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花料
- 簡介:青花料是青花瓷生產的
- 歷史:中國青花瓷最早出現在唐代
- 青花料:蘇麻離青 又叫蘇尼勃青,
繪製青花瓷紋飾的原料-氧化鈷料,也就是鈷土礦。青花瓷的釉下花紋是以氧化鈷料為著色劑來進行描繪裝飾的,大體分為含錳量高含鐵量低的國產青花料和含錳量低含...
青花籽料是和田玉籽料的一種。青花籽料可以說是和田玉墨玉中的一個不完善品種,屬於至色不完全的墨玉,從整體外觀來看,在玉石白色的基底上呈現出斑斑點點的黑色,仿佛...
新疆常見的玉種,色澤比點墨和聚墨要黑。青花玉是和田玉中顏色黑白相間的玉石。...... 青花料籽料價格要貴於青花料山料,所以我們來學習如何區分兩種很像但不同的...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元青花瓷大...
民間青花藝人大多出自一般的平民百姓,山民村姑。他(她)們出身低下,沒受過高深的文化教育,既沒有繪畫的精深理論,也沒有紮實的繪畫基本功,他們的手藝只是世代相傳...
康熙青花以色澤艷麗、層次分明、畫工率意頗得收藏家的青睞。有“清一代”、康熙青花“獨步本朝”,在學術界和收藏界已達成共識。此時期青花瓷器仍成為瓷器生產中...
青花紋飾的線條中常有鈷鐵的結晶斑,這是由於鈷料研磨不細所致。永樂時期青花紋飾既保留傳統圖案,又有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圖案,以花卉、瓜果等植物類為主,人物、蟲鳥...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細,青花鮮艷,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經濟貿易發達,康熙十九年景德鎮恢復御窯廠...
1 胎釉 2 青料 3 造型 4 紋飾 5 款識 明崇禎青花瓷胎釉 編輯 故宮藏明崇禎青花人物紋缸底部 [1] 崇禎青花用高嶺土製胎,胎質大多粗糙、疏鬆。胎...
明代萬曆後期青花料由前期的回青而改用浙料,青花色澤藍中泛灰,素雅沉靜。這對青花小碟,敞口,淺弧腹,圈足,平底。釉色白中閃青,青花呈藍中帶灰。...
“分水”也稱“混水”,青花繪製工藝之一。在勾好的輪廓線內,用含水量為82-96%的青料填色稱之為分水。分時筆吸滿料水,依照輪廓線進行填色,色分深淺,料水亦有...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艷麗的釉色,多姿...
明代弘治(公元1488—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年號)朝,前後共十八年前。史料記載,官窯的燒造活動不多,曾幾度停燒青花瓷,但民窯的生產並沒有受到官窯的影響,各種青花...
【影青青花】在影青釉地上繪製的青花。影青青花元代即已出現,其製作方法與白地青花相同。以青花料在影青坯胎上描繪紋飾,然後施透明釉,在高溫還原焰中一次燒成。...
《鑑定秘訣:元明清青花》是2010 年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國丙。...... 《鑑定秘訣:元明清青花》是2010 年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明洪武青花瓷是中國陶瓷藝術的珍品,明洪武朝(公元1368—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歷時30年。明代建國後不久,明太祖在景德鎮珠山設立御窯廠,成為明代景德鎮最早的...
蘇麻離青,又稱蘇泥麻青、蘇勃泥青、蘇泥勃青等。簡稱“蘇料”。名稱的來源,一說是來自波斯語“蘇來曼”的譯音。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薩村,村民們...
珠明料是中國陶瓷燒制工藝的青花料之一。由天然鈷土礦煅燒而成,是青花主要著色原料。雲南、福建、江西等省均有生產。...
石子青亦稱“石膏”。景德鎮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種原料。陶瓷青花料之一。...... 石子青亦稱“石膏”。景德鎮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種原料。陶瓷青花料之一。...
平等青:亦稱“陂塘青”。國產青花料中的一種。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景德鎮窯青花多用此料。平等青含鐵量較少,燒成後,色澤淡雅、清麗而明澈、暈散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