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內疚情緒的發展及影響因素

兒童內疚情緒的發展及影響因素

《兒童內疚情緒的發展及影響因素》是2019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曉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兒童內疚情緒的發展及影響因素
  • 作者:張曉賢
  • 出版時間:2019年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8188081
  • 類別:教材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兒童內疚情緒的理論和研究展開論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一至第五章)主要介紹自我意識情緒的理論、內疚情緒的含義、內疚情緒的發生與發展、內疚情緒的理論及相關研究。第二部分(第六至第十章)是兒童內疚情緒的實證研究,包括兒童內疚情緒理解的發展特點、兒童內疚情緒理解的影響因素、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的發展差異及神經基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自我意識情緒
第一節 自我意識情緒的概念
一、自我意識情緒概念的提出
二、自我意識情緒與初級情緒的差異
第二節 兒童自 我意識情緒的發展
一、自我意識情緒發展的理論
二、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發展的研究
第二章 內疚情緒
節 內疚情緒的含義
一、內疚情緒的概念
二、內疚情緒的分類
第二節 內疚與羞愧的差異
一、概念上的差異
二、認知評價上的差異
三、情感體驗和外顯表現上的差異
第三節 內疚情緒的研究意義
一、內疚情緒的功能
二、內疚情緒與兒童教育
三、內疚情緒的理論意義
第三章 內疚情緒發生與發展
節 內疚情緒發生的機制
一、注重個體內在因素
二、注重外部的人際交往因素
三、Hoffman的觀點
四、兒童內疚情緒發生的相關研究
第二節 兒童內疚情緒的發展
一、兒童內疚情緒的發展階段
二、兒童內疚情緒發展的相關研究
第四章 內疚情緒的研究方法及相關研究
節 內疚情緒的研究方法
一、自我報告法
二、實際情境中的行為觀察
三、整體形容詞核查表
四、腦成像研究
第二節 內疚情緒的相關研究
一、內疚情緒影響因素的研究
二、道德領域的相關研究
三、文化領域的相關研究
四、與其他精神病理學的相關研究
第五章 兒童內疚情緒實證研究的構思
節 研究內容
一、兒童內疚情緒發展的年齡趨勢
二、兒童內疚情緒發展的影響因素
三、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的發展差異
四、內疚情緒的腦機制
第二節 研究構思
一、兒童內疚情緒理解的發展特點
二、兒童內疚情緒發展的影響因素
三、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的發展差異
四、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認知加工的腦機制
第六章 兒童內疚情緒發展的一般趨勢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實驗1:兒童的道德評價發展特點及對內疚情緒理解的
影響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結果分析
四、討論
五、結論
第三節 實驗2:兒童內疚情緒理解的發展特點研究
一、引言
二、預實驗:誘發國小兒童內疚情緒的情景
三、實驗2:兒童內疚情緒理解的發展特點
第七章 人際因素對兒童內疚情緒理解的影響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實驗3:教師評價和對方反應對兒童內疚情緒理解的促
進作用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結果分析
四、討論
五、結論
第三節 實驗4:不同外在評價對兒童內疚情緒理解的促進作用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結果分析
四、討論
五、結論
第八章 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的發展差異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實驗5: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理解的發展差異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結果分析
四、討論
五、結論
第三節 實驗6:國小兒童內疚情緒與難過情緒對其親社會行為
的影響
一、引言
二、實驗6.1:兒童難過情緒對其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三、實驗6.2:兒童內疚情緒對其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第九章 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的腦機制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實施過程
一、被試
二、實驗材料
三、實驗程式
四、實驗環境與設備
五、腦電記錄
六、數據處理
第三節 結果分析
一、行為數據分析
二、腦電數據分析
第四節 討論與結論
一、討論
二、結論
第十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
節 總結與討論
一、兒童內疚情緒的發展特點
二、人際因素對兒童內疚情緒的影響
三、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的發展差異
四、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神經機制初探
第二節 主要研究結論
一、兒童內疚情緒理解的發展趨勢
二、人際因素對兒童內疚情緒理解的影響
三、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的發展差異
四、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的神經機制
第三節 研究的局限與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實驗1故事情景
附錄2 實驗2預實驗材料及故事情景
附錄3 實驗3故事情景
附錄4 實驗4故事情景
附錄5 實驗5故事情景
附錄6 實驗6研究材料
附錄7 實驗7研究材料

作者簡介

張曉賢,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兒童情緒發展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承擔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關計畫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規劃課題(青年重點)、浙江省高等學校訪學學者專業發展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博士論文獲得“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稱號,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