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科學教育

《兒童科學教育》是陶行知所著作品,出自於《陶行知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兒童科學教育
  • 作者陶行知
  • 作品出處:陶行知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在二十世紀科學昌明的時代,應當有一個科學的中國。然而科學的中國,誰來負起造就的責任?就是一班國小教師。造成科學的中國,責任大得很啦。國小教師們一定要說:“我們負不起這種重大的責任。”別怕。我想,造成科學的中國,也只有國小教師可以負責。因為要建設科學的中國,第一步是要使得中國人個個都知道科學,要使個個人對於科學上發生興趣。年齡稍大的成人們,對於科學引不起他們的興趣來。只有在小孩子身上,施以一種科學教育,培養他們科學的興趣,發展他們科學上的天才。只要在孩子們中培養出像愛迪生那樣的幾個科學傑出人才,便不難使中國立刻科學化。所以我說要造成科學的中國,責任是在國小教師。但是談到科學教育,在施行上大家都覺有些難色,因為科學是一種很高深、很精微的學問,國小教師的本身,對於科學尚未登堂入室,而要負起科學教育的責任,談何容易。殊不知科學並不是很難的東西,高深的科學,固然很難研究,但是淺顯的科學,我們日常玩著的,人人都會做。我們用科學的教育訓練小孩子,譬如叫小孩子爬樹。你教人爬樹,如果從小教起,到了長大,便會爬到樹頂。如果教成年人學爬樹,勢必爬到皮破血流,非特爬不到頂,並且於他的手足傷害甚多。所以我們先造就了科學的小孩子,方才有科學的中國。
造成科學的小孩子,向來教師是不注意的。檢查過去的事實,父親母親倒或有一些幫助。如今我要講兩個故事,一是講述一個造就科學小孩子的父親,一是講述一個造就科學小孩子的母親。我們不是大家都知道一位大科學家富蘭克林(Franklin)嗎?富氏是證明天空的電,和我們人工摩擦出來的電是一樣的東西。天空的電,可以打死人,富氏於是製成避電針。他是在科學上一位很有貢獻的學者。他的父親是做肥皂和洋燭的,他自己能教小孩子。富氏入校讀書不久,便去學手藝。他的父親任憑他東去看看,西去做做,隨意的、自由的去工作,去參觀。他願意做什麼,便讓他做什麼,所以使他對於工廠中的化學和工作很有興趣。富氏自傳中談起他四十歲然後從事於科學,然而富氏對於科學的興趣,在很小時候,東看西玩的已經培養成了,這是他父親的功績。所以國小教師也須得率領兒童,常時到工廠、農場和其他相當的地方去玩玩。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又名知行,安徽歙縣人,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及社會活動家。早年求學於歙縣崇一學堂、杭州廣濟醫學堂和南京金陵大學等教會學校,1914年夏畢業於金陵大學文科。同年秋赴美國留學,先後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獲政治學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17年夏歸國,應聘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專任教員,後升任該校教務主任兼教育專修科主任。其間力主教學改革和促進新教育運動,並為杜威、孟祿等美國學者來華講演等活動擔任部分翻譯。1921年後,先後主編《新教育》等教育刊物,參與新學制改革和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等教育改革活動,參與發起成立中華教育改進社等教育團體,推行平民教育運動和鄉村教育運動,主持創辦安徽公學、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山海工學團、香港中華業餘補習學校、重慶育才學校和重慶社會大學等新型教育機構,並在長期的教育改革和辦學實踐過程中創立“生活教育”學說。在抗日戰爭前後,曾先後發起並推行普及教育、國難教育、戰時教育、全面教育和民主教育等教育運動,並為民族抗戰事業的勝利,在1936年7月至1938年8月間先後前往歐美亞非等28個國家及地區宣傳抗日救亡。1946年7月25日病逝後,被毛澤東稱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留世著作輯入《陶行知全集》等。編者簡介餘子俠(子峽),湖北蘄春人。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近現代史所兼職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有者。學術兼職有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全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社科聯委員等。近十年來,獨著和合撰《工科先驅 國學大師》等學術著作6部,主編和合作主編大型系列學術著作“中國著名大學校長書系”(1、2輯計18部)、“中外教育交流研究叢書”(6卷本)、《日本侵華教育全史》(4卷本)、《中國人留學史》(上、下冊)、《湖北考試史》(上、下編)等,並在《近代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多部(套)學術著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