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妙觀三清殿

元妙觀三清殿

元妙觀三清殿位於莆田市荔城區鎮海街道辦事處英龍居委會梅園路東路391號,是道教玄妙觀建築群遺存下來的一座宋代古建築。現存三清殿、三門、東嶽殿、五帝廟、西嶽殿、五顯廟、文昌三代祠、福神殿等,占地面積6168平方米,建築面積3587平方米,三清殿古建築系重檐歇山頂,坐北朝南。原先面闊五間,後代擴建為七間,進深五間。

元妙觀三清殿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元妙觀三清殿
  • 地理位置:莆田市荔城區鎮海街道辦事處英龍居委會梅園路東路391號 
  • 占地面積:總占地面積24畝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修建方法:廳堂型構架混用殿閣型做法
宮宇簡介,布局規模,歷史沿革,建築特點,

宮宇簡介

元妙觀三清殿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重建,改名為“天慶觀”,元代稱“玄妙觀”,至清代又改稱“元妙觀”。現存建築有三清殿、山門及東、西嶽殿各一座。三清殿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以後歷代曾經過多次修葺。大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建築,面闊7間,進深6間,結構嚴謹簡樸。殿內有木石接續的大柱20根,每根直徑約54厘米,柱頭微具卷殺,柱礎呈蓮花覆盆形。斗拱碩大,斗底呈皿板形,高1.5厘米。斗拱和椽檁之間有彩繪的道教圖案,整座殿堂保存有濃郁的宋代建築風格
元妙觀三清殿
元妙觀三清殿對於研究宋代的建築、彩繪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布局規模

該殿宋代稱天慶觀,元明易名為玄妙觀,清避康熙皇帝玄燁諱而改為元妙觀。宋邑人李俊甫在《莆陽比事》中稱“天慶觀三殿宏麗,甲於八郡”,寥寥筆墨點畫出了當時該建築群中以三清殿為主的三殿在宋代我省建築中的鶴立地位。整座道觀原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對稱嚴謹,主次分明。縱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三清殿、玉皇殿(又名通明殿)、九御殿、四官殿、文昌殿,與三清殿橫向並列的東有五帝廟、東嶽殿,西有五顯廟、西嶽殿、文昌祠;同玉皇殿橫向並列的東有林忠烈祠,西為關帝廟和福神殿。今尚存山門、三清殿東嶽殿、西嶽殿、文昌祠、五帝廟,五顯廟及關帝廟大門等。
元妙觀三清殿

歷史沿革

三清殿脊檁的墨書上可知,三清殿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重修。《莆陽比事》載:“元佑間雷擊殿,鴟吻墮,內得黑木板,文曰:‘後八十年狄覺奴來守此邦重易殿屋。’主者以聞,郡守狄明遠視之嘆曰:‘吾小字也,以年計之,吾猶未生,何其驗耶?’遂捐俸新之。”有史可查的還有明永樂五年(1408)重修三清殿;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道士方汝調、李志升重修玉皇殿;倭寇陷城後的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興化府知府易道談重建山門;明萬曆九年(1581)玉皇殿壞,次年鄉賢林兆恩命人勸募重建,並重修了三清殿、東嶽殿、文昌殿和福神殿;以後道士單茂喬又募建文昌宮、五顯廟。明崇禎十三年(1640)又一次修了三清殿,清嘉慶二年(1797)翁廷璋重修東嶽殿(包括中殿、拜亭、兩廡和山門);清鹹豐年間(1851~1861)又一次重修福神殿;清光緒年間(1875—1908)興化府同知楊萬清又一次大修了三清殿;民國後除了重建九御殿外,元妙觀其他建築先後遭受破壞;1956年10月,文化部撥款重修三清殿;近年國家文物局再次撥款大修三清殿及其附屬建築物。

建築特點

明弘治《興化府志·外紀》載:天慶觀於宋天禧元年(1017),朝廷賜給金寶牌、芝草山及《封禪記》《祀汾陰記》《儀范》等書,這是在大中祥符二年(1009)敕名天慶觀之後的第八年的事,這些當然是宋真宗偽造天書下降、泰山封禪、西祀汾陰等妄道之舉的產物,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當時莆田天慶觀在全國道觀中的重要地位。解放前觀內還保存有龍泉窯青瓷大花瓶,肩部釉下有天慶觀三字。
建築現存三清殿是宋代建築,其中當心間為宋代遺物建築,它的結構營造手法與大中祥符年間重修後80年才成書的李誠的《營造法式》中所記載的“八架椽前後乳袱傳四柱”基本相合。但因殿創建於唐初,大中祥符年間重修時間早於《營造法式》的成書,所以殿的遺風和遺存,體現了其豐富的古建文化的歷史積澱,其中值得重視的有:
柱間只施闌額,不用普柏枋,唯唐構如此。斗棋用材碩大,斗底作皿板形,斗欹有頤。柱頭華拱兩跳用單材挑出,七鋪作呈雙杪雙下昂(上加一個昂狀耍頭)的重棋偷心造。柱頭大斗施重拱漢代有,北魏偶爾見到,延至隋唐幾無一例,而三清殿有此作法,偷心造正是唐代典型特徵。補間鋪作只一朵,且櫨斗口上的華拱向外出跳雖同柱頭鋪作,但里轉出五杪偷心,第五跳跳頭施瓜子拱、慢棋承下平椽,與柱頭鋪作不同,這些不無宋前特點。前後檐柱頭的第四跳跳頭施令棋由替木承撩檐椽,撩檐椽其下必施替木同斗棋交接,這是唐代手法;撩檐椽,檐柱椽,中平椽開間之間的搭接部下面都用翼棋頭一塊,其做法及功能與山西五台山唐代建築佛光寺大殿的下平椽墊木如出一轍。三清殿中的泥道拱材長比令拱長,正是唐代特徵;而棋端做4瓣卷殺,與宋代中原承唐餘緒一樣,當時是南方仍見卷殺無瓣做法,棋端內頗是地方特色。宋代檐柱頭上棋立面高與檐柱高的比一般是1:3,而三清殿如唐風,則約為1:2。殿中梭形石柱柱徑與柱高的比有l:5、1:5.7的,還有低矮肥瓣的覆蓮式柱礎,都是唐代原物。三清殿屋架舉高約為二點八分舉一,近於唐代。三清殿只用十字令棋加翼形棋托脊棋,是孤例,斗欹與斗耳高的比,不合宋代的《營造法式》,斗的形制尺寸頗類本市的釋迦文佛塔的斗,抑或是地方性的前代手法。
元妙觀三清殿
三清殿的以上這些建築特點,體現了其承上啟下的建築風格,有等級高的唐、五代建築文化積澱,又開了宋代建築的先河。李誠的《營造法式》正是在當時全國諸多如三清殿一樣的建築營造手法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建築營造法式的成果。
三清殿的總體建築類型為廳堂型構架混用殿閣型做法的建築,這無疑使它的結構更加豐富,並且同時具備了抗震,抗側的優點。
三清殿梁架縱橫、柱網羅列,顯示出變化中統一和諧的美;斗拱出跳,下昂調節,又顯示等差有度的節奏感;同時深度出跳的舒展下昂和一朵朵綻放朝上的各式斗,互為呼應,俯仰有致,其形象藝術美使人既感到親切又覺得幽秘。整座建築沉浸在“大音稀聲”的藝術氛圍中。置身其中,又仿佛置身於立體圖案的建築文化空間。且那雙面對稱刻蓮芯、雲紋的雲形駝峰,繪道教“八寶”圖案的椽檁和斗栱構件,都是精美的藝術品。
昔日三清殿中5米多高的元始天尊手拈寶珠、靈寶天尊持太極圖,太上老君持扇等雕塑神像已不復存在,三清殿後檐下5間的牆面和兩廊各7間的牆面上的珍貴壁畫也隨歷史消逝。幸運的是三清殿碑園中還保存有神霄玉清萬壽宮碑、皇帝御札碑、祥應廟記碑等碑刻文物,彌足珍貴,堪稱國寶。
神霄玉清萬壽宮碑是見於金石著錄的海內現存的稀有碑刻。宋宣和元年(1119)八月,此碑碑文頒布天下後,有的地方還未來得及勒石立碑,金兵就巳南下,第二年詔罷道學,有的雖已勒石立碑,卻毀於戰火。莆田是宰相蔡京家鄉的興化軍首邑,當時神霄玉清萬壽宮碑第一塊立於汴京時,蔡京令同時摹刻一塊,由海道運回家鄉。又因莆田地處偏僻的東南海隅,金兵鐵蹄未至,故該碑也就得以保存至今。此碑通高336厘米,寬125厘米,圓形碑首。碑額有正書“御筆手詔”四大字,是蔡京第三子蔡絛奉旨題寫的。碑額兩邊外側滿鐫雙龍,內側是“回”字形地紋鐫“S”形纏草花紋,碑正面兩側及下側滿鐫“回”字形地紋與16條蟠龍。下側邊緣與底座接界插榫處刻有“取日”二字,不知為何意?碑文共16行,行40字,正文完整無損,共374字,是宋徽宗趙佶手跡“瘦金體”書法,姿媚中不失波磔神韻。碑的題額、督工、校驗、刻工等官員的職銜姓名都分欄刻在鑲邊花紋之間。當過興化府通判的蕭重曾拓有神霄玉清萬壽宮碑,垂愛“拓片”之餘賦詩讚曰:“宣和天子真天才,縱橫筆陣風雲開……睇觀別是一家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