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區(兗州(濟寧市兗州區))

兗州區(山東省濟寧市轄區)

兗州(濟寧市兗州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兗州區,隸屬山東省濟寧市。地處山東省西南部,北鄰寧陽縣,西靠汶上縣,南、西南接鄒城市任城區,東鄰曲阜市,總面積535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兗州區共轄4個街道、6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龍橋街道九州中路99號。

秦,置瑕丘縣。1962年,滋陽縣改為兗州縣。1992年,撤銷兗州縣,設立兗州市(縣級)。2013年,撤銷兗州市,設立兗州區。

2022年,兗州區地區生產總值(GDP)600.14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6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91.7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74.7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占比為5.6:48.6:45.8。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狀,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地貌,水文,氣候,土壤,植被,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政治,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方特產,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上古屬少昊之墟,為古地,稱窮桑邑。
夏禹,分天下為九州,屬徐州區域範圍。
西周稱負夏,屬魯國,春秋為魯國負瑕邑。戰國末期,魯國被楚國所並,改稱瑕丘,屬楚國
秦,置瑕丘縣,屬薛郡
漢,瑕丘縣隸兗州山陽郡。元光元年(前134年),魯恭王之子劉政封為瑕丘侯,瑕丘又為侯國。東漢,仍置瑕丘縣。
三國至西晉沿襲。東晉義熙年間,瑕丘縣併入南平陽縣。
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年),復置兗州。
隋大業二年(606年),兗州改為魯郡。翌年,割鄒縣、汶陽(今曲阜)、平原(今寧陽)3縣邊界地區復置瑕丘縣,瑕丘縣為魯郡治。
唐、五代十國至宋,均置瑕丘縣。
北宋大觀四年(1110年),瑕丘縣改為瑕縣。後因“瑕”有“疵瑕”之意,遂以地處嵫山之陽,改為嵫陽縣。
元代,嵫陽縣,隸屬兗州。至元二年,(1265年)寧陽省入嵫陽。大德元年(1297年),析出。
明初,嵫陽縣併入兗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兗州升為府,復置嵫陽縣。成化七年(1471年),嵫陽縣改為滋陽縣。
清代及民國年間,沿襲明制。
1938年,日軍入侵,滋陽縣淪陷。1944年10月,中共兗濟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活動在濟寧、鄒縣、滋陽3縣邊界一帶。1946年4月,撤銷兗濟縣改置滋陽縣。1948年7月,兗州解放,城區置兗州市,鄉村仍為滋陽縣。12月,兗州市併入滋陽縣。
1958年11月,滋陽、曲阜合併稱曲阜縣
1962年1月,曲、滋兩縣分治,滋陽縣改為兗州縣。
1992年9月,撤銷兗州縣,設立兗州市(縣級)。
2013年11月,撤銷兗州市,設立濟寧市兗州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8年7月,原屬鄒縣的劉家樓、小施村、大施村、魏家井、水坑、大廟、田家廟、劉崗、和尚堂、澹臺墓、雷家廠、南張村、王家樓、謝家集、程家行、大南湖、小南湖、樊莊(前、中、後樊莊)、欏樹、王莊、北湖、道溝、汪家廟、前小疃、後小疃、錢家村、張村、戲樓、申家街、店子、西興隆莊、後侯家營、前侯家營、北許、東郭家營、史家營、韓家堂、丁家莊、田家莊、社倉、儲家莊、南許、河口、業莊計46個村和原屬濟寧縣的蔣屯、黃屯、褚屯、孫氏店、小辛莊、李屯、祖營、於家廠、茶庵、馬莊、孫氏閘、三仙廟、高汪莊、趙莊、周家 堆、玄帝廟16個村劃歸滋陽縣;原屬滋陽縣的粉店、南楊莊、魏家莊、張家莊、小果莊、大果莊、牛廠、依仁村、西郭家村、東郭家村、章棗、古路溝、趙家莊、小廠、苑莊、五福莊、肖家莊、官莊、辛村、徐家廟、楊家店、佃戶屯22個村劃歸曲阜;北劉莊、皇橋2個村劃歸濟寧。
1958年3月,撤區,全縣設1鎮23鄉。8月,撤銷鄉鎮,成立6處公社。
1962年1月,全縣設城關、谷村、大安、小孟、新驛、顏店、泗莊、黃屯、王因、道溝10處人民公社。
1966年8月,增設城關鎮,將10處人民公社改為10個區。
1969年4月,撤區改設人民公社。
1972年1月,增設漕河、紅星兩處人民公社,縣轄1個鎮12處人民公社。
1982年1月,增設店子、婁莊兩處人民公社。全縣計1個鎮、14個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撤銷人民公社,恢復區鎮,撤銷店子、婁莊兩處人民公社。全縣設1個鎮12個區,轄4個街道;
1986年12月,撤區,全縣設城郊、谷村、漕河、小孟、前海(原紅星)、黃屯、堡子(原道溝)8個鄉;兗州、大安、新驛、顏店、王因5個鎮。鄉鎮下轄4個街道。
1992年4月,堡子鄉改為興隆莊鎮。
1994年11月,城郊鄉改為新兗鎮。
1995年12月,黃屯鄉、谷村鄉分別改為黃屯鎮、谷村鎮。是年,全市設9個鎮,4個鄉,轄55個管理區,4個街道辦事處。

區劃現狀

截至2023年6月,兗州區共轄4個街道、6個鎮:鼓樓街道龍橋街道酒仙橋街道興隆莊街道大安鎮新驛鎮顏店鎮新兗鎮漕河鎮小孟鎮。區人民政府駐龍橋街道九州中路99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兗州區,地處山東省西南部,介於北緯35°43′17″—35°43′17″,東經116°35′21″—116°45′01″之間。北鄰寧陽縣,西靠汶上縣,南、西南分別與鄒城市任城區接壤,東隔泗河和曲阜市毗鄰。南北長36公里,東西寬26.5公里,總面積535平方公里。
兗州區

地質

兗州區境大地構造屬魯西斷塊隆起(Ⅲ級)兗州斷凸(Ⅳ級)單元,其邊界東部為嶧山斷裂,西部為孫氏店斷裂,北部為汶泗斷裂,南部為鳧山斷裂。兗州是其中一部分。
在早古生代境域處於緩慢下降狀態,有大規模的海侵,沉積了巨厚的淺海砂頁岩、碳酸鹽岩類岩層。晚古生代從石炭紀的海陸互動沉積過渡到二迭紀以陸相為主的沉積,主要岩性為砂頁岩和煤。中生界晚侏羅系地層,在境內零星分布。新生界地層分布廣泛。

地形地貌

兗州區,地處魯中山地泰沂山區西南部的山前傾斜平原。西部由於汶水南泛,洪水沖積地貌明顯;東部泗水西南向渲泄,地形東北向西南傾斜;中部 府河、楊家河二水並行,地勢低洼。地面高程60~38米,高差22米,平均海拔49米,平均坡降1/1500。東北部受構造影響,為第三系淺埋區,地面坡降較大。平原面積970050畝,占總面積的99.77%。分為微斜平地、窪地、緩崗3個類型。

水文

兗州區,地處泰沂山前傾斜平原,屬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境內沒有水庫和湖泊,主要是以南四湖為集水中心的泗河、洸府河、白馬河3條主幹河道和18條主要支流和溝渠,總長223.74千米。

氣候

兗州區,境內氣候溫和,屬暖溫東亞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季節交替分明,降水豐枯懸殊,旱澇相間,雨熱同季。常年平均降水703.1毫米,日照2567.6小時,氣溫13.7℃,無霜期211天。

土壤

兗州區,境內土壤表層全部為第四紀鬆散岩層覆蓋,受地形、母質、水文、氣候、生物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產生和發育著各類土壤,可分為3個土類,5個亞類,7個土屬,30個土種。

植被

兗州區,地處泰沂山區前傾斜平原,土質較好。原生植被早為次生植被所代替。境內植被以道路林網為連線,農田作物為主,自然草被作鑲嵌,形成了有喬木、灌木、草本植物和低等植物相結合的植物群落。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兗州區有閘壩28座,其中大型水閘1座,中型水閘10座,小型閘13座,橡膠壩4座,設計蓄水量1837.9萬立方米。依據《第三次濟寧市水資源調查評價報告》(2019年8月),兗州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7957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6205.4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12852.4萬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複量1100.8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兗州區耕地29723.72公頃(445855.80畝),園地768.18公頃(11522.7畝)。林地12314.61公頃(184719.15畝),草地110.25公頃(1653.75畝)。濕地68.74公頃(1031.10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4855.58公頃(222833.70畝)。交通運輸用地2822.70公頃(42340.50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4022.27公頃(60334.05畝)。

生物資源

兗州區已查明在兗州市區域內現有喬木、灌木59科131屬229種。其中用材樹種65種,廣泛種植、生長良好的有黑楊、毛白楊、泡桐、刺槐、臭椿、苦楝、楸樹、國槐等;經濟樹種44種,主要包括蘋果、桃、葡萄、梨、杏、石榴、板栗、棗、柿、核桃、桑、花椒、香椿等;綠化觀賞樹種120種,較常見的有月季、薔薇、龍柏、檜柏、黃楊、淡竹、剛竹、懸鈴木、銀杏、海棠、櫻花、白蠟、雪松、白皮松、女貞、龍爪槐、臘梅、榆葉梅、丁香、玉蘭、紫葉李、金絲垂柳、紫薇、水杉、紅楓、金銀木、烏桕、雜交馬褂木等。引種香樟、中山杉、台灣含笑、枇杷等。
兗州區境內有豐富的野生植物,廣泛分布在田野的荒坡、河岸、村邊及道路旁邊等處。共有84科471種,主要有木賊、香附、地夫子、問荊(節節草)、桑白皮、霜桑葉、大麻子、扁蓄、紫參、瞿麥、馬尾蓮、蠍子草、翻白草、地榆、遠志、鐵莧菜、馬齒莧、貓眼草、柴胡、蛇床子、防風、菟絲子、益母草、蛤蟆棵、牛蒡子、薄荷、枸杞子、生地、車前子、桔梗、茵陳、艾葉、蒲公英、蒼耳子、避風草、地丁、麥冬、野菊花、紅花、杜仲、白芍、蘇葉、黑白醜、黃柏、陳皮等。
兗州區境內有各類動物200餘種,其中獸類5目9科22種,常見的野生獸類有5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9種;鳥類75種(其中農林益鳥63種),隸屬11目32科48屬。其中留鳥17種,夏候鳥27種,冬候鳥12種,旅鳥48種;有益昆蟲類47種;魚類45種。
兗州區浮游植物七門四十屬,以綠藻門占優勢,共20屬,其次是金藻門有10屬,硅藻門有5屬;浮遊動物以輪蟲為主;底棲生物在坑塘分布較為貧乏,螺類資源在塌陷區水域分布廣泛。
兗州區養殖魚類有鰱、鱅、青、草、羅非、鯰、鯉、鯽、紡魚,近年還引進了湘雲鯽、泥鰍、鱘、黃金鯽、河蟹、鱖等品種,雜魚有餐條、麥穗、翹嘴白鰱、棒花等。蝦類有中華長臂蝦和青蝦兩種,產量較小。

礦產資源

兗州區境內已查明礦產6種,礦產品種少,資源總量豐富。包括:能源礦產1種、黑色金屬礦產1種、建材非金屬礦產3種、水氣礦產1種。煤炭是兗州區最具優勢的礦產資源,煤炭分布面積約占全區國土面積的37.06%,是濟寧市也是山東省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之一,境內有興隆莊、楊村、楊莊、田莊、鮑店、東灘、新驛煤礦等7個煤礦。鐵礦是兗州區唯一的黑色金屬礦產,境內面積94平方千米,礦厚度近60米,埋深在1000米以下,資源潛力巨大。建材非金屬礦產有制灰用石岩、磚瓦用粘土和建築用砂,其中礦泉水和制灰用石灰岩已不開採。水氣礦產有礦泉水。

人口

截至2019年,兗州區常住人口55.47萬人,其中城鎮38.75萬人,農村16.72萬人。全年出生率為9.02‰,自然增長率為3.39‰。

經濟

綜述

2022年,兗州區地區生產總值(GDP)600.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66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291.76億元,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274.72億元,增長6.3%。按行業分,工業增加值258.56億元,增長6.5%;建築業增加值33.39億元,下降22.2%;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96.74億元,增長5.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6.32億元,增長2.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7.46億元,增長6.9%;金融業增加值27.14億元,增長12.1%;房地產業增加值18.48億元,增長3.9%;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03.74億元,增長6.6%。三次產業結構占比為5.6:48.6:45.8。
居民生活
2022年,兗州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04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56元,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0元,增長6.7%。
財政
2022年,兗州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26億元,增長1.1%,其中稅收收入32.1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4.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25億元,增長5.6%。獲評“山東省工業強縣”,獲得省級1億元獎補資金及1億元新增專項債券資金支持。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兗州區民間投資占比75.1%,較上年提升5.7個百分點;製造業技改投資占比45.2%,較上年提升6.2個百分點;高技術投資占比14.5%,較上年提升1.8個百分點。
新納統項目108個(不含房地產),計畫總投資238.9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不含房地產)5個,計畫總投資94.8億元,比上年增加4個,平均單個項目規模增加9億元。
市場主體
2022年,兗州區新增“四上”企業160家,增加2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資質內建築和房地產開發經營業企業26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企業101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5家。新登記市場主體6915戶。
新舊動能
2022年,兗州區爭取土地指標3000餘畝,新增製造業貸款24億元,製造業增加值220.0億元,占GDP比重36.7%,較上年提升1.7個百分點。“四新”經濟增加值189.4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占GDP比重31.6%,較上年提升1.9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22年,兗州區農林牧漁業產值67.5億元,比上年增長5.8 %。其中農業44.9億元,增長5.3%;林業2.4億元,增長19.8 %;牧業10.8億元,增長4.4 %;漁業0.3億元,增長6.2%;農林牧漁服務業9.1億元,增長8.4%。
糧食播種面積達到69.61萬畝,糧食總產達到32.97萬噸。肉豬出欄頭數8.39萬頭,比上年下降1.06%;生豬存欄數4.69萬頭,下降9.81%。肉類產量1.34萬噸,下降5.63%;禽蛋產量1.9萬噸,增長5.56%;奶類產量0.30萬噸,下降18.92%。水產養殖面積6300畝,和去年持平;水產品產量1638噸,增長2.6%。
新建高標準農田3萬畝,糧食總產穩定在32.7萬噸以上。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71.75萬千瓦,增長1.6%。主要農作物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6%,小麥、玉米機械化率達到99.7%。共使用補貼資金811.2萬元,補貼各類農機具594台(套),受益農戶447戶。
新建省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24個,市級森林鄉村示範村4個、重點村28個,牛樓小鎮獲批“2022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兗州區獲評“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區”。
2022年,兗州區擁有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7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被評為“山東省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新增區級以上示範合作社23家,示範家庭農場22家。遴選85名區鎮農技人員和10名特聘農技人員,服務農業科技示範主體425戶,基本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

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兗州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4家,營業收入884.96億元,下降5.5%;利潤44.40億元,下降1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合作企業下降56.59%,股份制企業增長8.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1.9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13%,重工業增長11.6%。
建築業
2022年,兗州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86家,比上年增加19家,其中一級資質建築企業7家,比去年增加1家。建築業總產值125.3億元,比上年增長1.5%。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兗州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8.8億元,比上年增長0.5%。按城鄉市場統計,城鎮210.4億元,增長0.5%;鄉村28.4億元,增長0.7%。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214.1億元,增長0.5%;餐飲收入24.7億元,增長0.4%。網上零售額1.4億元,比上年增長179%。中西藥品類銷售額增長29.1%,汽車類增長116%。
對外貿易
2022年,兗州區外貿進出口187.9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其中出口61.2億元,下降0.6%;進口126.7億元,增長23.1%。實際利用外資1260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5.1%。被評為“全省外貿高質量發展區”。
旅遊
2022年,兗州區整合花海彩田、牛樓小鎮、龍湖濕地等旅遊資源,旅遊市場逐步復甦。接待國內遊客304.45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30.37億元。撥付資金1150萬元開展“惠享濟寧消費年”“金秋暖冬助企”等惠民消費活動。
郵電通信
2022年,兗州區固定電話用戶2.7萬戶,行動電話用戶82.5萬戶,網際網路用戶25.8萬戶。郵政業務收入11.4億元,增長12.2%。
金融
2022年,兗州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37.3億元,比年初增加42.6億元,其中住戶存款489.3億元,比年初增加61.9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65.0億元,比年初增加111.4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320.9億元,比年初增加91.4億元。各類保費收入12.8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52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9.29億元。

交通運輸

濟微高速、日蘭高速、327國道、日蘭高速鐵路、京滬鐵路、新石鐵路穿過兗州區。
2022年,兗州區新建、改建公路129.7公里。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08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31.2公里。客運量570.1萬人,客運周轉量6841.7萬人公里。民用汽車擁有量14.0萬輛,增長1.6%;轎車總量9.0萬輛,增長3.0%,其中私人轎車8.3萬輛,增長1.7%。

政治

兗州區主要領導
區委書記
區長
截至2024年1月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2年,兗州區共有普通中國小61所,在校學生69997人。其中國小34所,在校學生39312人;職業中學2所,在校學生1250人;初級中學22所,在校學生17935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學生11500人,高考本科錄取率提高5.2個百分點。設立尚賢教育基金,建立教育教學評價獎懲機制。
兗州區高中教育名單

科技事業

2022年,兗州區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32家,比上年增加50家。成功備案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獲得各類重要科技成果27項,獲得市級以上科學技術獎3項。太陽紙業、華勤集團穩居中國企業500強;天意機械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太陽紙業獲批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天意研究院獲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

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濟寧市兗州區圖書館。國家一級文化館:濟寧市兗州區文化館。
2022年,兗州區擁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藝術表演場所2個,民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31.65萬冊。有線電視用戶6.5萬戶,電視人口覆蓋率100%。依託區鎮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展文化惠民演出485場,放映公益電影3552場。

體育事業

2022年,兗州區在全國、省、濟寧市體育比賽中獲得獎牌7枚,其中:金牌1枚,銀牌3枚,銅牌3枚。全民體育健身工程投資1307.5萬元,民眾體育健身活動場地面積135.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9%。

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兗州區擁有各類衛生機構609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衛生院29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各類衛生機構醫療床位4066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5158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2097人;註冊護士2347人。

社會保障

2022年,兗州區通過各種途徑安置就業6528人,比上年增長4.5%。年末登記失業人數658人,比上年下降73.3%。被評為“山東省就業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單位”。
2022年,兗州區企業參加養老保險職工12.8萬人,離退休人員3.3萬人,全年支付養老保險金12.7億元,養老保險金社會發放率100%。全區參加機關事業保險職工1.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5.3萬人。
城市低保對象334戶、603人,比上年下降29.7%、33.7%,發放低保金628.5萬元;農村低保對象3166戶、6440人,發放救助金3747.2萬元。全年供養特困人員 2229人,投入供養資金3340.8萬元。

歷史文化

方言
兗州方言屬官話大區的北方官話。兗州市地處山東西南部,兗州方言屬魯西南區方言。兗州市分為9個鎮,4個鄉,其語音、辭彙差別不明顯,語法基本一致。

風景名勝

王因遺址
王因遺址,位於濟寧高新區王因鎮王因村南面的一片稍隆起的台地上,與周邊平地高約1米。中心部分面積約6萬平方米,外緣面積12萬平方米,是一處較大型的遺址。分為五層,二至四層為大汶口文化早期地層,第五層為北辛文化晚期地層。為研究史前生活習俗、埋葬方式、人類體質特徵和史前環境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006年5月25日,王因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口壩
金口壩,位於兗州城東泗河之上,是一座集交通、灌溉、濟運、防洪、蓄水、遊覽等功能為一體的古代水利樞紐工程。建於北魏延昌三年(514),長123米,寬10.1米,高2.6米,河底海拔高度為48.5米。壩體開五洞,並裝置閘門。歷1500多年巍然屹立,建造堅固,反映了當時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是古代壩橋史上的傑出工程。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吳寺遺址
西吳寺遺址,位於兗州區小孟鎮西吳寺村東南(相傳趙王河古河道北500米處),高出地面1.5~2米,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以龍山文化遺存和周代文化遺存為主。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隆塔
興隆塔,位於兗州城文化東路今博物館院內,因原興隆寺而得名。建於隋代仁壽二年(602),為八角十三層樓閣式空芯磚塔,底基周長48.6米,每邊長約6米,對應邊直徑14.8米,塔高54米,塔身為磚結構。通體區分兩截,上下疊加,呈母子相托狀,這種“塔上塔”的形式在國內極為罕見。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兗州天主教堂
兗州天主教堂,位於兗州城區西御橋南路,德國哥德式建築。1897年營建,南北長386米,東西寬216.7米,總面積83646.2平方米。教堂現存有主教樓、大小修道院、藏書樓、印刷廠、育德國小、馬房等附屬建築,共300餘間。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方特產

兗州乾辣椒
兗州乾辣椒,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特產,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兗州乾辣椒,有100多年栽培歷史,俗稱"大羊角"。據清光緒十二年版《滋陽縣誌》記載,其具有個大皮厚、油分多、辣味濃重鮮美等特點。主要分布在兗州的顏店、漕河等鄉鎮。兗州乾辣椒辣得有味,辣中溢香,兗州方言中將"解饞"說成"辣饞",便與辣椒是最好的佐餐解饞佳肴有關。

著名人物

齊濤
齊濤,男,1961年3月出生,山東兗州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山東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畢業。曾任山東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曲阜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山東省教育廳廳長,山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
馬世駿
馬世駿,山東省兗州人。生於1915年12月5日,昆蟲生態學家、環境科學家,系統生態學理論與生態控制、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套用的先驅。1937年6月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生物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歷任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研究員及昆蟲生態學研究室首屆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和業務所長、中國科學院生態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環境科學委員會主任等職。

榮譽稱號

2008年,兗州區入選山東省級文明城市。
2012年,兗州區入選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示範縣。
2013年,兗州區入選“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
2019年,兗州區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2年1月,兗州區入選2020年度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
2022年6月,兗州區入選山東省2021年度工業強縣。
2022年11月,兗州區入選山東省“就業環境友好型城市”。
2023年1月,兗州區入選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
2023年2月,兗州區入選第一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
2023年10月,兗州區入選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