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所鎮(八所)

八所鎮

八所一般指本詞條

八所鎮,隸屬海南省東方市,地處東方市西北部,東毗大田鎮,南接新龍鎮,西瀕北部灣,北鄰四更鎮和三家鎮。總面積303平方千米。

1958年,為八所公社和火箭公社(後改為新街公社)。2002年,八所鎮、新街鎮、墩頭鎮、羅帶鎮合併為今八所鎮。截至2018年末,八所鎮戶籍人口為162735人。截至2020年6月,八所鎮轄11個社區、3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永安東路。

2011年,八所鎮財政總收入1992.7萬元,比上年增長271.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92.7萬元,比上年增長271.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367.3萬元,個人所得稅310.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12.96%、377.57%。人均財政收入119元,比上年增長360.6%。2018年,八所鎮有工業企業374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2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所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海南省東方市
  • 地理位置:東方市西北部
  • 面積:303 km
  • 下轄地區:11個社區、34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八所鎮永安東路
  • 電話區號:0898
  • 郵政編碼:572600
  • 著名景點:漢馬伏波井
  • 機場東方大田機場
  • 車牌代碼:瓊D
  • 人口:162735人(2018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隋大業三年(607年),為感恩縣北富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感恩縣二區和昌江縣三區。
1951年,為昌感縣區。
1958年,為八所公社和火箭公社(後改為新街公社)。
1959年,新街公社分出四更公社。
1960年,八所公社分出羅帶公社,同年新街公社改為北黎公社。
1961年,復名新街公社,同年新街人民分出墩頭公社。
1983年,為八所鎮、新街區、墩頭區、羅帶區。
1987年,為八所鎮、新街鎮、墩頭鎮、羅帶鄉。
2002年,八所鎮、新街鎮、墩頭鎮、羅帶鎮合併為今八所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八所鎮轄解放、東海、瓊西、友誼、濱海、福民、永安、新街、墩頭、港門、新北11個居民委員會,皇寧、蒲草、居龍、八所、大占坡、福耀、報坡、田莊、文通、斯文、玉章、北黎、老官、塘馬園、那等、新農、益興、平嶺、昌義、剪半園、羅帶、大坡田、下紅興、上紅興、青山、老歐、上名山、下名山、月村、福久、那悅、高排、十所3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8個居民小組、31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八所鎮轄11個社區,3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永安東路。
八所鎮區劃詳情
解放社區
福民社區
新北居
大占坡村
斯文村
那等村
伴圓海社區
青山村
福久村
東海社區
永安社區
皇寧村
福耀村
玉章村
新農村
羅帶村
老歐村
那悅村
瓊西社區
新街
蒲草村
報坡村
北黎村
益興村
大坡田村
上名山村
高排村
友誼社區
墩頭
居龍村
田莊村
老官村
平嶺村
下紅興村
下名山村
十所村
濱海社區
港門
八所村
文通村
塘馬園村
昌義村
上紅興村
月村村
小嶺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八所鎮地處東方市西北部,東毗大田鎮,南接新龍鎮,西瀕北部灣,北鄰四更鎮和三家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0.3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2.04千米。總面積303平方千米。
八所鎮

自然資源

八所鎮地區礦產資源有天然氣、石英砂、熱泉水、地下水、花崗岩石灰岩等。其中八所西南海域東方1-1氣田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約697.8億立方米,八所石英砂礦勘查、探明資源量3748萬噸,高坡嶺熱礦水、馬嶺地下水、探明儲量分別為862.3立方米/日和1.51萬立方米/日。

人口

2011年末,八所鎮轄區總人口16763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3230人,城鎮化率55.6%。總人口中,男性89349人,占53.3%;女性78287人,占46.7%;14歲以下30234人,占18%;15~64歲124249人,占74.1%;65歲以上13153人,占7.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4618人,占98.2%;有黎、壯、苗等3個少數民族,共3018人,占1.8%。2011年,人口出生率16.09‰,人口死亡率2.78‰,人口自然增長率13.31‰。
2017年末,八所鎮常住人口為179659人。
截至2018年末,八所鎮戶籍人口為16273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八所鎮財政總收入1992.7萬元,比上年增長271.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92.7萬元,比上年增長271.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367.3萬元,個人所得稅310.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12.96%、377.57%。人均財政收入119元,比上年增長360.6%。
2018年,八所鎮有工業企業374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2個。

農業

八所鎮有耕地面積6.58萬畝,人均0.39畝;林地面積10.18萬畝。2011年,農業生產總值達5.8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56.21%糧食作物以稻穀、玉米、番薯為主。
2011年,八所鎮生產糧食18053.1噸,其中水稻9838.6噸,玉米4974噸,番薯3240.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花卉、花生、蔬菜等。
2011年,花卉種植面積800畝;花生種植面積8348畝,產量1500噸;蔬菜種植面積64543畝,產量36349.8噸,其中菠菜120噸,通菜2870噸,青菜11450噸,大白菜2175噸,黃瓜1207.5噸,辣椒15247.3噸,其他蔬菜類3280噸。
2011年,八所鎮有牛飼養量20146頭,年末存欄15243頭;羊飼養量6381隻,年末存欄3920隻;生豬飼養量11.46萬頭,年末存欄5.4萬頭;雞飼養量18.5萬羽,年末上市1.4萬羽;鴨飼養量18萬羽,年末上市3.8萬羽。畜牧業以飼養牛、羊、豬、家禽為主。
八所鎮(八所)
八所鎮
截至2011年末,八所鎮累計造林1.74萬畝,其中防護林0.23萬畝,經濟林1.51萬畝,種植風景樹和花梨樹11800株,林木覆蓋率24.49%,活立木蓄積量1萬立方米。
2011年,八所鎮水果種植面積4.79萬畝,產量10.78萬噸,其中香蕉21325噸,芒果12365噸,龍眼12125噸,大西瓜5.4萬噸,香瓜0.8萬噸。
2011年,八所鎮海水養殖面積100公頃,產量1415噸;其中魚塘養殖面積46公頃,產量690噸;蝦塘養殖面積39公頃,產量600噸;蟹塘養殖面積15公頃,產量125噸。擁有各類捕撈漁船368艘,捕撈水產31911噸;水產品總量52952噸,淡水魚塘養殖面積368公頃,產量2436噸;漁業總產量3.4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92%。漁業以海洋捕撈、海淡水養殖為主。
2011年,八所鎮有大型農業機械193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6549元。

工業

八所鎮以天然化肥、精細化工、甲醇制烯涇以及能源和生物能源等五大產業群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82.81億元,比上年增長41.6%。

商業

2011年末,八所鎮有商業網點2071個,職工9718人;省級外貿出口基地東方邊貿城項目已落戶。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4.9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城鄉集貿市場6個,年成交額252萬元,出口的重點特色產品有尿素、卉花、水產品等。
2011年末,金融機構種類存款餘額存款餘額38.10億元,比上年增長15%。

交通運輸

八所鎮已形成由公路、水路、鐵路3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粵海鐵路西環線過境,為無縫軌西環鐵路,設有東方車站1個站,通往北京、上海、廣州。海南西線高速公路為過境高速公路,雙向4車道,設有八所出口1個,通往海口、三亞方向;省道2條,其中218省道過境,境內長6.6千米,通往四更方向;縣級公路2條,總長13.6千米。境內通航河道2條,總長1800千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八所鎮有幼稚園23所,在園幼兒4009人,專任教師195人;國小14所,在校生28791人,專任教師1137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3所,在校生5067人,專任教師265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20456人,專任教師932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450人。各類民辦學校4所。主要學校有八所中學、鐵路中學、民族中學、東方中學,其中八所中學、鐵路中學、民族中學為市級中學,東方中學為省級中學。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5.6%。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比上年增長3%,比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八所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4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70戶,各類圖書室67個,藏書110萬多冊。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八所鎮有學校體育場9個,看台設座椅1200張。50%的村(居)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八所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69個,其中鎮級衛生院4個,村級衛生室65個;床位665張。專業衛生人員727名。38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32%。

社會保障

2011年,八所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74戶,人數4521人,支出1469.94萬元,比上年增長54%,月人均276.15元,比上年增長55%;醫療救助1238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654人次,共支出414.86萬元,比上年增長318.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86戶,人數10人,支出241.89萬元,比上年增長102.1%,月人均183元,比上年增長128.7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人,支出4.53萬元,比上年減少5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43人,支出97.79元,比上年增長75%;自然災害人口1300人,緊急轉移安置50人,農村作物受災面積750畝,倒塌房屋5間,直接經濟損失750萬元,救災支出45萬元,比上年增長2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1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25.84萬元,比上年增長18.48%。社會福利費40萬元,比上年增長4.7%;社區服務設施11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4個,社區服務站7個。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42萬人,參保率43.5%。
八所鎮(八所)
八所鎮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2011年末,郵政局1處,營業網點11處,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86千米,投遞點1200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7.6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67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3.2萬件,郵政業務總量2210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3萬門,固定電話用戶2.46萬戶,比上年增加12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6.15%;行動電話用戶2.1萬戶,比上年提高23.5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1060千米,主幹電纜達74473.2對千米,網際網路連線埠總數2.1萬個,其中已占用連線埠總數1.3萬個,寬頻接入用戶1.3萬戶,比上年增加20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800萬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八所鎮因原鎮府駐地靠近八所村而得名。

風景名勝

“天南第一泉”為漢代古井,名叫“漢馬伏波井”,位於東方市西海岸。井口頗大,直徑八尺多。據鄉人傳說,此井原系方井,後人擴大為圓井,以磚砌成,井近處原有伏波祠,久已毀廢。牆上嵌一塊石碑,題“漢馬伏波之井”,署“乾隆辛巳”(清高宗二十六年即公元1761年)。
八所鎮(八所)
漢馬伏波井
“漢馬伏波井”,四面環山,時而雲霧繚繞,幽靜之極。一條高山河流從西側奔流而下,濃濃的負離子散發著撲鼻的自然氣息,令人心曠神怡。夏日水涼,冬日水暖,十所村數百家汲取井水,即遇天旱,井水從不枯歇,自古水質清甜,故有“天南第一泉”和“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稱。
據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大詩人郭沫若1961年視察海南觀看此井時證實,此井確為漢光帝時馬援將軍經過海南時所造,已有一千九百五十多年了。郭沫若飲品井水,連口稱讚,詩隨口出:“水泉清冽異江灌,古井猶傳馬伏波。想見當年師駐日,三軍朝汲定如梭。海鹽含量百之三,飲此信知水味甘。古所於今沾惠澤,勝標銅柱在天南。薏苡烹來可作糜,軍行用以止朝飢。功成人竟明珠視,古井無波水自知。”
“漢馬伏波井”被東方市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的文物古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