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丘的教育思想與“克己復禮”
- 作者:遼寧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74年
-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 頁數:28 頁
- 裝幀:平裝
- 統一書號:3090-310
《孔丘的教育思想與“克己復禮”》是1974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遼寧人民出版社。...
在政治路線里分別論述了孔丘的“克己復禮”、“正名”等思想;認為“仁”、“義”、“德治”、“禮治”是孔丘反動政治思想的核心;“天命”鬼神觀念、“生而知之”的先驗論、“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觀,“中庸之道”則是孔丘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的基幹;而他的“學而優則仕”、“禮”、“閉門修養”、“天才教育...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文化流派,為歷代儒客信眾推崇。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說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二千餘年而不變,經歷了孔子後學的傳承和發展。產生背景 《漢書·藝文志》:...
孔老二把文藝作為反革命復辟工具———墨炎 “復樂”是為了“復禮”——批判林彪和孔老二利用音樂進行反革命復辟活動的罪行 ···瀋陽音樂學院評論組 為“克己復禮”服務的文藝理論——批判林彪和孔老二的反動文藝觀 ···華中師範學院中文系 華思理 古老的狂熱衛士 新聲的兇惡敵人 ···中央五七藝術大學 洪...
孔子對達到仁雖然提出高標準,但仍然鼓勵人們要有信心。為此他堅定地說:“為仁由己。”(《論語·顏淵》)“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還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論語·里仁》)能否做到仁並非高不可攀,只要下決心就能達到。孔子又提出:“克己復禮為仁,...
七 孔子主持大儺 八 孔子作為司祭官 九 慶賀豐收的狂歡之祭 孔子創立新禮教 孔子與儒商 孔子“墮三都”孔子論仁政 春秋時齊魯的人殉 與孔子的“仁”(人)學 春秋時兵制 “克己復禮”新議 論“中庸”法家之學源出儒家 子夏與“西河學派”墨學源出孔門考 焚書坑儒及秦漢之際意識形態轉型 今文經學之興起 古文...
原來在神道旁有金章宗年間立的“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碑,宋真宗年間立的“輦路”碑,明代立的孔子神道碑現已無存。孔子的一生以克己復禮為己任,主張以禮治國,曾說:“丘聞之,民之所由生,禮為大。非禮,無以節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
這是一部對孔子學術思想作綜合性研究的著作。作者從孔子的天道鬼神觀\JL、性問題、倫理思想、政治思想、經濟思想、六藝和歷史學等各個方面,進行翔實的解釋,並試圖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註明孔子學派的形成及其思想學說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物質基礎和其階級性,並從而闡述孔子在文化教育活動中以及社會政治活動中的...
孔子主張“仁愛”,“克己復禮為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節用愛人,伺使民於時”,是對執政的要求。在孔子看來,仁是禮的基礎,禮是貴淺有序,樂是對禮的調度。禮樂不僭越,就會形成和諧社會。所以,一個有文化的人要以“格物·致遠·正心·誠意·修身·齊家...
孔子則主張君王應多施“仁政”,通過“克己復禮”來恢復周王室的統治地位,才能維護社會穩定。孔子35歲那年,魯昭公被掌權的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大夫轟走,孔子就到齊國,向齊景公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齊景公想任用他,實施他的政治主張。但相國晏嬰則認為孔子的這套主張不切實際,不可實施,齊景公也就未任用孔子。...
在這場社會大變革中,孔丘代表沒落奴隸主階級的利益,跳出來搞翻案,搞復辟。他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他把“天命”思想改裝為一個先驗的道德規範“仁”,建立起一套唯心論的思想體系。他講“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是要奴隸們和地主階級克制自己的欲望,去服從反動奴隸主的舊禮制、...
1976年2月,梁效編寫《蘇聯二三十年代教育大辯論材料》;1976年3月1日,高路的《反修必須批孔》一文刊載於《紅旗》1976年第三期;1976年3月6日,梁效在《光明日報》頭版頭條發表《“克己復禮”再批判》一文;1976年4月20日,梁效的《一條徹頭徹尾的修正主義路線》和高路的《“整頓”與“正名”》在《北京大學...
林彪把《論語》當作他們一夥“政治思想的藍本”,並胡說什麼《論語》裡面有“唯物論”、“辯證法”,用孔孟之道冒充馬克思主義。林彪同歷代行將滅亡的反動派和黨內歷次機會主義路線頭子一樣,尊儒反法,攻擊秦始皇,並把孔子復辟奴隸制的反動綱領——“克己復禮”作為他復辟資本主義的反動綱領,這個綱領的具體內容大都...
孔子一生主張“克己復禮”,孔子一生都在為建立一個禮制社會而努力,孔子不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孔子是主張對老百姓加強領導的。在《論語·為政篇》孔子講“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照此看來,這種解釋也能講得通。只是讀起來感覺有些突兀,不大那么順口。釋義五...
孔子宣傳:“仁者愛人,克己復禮”,與人談注意場合、講究分寸、堅持適度的原則,而且態度溫和恭順、謹慎細微,成為了佳話。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與交流的重要橋樑,由於時間、空間、環境等種種原因,決定了人們在交流中,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都要有不同的語言和態勢,以及不同的交流方式,而且要出語得當...
曾任莒父縣令,提出“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主張“做官取信於民,然後才能使民效勞”。孔子去世後,面對孔門喪亂,子夏前往魏國教學育人,收取李悝、吳起為弟子,被魏文侯尊為師傅。子夏不像顏回、曾參一樣嚴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頗有經世傾向的思想家。他不再關注“克己復禮”,而是與時俱進的當世...
針對這些條件,孔子對當時情形,還沒有完全失望。他的閒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相對於戰國的暴亂而言,還相當的寧靜。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復禮”,顯示著過去的社會秩序仍可恢復。他有時也發牢騷,說什麼“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可是要他表示方針的時候,他的辦法端在“正名...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
孔子不語怪力亂神 三人行必有我師 厚待親近,不棄舊友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不憑空猜測,不固執己見 知錯當改 不知生,焉知死 過猶不及 克己復禮為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君如君,臣如臣,父如父,子如子 政如正 提...
這是一個思想自由的奔放時代,諸子百家競相爭鳴,學術昌盛流派紛呈。儒道法墨,創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源;陰陽縱橫,鍛鍊了華夏子孫的思維能力。孔子克己復禮,安貧樂道;孟子捨生取義,民貴君輕;老子道法自然,禍福相倚;莊子天人合一,無為而冶;韓非權術治世,法不阿貴;墨翟兼愛非攻,節用克儉;蘇秦繳橫捭闔,...
對孔子說,禮作為人行大法,雖然是仁本身的具體大全,但它與行仁的具體情節相聯繫,便以“克己復禮”為尺度而轉化為一個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乃孔門最高之道,它制約人行而指向人對人人關係、人物關係中的一切事物的正確認識和處理。但中庸之道出自人的明德之性,是明德之性作為人性的必然表現。子思從人性上闡發了...
三二、克己復禮的孔丘 三三、呂不韋與贏政的陰陽捭闔之道 三四、報仇雪恨的伍子胥 三五、蠢蠢欲動的白公勝 三六、影響千年的軍事家孫武 三七、功成身退的范蠡 第二章 反應第二 鬼谷智囊 一、承認自己丑的鄒忌 二、劉秀燒信收人心 三、“大樹將軍”馮異 四、曹操三請荀彧 五、機智過河的陳平 六、總有絕招的...
孔子傳 題記 第一章 孔丘生而父死 第二章 丘少也賤故能多鄙事 第三章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第四章 “有教無類”偉大的平民教育家 第五章 名播諸侯禮服子路 第六章 夢會周公以克己復禮為己任 第七章 在齊聞《韶》入周問禮 第八章 夾谷挫齊計墮三都 第九章 周遊列國道不行齎志而歿 附錄孔子年譜 孟...
“先難”之謂,按《論語集注》,程子曰:“先難,克己也。以所難為先,而不計所獲,仁也。”既以“克己”解之,又可與《顏淵問仁》章對觀。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
四、為道:辯證思想的全面展開 第四章 鄧析操“兩可”——鄉校議政與名辯風氣的開創 一、貴族營壘中的叛逆者 二、鄧析教訟、興訟的現實原因 三、名辯風氣的開創 第五章 孔丘講“仁義”——遊學風氣的開創與儒學的誕生 一、開遊學風氣之無 二、有教城鎮類,因材施教 三、克己復禮: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 四...
述而不作,非謂徒託空言,追往事,思來者,懸 明鏡而作《春秋》,立極則以昭萬代。鳳鳥不至,河圖不出,憂古道之不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傷往哲之 益遠也。遂力倡仁恕中和之道,克己復禮之德。播雨杏壇,天下士赴之如萬類之附麟鳳。若顏淵、子路、公冶長、有子、子張、子貢、曾子七十二賢列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