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禮(孔子表述為仁的途徑和方法)

克己復禮(孔子表述為仁的途徑和方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克己復禮,孔子表述為仁的途徑和方法,仁與禮結合形成儒家的仁禮統一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己復禮
  • 定義:孔子表述為仁的途徑和方法
引證解釋
仁與禮結合形成儒家的仁禮統一觀。孔子在回答顏回問仁時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對孔子這個命題,南朝梁皇侃的《論語義疏》解釋說:“克猶約也,復猶反也,言若能自約儉己身,返反於禮中,則為仁也。”宋儒則從去欲存理的角度加以闡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引程子曰:“非禮處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須是克盡己私,皆歸於理,方始是仁。”“克己復禮,則事事皆仁,故曰:天下歸仁。”朱熹注曰:“仁者,本心之全德。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慾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蓋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於人慾,故為仁者,必有必勝私慾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於我矣。”
由於孔子提出“克己復禮為仁”後,顏回再問實行仁德的條目,孔子回答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書章句集注》引程子曰:“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朱熹注則謂:“非禮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辭,是人心之所以為主,而勝私復禮之機也。”能勝私,“則動容周旋,無不中禮,而日用之間,莫非天理之流行矣”。
孔子之後儒家出現孟子和荀子兩大派。孟子強調通過內心自省,“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他認為君子所以與常人不同,是能“存心”,即保持固有的善心,故說:“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因而能夠做到“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孟子·離婁下》),從內心自省中,達到保持仁禮的一致性。這是孟子對“克己復禮為仁”這一命題精神的發揮。
荀子生當戰國末年,周禮已完全崩壞而不能再起規範作用。他對禮的內涵重新做了界定,認為“禮”的興起,在於“養人之欲,給人之求”(《荀子·禮論》)。他還說:“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荀子·勸學》)禮是起法紀的作用。克己復禮在荀子學說中沒有得到重視。
宋儒重新解釋孔子的克己復禮,程、朱的注釋將克己解作克盡己私,即去人慾;而將禮比附為天理之節文,復禮即復歸天理。存天理滅人慾,成為宋明理學的一個基本命題,而克己復禮經過新的解釋後在社會功能方面繼續發生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