力不斷加大,自然災害對城市的影響日趨嚴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設防水平偏低,農村居民抵禦災害的能力比較脆弱;自然災害引發次生、衍生災害的風險仍然不可低估。
“十二五”時期,全市防災減災工作面臨諸多挑戰。防災減災法制、體制和機制仍需完善,重特大自然災害風險防範能力亟待提升,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和建築物防災能力比較薄弱,基層防災減災能力需要進一步增強,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和裝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人才隊伍建設和公眾宣傳教育仍需推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防災減災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同時,全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為防災減災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防災減災,為開展綜合減災工作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面對嚴峻的形勢和挑戰,必須進一步增強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推進科學發展、構建幸福六安的高度,面對挑戰,迎難而上,全面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三、“十二五”時期防災減災工作規劃主要內容
(一)指導思想
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以人為本、構建幸福六安的要求,突出防災,全民參與,統籌考慮各類自然災害和災害過程各個階段,綜合運用各類資源和多種手段,努力推動防災減災工作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全面加強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著力提高社會防災減災意識,科學評估和有效防範自然災害風險,最大程度減輕自然災害損失,切實維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有力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依靠科技。把保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保障受災民眾基本生活作為防災減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科技進步作為全面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的重要支撐。
2.預防為主,綜合減災。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風險調查、工程防禦、宣傳教育等預防工作,堅持防災、抗災和救災相結合,綜合推進災害管理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的工作。
3.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夯實基礎,因地制宜解決好各地防災減災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從長遠角度統籌謀劃防災減災工作,循序漸進,講求實效,不斷推進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4.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突出各級政府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組織和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防災減災。
(三)主要目標
1.基本摸清全市重點區域自然災害風險情況,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統計核查和信息管理與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實現自然災害信息資源全面共享。
2.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在同等致災強度下較“十一五”時期明顯下降,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內。
3.防災減災工作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土地利用、資源管理、能源供應、城鄉建設和扶貧開發等規劃中體現防災減災的要求。
4.自然災害發生12小時之內,受災民眾能夠得到食物、飲用水、衣物、醫療、臨時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
5.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明顯增強,防災減災知識在大中小學生及公眾中普及率明顯提高。
6.全市防災減災人才隊伍規模不斷擴大,人才結構趨於合理,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萬人左右。
7.創建13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9個“全省綜合減災示範社區”,每個城鄉基層社區至少有1名災害信息員。
8.防災減災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各縣(區)建立防災減災綜合協調機制。
(四)主要任務
1.加強自然災害預警預報和防災減災信息管理服務能力建設。完善全市現有氣象、水文、地質、地震、農業、林業等監測站網建設,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發布機制,充分利用各類傳播方式,準確、及時發布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特別要加強偏遠山區廣播、電視、宣傳車等預警預報信息能力建設,基本建成覆蓋全市城鄉的高效預警預報體系。加強防災減災信息管理,有效利用各級各類信息資源,拓展信息獲取渠道和手段,提高信息處理和分析水平。加強各級各相關部門、各災害風險管理單位之間防災減災信息互聯互通、交換共享與協同服務。充分利用衛星通信、廣播電視、網際網路、導航定位等技術和移動信息終端等裝備,提高信息獲取、遠程會商、公眾服務和應急保障能力,推進“數字減災”工程建設。
2.加強自然災害工程防禦能力建設。為提高重特大自然災害的工程防禦能力,著力加強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寒防凍、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重大動物疫病疫源防控等防災減災骨幹工程建設。提高城鄉建(構)築物,特別是人員密集場所、重大建設工程和生命線工程的災害防禦性能,推廣安全校舍和安全醫院等工程建設。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危房改造、農田水利設施、抗旱應急水源、農村飲水安全等工程的投入力度。加快實施自然災害隱患點重點治理和居民搬遷避讓工程。
3.加強基層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加強城鄉交通、通信、廣播電視、電力、供氣、供排水管網、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等基礎設施的抗災能力建設。利用學校、公園、體育場、人防疏散地域(基地)等現有場所,推進人口密集區、經濟集中區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健全城鄉基層防災減災體制機制,完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自然災害應急預案並適時組織演練,加強預警信息發布能力建設。繼續開展“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加強城鄉基層社區居民家庭防災減災準備工作。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提高農村防災減災能力。大力加強自然災害嚴重的革命老區、山區和貧困地區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4.加強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與恢復重建能力建設。加強全市自然災害搶險救援指揮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統一指揮、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災害應急管理體制和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運行機制。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建立健全搶險救援協同聯動機制。加強救災應急裝備建設。全面加強防洪搶險、通信廣播、救援搜救及救災專用車輛、機械設備等裝備建設。加強救災物資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制定物資儲備規劃,豐富物資儲備種類,利用省代儲物資倉儲點,建立健全政府儲備為主、社會儲備為補充的救災物資應急保障機制,提高救災物資應急保障能力。強化救災儲備物資檢測力度,確保救災物資產品質量安全。全力保障受災民眾基本生活,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政策,充實自然災害救助項目,適時提高自然災害救助資金補助標準,提高受災民眾救助質量和生活保障水平。加強重特大自然災害傷病人員集中收治能力建設。加強災後恢復重建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恢復重建評估制度,做好恢復重建需求評估、規劃選址、工程實施、技術保障等工作,提高農村住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的恢復重建能力,提高恢復重建監管水平。
5.完善防災減災社會動員機制。完善防災減災社會動員機制,建立暢通的防災減災社會參與渠道,完善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志願者等參與防災減災的政策措施,建立自然災害救援救助徵用補償機制。充分發揮公益慈善機構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完善自然災害社會捐贈管理機制,加強捐贈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監督。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基層自治組織和公眾在災害防禦、緊急救援、救災捐贈、醫療救助、衛生防疫、恢復重建、災後心理干預等方面的作用。扶持基層社區建立防災減災志願者隊伍,提高志願者的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促進防災減災志願者隊伍的發展壯大。建立健全災害保險制度,充分發揮保險在災害風險轉移中的作用,拓寬災害風險轉移渠道,推動建立規範合理的災害風險分擔機制。
6.加強防災減災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救災搶險隊伍建設,定期開展針對性訓練和技能培訓,培育和發展“一隊多用、專兼結合、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救災搶險專業隊伍。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推進防災減災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各級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的建設,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參謀諮詢作用。
7.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進一步完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新聞媒體等合作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的工作機制。提升社會各界的防災減災意識。結合全國“防災減災日”和“國際減災日”等,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把防災減災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大中國小校、幼稚園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教育,將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普及納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創新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形式,充分發揮各級公共文化場所的重要作用,推進防災減災宣傳教育不斷深入。
(五)項目建設
1.開展全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調查。依據國家和省制定的有關指標體系,開展全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和減災能力調查,逐步建立完善相關資料和資料庫。編制全市及災害易發縣行政單元自然災害風險圖和自然災害綜合區劃圖,建立風險信息管理服務機制。編制市級及災害頻發易發縣(1︰5萬)自然災害風險圖,為各級政府制定區域發展規劃、自然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等提供科學依據。
2.市和縣(區)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以統籌規劃、節約投資和資源整合為原則,加快壽縣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充分考慮全市實際情況,市和縣(區)積極爭取建設救災物資儲備庫,逐步建立全市救災物資儲備庫布局,確保救災物資災後12小時內抵達災區。
3.基層防災減災裝備能力建設。基層減災救災工作機構要配備必要的交通、通信、攝像器材等裝備,以及電腦、印表機等辦公設備。基層災害信息員,以及為救災提供服務的志願者和社會工作者配備適應不同使用需求的災情信息採集和應急通信終端等裝備,建立基層減災信息裝備和應急聯動管理服務系統。
4.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和避難示範場所建設。按照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標準,創建13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9個“全省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城鄉社區建立居民就近緊急疏散和臨時安置的避難場所,配置應急物資,設定應急逃生指示標識和應急廣播設施,配備家庭居民防災減災器材和救生工具,編制社區應急預案和災害風險圖,開展社區救災演練,建立社區志願者隊伍。結合區域和城市建設發展規劃,根據人口分布和城市布局,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區或人員密集區的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和城市大型綠地、人防疏散地域(基地)等場所,建設具備應急指揮、應急避難、醫療救治等功能的應急避難場所。在農村災害易發區,結合鄉村布局、人口分布和災害隱患分布情況,依託現有學校、體育場等公共場所,規劃鄉村應急避難場所,滿足災害應急救援和較長時間避難的需求。
(六)保障措施
1.健全綜合防災減災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強化市、縣(區)兩級減災救災委員會的綜合協調職能,加強減災工作的協調聯動,建立市減災救災委員會與成員單位、各縣(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和單位的綜合協調機制。完善全市防災減災的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社會參與、分工合作的防災減災決策和運行機制,健全防災減災資金投入、信息共享、徵用補償、社會動員、人才培養等機制,完善防災減災績效評估、責任追究制度,形成較為完善的全市綜合防災減災體制和機制。
2.完善防災減災地方性法規政策和預案體系。貫徹落實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條例》、《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1—2015年)》、《安徽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安徽省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1—2015年)》。立足防災減災工作實際,加強各級各類防災減災救災預案的制(修)訂工作,完善防災減災救災預案體系,不斷提高預案的科學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加大防災減災資金投入力度。完善防災減災資金投入機制,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加大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建設、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普宣傳和教育培訓的經費投入。完善防災減災項目建設經費分級投入機制。加強防災減災資金管理和使用。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政策,健全救災補助項目,規範補助標準,建立健全救災和捐贈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監督機制。探索通過金融、保險等多元化機制實現自然災害的經濟補償與損失轉移分擔。
4.做好組織實施與評估。本規劃的實施由市減災救災委員會統籌協調,通過最佳化整合各類防災減災資源,做好組織協調和實施保障工作。市減災救災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在編制本部門規劃時要與本規劃有機銜接;縣區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基本建設程式要求組織推動規劃重大項目建設。市減災救災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要加強對規劃相關領域實施情況的評估。評估和實施情況要向市政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