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全天對策控制(time of day strategic control)是指把信號燈開放時間的鐘點劃分成各個時段來進行控制的交叉口控制方式:如上午7時至8時為腳踏車及公車尖峰時段,8時至功時為貨運機動車尖峰時段,下午14時至10時又是貨運機動車尖峰時段,15時至18時為公車尖峰時段,其餘均為低峰時段等等。在各個時段內儘量使信號配時,如信號燈的周期、綠信比及偏移等參數與實際交通需求相適應。
道路面積的擴增
通過閱讀相關資料,我發現國內許多城市的普遍做法是增添或拓寬道路。這樣的方案雖然簡單易行,但道路量的增長永遠跟不上機動車的增長速度,於是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而且,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道路面積的增多會占用大量用地面積,這使我國本來就珍貴的土地資源顯得更加拮据與寶貴。用投入與產出的觀點看,稍微得到一點點緩解的交通程度還不一定能及原土地資源帶來的效益大。
發展立體式交通
所謂立體式交通就是在空中、地下發展交通系統。比如,在原有的道路上多修幾層高架橋道路,捷運輕軌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靠近水的城市還可以發展水上交通。紐約市是一個典型立體式的交通大都市,除了路面上的汽車,地下的鐵軌,在高層建築頂上你還可以看到供直升機起降的場地,甚至在水面上人們還可以輕鬆地打到所謂的“水的”。這樣的交通系統是值得多數大城市學習的,它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占用土地,但是該交通系統對高新技術的要求與投入資金的需求可能會令許多市政規劃者望而生卻。
限制部分車輛的出行
隨著交通工具的猛增,短時期內政府可能無法從源頭上解決問題。但可以通過限制部分車輛的出行來緩解交通堵塞的程度。在國內有些城市實行的是單雙號汽車分別上路政策。這樣原則上說可以減少一半數量的車輛,雖然可以臨時改善交通狀況,而且還可以減少尾氣的排放,有利於環境的保護,但是它卻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有急事的人可能當天正好被限制出行。如果本意是服務於人的交通系統不能給人們帶來方便、效益,那么交通系統的價值也許就會打折折扣了。
提高相關的收費標準
對於有限的交通系統來說,運用經濟槓桿,提高相關費用的收費標準,也許可以減少汽車上路率,從而使交通狀況得到緩解。比如提高共公車場所的停車費,高速公路費用等。這樣有需要的人們可以自由駕車出行,但是他們需要為交通治理多買些單。
鼓勵多使用公共運輸工具
公交方式的優點是載客量大,單位人數占用土地面積小。
交通部門通過實施優先發展公共運輸政策,引導人們“棄車就乘”,從而在擴大服務能力的同時減少交通量,使之成為解決交通擁堵的有效手段。
減少需要出行人數
縱觀國內外,每日因外出上班的人們占到出行人數的絕大部分。也許我們可以讓網際網路更發達些、更普及些。人們如果可以實現在家上班辦公,就不需要每日為工作外出奔波。這樣,交通狀況自然得到很好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