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畫

兒童畫

兒童畫,由表面看來是不講什麼技法的,不講“畫理”、“畫法”,逾越了透視、解剖、構圖等一般常規,是非“學院”派的畫派。在造型上兒童畫常常不按物體的實際比例進行描繪,在表現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構圖等也有其自己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兒童畫
  • 外文名:Children's painting
  • 作者:兒童
  • 作用:發展兒童智力、對兒童進行美育
特點,題材,感情色彩,神似形似,色彩特徵,繪畫語言,創作,如何指導,簡介,鼓勵,年齡階段,兒童畫之鄉,睢寧,走進睢寧,創造,繪畫題材,聞名原因,

特點

題材

兒童善於表現成人所不易注意的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現實與理想的結合,帶有很強的想像成份。他們畫自己,而畫面上的自己經常出現在想像的特殊環境之中,如與外星人機器人、擬人化了的小動物們在一起。他們沒有去過海底和太空,卻愛畫海底的世界,喜歡描繪天外的世界,在這類畫面上,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兒童畫是現實和理想的結合,如有個兒童畫的“水果豐收”竟在一棵樹上,掛滿了碩大的西瓜、蘋果、葡萄、梨子、山楂果等,儘管與生活相悖近乎荒唐離奇,然而充滿了想像力,還帶有探索未來的神秘氣息。兒童畫題材的另一特點是對現實生活作稚氣的描繪。兒童們畫周圍的世界:爸爸、媽媽、踢球、放風箏等,帶有很強的主觀表現成份。我們在兒童所熱衷表現的繪畫題材里可以看出,在孩子們的心中,世界是美好的,多彩的。

感情色彩

兒童畫在表現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構圖等也有其自己的特點。兒童畫好的造型,由於是在自己直觀感受的支配下進行的。因此,兒童筆下的形象往往與現實的對象有很大的差距,有時誇張,有時削弱,有時濃烈,有時淡雅。他們不從物體的外貌上追求形體的透視、比例,盡情誇張,卻收到意外的效果。兒童畫在造型時,還有一些獨特的創造。比如人頭的仰視是不好畫的,這在成人畫家處理起來也是感到棘手的,兒童竟以其特殊的方式加以處理。有個5歲的小朋友畫看星星的娃娃,把正面的人頭反著畫,動態感一下就畫出來了。兒童的觀察力是簡單的,他只緊緊地抓住那“動”的特徵就行了,別的不去管。抓特徵,屬於一種整體的觀察方法,只有大量去掉非特徵性的枝節,才可能從大體上保持住特徵,這種從整體觀察事物的方法,正是兒童觀察事物的突出特點。
世界上最長的兒童畫世界上最長的兒童畫

神似形似

兒童畫在造型上常常不按物體的實際比例進行描繪,兒童由於生理特徵關係和知識局限,他們做不到面面俱到,無法分析物體之間的比例關係。兒童畫人,頭的比例常常很大,而頭上的眼睛也很大。因為兒童看人首先吸引他的是人的頭部,在頭部上又總是人的眼睛。一個嬰兒,當媽媽俯身去抱他的時候,他總是緊緊地盯著媽媽的眼睛,而當他能拿起筆來作畫的時候,這種觀察方法就從畫面上反映出來了。兒童處於發育生長階段,他們幼小的手缺少強健的肌肉,沒法很有控制力的去描繪對象。然而他們又力圖控制自己,使筆下的線條自然形成一些有抑揚頓挫的偶然效果及獨特的稚趣,講神似不求形似,使人看後嘆為觀止。

色彩特徵

兒童對色彩的認識是單純的,他們很少注意生活中豐富的多層次的灰色調。在他們的眼裡,紅的就是紅的,綠的就是綠的,藍的就是藍的,不會將紅色從色性分為冷紅和暖紅色,這些他們不去考慮的。在表現上,他們還大大誇張其色彩的程度,如藍色的海水,他們可以用純湖藍色去表現;而太陽,用大紅或朱紅去表現,他們對色彩的認識十分執著,沒有哪一個孩子肯把大公雞的冠子畫成綠色的。於是,兒童在色彩未經調合的情況下,大膽地使用對比色,用純度較高的原色取得畫面響亮的效果,形成粗獷、明快、樸實、熱烈的色彩風格。這種天真稚拙的、跳躍的、富有節奏感的色彩,與它的造型特點有機地統一了起來。

繪畫語言

兒童的繪畫語言,熾熱的情感,特殊的魅力影響著畫壇的成人。許多畫家收藏兒童畫、臨摹兒童畫,學習兒童富於活力的造型方法,學習兒童大膽、直率、樸實地表達主觀感受。世界知名的大畫家如馬蒂斯、畢卡索克利齊白石關良等均研究兒童的藝術語言進行藝術創作。現代兒童題材畫家李平凡、溫泉源、陳永鎮等人的繪畫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兒童畫對他們的影響。為什麼畫家到高級階段轉而去向低級階段學習呢?這就要去研究一下兒童為什麼作畫,兒童畫在繪畫藝術中究竟處於什麼位置。
繪畫並非是所有的人都喜愛的一種藝術表達手段,但幾乎所有的兒童都喜歡畫畫,它是兒童智力發展的某一階段。七歲以前的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書面表達能力更談不上,而現實世界所給予他們的感情衝動使他們迫不及待地抓起筆來,塗抹他們所看到的一切,於是畫起畫來。而當他們有了其它的表達能力時,有的人就不再畫畫了,如上學後的兒童畫畫的少於學齡前的,中學生少於小學生,大學生更少於中學生了。
兒童作畫時並未意識到是為將來打什麼繪畫基礎,而是在藉助繪畫這一形式表達自己的感情,進行創造。在兒童幼小的心靈里,既有他們還沒法理解的各種自然現象,又有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一切。兒童們從不亂畫,即使表面看來最亂糟糟的東西,他也能給你解釋出個一、二、三、四來。一個奇怪的幾何形體,那也許是他的爸爸;而旁邊的三個點,他說那是一支香菸;一條奇怪的線,他說是火車站的長廊。兒童的創作活動同成人的創作活動是一樣的,而兒童用稚拙的技法去進行創作。有人認為低齡兒童的繪畫純粹以娛樂為動機,這有些片面性。兒童樂於畫畫,從中體驗到審美快感,但並不以此為動機,兒童的繪畫目的著重於表現。

創作

兒童如何能進行創作呢?創作是一種高智慧型的活動。蔡若虹說:“藝術作品的產生,並不是單獨依靠作者具有高深的技術修養,主要依靠作者有一個精神飽滿和感情豐富的內心世界。”兒童的內心世界可說是飽滿的、豐富的,他們是借自己不成熟的畫筆、嗓音、演技在寫,在唱,在演奏,在傾吐著自己的內心感受。成人有意識地把生活反映到畫面上去,兒童儘管也力圖把生活和感情反映到畫面上,他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創作。有的兒童小時候畫得很好,甚至拿過金牌獎,而長大後繪畫技巧卻平平,儘管他自己也很努力。而一些小時候默默無聞的孩子,長大後卻一鳴驚人當了畫家。這問題使許多人困惑不解,以為兒童畫有某種騙術,“兒童畫是哄人的”。當理解了兒童為什麼畫畫之後,我們就明白了曾拿過金牌的孩子不是退步,而是他們表達能力轉移到其他方面去了。兒童畫與成人畫的關係不是低級和高級的關係,不是一個隸屬於另一個基礎的關係。兒童畫家能否變成成人畫家,這要靠兒童自身的藝術素質和在成人的得法培養,個人勤奮又起著重要作用。

如何指導

簡介

常有人認為兒童畫是繪畫的初級階段,對兒童畫橫加指責,這不象那也不象,要他們服從嚴格的基礎訓練。有的家長讓孩子老畫一種東西,弄得孩子沒法畫下去。有的採取“拔苗助長”,效果卻適得其反。還有的不讓孩子畫畫,抹殺其創造力,這些都不對。
針對兒童繪畫的特點,我們指導兒童畫畫,

鼓勵

因勢利導地讓兒童進行這一創造,要引導他們仔細地觀察事物的特徵,啟發和保護兒童的想像力。畫畫是兒童智力發展的某種階段,對於開發兒童的智力很有益處,不要以為兒童長大後不見得就能成為畫家,小時候畫畫便是多此一舉。當兒童畫畫的時候,他的大腦和手無疑都受到了鍛鍊,繪畫對他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及閱讀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許多學校的老師都反映,愛繪畫的學生,一般都思想活躍、思路開闊,邏輯性強,他們不光畫畫好,其他功課也好,尤其語文表達能力比其他學生好。同時,通過繪畫學習與創作的艱苦過程,鍛鍊了兒童的意志,增強了兒童克服困難的毅力。

年齡階段

當兒童由幼年時期進入少年時期,有的兒童不再畫畫,而有的兒童不再滿足於幼年期的創造,把目光轉向了高一層的技法學習,這樣的兒童成年後有可能成為畫家,我們不能耽誤了人才,要及時發現孩子的傾向,給他們以正確的指導,使之成材。通過兒童的繪畫創作活動,能夠發展兒童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尊重兒童對美的創造,不要小看了兒童畫。

兒童畫之鄉

睢寧

中國地圖上只是2800多個小圓圈(縣及縣級行政區域)中的一個。但是,她卻孕育了一朵藝術的奇葩,這就是睢寧兒童畫
從1956年萌芽時算起,睢寧兒童畫已有15000餘幅作品送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獲國際各類獎項1300多個,包括外務大臣獎和特別金獎在內獲金牌223枚。
1996年底,國家文化部命名睢寧縣為“兒童畫之鄉”,這是全國唯一的一個“兒童畫之鄉”。今年,國家領導人出訪時,又將睢寧兒童畫作為禮品,多次贈送外國友人和有關國際組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創造一方文明。歷史上相對貧瘠、現在仍不富裕的這片土地,何以能孕育出這樣享譽世界、榮為國禮的藝術品呢?

走進睢寧

下榻國際酒店時,門前廣場上的一尊雕塑,首先吸引了我們的視線。這是當地上世紀70年代出土的東漢時期的一件青銅器“銅牛燈”的仿製品。此燈原件現存南京博物院,為國家一級文物。它高26.5厘米、長21厘米,由牛身、燈體、燈蓋三部分組合而成。牛的軀體渾圓結實,強壯有力,俯首,聳角,翹尾,雖然雙目圓睜,但是神態憨厚可愛。燈由燈座、燈盤、燈罩組成,燈盤與燈罩均可任意轉動方向,以調節明暗亮度和照射方向。燈罩頂部為穹窿形蓋,內有圓管狀煙道連線著牛頭上的雙角,牛角內空,牛身盛水。點燈時,煙通過牛角入水,進行水解除煙。整座燈的造型新穎,意趣盎然,蘊涵著精湛的鑄造工藝及超前的環保意識。

創造

睢寧,從漢墓、漢畫像石,到漢代歷史典故,的確讓人感到濃重的漢文化氛圍。古時睢寧以下邳地域為主。楚漢相爭時,雙方英才人物皆曾在睢寧相會或留跡。被稱為“人傑”的張良,隱居、發跡之地皆在睢寧。漢高祖後來封張良於齊,張良不受,說:“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臣願封留足矣。”“乃封張良為留侯。”據《史記》注,留城在徐州沛縣東南,與睢寧鄰近。《史記》中的“圯橋三進泥中履”的故事,千古傳唱,婦孺皆知。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今天睢寧的古邳鎮。當年,滅秦志士黃石公三次約張良圯橋相見,後授張良《太公兵法》,張良研讀後,幫劉邦成就大業。
在厚重的歷史土壤下,是睢寧悠久的文化和多彩的民間藝術。提起睢寧出土的漢畫像石《牛耕圖》,當地無人不曉。《牛耕圖》以其獨特的繪畫藝術和精湛的雕刻技巧,與蘇州的園林、南京的明陵並稱“江蘇三寶”,成為中國古代藝術寶庫的瑰寶。歐美出版的《中國藝術史》,封面用的就是《牛耕圖》。幾乎所有的中國藝術史著作中都選了這幅《牛耕圖》。收藏它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也曾用《牛耕圖》做門票圖案。《牛耕圖》為今人描繪了一幅漢時優美的田園風俗畫。作為漢畫像石的代表作,它構圖飽滿,層次分明,雕刻精湛,紋飾華美,其風格古拙凝重,裝飾效果突出。到了近代,睢寧人獨創的“蝴蝶畫”,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奪得金質大獎。
一位研究睢寧兒童畫的學者說,“但觀每一幅,幅幅充天塞地。這難道不是睢寧漢畫像石的風格!而這正是此方百姓胸襟博大與充實心態在兒童繪畫藝術中的再現。”

繪畫題材

睢寧人戰天鬥地、善於改造自然的舉動和業績,在激發著孩子們的創作熱情的同時,也給小作者們提供了許多美麗的繪畫題材。國際金獎作品《俺叫沙灘變果園》、《果林深處是我家》等,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過去經濟欠發達、相對閉塞的環境,也激發了兒童們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對美好家園的嚮往。剛剛出版的《中國睢寧兒童畫》一書,收入百幅金獎作品。記者翻閱發現,描寫睢寧家鄉美景、果樹動物、勞作收穫等的作品達91幅。
今年4月,外交部長李部長贈送給澳大利亞外長的睢寧兒童畫金獎作品《龍門石窟》(張忠實畫 9歲)。

聞名原因

睢寧兒童畫之所以能聞名世界,最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抓住了地域特色,二是畫裡有民族的東西,三是畫裡有農村孩子的質樸。
下邳國到睢寧,源遠流長四千年。縱觀睢寧文化發展的歷史畫卷,其中久負盛名、頗具影響、令人嘆為觀止的竟然是同一個文化品種,那就是繪畫。繪畫是睢寧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一支動脈。睢寧兒童畫也正是汲取了睢寧四千多年豐厚的文化滋養,才能在短短的幾十年間迅速而茁壯地成長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