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症

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症

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症(簡稱EP),又稱Gunther病、先天性光敏性卟啉症和先天性卟啉症等,是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臨床有嚴重殘毀性光敏皮損、溶血性貧血和脾腫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症
  • 外文名:congenital erythropoietic porphyria
  • 表現:成人常伴多毛或色素沉著
  • 診斷方法:根據對光過敏等結合實驗室檢查
  • 檢驗途徑:尿、糞和紅細胞
  • 別名:先天性光敏性卟啉症
  • 類別:皮膚性病科
  • 病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概述,症狀體徵,診斷檢查,治療方案,

概述

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症極少見,常伴紅齒或牙質顯出紅色螢光,成人常伴多毛或色素沉著。

症狀體徵

患兒出生時或生後不久先發現尿布被胎糞和尿污染成粉紅色,以後嬰兒在日曬時啼哭,隨即在暴露部位皮膚尤其在耳翼等處出現浮腫性紅斑、水皰、大皰和血皰,皰破後形成糜爛、潰瘍或繼發感染。皮疹反覆發作,夏季尤劇,最終留有嚴重瘢痕和粟丘疹,瘢痕形成與繼發感染亦有關,因潰瘍和瘢痕導致四肢和光暴露部位如指、鼻和耳翼等毀損畸形。頭部有瘢痕性禿髮,耳、鼻軟骨及末節指(趾)骨缺失,指(趾)攣縮。病變輕的部位有毳毛樣多毛症,面、頰部毛過長,濃眉長睫。其它有畏光,角結膜炎,虹膜炎,瞼外翻,瞼球粘連,皮膚脆性增加,色素沉著和減退,皮膚硬化,有時在紫外線燈照射下皮膚處有螢光。牙齒染成棕色,在Wood燈下發出粉紅色螢光。患兒常有不同程度的溶血性貧血,脾腫大。皮損處有瘙癢或燒灼感。可有全身不適、噁心,少數有癲癇發作。
本病預後不良,早年夭折於繼發性感染或貧血,少數可活到40~50歲。

診斷檢查

根據對光過敏,毀形性皮損,紅牙,尿色發紅,貧血和脾腫大,結合實驗室檢查即可確診。它與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症的鑑別是後者血漿和紅細胞內原卟啉增加,紅細胞在Wood燈下螢光不穩定,呈一過性,無溶血性貧血,皮膚光敏感的持久變化少、輕或缺乏。肝型卟啉症的紅細胞內卟啉含量正常,紅細胞無螢光。藉助卟啉測定和皮損活檢可與營養不良型大皰性表皮鬆解症鑑別。
實驗室檢查:尿、糞和紅細胞I型卟啉增加,尿含大量尿卟啉I和少量糞卟啉I,尿由粉紅色到葡萄酒色,大便內糞卟啉I超過尿卟啉I。周圍血中網織紅細胞增加,骨髓幼紅細胞和周圍紅細胞螢光檢查均見穩定的紅色螢光。

治療方案

無滿意治療方法,脾切除和系統皮質類固醇治療可改善貧血,降低光敏程度。5-磷酸腺苷酸衍化物有一定療效。β-胡蘿蔔素常能使皮膚損害與光敏得到緩解。氯喹能使本病化驗指標改善。不透光的火棉膠外用可減輕皮膚光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