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3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一三三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133年
  • 外文名:In 133 BC
  • 又名元光二年
  • 時期漢武帝統治
介紹,事件,亞洲,歐洲,人物,文獻記載,

介紹

公元前133年,即元光二年,屬漢武帝統治時期。是年,漢武帝誘兵匈奴,但計泄。

事件

亞洲

1.冬10月,行幸雍,親祭社神,祠五畤。方士李少君獻煉丹長壽之術。遣方士入海求神仙。方士之興,是對天命論之反制也。方士可祈禳災異,延長人壽,故人主信之。]
2.任公孫弘為左內史。擢拔主父為大夫,“歲中四遷”。
3.夏6月,以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伏擊大單于於馬邑。春,詔問公卿曰:“朕飾子女以配單于,金幣文繡賂之甚厚。單于待命加慢,侵盜不已。邊境被害,朕甚憫之。今欲舉兵攻之,何如?”大行王恢議宜擊。漢匈數十年之戰遂以此為序幕展開矣。
4.夏6月,從大行王恢之議,令五將軍伏兵三十萬於馬邑,謀誘擊匈奴,計泄未果。“漢使馬邑人聶翁壹,奸闌出物(走私)與匈奴交。佯為馬邑城以誘單于。單于信之,而貪馬邑財物,乃以十萬騎入武州塞。漢伏兵三十萬伏馬邑旁,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護四將軍以伏單于。單于入漢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是時雁門尉史行微,見寇,保此亭,知漢兵謀。單于得,欲殺之。尉史乃告單于漢兵所居。單于大驚曰:吾固疑之。乃引兵還。出曰:吾得尉史,天也。天使若言,以尉史為天王。漢兵約單于入馬邑而縱,單于不至,以故漢兵無所得。自此與匈奴絕和親。但邊貿則未絕。
5.秋,詔全民大哺五日。

歐洲

阿斯班多斯在公元前五至四世紀富可敵國,留下許多以其城市名鑄刻的錢幣。 曾被波斯人、亞歷山大帝統治。 ... 於公元前133年成為羅馬屬地,留下最著名的建築即是阿斯班多斯半圓劇場與供應阿斯班多斯飲水的古羅馬水道橋。
公元前133年~前120年,
羅馬平民格拉古兄弟相繼就任平民階級代表的護民官,以根本改革羅馬社會為目標,推動農地改革,均遭元老院反對派殺害,羅馬陷入混亂。 ...

人物

漢朝武將王恢以失機沮兵,下獄死。“漢將軍王恢謀出代擊胡輜重,聞單于還,兵多,不敢出。漢以恢本造兵謀而不進,斬恢。

文獻記載

《史記·孝武本紀》
是時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澤侯入以主方。匿其年及所生長,常自謂七十,能使物,卻老。其游以方遍諸侯。無妻子。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遺之,常餘金錢帛衣食。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爭事之。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奇中。嘗從武安侯飲,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少君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老人為兒時從其大父行,識其處,一坐盡驚。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
少君言於上曰:“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天子始親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砂諸藥齊為黃金矣。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為化去不死也,而使黃錘史寬舒受其方。求蓬萊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齊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
通鑑記載
李少君祠灶卻老方見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澤侯舍人,匿其年及其生長,其游以方遍諸侯,無妻子。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遺之,常餘金錢、衣食。人皆以為不治生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爭事之。少君善為巧發奇中。嘗從武安侯飲,坐中有九十餘老人,少君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老人為兒時從其大父,識其處,一坐盡驚。少君言上曰:“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壽可益,蓬萊仙者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天子始親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沙諸藥齊為黃金矣。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為化去,不死;而海上燕、齊怪迂之方士多更來言神事矣。
亳人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於是天子立其祠長安東南郊。
雁門馬邑豪聶壹,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致之,伏兵襲擊,必破之道也。”上召問公卿。王恢曰:“臣聞全代之時,北有強胡之敵,內連中國之兵,然尚得養老、長幼,種樹以時,倉廩常實,匈奴不輕侵也。今以陛下之威,海內為一,然匈奴侵盜不已者,無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竊以為擊之便。”韓安國曰:“臣聞高皇帝嘗圍於平城,七日不食;及解圍反位,而無忿怒之心。夫聖人以天下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傷天下之功,故遣劉敬結和親,至今為五世利。臣竊以為勿擊便。”恢曰:“不然。高帝身被堅執銳,行幾十年,所以不報平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也。今邊境數驚,士卒傷死,中國槥車相望,此仁人之所隱也。故曰擊之便。”安國曰:“不然。臣聞用兵者以飽待飢,正治以待其亂,定舍以待其勞;故接兵覆眾,伐國墮城,常坐而役敵國,此聖人之兵也。今將卷甲輕舉,深入長驅,難以為功;從行則迫脅,衡行則中絕,疾則糧乏,徐則後利,不至千里,人馬乏食。《兵法》曰:‘遺人,獲也’,臣故曰勿擊便。”恢曰:“不然。臣今言擊之者,固非發而深入也。將順因單于之欲,誘而致之邊,吾選梟騎、壯士陰伏而處以為之備,審遮險阻以為其戒。吾勢已定,或營其左,或營其右,或當其前,或絕其後,單于可禽,百全必取。”上從恢議。
夏,六月,以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將車騎、材官三十餘萬匿馬邑旁谷中,約單于入馬邑縱兵。陰使聶壹為間,亡入匈奴,謂單于曰:“吾能斬馬邑令、丞,以城降,財物可盡得。”單于愛信,以為然而許之。聶壹乃詐斬死罪囚,縣其頭馬邑城下,示單于使者為信,曰:“馬邑長吏已死,可急來!”於是單于穿塞,將十萬騎入武州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得雁門尉史,欲殺之,尉史乃告單于漢兵所居。單于大驚曰:“吾固疑之。”乃引兵還,出曰:“吾得尉史,天也!”以尉史為天王。塞下傳言單于已去,漢兵追至塞,度弗及,乃皆罷兵。王恢主別從代出擊胡輜重,聞單于還,兵多,亦不敢出。
上怒恢。恢曰:“始,約為入馬邑城,兵與單于接,而臣擊其輜重,可得利。今單于不至而還,臣以三萬人眾不敵,只取辱。固知還而斬,然完陛下士三萬人。”於是下恢廷尉。廷尉當“恢逗橈,當斬。”恢行千金丞相?分,?分不敢言上,而言於太后曰:“王恢首為馬邑事,今不成而誅恢,是為匈奴報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分言告上。上曰:“首為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於是恢聞,乃自殺。自是之後,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往往入盜於漢邊,不可勝數;然尚貪樂關市,嗜漢財物;漢亦關市不絕,以中其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