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瑞士當代畫家)

克利(瑞士當代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879年12月18日,出生於瑞士伯爾尼的明興布赫塞。父親漢斯·克利是師範學校的音樂教師;母親依達·馬利亞是一所音樂學校的聲樂教師。因而保羅·克利自幼愛好文藝,在中學時代即寫過短篇小說,作過詩,並且是業餘小提琴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利
  • 國籍:瑞士
  • 出生地:瑞士伯爾尼的明興布赫塞
  • 出生日期:1879年12月18日
  • 職業:小提琴手
  • 代表作品:《R莊園
基本信息,簡介,人物生平,成功原因,個人日記,年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外文名:
Paul Klee
出生地:
瑞士伯爾尼
出生日期:
1879年12月18日
逝世日期:
1940年6月29日
畢業院校:
慕尼黑美術學院
代表作品:
《亞熱帶風景》、《老人像》

簡介

瑞士畫家,保羅·克利1879年生於瑞士伯恩近郊的一個小鎮。他的父母都是音樂教師。音樂在保羅·克利的成長中有著重要的影響。保羅·克利從小就有著音樂的天賦,可是他偏偏走上了造型藝術這條路。但是也正是由於音樂的緣故,陰錯陽差造就了保羅·克利藝術創作上的成功。在他的作品裡面觀者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出作品中的強烈節奏感。不管是在物象的色塊組織上還是點線的結合上,都是對音樂聽覺藝術的圖像解讀。說到這裡,與保羅·克利同時期的偉大藝術家康定斯基就不能不提及,保羅·克利和康定斯基同教授於包浩斯學院。包浩斯學院是西方一所比較現代的藝術學院,培養了很多現代型的藝術家,學院藝術理論對如今也很有影響。康定斯基是這所學院的藝術理論導師。其在《論藝術中的精神》中曾明確地論證了音樂與美術的關係。美術中的點、線、面相當於音樂中的節奏和旋律。美術中長短的線條就是音樂中的快慢節奏。美術與音樂一樣,以其本身的因素傳達著情感。在一定情況下保羅·克利是受了很大影響的。在理論的運用上,也是比較成功的一個,保羅·克利很完美地結合了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的美。在1932年的《前往帕那蘇斯山》作品上有很好的體現。整個畫面由一些鋼琴鍵似的筆觸,兩黑一黃的三條線條組成。初看無疑就是一些色塊的組合,給人的感覺很平常。但是當我們細細地品味每一色塊的時候,就像是在聽著一曲交響樂。輕重、濃淡的色塊調子都化成了快慢、強弱的視覺音樂。

人物生平

1898年,他通過了伯爾尼的文科考試後,到慕尼黑,在海因里希·克尼爾的畫室學習繪畫。在畫過幾幅人體素描之後,克利堅信自己在繪畫上具有發展的前景,決心做一名畫家。
1900年,他通過了慕尼黑美術學院的入學考試,被編入弗朗茨·馮·施蒂克爾的畫室,與瓦西里·康定斯基同學。這期間,他認識了慕尼黑一位醫生的女兒莉莉·斯通普特,她是一位鋼琴家,他們對音樂的共同愛好促成了後來的婚姻。
1901年秋季,克利與雕塑家赫拉一同赴義大利考察文藝復興藝術。到了米蘭、錫耶納、里伏那;第二年春天又赴羅馬,夏季到了那不勒斯、羅馬、佛羅倫斯,幾乎把義大利環行一周,對古典藝術了解至深。
1905年,到巴黎對印象派畫家推崇備至。
1906年,遷居慕尼黑與莉莉·斯通普特舉行了婚禮。
1912年,參加青騎士集團。
1914年,與馬克一同到北非旅行,畫了許多水彩畫,開始了對色彩的研究。此後服兵役,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9年,開始畫油畫,色彩厚重,顯得有些沉悶。例如《R莊園》,便是這時期的作品。
1920年,他應建築師格羅皮烏斯之聘,到包浩斯教學.
1925年,總結其授課心得,著《教學筆記》一書出版,是包浩斯教學經驗的寶貴財富。
1931年,他離開包浩斯後,到杜塞道夫學院執教。
1931年,他離開包浩斯後,到杜塞道夫學院執教。
1933年納粹執政後被驅逐出境,回到瑞士的故鄉伯爾尼,潛心於繪畫藝術的研究。
1937年希特勒舉行“頹廢藝術展”時,有克利的17件作品。
1940年,在瑞士洛迦諾的宅邸中逝世。

成功原因

其次,保羅·克利深厚的素描造型功底是其藝術創造能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面。米開朗琪羅曾說:“掌握了這種東西(素描)的人,可以相信自己占有著一筆巨大的財富。”保羅·克利可以說是深諳其中的秘密,在素描上做足了功夫。在保羅·克利22歲的時候就考察了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這為他的成功做了很大的前提。義大利的古典藝術對他造型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他是一個藝術家,確切地說他更是一個素描造型家。其在35歲之前都是在研究著素描造型,深厚的素描功底為其以後的創作打下了很堅實的基礎。在創作中,保羅·克利有時候就用一根簡單的線條就把人物形象表現出來。如作品《美麗的園丁》,就是幾根簡單線條的組合,而一個服務生的形象就表現了出來。點、線在保羅·克利的畫筆下都已化成了音樂的音譜,只要用眼睛去審視馬上就會有演奏的效果。
再者,保羅·克利天生擁有色彩的天賦,他把色彩玩活了。“我被顏色所主宰,我不需要去抓住它,顏色永遠控制著我……這是幸福時刻的感受,顏色和我已經合為一體……我是畫家。”這是保羅·克利對色彩的感言。在初見他的色彩畫時,也許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因為在“野獸派”中色彩已經被玩得很好,很有視覺的衝擊力。但是保羅·克利的色彩完全是不同於他們的。“野獸派”玩的是色彩的表面感覺,而保羅·克利是對色彩內涵的把握,是對音樂與美術的結合點在做理性的思考。
這就是保羅·克利和他的“音樂藝術”。

個人日記

保羅·克利是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畫得美也寫得妙,19歲開始動筆寫日記,直至1918年為止。這部日記本來只供克利個人審思之用,並不打算出版,克利在生前不準任何人接近他最私秘的告白。本書將整個克利的世界,生動地展現在年輕一代的面前,克利的日記引介我們走入他的生活及音樂、繪畫、文學的國度。喜歡研究克利藝術的朋友,精讀這部文獻,將可看到一朵意外的美妙的花為他們盛開。
德文版編者序 費利克斯·克利
小小自傳 保羅·克利
卷一
一、童年時代的回憶:伯爾尼
二、高中學生時代:伯爾尼
三、慕尼黑習畫時代之一
四、慕尼黑習畫時代之二
五、慕尼黑習畫時代之三
卷二
義大利日記
卷三
一、伯爾尼發展時期
二、慕尼黑髮展時期
三、突尼西亞之旅
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後:慕尼黑
卷四
當兵日記
追憶先父 費利克斯· 克利
保羅·克利繪畫作品選輯
詳情來自 重慶大學出版社.楚塵文化2011年11月版 《克利的日記
克利(瑞士當代畫家)

年表

克利早年致力於音樂和視覺藝術。1900年他考入慕尼黑美術學院,從師弗蘭茲·馮斯塔克學習繪畫。
魚的魔法魚的魔法
1912年克利認識了俄國印象派畫家瓦西里·康定斯基之後,克利參加了在慕尼黑舉行的先鋒派“藍色騎士”畫展。
1920年到1931年期間,克利在包浩斯設計學校教授繪畫,後來在杜塞道夫學院任教。
1933年希特勒出任國家元首之後,克利受到納粹的無端攻擊。他們把克利當作墮落的外國人來對待,他離開了德國,前往義大利,後來到了法國,最後在瑞士定居。
1935年得到皮膚硬化症。
1940年6月29日,保羅·克利由於心臟病發作,在洛迦諾逝世,時年61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