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妙觀(莆田建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莆田元妙,位今莆田市城廂區英龍街北河,創建於貞觀二年(628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妙觀
  • 外文名:Yuan miao temple
莆田元妙,創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敕名天慶觀;元元貞二年(1296年)又名玄妙觀;清康熙即位(1662年),為避御諱“玄燁”,而改稱元妙觀。主殿三清殿中樑上至今還保存有“唐貞觀二年敕建”、左次有“宋大中祥符八年重修”,右次有“明崇禎十三年歲次庚辰募緣修建”等字。觀的主體建築有三清殿、玉皇殿、九御殿等。
元妙觀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對稱,相傳元妙觀建地24畝,與興化府衙、莆田縣衙同等面積。整個建築群排列以朝南中軸線為中心,縱列為三門,三清殿、玉皇殿、九御四官殿、文昌殿;橫列與三清殿並排的東為五帝廟、東嶽殿,西為五顯廟、西嶽殿,與玉皇殿並排的東為林忠烈祠,西為關帝廟和福神殿。
元妙觀自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重建之後,歷代修造有據可查的是:宋元祐七年(1092年)知興化軍狄明遠重修三清殿;明永樂五年(1407年)道士方汝調、步志升重修玉皇殿;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興化府知府易道譚重建三門;明萬曆九年(1581年)玉皇殿壞。次年林兆恩命門人勸募重建,整修三清殿、東嶽殿、文昌殿和真武殿、玉皇廟;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又一次重修三清殿;清嘉慶二年(1797年)翁廷璋重修東嶽殿和三門;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又一次大規模修建福神殿;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興化府同知楊萬清又一次大修三清殿和三門。民國初,軍閥對峙,元妙觀成為軍營,福神殿、西嶽殿改為湖山國小校舍,三清殿改為莆田地方法院城區分庭審判庭,玉皇殿和東嶽殿的後殿、偏殿都歸該分庭使用。分庭撤銷後被福建新報社接收為社址和印刷工場,後三清殿部分和東嶽殿後殿、偏殿為國民黨縣黨部社會服務處所占用。民國11年,礪青中學遷入。50年代後,改為莆田四中、莆田師範。從玉皇殿起所有各殿全部拆除改建為高層校舍。1956年10月,國家文化部撥款修復三清殿;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5年,省文化部門撥款整修;1986年省再次撥款重修,現為莆田市博物館
1991年,元妙觀尚存有:三門,面闊7間,進深2間,中3間各開1個門。中門上掛直匾書“敕賜元妙觀”。三清殿,重檐歇山造,前下檐是明代重修時建造的,前有月台、面寬5間,進深4間。五帝廟(僅存部分)面寬5間,進深3間,4金柱前一對為半浮雕盤龍石柱,後一對柱頭各刻有捐施人的姓名。西嶽殿,單檐歇山造,面闊3間,進深3間,前有拜亭大門,以兩廊連線自成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