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儒學教化研究》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延昭。
基本介紹
- 書名:元代儒學教化研究
- 作者:張延昭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4月
- 頁數:340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53895
- 責任編輯:羅莉
- 字數:296千字
《元代儒學教化研究》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延昭。
《元代儒學教化研究》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延昭。內容簡介本書主要考察程朱理學作為後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官方意識形態,在元朝成為占據教化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並逐漸向民間傳播、從而對13世紀以後的中國社...
《教化視域中的儒學》是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景林。內容簡介 《教化視域中的儒學》將陸續出版國內具有影響的哲學學者以及其他學科學者的最新著作,充分反映國內學者們在哲學與文化領域中的獨特思考。本叢書得到國家“985工程”人文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價值觀與民族精神”的大力資助!圖書目錄 緒論—...
《儒家教化思想研究》是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華榮。內容簡介 儒家教化思想發軔於周公,先經孔子、孟子、荀子三聖的傳承、摶和與開拓,經過漢、唐、宋、明、清等朝代的積極推廣,在董仲舒、孔穎達、二程、朱熹、王陽明等大儒前後相繼的具體創新弘揚中,儒家教化思想貫穿了傳統中國社會的始終和各個...
《教化儒學續說》是2020年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景林。內容簡介 《教化儒學續說》著重從儒學作為一種形上義理體系與社會信仰系統之關係入手,來揭示教化儒學的思想和文化內涵。認為儒學作為一種形上學,與中國古代社會的信仰系統具有一種“同途而殊歸”的內在關聯性,這使它能夠既保持自身作為...
“教化儒學”的思想歷程 “教化儒學”的思想歷程是一本2020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
教化說是儒家禮樂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認識到音樂能夠潛移默化地感動人心,並自覺地利用文藝作為政治的工具,正是儒家的高明之處。教化說經過漢儒的闡發,具有了更完整的理論形態,但過分誇大音樂的效果,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以致有五音感動五臟而養成五德之類的荒誕不經之談。在漢代還有另一種教化說,即王充...
《儒家教化論》是一本2019年出版的圖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儒家教化論》共十一章,就儒學、儒家核心功能教化及歷史演變為總論,以人為邏輯研究起點,以人性論為研究理論基礎,闡述研究儒家教化個體價值指向:生生、至善與類生命,社會價值指歸:秩序與和諧;儒家教化有其正式組織為官方政府力推、學校...
《唐末五代十國儒學研究:以儒學範式的轉變為中心》是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平。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唐末五代十國儒學研究》的研究成果,該課題以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儒學為研究對象,把儒學範式的轉變作為研究的中心問題,著重探討了在唐宋社會變革的背景下,唐末五代十國...
朱子學研究 吳甿:目的論與朱子“體用也定”“理先氣後”義之衡定——一個反思判斷的詮釋 謝曉東:政治哲學視域下的朱熹新民思想 匡釗:朱子禮學研究的精神性意義 王堃、黃玉順:比興:詩學與儒學之本源觀念——朱熹《詩集傳》再檢討 張新國:論朱熹傳統主義的經典詮釋方法 朱人求:朱熹書院教化與道學社會化適應...
12.孔麗淺談儒家“平天下”思想 13.李炳海南朝北朝儒家對佛教的態度比較 14.李巧敏從儉德會看清末民初儒家教化的困境 15.李詮林中華學術傳統在戰後**的延續與發展 16.李增洪從孔子看儒家思想的品格 17.劉懷榮儒家文化對中華上古文明的傳承 18.呂廟軍儒學精神之源探秘:文王之德與“西伯陰行善”研究 19.馬士遠...
二、研究緣起及文獻綜述 三、寫作構想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元代四書學興起的歷史文化背景 第一節趙復與四書學北傳 一、趙復北上傳學始末考略 二、四書學北傳與北方學風 三、楊惟中、姚樞與四書學傳播 第二節元初“以儒治國”的文化政策 一、元世祖前蒙古可汗與儒士儒學 二、忽必烈“儒治觀”的形成及其反覆 第二章...
認為儒學的教化觀念,乃取形式與實質、內在與超出一體的思路,經由“工夫”來引發人的內在精神生活及其實存的轉變,由此以證顯本體。儒學雖非宗教,卻具有類似宗教的文化價值基礎和教養本原的功能;雖為哲學,卻異於西方那種認知的、“系統的哲學”,而為一具有實踐義的“教化的哲學”。據此,《教化的哲學:儒學思想...
一、經典與教化 二、思想與工夫 三、經世與行道 梁漱溟為何看重《大學》一、“道”與“近道”二、揣量與印證 三、主宰與自力 中國《大學》圖史源流及其理論價值 一、《大學》圖的開山之作——朱子《大學》圖 二、宋代《大學》圖——以黎立武《古大學本旨圖》為例 三、元代《大學》圖——以程復心《四書章...
(8)元朝的鄧牧:自稱“三教外人”,著書大膽否定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其非君思想,對明清進步思想家有一定影響。(9)明末清初:①黃宗羲:在明亡後,隱居著述,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對“人治”,反對重農抑商,他的思想震動了當時的學術界,對晚清民主思潮的興起也有一定的影響。②...
劉因(1249年—1293年),字夢吉,一字夢驥,號靜修,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元朝大儒,理學家、詩人。劉因家世儒宗。入元後,與許衡並為“元北方兩大儒”。至元十九年(1282年),應召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旋辭歸。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再度徵召為集賢學士、嘉議大夫,稱疾固辭,以授徒終其餘生。至元...
8.元朝的鄧牧:自稱“三教外人”,著書大膽否定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其非君思想,對明清進步思想家有一定影響。9.明朝:李贄是明後期“異端”進步思想家,他指責儒家經典並非“萬世之至論”,揭露道學的虛偽,反對歧視婦女和壓抑商人。他是中國反封建的思想先驅,他的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
“儒學是否宗教”筆談 儒學與儒教 儒學·儒教 儒學非宗教而起了宗教的作用 儒學:入世的人文的又具有宗教性品格的精神形態 關於儒學是“學”還是“教”的思考 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 “儒學的研究、普及與大眾化”筆談 有關儒家思想研究之普及問題之思考 要不要提出儒學的大眾化 中國現代社會與儒家倫理 時代呼喚...
專題研究 三清之道皇建其極 ——三清山道文化報告 盧國龍 經典與今詮 經史之別:程頤與朱熹《春秋》學之歧異 曾亦 本性與教化 ——“習與性成”古典詮釋的梳理與省思 許偉 儒家與儒教 論周公對《黃帝四經》政治思想的影響 楊兆貴 呂坤啟蒙儒學散論 陳寒鳴 回歸原典,整合儒道 ——唐力權場有哲學根身性相學...
儒家還通過研究人性及其與教育的關係,探討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孔子以“性相近”論首先肯定了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決定作用,孟子、荀子雖在人性的善惡問題上立論相異,但對後天的學習和教育的重視方面又顯然是異途同歸。(見變化氣質說、學以成才說)儒家在教育實踐中都重視教育的目的,因為它對教育的性質、內容...
每年刊出一輯。 本書為王中江、李存山主編的《中國儒學(第11輯)》,書中內容分為重建中的儒學、董仲舒研究新論、域外董學研究、儒學專論四部分,收錄了《儒學的重構方向》《現代儒學的三種重建》《談談董仲舒研究的方法論問題》《董仲舒的禮樂教化思想及現代價值》等文章。
“現代儒學”中“現代”不只是一個歷史的分期,更是對此段歷史時期性質的斷定。所以,本書所說的“現代”也就進一步有了“現代化”或“現代性”的含義。為了挖掘“現代”的含義,本書對陳獨秀、梁漱溟、熊十力、馮友蘭、賀麟等人的儒學思想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並將視野延伸到1949年以後。本書並不是對這一時期內...
民國初年以來康有為的孔教運動倡導儒教和國家官僚組織分離,按基督教模式允許人人祭天,允許人人祭孔,因為“自共和以來,教化衰息,紀綱掃蕩,道挨凌夷,法守集壞,禮俗變易,蓋自羲軒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化,一旦而盡,人心風俗之害,五千年未有斯極。”儒家與儒教有本質區別,儒教不能代表中國傳統的思想學派,它...
主持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第十屆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 代表性著作 1、《教養的本原——哲學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教化的哲學——儒學思想的一種新詮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教化視域中的...
1趙復與宋代新儒學在元代的傳播2元代儒者對心性問題的探討3元代儒者論天命和聖人4對祭禮及其意義的討論5儒者推動和新創的祭祀 六、南宋、遼、金、元時期的佛教與道教 1佛教盛衰2道教新派的興起和理論走向 七、宋、遼、金、元時代的自然科學 1儒教國家中的農學2儒教與天文學3數學與神明4儒教與醫學5格物致知和自然...
實施具有開創性的組織運作模式和機制,確立 “學、研、踐、弘” 的立會宗旨和“三儒聯動,兩輪推進,文化沙漠中植綠洲”的奮鬥目標,帶領學會同仁艱苦創業,恢復了新中國成立後中斷數十年的山西祭孔大典,每年舉辦“當代儒學研討會”;從香港請回孔子青銅像,開辦“山西國學大講堂”,恢復太原文廟儒學教化功能;創辦...
課題有:江西教育廳古籍整理項目《豫章叢書·周禮釋文問答》點校,南昌大學青年基金《教學如何結合省情》,江西高校人文社科課題《元代詩學理論研究》(第二主持人),南昌大學教務處項目《大學語文》網路課件,南昌大學教務處項目《中國文化概論》網路課件等。論文有:從“韓如潮”看韓愈散文的審美特質,《南昌大學學報(...
10.《論元代儒家郝經夷夏觀》,載《南京社會科學》(CSSCI),2004.10,第十期,39-44頁。11.《論明代泰州學派的“大成之學”》,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0,第17卷,第五期,22-26頁。12.《參與與限制---以泰州學派為考察點》,載《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