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元青花瓷器)

元青花瓷

元青花瓷器一般指本詞條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青花瓷
  • 外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of Yuan Dynasty
  • 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
  • 永和鎮:是元代重要制瓷重心
  • 產地:景德鎮
  • 配方:“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
介紹,釉層,青料,造型,紋飾,裝飾技法,構圖方法,紋飾題材,款式,簡易鑑定方法,官窯和民窯,鑑別要點,目鑒十五法,仿品特徵,

介紹

元代社會雜劇繁榮昌盛,北方蒙古人對南方漢人歷史故事非常著迷,戲劇中人物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深深打動蒙古人愛憎分明的樸實情懷。將故事凝固在厚重結實的瓷罐上,放進蒙古包里,在存放食品雜物的同時,還可時時欣賞那回味無窮的戲劇故事。即使不小心用足踢到也不會被輕易碰碎。那些厚重而扁的元青花罐,成為蒙古皇室貴族的生活實用器。其繪畫,一般採用剪紙或版刻模印取其部分拼圖,在瓷胎上填色而成。透露著濃郁的年畫風味。因為缺乏原創,除造型不同,精美程度大同小異。元代是南北文化大融合的激烈時期。看不到未來的迷茫,不知困惑了多少識古通今的知識分子。但文化大融合總會產生最終的結果,這種結果被當時畫家吳鎮(1280--1354)清醒認識到。他通天象,精書畫,又遊走于山水之間。將這種結果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達出來告慰天下,也說明了文化趨同的歷史規律。由於當時過於張揚的艷藍色,在許多漢人觀念上難以接受,此罐在呈色上採用灰藍色調。用抽象的原創繪畫,用駱駝與鳳鳥代表兩種文化的碰撞與結局。再配以天象輪迴卦圖,造型精緻的鳳鳥體內射出道道美麗的藍色光束,細長的爪子向前伸出,喻其影響深遠。獨特的藝術構思,深刻的文化內涵令人無限遐想。元代疆域十分遼闊,兵不戍邊,是中國古代史上對外關係更為主動的廣泛時期。元代的平民文化十分繁榮,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三大瑰寶。元代繪畫抽象簡闊,且氣勢恢宏,草木靈動,至今仍然是中國畫的主流風格。元代的制瓷業更加繁榮,風格更加開放。鈞瓷由宮廷走向社會普及,雖不知鈞瓷窯變的控制技術,自然窯變有時也能巧奪天工。因仿柴窯色而建於宋代的龍泉窯在元代大放光彩。元瓷呈色普遍淺淡亮麗,發色簡樸準確,黑色是元瓷的靈魂色。特別是江西景德鎮與永和鎮更是高人云集而異軍突起。青花,單色釉,薄胎薄釉以及釉下彩,釉上彩等不斷湧現,黑釉木葉紋與燿變天眼令人嘆為觀止。粗糙與精細並存幾乎涵蓋明清兩代所有品種,為現代制瓷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宋瓷的深沉自然到元瓷思想的直接表達,宋,元瓷藝雖然風格迥異,但都精深非凡。是繼五代柴窯之後中國制瓷史上的兩座高峰。元代以後中國藝術品基本上就停止了原創,向巧雅小趣味發展,且千篇一律,創新的精品乏善可陳。而今,柴窯的光輝依然輝煌,呈一座歷史豐碑照耀那創新之門重新開啟。1,吳鎮畫:元青花駱駝鳳鳥罐,選用透氣性良好的優質麻倉土,薄胎內壁施一層不透光釉,讓胎內氣壓向外釋放,增強青花繪畫的躍動感。此種技術一直沿用於清乾隆琺瑯彩瓷上。2,元仁宗(孛爾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1320)元青花人物海水綠釉碗,玉胎。選用整塊白玉修制。鬼谷子出山馭獸馭人駕輕就熟而氣定神閒。圈紋九格為至尊數。3,元仁宗,元青花人物珊瑚紅釉碗。元代有”三,六,九“數字崇拜,其中”九“為至尊數。從元代開始,紅色代表喜慶,遊戲等。其中的船形,櫃形,三角形表示障礙和機會等(即時空穿越器)。4,吳鎮畫:元青花人物得道登仙爐,反應了當時文人士大夫階層得道登仙的願望,是當時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此爐,採用柴窯制胎內部進排氣功能技術。5,(元仁宗)元代的黑釉木葉紋與燿變天眼盞,毫毛綿柔立現,如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元青花瓷
元青花瓷
元青花瓷(元青花瓷器)
元代景德鎮瓶、罐之類器型,採用分段制胎,然後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處器表往往突起,給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經打磨,但內壁接痕仍清晰可見,器物頸部內側略加切削,內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里的底、腹、口等處胎體接痕表現明顯。一般器物的足邊不規整,有彎曲現象,說明元代制胎時不講究修坯,因此顯得成型工藝較粗糙。但小型器物也有精緻者,胎質顯得潔白細膩。削足處理方法常見底足足端外牆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寬厚多為挖足,挖足有深有淺。器物圈足不十分整齊,呈彎曲狀。器底可見螺旋狀的切削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紋較粗、較疏,盤和碗的切削痕較細、較密。底部和圈足內外粘有窯砂,有些已熔入釉中。高足杯的高足與杯身以泥漿拼接,交接處可以看見黃色或漿色擠壓泥漿,杯把足端的圈足厚薄不一。子扣套合結構的蓋,採用子扣與器蓋先成型後粘接工藝,蓋上能清晰地看見接痕。碗的底部胎體較厚重,足內露胎,中心微微突起,俗稱“臍”狀,實為拉坯痕跡。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處常見一內凹的圓點,在燒制大器時,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處放一個用耐火土做成的圓餅或圓圈作支點,圓點就是由此形成的。大罐底部多為寬圈足,不規整,有的底中心有較淺的螺紋痕跡。一般大件器物胎體厚重,但重量適中,如超重或超薄都值得考慮。
元青花螭龍雙耳人物盤口瓶【完整器】,高37.5厘米,口8.5厘米,底12.8厘米,器體鼓腹直徑較肥大、頸部、腹部、底部接胎外壁接痕清晰可見,《周亞夫細柳營》人物故事紋,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繪有人物故事題材的更是鳳毛麟角。
元青花瓷(元青花瓷器)

釉層

元青花胎土二元配方的使用提高了燒成溫度,這樣就能相應地改變釉的配方。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景德鎮瓷釉歷來是用釉果摻以釉灰配製而成,釉果是一種風化較淺的瓷石,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煅燒後含氧化鈣達90%左右。唐宋時,景德鎮瓷前採用釉果摻入釉灰配製。釉果是一種風化較淺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和三氧化二鋁,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元代時增加了釉果成分而減少了釉灰成分,這樣,釉層的三氧化二鋁增加而氧化鈣減少,改變了釉面狀態,使釉層厚度可以增加,釉表光澤柔和。用高倍放大鏡觀察部分標本的釉層,在密布的霧狀小氣泡中散落著大氣泡,無中等氣泡過渡。同期的青白釉樞府釉並無這種情況。明初青花瓷釉面也見氣泡,但是大、中、小氣泡混雜,和元青花惟見大、小兩類氣泡的分布不同。有些器物釉表面有橘皮紋或棕眼。
景德鎮宋元湖田窯標本測試發現,元代釉中氧化鈣的含量從宋代的15%左右減少到8%~9%,而鉀、鈉等含量從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成分的變化使釉的燒成溫度提高,也使釉的濃度增高。因燒制的溫度不同,釉面的顯色也相應地改變了。
元青花的釉面先後有三種:
(一)影青釉
又稱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國產青料。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區別。釉面泛灰或泛黃,釉層光澤較強,或為亞光,除了燒成技術欠缺外,還與釉層中釉灰比例較高有關。元代青花瓷施青白釉,瑩潤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細密的皮殼層,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器身胎釉微閃青藍,溫潤中略顯淡藍,除足圈顯水綠色外,器身胎釉往往顯出淡牙黃色,有時顯出乳濁白色,它的顯色會隨空氣中的濕度、溫度的變化而微顯不同。元期青花瓶、罐類,斜光透過胎釉會略顯出無規則的米白色絲線條紋,也稱釉紋飾。元期釉下青花上無氣泡,溫度偏高時胎釉顯乾,但有時會出現微弱冒汗現象。元期釉面的顯色似有活性之感。
(二)白釉
從14世紀中的至正年間開始使用,用進口青料。釉面白中泛青,釉色瑩潤透亮,光潔滋潤,積釉處顯鴨蛋青色,釉色亮度時常會有閃動感,足圈釉面顯出淡淡的水綠色。具有恰到好處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澤,能更好地襯托青花的表現力。
(三)卵白釉
元末青花上開始使用,釉層乳濁,用國產青料,多小型器,以高足杯、碗、缽、小罐類居多,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時手抓留下的指痕。元青花除玉壺春瓶器物外,底部一般無釉。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狀不一的釉斑。高足杯的高足內側近底處有一圈寬窄不等的釉痕。梅瓶等細身類瓶內側口沿下素胎。大罐內壁以盪釉法施釉。器蓋內側素胎,淺土黃色,見細微釉斑。元青花器體釉面基本較平,大型琢器在胎體的粘結處釉面微微凸起,器里口部釉厚薄不勻,釉薄處顯米黃色。從殘器看,瓶的頸部以下器腹內無釉,瓶、罐的底部或高足杯、碗的足內常見一塊塊的釉斑,每塊釉斑周圍或足邊及縮釉處都呈現出淺色的火石紅邊線。器物口邊有的有毛邊現象(即小氣泡破裂狀)。器表有的釉面有縮釉現象,不嚴重,屬於少數現象。釉面手感溫潤如玉,光感柔和不刺目,如過於光亮或有較強的光亮點,則值得考慮。

青料

青花瓷器總體分兩種色調,一種呈灰藍色,較淺淡,一種是深藍色,較艷麗。傳統概念中,呈色灰藍者為國產料,呈藍艷者為進口料。進口青料用於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國產鈷料僅用於中、小型器。
元青花花卉紋鼎元青花花卉紋鼎
(一)進口鈷料
進口鈷料,即蘇麻離青,元代進口鈷料的成分是低錳、高鐵,含硫和砷,無銅和鎳,和唐宋青花、明青花的青料成分都有區別,所繪青花紋飾呈色濃艷深沉,並帶有紫褐色或黑褐色較光潤的斑點,有的黑褐色斑點顯現出“錫光”。“錫光”是在黑褐色斑點中出現的一種自然光澤,並有凹凸感,是由於青花原料在高溫燒制過程中與釉熔化時依窯內氣氛而起的變化。現代仿製的元青花中也有“錫光”出現,但觀察仿品的“錫光”仿佛是一塊銀灰色片貼敷於藍黑色斑點之上,有的斑點較密集,給人僵硬之感。
另外,蘇麻離青呈色有如下特徵:
1、呈鮮麗的靛青色,略含程度不同的紫色,有些呈非常幽雅的紫羅蘭色。
2、有濃淡色階,勾勒線條較深,填色青料較淺。青料積聚處有藍黑色或藍褐色斑點,釉面下凹並啞光。
3、青料都較細勻,線條邊緣稍有暈化。有些呈色濃重,有放射狀流散,見藍黑色結晶或結晶線,應為青料顆粒較粗所致。明初永樂、宣德青花上也有類似現象。
(二)國產青料
元青花所使用國產青料,其成分為高錳、高鋁的,與同時的進口料差別很大,所描繪的青花紋飾呈色藍灰或藍黑,見濃淡色階,青料積聚處有藍褐色或黃褐色斑點,黑褐色的斑點較少,如含錳過高時青花紋飾呈色為藍中微微泛紅,釉面下凹並啞光。
無論是國產料或進口料,整體畫面青花紋飾色調受窯溫影響存在深淺不一的變化,但用放大鏡觀察,給人一種清澈深沉之感。細看青花呈色,它是“活”的,在濃艷之處有鮮活的“流動狀”。

造型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從製作工藝上看,此時出現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盤等。在元代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為宮廷或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產品是對外輸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國家廣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飯的習慣而特別生產的大型飲食器皿。而元時生產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壺則多銷往菲律賓。根據考古資料可知,許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當年為滿足東南亞人陪葬需要而製作的外銷商品。除了外銷,元青花生產者對內為了符合元代社會生活習俗還生產了中小型瓶、爐、筆山高足碗、連座器等。大體可綜合為五大類。
元青花海水白龍紋八方梅瓶元青花海水白龍紋八方梅瓶
罐類:大罐,包括高形、矮形、八棱形3種,連蓋通常可高達60厘米以上。小罐,包括斂口四系方形、撇口雙系瓜棱形、唇口雙系鼓腹式、唇口溜肩圓腹雙系式等,體高一般為7~8厘米;還有鼓式蓋罐。八棱器為元時創新品種。
瓶類:有梅瓶玉壺春瓶蒜頭瓶、獸耳瓶、戟耳瓶,另有富時代特色的四系扁瓶及塔式蓋瓶等,其中以梅瓶、玉壺春瓶多見。梅瓶附蓋,蓋內有一管狀子口,與瓶口牢牢套住。
壺類:見於著錄的主要有3種,分別是鳳流壺、梨式壺執壺,均製作精巧。
碗類:大致分兩種,一種為高足碗(有敞口、斂口),一種為大碗,口徑達40厘米以上。高足杯體形較小,高僅為10厘米左右,又有靶杯之稱。大碗口徑一般都在30厘米以上。
盤類:有大盤(口徑45厘米以上)、中盤(口徑一般為30厘米左右)、小盤(口徑15厘米左右)。折沿花口形多見。
此外,還有水盂香爐觀音等,其中以高足杯玉壺春瓶、罐、梅瓶大盤五種造型為最多。
總之元青花瓷器造型既有恢弘雄偉的大器,又有秀美靈巧的小器,不論何種器型均形態優美,古樸端莊。

紋飾

元代景德鎮陶工在繼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彌補了形體上工藝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
麒麟紋是元青花裝飾中富有時代特徵的題材之一,麒麟為傳說中的祥瑞之獸,在元青花紋飾中其形象特徵是鹿頭牛蹄馬尾,並常與花草、瓜果紋組合成畫,也有與龍鳳紋同時繪於一器的。
人物故事紋是元青花裝飾中最為後人稱道的裝飾題材,與其他動植物紋樣相比,繪有人物故事圖案的元青花器物雖然較為少見,但幾乎件件可稱得上是稀世珍品。從已知資料來看,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圖案主要見有“蕭何月下追韓信”、“劉備三顧茅廬”、“蒙恬將軍”、“文姬歸漢”、“周亞夫細柳營”、“昭君出塞”、“尉遲恭救主”、“四愛圖”等,此外還有一些難以分辨人物情節的圖案。這些圖案的故事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喜聞樂見的著名歷史人物故事,顯然它與宋元時期話本小說的流行及元代戲劇的發達有著密切的聯繫,反映了文學藝術對元代陶瓷裝飾工藝的深刻影響。
元青花裝飾除主題紋飾特點鮮明之外,許多輔助紋樣也有著獨特的時代風格,其中尤以變形蓮瓣紋和雲肩紋表現最為突出。變形蓮瓣紋是最能代表元瓷特徵的輔助紋樣之一,除元青花瓷之外,亦見於同時期景德鎮窯的卵白釉、青白釉產品以及元代龍泉窯青瓷裝飾之中,其畫法一般以外粗里細的兩道線勾勒蓮瓣的輪廓線,每片蓮瓣之間不相連,即留有一定的空隙,蓮瓣內加繪有花朵、雲朵、火焰或琛寶紋。琛寶也稱雜寶,元代雜寶紋常以火珠、犀角、古錢、銀錠、葫蘆、蓮花、靈芝等組成,但組合併不固定。這種變形蓮瓣紋多裝飾在器物的口邊、肩或足脛部,有繪一周的,也有在不同部位多繪至四周的,但都不作主題紋飾。雲肩紋又稱如意雲頭或靈芝頭,俗稱大雲肩,多繪畫在器物的頸肩部,紋內一般繪有各種繁密的動植物紋樣,因其借鑑於元蒙貴族服裝上的肩部織繡紋樣而來,故而得名。

裝飾技法

青花與刻花、印花、瓷塑淺浮雕等多種技法相結合,繪畫充分發揮藍白的藝術效果,有白地青花、藍地白花或青花線描為地幾種風格。在裝飾時,工匠結合不同器型採用不同技法,有的用兩種、三種方法配合或幾種方法集中於一體,刻花線條粗獷有力,印花線條圓潤耐看,淺浮雕效果立體感強。此外應該注意的是,元青花紋飾繪畫方法以平塗為主,結合勾、皴、點、染技法,線條蒼勁有力,顯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繪畫才能。
元青花飛鳳麒麟紋盤元青花飛鳳麒麟紋盤

構圖方法

大致可分為飽滿和疏朗兩類。
飽滿類型
飽滿類型的裝飾,無論圓、琢器,全器被青花紋飾所覆蓋,有的器身布滿青花紋飾達8層之多,以此突出表現元青花的壯美之感。元青花飽滿型裝飾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通體以卷枝紋或海水紋為地,突出白色的花紋或在地紋上作菱形曲線開光,開光內繪一主題紋飾。這種飽滿設計方法多在八棱器上體現,看似繁縟,實則安排有序,具有強烈的美學效果和時代風格。
疏朗類型
疏朗形式的裝飾,講究無論是圓、琢器的青花紋飾都由單獨紋樣構成,裝飾畫面疏朗,活潑自然。如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館的青花龍紋玉壺春瓶,全瓶繪一條龍盤繞器身,畫面簡潔,給人以龍在無垠空間中自由飛騰之感,視覺效果極好。另一種疏朗紋飾是寫實或寫意的瓷畫,畫面較開闊。再有一些民間供器及殉葬品的青花紋飾就更為疏簡豪放,用線條快速描繪圖案,可謂一氣呵成,別具一格。
元青花的紋飾中有幾種較為規範,從而形成了元代紋飾的特色:
1、變形蓮花瓣紋,俗稱“八大碼”,無論圓、琢器小器型的多以8個蓮花瓣作裝飾帶,在每個花瓣內又加繪多種花紋,有朵花、朵雲、火焰、雜寶等等。蓮花瓣的畫法元代風格較為明顯,均用一道粗線和一道細線平行勾勒出輪廓線,每片段預告瓣間不相連,留有一定空隙。
2、花卉紋飾在元時多以蓮花和牡丹為主,其次為菊花。這三種花的花與葉的繪畫形式比較固定,牡丹花葉呈肥碩狀,為尖辮形;蓮花花葉呈帶雙翅的葫蘆形葉片;菊花花葉為五叉的葉片。三種花朵都不填滿色而有自然留白邊現象。
3、梔子花為元青花中獨特紋飾,五瓣形小花小葉狀纏枝花多用作邊飾。有關專家論證此花別名蘑卜花,傳說為佛喜愛的花。
4、大多數青花盤的外壁及瓶、罐肩部裝飾有纏枝蓮花紋,盤外壁蓮花為六朵者較多見。
5、瓶、罐肩部往往有青花雲頭紋,稱為“雲肩”。雲頭紋內多加飾海馬、海蓮、折枝花、麟麟等,又稱垂雲紋,是元青花上極具特色的裝飾,其他時代少見。6、由浪花與海水組成的二方連續圖案,在細線條描繪的海水紋中以粗實線勾繪浪花組成海浪紋飾,形成特色鮮明的元代海水紋。
7、蕉葉紋常作邊飾或紋飾間的裝飾帶,畫法講究用粗線描繪蕉葉邊線,再用細線描繪葉脈。

紋飾題材

(一)主體紋飾
元青花的主體紋飾中,植物類有:牡丹花紋蓮花紋菊花紋、松竹梅紋、月梅紋等。除以上主花外,在組合圖案中還出現牽牛花、山茶花、海棠花、月季花、棗花及萱草、靈芝、芭蕉或竹石葡萄、瓜果、草蟲等作畫面襯托。動物類有:龍紋、鳳紋、麒麟紋、魚藻紋、鴛鴦臥蓮紋、孔雀紋、鹿紋、海馬紋等。其中元代龍紋極具特色,身軀細長如蛇,龍頭呈扁長形,雙角,張口露齒,細長頸,四腿細瘦,筋腱凹凸,爪生三指、四指或五指,分張有力,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狀。
元青花中的人物紋別出心裁,並與戲劇相結合,將著名歷史人物的故事情節移植到瓷器畫面上,呈現一種新的藝術境界,具極強的感染力這是其他時代無法比擬的。
人物故事都繪於體型較大的器物,諸如蓋罐、梅瓶、玉壺春瓶等。蓋罐、梅瓶腹徑較粗,作畫面積大,多用來表現場面宏闊的題體。畫面多置於器物中段的主體部位,視覺突出,給人以強烈的衝擊力。玉壺春瓶頸肩,纖細,碩腹下垂,一般選擇人物少、場畫小的畫面,如需要表現大的場面時,往往以全器作畫。
此類題材主要有蒙恬將軍、周亞夫細柳營、文姬歸漢、昭君出塞、蕭何追韓信、三顧茅廬、敬德救主、陶淵明愛菊等。繪有此類紋飾的青花瓷器質地細膩,釉色白而勻稱,著色所用的氧化鈷料,不論國產的青料,還是進口的蘇泥勃青料,都很純正。畫工的繪畫技藝高超。同時具備這些條件的瓷窯甚少,這也是人物故事青花瓷器較少的原因,若有,多數出於當時瓷藝水平最高的景德鎮窯。此外,元代瓷器的裝飾紋樣與佛教藝術有結合,蓮瓣、蓮花、雜寶等幾乎成為元青花瓷器上必有的裝飾內容,說明了佛教藝術對工藝美術品的影響。
元青花瓷(元青花瓷器)
(二)輔助紋飾
元青花的輔助紋飾品種繁多,有圖案性質的寫實內容或幾何紋樣。明以後,青花瓷紋飾大多沿襲元青花畫法,但略見變異。這種差別在輔助紋上有更為明顯的反映,是鑑別元青花的重要佐證。
1、波浪
元青花上的波浪紋套用於大盤的邊沿、盤內紋飾間的隔離及花卉紋的底紋。邊沿採用波浪紋的大盤一般為菱邊。
波浪紋由浪紋和波紋兩部分組成。元青花上的浪紋以輕重變化的粗線勾勒,形狀如“佛手”,如棕櫚葉又如姜芽,稱姜芽海水。波紋以極細密的線條畫成,放射狀或旋渦狀,後者如人的指紋。浪與波之間有留白以增加空間感。有些波浪紋中加繪簡筆朵花。
模印的花卉紋飾帶有些以波紋襯地,作為相鄰的波浪紋的延伸。
明初青花波浪紋已簡化,浪紋用細線雙勾中空,有的加繪細小圓圈以示浪花。波紋粗而疏,層層疊疊,洶湧起伏。已不見指紋狀的旋渦。
2、變體蓮瓣
蓮瓣分寫實性質的和抽象性質的,後者為變體蓮瓣,有仰覆之別,套用很廣。元青花上的變體蓮瓣紋飾於瓶、罐類器物的頸部和脛部。每瓣獨立,由外粗內細雙框組成。內框細線一筆勾成,外框雙勾後填色或粗線畫成。粗線畫成的分兩筆,均從中間起筆。蓮瓣肩部方折。內框線條和蓮瓣內紋飾連筆。蓮瓣內填雜寶(火焰、寶珠之類)、花卉(以蓮菊為主)或雲頭,雲頭下加一圓圈。
元青花瓷(元青花瓷器)
明初變體蓮瓣外框互相借用,肩稍圓柔,蓮瓣內圖案簡單,有寶相花、旋渦紋等。
3、回紋
元青花上的回紋源自青銅器的雲雷紋。單體繪製,自左上方起逆時針走筆,從外到內一般為套疊兩框,也見單框。有變形回紋,筆畫簡化而不完整。
明初青花回紋兩個一組,筆畫相連,借用一條邊線。明初回紋的另一種畫法是整個飾帶一筆完成,從外向里畫後再逆向畫出,開始第二個單位。
4、卷草紋
元青花上的卷草紋每一單位獨立繪製,一正一反相接。也有的二上一下或一下二上相接。無中心波谷曲線,明初卷草紋先畫一中心波谷曲線,在上伸髮捲草紋,明中期起,有不畫中心波谷曲線的卷草紋。
5、錢紋
元青花上的錢紋飾於盤沿口和瓶口等處,有整錢組成的裝飾帶,也有半錢交叉組成的飾帶。錢紋以外圓內方為基本造型,有種種變化。有些錢紋中的方穿畫成菱形,菱形每邊加一點,如菱形飾帶畫法。
6、菱形
元青花上的菱形飾帶畫於盤的口沿或作瓶罐紋飾的間隔。圓口大盤一段用菱形飾帶裝飾邊沿。每一單體為兩個菱形套疊,有的在其間填青。內菱形中心和四邊各有一點。
7、蕉葉
元青花上的蕉葉紋來源於商周青銅器的紋樣,飾於瓶頸和下腹部。葉的中莖畫至葉尖,一筆畫成或兩筆畫成後填色。葉的邊沿用細線勾勒後填色。葉脈細線勾勒。有單層和前後雙層兩種畫法。
明初蕉葉紋中莖用兩條平細線畫至葉尖,不填色,永樂起葉的中莖已不到葉尖。葉紋細密如魚骨。葉邊如鋸齒般尖細,輪廓線用復筆加粗。一般為前後雙層畫法。
8、如意雲頭
元青花上的如意雲頭為中間粗兩邊細的三條線畫成,二階,三階,四階均有。雲頭內紋飾稠密豐滿,有細小的花卉紋、海水紋等,有些在此底上再畫動物紋。
元青花如意雲頭有數種裝飾方法:
(1)飾於器物上部的雲頭下垂(稱雲肩),飾於器物下部的雲頭上伸。一般由3個,4個或6個雲頭組成。
(2)飾於大盤盤心一周,雲頭向盤心伸展,雲頭間不相連,由6個三階雲頭對稱組成。
(3)由兩個雲頭對接或四個雲頭相接組成“開光”,前者用於瓶腹,後者用於盤心。
明初如意雲頭以外粗內細的雙勾線畫成。雲頭間以簡單的弧線相連而不用反向雲頭。雲頭縮小或大小相間分布。雲頭內繪簡單圖案,或折枝花或葉脈或填色。
明初青花另有用單個雲頭開光的裝飾方法。
除上述紋樣外,元青花的輔助紋飾還有魚鱗紋、雲紋、旋渦紋、三角帶紋等形式。

款式

元青花瓷器帶款者極少,現藏英國大維德藝術基金會的一對至正十一年(1351年)青花象耳瓶,有用青花書寫的總計5行62個字:“信州路玉山縣順成鄉德教里荊堂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對,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打供。”這屬於專門寫在供器上的供養款式,有供養人姓名及具體年代,對鑑別器物年代具有重要參照意義。至正為元末順帝的年號,此對瓶應為元代晚期青花瓷的代表作品。
元青花鳳穿牡丹紋執壺元青花鳳穿牡丹紋執壺
見著錄的還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名款的青花釉里紅塔式四靈蓋罐和“後至元戊寅五月”銘文的青花釉里紅樓閣穀倉。“戊寅年”為後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
藍料直書“至正七年置”五字楷款的青白釉蓋罐,“至正七年”應為公元1347年。“戊子年□□”銘文款的青花纏枝靈芝紋罐,“戊子年”為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銘文的青花雲龍紋象耳瓶一對。
江西萍鄉市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雙鳳紋高足杯,杯內心書一青花“福”字。這種吉語款由元代一直延續到明清兩代,在民窯青花瓷中極為普遍。
另外還有些元青花瓷在底部或蓋里墨書一兩個字,也有的在碗心以青花題詞題字。1980年江西高安縣窖藏出土的一件青花高足杯底心草書“人生百年常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詩句,詩意豪放,符合元人遊牧民族的性格。
最後要提及藏於伊朗阿特比爾神宮的中國元青花器物。這些器物有的底部或脛部書寫或鑽刻阿拉伯文,據有關專家考證,這些阿拉伯文為伊朗阿巴斯王的名字或阿巴斯題的獻辭,也有的為藏者符號。阿巴斯為16世紀的伊朗國王,將中國元青花獻給神廟裡收藏,可見伊斯蘭國家對元青花的崇拜。但經伊朗專家分析確認,元青花器物上的印章式款為波斯文,推斷是簽名,有可能是工匠對自己作品的留名。
藏於山東的:元青花螭龍雙耳人物盤口瓶【完整器】,高37.5厘米,口8.5厘米,底12.8厘米,器體鼓腹直徑較肥大、頸部、腹部、底部接胎外壁接痕清晰可見,《周亞夫細柳營》人物故事紋,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繪有人物故事題材的更是鳳毛麟角。

簡易鑑定方法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為典範,同時還包括“延祐型”和一些形、紋簡陋,銷售層次較低的青花瓷。為提高“目鑒”科學性,在前輩研究成果基礎上,本文結合公私藏品,就元青花鑑定,談一些膚淺的認識:
元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青花雲龍紋梅瓶
1、大花大葉,葉為滿色,但花朵不填滿色,且外部繪有較明顯的空白邊線。山石、海水、人物、動物紋等、亦相類,紋飾內露白。
2、纏枝蓮葉,“葉形多呈葫蘆狀,或有一至五個尖瓣”(孫瀛洲)。
3、變形蓮瓣邊飾,有的為一組、有的畫二組,構成上下對應的仰、覆蓮瓣紋裝飾。除盤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蓮瓣,均呈單體形式排列,蓮瓣間留有空隙、互不相連。明洪武時,除部分執壺和盞托外,瓶、罐、盤及碗的蓮瓣紋邊飾均呈併攏(共邊)型、此後,這種繪法貫穿於明清兩代。
4、蕉葉紋,多數作分開狀、葉與葉之間留有空隙,少量為併攏型或葉與葉呈重疊狀。明初以重疊狀多見,偶見有分開的。宣德以後,蕉葉紋幾乎不見有分開的,都為拼攏重疊狀。此外,元代蕉葉的主脈,均以濃筆的粗線條表示;入明後,蕉葉的主脈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葉主脈的粗實線條,在視覺上涇渭分明,非常醒目。
5、如意雲頭紋(亦稱“雲頭紋”、“雲肩紋”、“垂雲紋”)。雲頭與兩雲腳相交之尖頭,指向呈前後相背形態。即,如意雲紋兩雲腳間的尖頭,與雲頭的尖頭,方向相反,很少例外。而洪武,如意雲的頭與腳的尖頭指向,均方向一致、亦絕無例外,並沿襲至永宣。成化起,如意雲頭的兩尖頭,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
6、回紋邊飾。由互不相連的單體回紋組成、有的回紋呈規矩的方形,有的為變形回紋,有的為減筆式回紋。明洪武時,回紋邊飾由一正一反兩方相連形式排列組成。明永樂以兩方連為主,同時又出現一筆環連式的回紋邊飾。宣德以後,除少數邊飾仍作一正一反兩方相排列連外,多數回紋邊飾呈整圈一筆環連式,並延續至清末。
7、龍紋。元代青花瓷器上,畫龍的不少。龍軀細長,且細頸,細腿、細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體態輕盈。頭較小,長鹿角,張口、吐舌,龍的下齶有須,上頜一般無須,但是,至正十一年銘標準器的龍上頜有雙須,而此類帶雙須現象,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龍紋圖案上十分少見。龍身鱗片分兩種,以網狀細鱗片(圖多見,以留白大鱗片少見,後者龍紋更加精美龍有背鰭,腹下通常無橫紋帶。胸與背部,常飾有火焰狀飄帶。肘部有長毛三至四根或一撮。龍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極為罕見。
8、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壺春瓶與出戟尊,其內口沿部位,常常加繪一道卷草紋或雲頭紋邊飾。入明後,此類內邊飾現象,起初仍存在於明洪武朝玉壺春瓶上,洪武以後消失。
9、元代紋飾採用平塗法,“有的則是在濃筆邊線內施以淡色”(孫瀛洲),小件器上為一筆點劃,這就是所謂“一支筆”的畫法。從明成化起,以“二支筆”工藝見長,構線與填色是分別完成的。“明代青花多是填色或素描。這種技法上的不同,也可以作為劃分元、明青花瓷器的旁證”(孫瀛洲)。
10、元代瓷胎,同明代後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較,有硬中見柔的感覺。“胎質淘練得不如明清瓷細緻,因而在砂底處多有砂眼、刷痕和鐵質斑點,並在底足、口邊與縮釉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孫瀛洲)。
11、除執壺、玉壺春瓶外,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澀底上往往粘有釉斑,這是時代風貌。“把杯、把碗底足內部多不掛釉,個別的在高足的里部掛半載釉”(孫瀛洲)。大罐的口部通常施釉,小罐的口部多露胎、梅瓶原本都帶蓋,蓋內不施釉,這亦是特徵,仿製品有的卻蓋內施釉。
12、罐的造型多數為口大足小,不同於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碗、碟、杯的圈足較小,足牆較寬、較厚,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有的器物底部可見明顯的旋坯痕,個別有粘砂現象。碗、碟、杯圈足的底心常見凸乳,俗稱“臍”,為元瓷特徵之一。
13、大件器的胎體普遍厚重,小件器卻都很薄,胎體大多薄於後世明朝同類器。而仿製品則不然,小件器也顯得很厚實。
14、除露胎較高的一些立件外,元代小罐、小瓶近底足處(脛部)常見指印痕。指印痕通常呈三個,系工匠捏著浸釉或刷釉時所遺。此現象,延續至明中期。
15、入土之物,於器內的修胎痕(類似竹絲刷痕)上,常會出現土蝕痕跡(元器內壁多為盪釉、釉最薄,故竹絲刷痕處極易受到土蝕)。土沁斑是否自然、分布是否合理,辨偽時值得重視。
最後要說的是,不管是窖藏的還是傳世的,元青花終究會凝固住時光一些印跡:埋於地下的,其釉層稀薄處,不可抗拒地要染帶上土沁、土斑;秘藏於地窖,釉面也會因年代久遠,顯出質地老氣、寶光內含。而傳世品,由於人間滄桑和歲月撫摸緣故,釉汁則越發滋潤、寶光四溢;或因為歷經使用,稜角的釉面不免要出現輕微的剝蝕或磕碰,以及支撐點和受力部位,會因磨損劃痕縱橫、細密,而附上累累舊氣。

官窯和民窯

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官窯器和民窯器僅能從紋飾上加以區分。原因是自元代延祐元年開始明確“雙角五爪龍紋”及“麒麟、鸞鳳、白兔、靈芝”等,臣、庶不得使用。因此凡有禁用紋飾的青花器也是民窯受命而生產的官窯器,但不畫這些紋飾的元青花瓷中也必有相當一部分是官窯器。而元青花中的三爪、四爪龍紋及製作較粗的器物上基本為臣、庶所用的民窯產品。

鑑別要點

鑑別一件元青花瓷要掌握好以下幾點:
(一)看器形
對瓶、罐之類的器形要細看它的口沿、頸、肩、腹、足底,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徵,同時也要鑑別器形的胎體重量,對器形全面進行分析。元代瓶、罐之類的器形一般胎體較厚重、胎質堅硬。
(二)看釉色
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閃青,瑩潤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的瓶、罐之類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撫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時釉色顯出啞光木納色,近看含青顯淡藍灰色,遠看顯黃褐色,細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點,少數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細密的皮殼層,斜光透看胎釉略顯出無規則狀的釉絲線條紋,從至正年間開始燒制的白釉、樞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為偏白,微閃青,為含青的白釉,呈現帶透明的玻璃質感。
(三)看青花
元青花瓷發色不穩定,青花色澤暈散,青花料分為兩種:一種發色濃重鮮麗呈青翠濃艷,濃厚處有黑色銹斑,俗稱“黑疵”,濃處用手撫摸時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這就是使用進口“蘇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種為國產料,國產料青花發色呈藍中泛灰,有的色澤呈青藍偏灰或青花發色藍中閃灰。延祐期青花發色的牡丹紋深入胎骨呈雲層塊狀,像潛伏在胎骨上,呈立體感似有閃動。青花上浮與釉面緊貼,暈散青花呈炸開狀,上浮青花釉面顯有濃黑絲及小點,青花紋飾緊貼釉面,微呈凹狀,這也是鑑別景德鎮元青花瓷的基本要點。
(四)看紋飾
元代青花瓷器的紋飾可分兩類。一類是以進口料繪畫紋飾,具有構圖滿密、層次豐富、繪畫工整的特點。如大盤紋樣多由三至五層滿密的圖案組成,瓶、罐的紋樣多由三至八層圖案紋飾組成,紋樣有主賓協調、繁而不亂的特點,圖案題材豐富多樣,以人物故事,纏枝花卉、魚藻、蓮池、雙鳳花卉、開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紋樣組成,花卉紋有大花和大葉的特點,其中纏枝蓮花的葉瓣多繪成葫蘆形,牡丹紋飾邊緣繪成白色聯珠狀,輔助的變體蓮瓣紋多有間距,框線內飾有青花等特徵。另一類青花以國產料繪畫,其紋樣具有流暢奔放的特徵,紋樣構圖較簡單,繪畫較粗率,以各種花卉紋飾為多見。
(五)看內壁
元青花瓷瓶、罐內壁多不施釉,內壁為砂胎,器身一般採用分段製作粘接而成,故器腹與器底往往留有明顯的胎接痕。梅瓶內與肩部連線處多不修胎,故有毛糙感。內壁胎接痕多為凸起約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細大小不規則,手摸有圓潤細膩質感。瓶內壁砂胎略帶淡黃色,胎內壁砂眼及內壁稀朗小顆料石明顯可見,腹上部一般無修胎處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旋痕紋,瓶內壁稀朗砂眼明顯可見。強光斜看內壁稀朗砂眼內閃出星光點,發出亮光,也稱陰陽光點。
(六)看底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類器的底部多呈內凹圈足狀,足底寬厚,少量足底呈外側斜削狀,挖足有淺有深,多為挖淺足。碗盤類器圈足則多呈外側斜削狀,但無論是琢器還是圓器,圈足均有較規則及不規則之感。瓶、罐之類有的足底砂胎顯有紮緊感,也有的胎質略呈疏鬆感,細小砂眼及黑糊麻點清晰可見,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雞心狀。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紋,呈火石紅及赭紅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顆料石明顯可見,粘有稀朗大小塊不一的黑釉斑痕,並有自然炸開狀。
(七)看顯色與氣泡
元青花的顯色也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較厚顯出水綠色,也有顯出鴨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會顯出青白色、淺淡藍色,或偏黃褐等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類顯色明顯,顯色是隨空氣中的乾度、濕度、溫度、季節的變化來顯出釉面不同的顏色。元代中早期(延祜期)瓶、罐之類青花瓷釉面上有時會出現微弱冒汗現象,一般為天氣炎熱季節,還有元代中早期的青白釉和樞府釉的青花上大多數是沒有氣泡的。從至正年間開始燒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會有氣泡的,但是會有大小兩種氣泡,小氣泡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顯得乾透呈瑩潤透明狀。

目鑒十五法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為典範,同時還包括“延祐型”和一些形、紋簡陋,銷售層次較低的青花瓷。為提高“目鑒”科學性,在前輩研究成果基礎上,本文結合公私藏品,就元青花鑑定,談一些膚淺的認識:
1、大花大葉,葉為滿色,但花朵不填滿色,且外部繪有較明顯的空白邊線。山石、海水、人物、動物紋等、亦相類,紋飾內露白。
2、纏枝蓮葉,“葉形多呈葫蘆狀,或有一至五個尖瓣”(孫瀛洲)。
3、變形蓮瓣邊飾,有的為一組、有的畫二組,構成上下對應的仰、覆蓮瓣紋裝飾。除盤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蓮瓣,均呈單體形式排列,蓮瓣間留有空隙、互不相連。明洪武時,除部分執壺和盞托外,瓶、罐、盤及碗的蓮瓣紋邊飾均呈併攏(共邊)型、此後,這種繪法貫穿於明清兩代。
4、蕉葉紋,多數作分開狀、葉與葉之間留有空隙,少量為併攏型或葉與葉呈重疊狀。明初以重疊狀多見,偶見有分開的。宣德以後,蕉葉紋幾乎不見有分開的,都為拼攏重疊狀。此外,元代蕉葉的主脈,均以濃筆的粗線條表示;入明後,蕉葉的主脈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葉主脈的粗實線條,在視覺上涇渭分明,非常醒目。
5、如意雲頭紋(亦稱“雲頭紋”、“雲肩紋”、“垂雲紋”)。雲頭與兩雲腳相交之尖頭,指向呈前後相背形態。即,如意雲紋兩雲腳間的尖頭,與雲頭的尖頭,方向相反,很少例外。而洪武,如意雲的頭與腳的尖頭指向,均方向一致、亦絕無例外,並沿襲至永宣。成化起,如意雲頭的兩尖頭,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
6、回紋邊飾。由互不相連的單體回紋組成、有的回紋呈規矩的方形,有的為變形回紋,有的為減筆式回紋。明洪武時,回紋邊飾由一正一反兩方相連形式排列組成。明永樂以兩方連為主,同時又出現一筆環連式的回紋邊飾。宣德以後,除少數邊飾仍作一正一反兩方相排列連外,多數回紋邊飾呈整圈一筆環連式,並延續至清末。
7、龍紋。元代青花瓷器上,畫龍的不少。龍軀細長,且細頸,細腿、細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體態輕盈。頭較小,長鹿角,張口、吐舌,龍的下齶有須,上頜一般無須,但是,至正十一年銘標準器的龍上頜有雙須,而此類帶雙須現象,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龍紋圖案上十分少見。龍身鱗片分兩種,以網狀細鱗片(圖多見,以留白大鱗片少見,後者龍紋更加精美龍有背鰭,腹下通常無橫紋帶。胸與背部,常飾有火焰狀飄帶。肘部有長毛三至四根或一撮。龍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極為罕見。
8、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壺春瓶與出戟尊,其內口沿部位,常常加繪一道卷草紋或雲頭紋邊飾。入明後,此類內邊飾現象,起初仍存在於明洪武朝玉壺春瓶上,洪武以後消失。
9、元代紋飾採用平塗法,“有的則是在濃筆邊線內施以淡色”(孫瀛洲),小件器上為一筆點劃,這就是所謂“一支筆”的畫法。從明成化起,以“二支筆”工藝見長,構線與填色是分別完成的。“明代青花多是填色或素描。這種技法上的不同,也可以作為劃分元、明青花瓷器的旁證”(孫瀛洲)。
10、元代瓷胎,同明代後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較,有硬中見柔的感覺。“胎質淘練得不如明清瓷細緻,因而在砂底處多有砂眼、刷痕和鐵質斑點,並在底足、口邊與縮釉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孫瀛洲)。
11、除執壺、玉壺春瓶外,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澀底上往往粘有釉斑,這是時代風貌。“把杯、把碗底足內部多不掛釉,個別的在高足的里部掛半載釉”(孫瀛洲)。大罐的口部通常施釉,小罐的口部多露胎、梅瓶原本都帶蓋,蓋內不施釉,這亦是特徵,仿製品有的卻蓋內施釉。
12、罐的造型多數為口大足小,不同於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碗、碟、杯的圈足較小,足牆較寬、較厚,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有的器物底部可見明顯的旋坯痕,個別有粘砂現象。碗、碟、杯圈足的底心常見凸乳,俗稱“臍”,為元瓷特徵之一。
13、大件器的胎體普遍厚重,小件器卻都很薄,胎體大多薄於後世明朝同類器。而仿製品則不然,小件器也顯得很厚實。
14、除露胎較高的一些立件外,元代小罐、小瓶近底足處(脛部)常見指印痕。指印痕通常呈三個,系工匠捏著浸釉或刷釉時所遺。此現象,延續至明中期。
15、入土之物,於器內的修胎痕(類似竹絲刷痕)上,常會出現土蝕痕跡(元器內壁多為盪釉、釉最薄,故竹絲刷痕處極易受到土蝕)。土沁斑是否自然、分布是否合理,辨偽時值得重視。
最後要說的是,不管是窖藏的還是傳世的,元青花終究會凝固住時光一些印跡:埋於地下的,其釉層稀薄處,不可抗拒地要染帶上土沁、土斑;秘藏於地窖,釉面也會因年代久遠,顯出質地老氣、寶光內含。而傳世品,由於人間滄桑和歲月撫摸緣故,釉汁則越發滋潤、寶光四溢;或因為歷經使用,稜角的釉面不免要出現輕微的剝蝕或磕碰,以及支撐點和受力部位,會因磨損劃痕縱橫、細密,而附上累累舊氣。

仿品特徵

對於鑑別高仿品確有一定難度,必要時,還要採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輔助鑑定,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練掌握古陶瓷工藝知識,就能作出明確判斷。以下列舉代仿品中的常見問題,凡具有下述特徵之一者,就必定是現代仿品。
(一)瓷胎過白,過細或過密者
景德鎮產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質與宋代青白瓷的胎質相似,只是氧化鋁含量比後者高出約1.5%,其中含有微量鐵元素,看上去白中泛灰。元代青花瓷器原料加工過程中,除去在粗加工時使用水碓粉碎外,其餘均是手工操作。它與使用球磨機和真空練沿線機加工出來的現代材料相比較,無論是細度和密度都有明顯差異。一般中低檔仿品為降低成本,都使用機械加工原料生產,其胎質不是過白,過細就是過密。
(二)底足露胎部位有人工塗抹或噴灑的氧化鐵鏽色者
社會上曾普遍認為元代青花瓷器的露胎部位均有“火石紅”現象,並將此作為鑑定標準。其實不然,“火石紅”現象僅存在於部分元代青花瓷器上,有相當數量古代真品上沒有“火石紅”現象。大量實驗證明,“火石紅”現象的出現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坯體中存在一定數量的游離鐵,二是坯體在入窯時含有足夠數量的水份。只有這樣,在窯爐起火升溫的初始階段,隨著坯體之中的水分迅速蒸發,將游離鐵帶到坯體表面形成“火石紅”。一般來講,第一個條件屬於內因,是元代青花瓷器普遍具備的,而第二個條件是外因,不是元代青花瓷在燒制前的必備條件。有的器物在燒制前已經“乾透”,甚至裝窯時使用的“墊餅”也已不含水分。尚若如此,所燒器物的表面就很少出現“火石紅”現象。由於低檔仿品的坯體內不含游離鐵,仿製者就用塗抹或噴灑氧化鐵鏽的方法來造假,實際上是欲蓋彌彰,它與真正的“火石紅”和“糊米底”存在明顯差異。
(三)內壁光滑無紋者
元代器物多採用手工拉坯或脫坯成型工藝,在瓶、罐等器物內壁往往會流下明顯的指紋和旋紋。如果在器物的內壁沒有發現指紋和旋紋就是採用現代注漿成型工藝生產的低檔仿品。我們仔細觀察這類器物內底靠圈足部位還會發現一圈凹下去的“注漿印”。如果是帶雙耳的器物,其雙耳也往往是空心注漿而成,在其下方隱蔽處存在有排氣孔。注漿成型工藝是在民國中期以後由歐洲傳入我國,20世紀50年代以後才普遍用於工藝瓷器的生產。
(四)內壁有修坯刀痕者
凡是了解景德鎮陶瓷製作工藝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兩類,一類叫“條刀”,是用來修整器物內壁的;一類叫“板刀”,是用來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板刀”的出現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歷史了,而“條刀”僅僅是在清代康熙年間才有的。換句話說,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內壁,康熙中期以後的瓷器才開始修整內壁。有些仿製者不了解這點,只是根據圖錄進行製作,經常畫蛇添足修整內壁。
(五)具有均勻細密線狀刀痕者
明代以前的修坯刀是在鐵匠煅打成型的基礎上,再用磨刀石磨製而成。歐洲工業革命以後,鋼銼傳入我國。景德鎮的陶瓷工匠很快發現用鋼銼加工出來的刀具要優於磨製刀具。鋼銼加工刀具的刀口呈鋸齒狀。使用它修坯省工、省力又耐用。於是,這種加工刀具的方法在清代康熙年間迅速普及,並流傳至今。與此同時,景德鎮的陶瓷工匠還發明了各種形狀的條刀。使用這種刀具修整的瓷坯,留有均勻細密的線狀刀痕。
(六)釉色過白者
俗話說:“衣對骨必對”。這裡的“衣”是指瓷器的釉,“骨”是指瓷器的胎。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質都白中泛青,特別是早期產品與宋代青白瓷的釉色基本一樣。這種透明釉的顏色往往與胎質有關,在燒制過程中,胎中的鐵元素會在高溫的作用下向釉內擴散,加之窯爐內的還原氣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現出亮麗地青白色。大部分仿品的胎都含鐵量不足,其釉面看上去都青色不足。
(七)釉面光滑平整或釉質稀薄者
瓷器釉面的平整度與施釉方法有直接關係。由於元代青花瓷器是採用蘸釉、澆釉和刷釉工藝,所以看上去釉質豐滿肥厚,但平整度欠缺。特別是採用澆釉和刷釉工藝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淚痕”和“刷痕”現象。清代以後景德鎮普遍採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較前朝大有提高,現代又採用電動空氣壓縮機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釉面過於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現代吹釉產品。
(八)青花中的鐵元素浮於釉表者
古代使用的“蘇勃尼青”是一種天然礦物材料,其主要成份是氧化鈷兼有少量氧化鐵。鐵與鈷相互融合,均勻分布。在高溫的作用下“蘇勃尼青”中的氧化鐵會在矽酸鹽液態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斑點。它們一般不會浮到釉子表面上來,形成所謂的結晶,在顯微鏡下觀察,多呈不規則狀醬褐色斑點沉於釉下。現代絕大多數仿品,都只是在國產青花產中簡單地加入氧化鐵粉,也不作高溫煅燒處理,所以氧化鐵不可能均勻地融合在氧化鈷中,在高溫的作用下,這些氧化鐵會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結晶。在顯微鏡下觀察多呈礦渣狀斑點。
(九)青花色澤過於灰暗或鮮艷者
國產青料與“蘇勃尼青”比較,除鐵含量偏低外,錳含量又明顯偏高,前者是後者的60~300倍。如果不能有效祛除國產青料中的錳,只是一謂加鐵,青花的色澤就會顯得灰暗。如果直接將化學工業中的氧化鈷用作青料(俗稱“洋藍”),其色澤就會顯得過於鮮艷。
(十)所繪紋飾有破綻者
觀察紋飾是鑑別的基礎。一般來講,仿品的紋飾與真品都十分接近,否則就不能稱其為“仿”了,往往需要仔細觀察才有可能發現破綻。
(十一)器物造型與時代或工藝特徵不符者
這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造假者追求新奇,好讓收藏者摸不著頭腦,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萬一是最 近出白的“絕品”,可就撿了大“漏兒”了。另一種是仿製者的功夫不夠,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自覺不自覺地就作走了樣。
(十二)器物的口沿和足圈線條生硬或過於規整者
使用現代機械加工出來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製備的原料。就陶瓷成型工藝而言,現代景德鎮流行的說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這就是說,器物的形狀主要是靠修工用刀修出的。元代工藝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有人認為是技術問題,其實不然,主要是由於現代泥料的可塑性已大不如前。由於元代泥料可以拉得很薄,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內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對下半部和圈足做簡單修整。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頸都線條流暢,外型圓潤,不落刀痕。現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還要修內壁,因此,線條生硬,規整有餘,刀痕累累。
(十三)器物的體積與重量之比明顯超常者
器物過輕或過重都說明有問題,過輕者往往是採用“注漿”成型工藝。採用手工拉坯成型工藝的器壁,是上薄下厚。而前者是上下一樣厚,如果器物口沿部位厚薄合適的話,下半部就顯得薄了,一般又不易察覺,只有通過重量來體會。過重者又往往是由於泥料的可塑性差所至。可塑性差的泥料會給拉坯成型帶來難度,薄了,器型不準,厚了又重量超標。就是仿品的壁厚與真品類型,它也會顯得比真品重,因為仿品胎質的緻密度一般都高於真品。
(十四)成型工藝與時代特徵不符者
前面所說的“注漿”只是成型工藝中的一種。曾有一件青花條案,是用坯板拼粘而成,景德鎮稱作“鑲活”。收藏者僅根據青花紋飾就說它是元代真品。事實果真如此,就是國寶級珍品。遺憾的是元代根本沒有“鑲活”這種成型工藝,只是到清代景德鎮才採用“鑲活”工藝。
(十五)墊燒工藝特徵不符者
景德鎮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窯燒制瓷器。為了防止器物與碳化矽棚板粘連,要在兩者之間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鋁粉。仔細觀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兩種材料且十分牢固,必定是現代仿品。
(十六)表面有明顯人工作舊痕跡者
要想使仿品招搖過市,就離不開“作舊”工藝。人工作舊痕跡與古陶瓷的自然舊貌有著本質區別。
(十七)採用X螢光檢測,指標元素超標者
隨著時間的推移陶瓷釉面的光亮度會逐漸減弱,它是由於釉質本身“脫玻化”所至。為了降低仿品釉面光亮度,向釉內添加鋅、鋯、鈦等氧化物作消光劑,是現代仿製者的常用手段之一。採用X螢光分析可以無損地檢測出各種元素在胎和釉中的含量。如果上述某元素超標,既是現代仿品。
(十八)採用波譜分析,釉質老化係數在0.10以下者
釉質本身隨時間推移會產生“脫玻化”現象,又稱其為老化。老化係數在0.10以下者必定是現代仿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