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香製作技藝(福建香製作技藝),福建省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1年5月24日,傳統香製作技藝(福建香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是Ⅷ-22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香製作技藝(福建香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項目編號:Ⅷ-224
- 申報地區:福建省
傳統香製作技藝(福建香製作技藝),福建省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1年5月24日,傳統香製作技藝(福建香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是Ⅷ-224。
傳統香製作技藝(福建香製作技藝),福建省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21年5月24日,傳統香製作技藝(福建香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是Ⅷ-2...
2021年6月,由廈門市妙吉祥制香技藝傳習中心和永春縣香製品同業公會聯合申報的傳統技藝類“傳統香製作技藝(福建香製作技藝)”(項目編號:Ⅷ-224)由國務院正式公布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閩南天然香製作技藝歷史悠久,她是閩南人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圍繞閩南存在的各種香品的製作與使用而逐步...
永春香製作技藝,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傳統技藝,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3年,永春香製作技藝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序號:5。歷史淵源 永春篾香,俗稱永春漢口神香或永春漢口衛生香,系宋代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庭後裔,於明末清初遷居永春縣達埔鎮漢口...
2016年,“泉州養生香製作技藝”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9年2月25日,“泉州養生香製作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Ⅸ-51。歷史淵源 宋元時期,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口,從東南亞、印度,乃至...
陳劍鋒,福建省天然香文化協會會長、“香魁”的創辦人、仙遊縣降真香協會會長,莆田市工藝美術大師,中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省香魁工藝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主要成就 2022年2月10日,傳統香製作技藝(楓髓香製作技藝)入選福建省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1年10月,香魁牌楓髓香產品入選2020杜拜世博會中國...
傳統香製作技藝(藥香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是北京東天佑香業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獲得榮譽 2014年11月,北京市西城區申報的“藥香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北京東天佑香業文化傳播...
上杭廬豐香燈龍製作技藝,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傳統技藝,龍巖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上杭廬豐香燈龍表演,又叫“打香燈”“舞香龍”“稈龍燈”。在上杭縣廬豐畲族鄉和上杭東南片各鄉鎮流行,具體源起時間無考,只知已有幾百年歷史了。據傳打香燈是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民間娛樂習俗。香燈龍...
2022年1月,傳統和香製作技藝入選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人類使用天然香料的歷史久遠,秦漢時期,出現了“香方”的概念。和香是指由多種香料依香方調和而成的香品。和香是我國傳統制香工藝的核心,也是我國和香傳統中用純天然香藥等原料,按君、臣、佐、輔配伍而成的香品的統稱。和香不是簡單的...
傳統香製作技藝(揚州文人香製作技藝),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擴展項目。歷史淵源 天下香料,莫如揚州”,揚州文人香製作和使用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五代宋揚州人徐鉉的《伴月香》和兩宋之際的揚州高郵人張邦基的《鼻觀》等香方,突顯了揚州香品製作有文人參與甚至主導的特點。自明以降...
其是膠東傳統手作香唯一一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傳承由來 膠東傳統手作香製作技藝傳承自道光年間(約1830-1845年間)的煙臺手作香製作技藝。祖師郭氏,以千錘膏與制香聞名,留香方《清遠》,方分上下兩篇,上篇多為醫用作藥香,下篇多作日用養生,另附香譜一卷。光緒年(約1880年左右)間福建仙遊制香大師李參茂與郭氏...
古田紅曲製作技藝,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古田紅曲為食品工業中起發酵、防腐、生香、染色等作用的添加劑與佐料。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古田民間即有較多地方按土法生產古田紅曲,至明朝萬曆年間古田紅曲已頗負盛名,當時就有“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的詩句流傳。
小吃製作技藝(沙縣小吃製作技藝),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沙縣小吃製作工藝源自古中原一帶飲食民俗,始創於先秦漢晉,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沙縣小吃以天然綠色植物性質料為主,輔以少量動物性原料,採取原始、古老的蒸、煮、燉等加工方法製作而成。沙縣小吃品種大致可分為節令小吃、...
花茶製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福州茉莉花茶是花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屬於再加工茶,它起源於漢代,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是以烘青綠茶為坯、和以茉莉鮮花,經過一系列複雜窨制工藝拼和,使茶品與茉莉花香互動融合,最後去花而...
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福建省武夷山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武夷岩茶(大紅袍)獨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特殊的生態環境、氣候條件和精湛的傳統製作技藝造就的,其傳統製作流程共有10道工序,環環相扣,不可或缺,其中對茶質起關鍵作用的是“複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大做青”...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靖西香糯食品製作技藝還有很多,包括製成雲片糕、甜酒、香糯南瓜粥、米花、竹筒飯、糕封、麽咩(靖西土語)、鍋耳(靖西土語)、角莫(靖西土語)、”齊煎“(靖西土語)等食品的技藝。靖西傳統香糯美食製作技藝豐富多彩,極具特色,製品味美可口,遠近聞名。它源於壯族的稻作文化,伴隨著靖西香...
永定菜乾製作技藝,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永定菜乾”被列為“閩西八大幹”之一,製作歷史悠久。其以色、香、味俱佳而聞名于海內外。永定菜乾有兩種:甜菜乾和酸菜乾。甜菜乾顏色烏黑油亮,味道香甜鮮美。永定菜乾既可清蒸、乾炒,也可泡湯。2018年7月30日,“永定菜乾製作...
孫振禮 孫振禮,男,1975年12月出生,泰山香傳統製作技藝傳承人。人物經歷 山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所獲榮譽 2023年12月20日 ,入選山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富春茶點製作技藝將花卉、茶藝、點心、菜餚結合在一起,讓人在閒靜雅致的環境中品賞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食。富春“魁龍珠”茶系富春茶社獨家創製,它取浙江龍井之味、安徽魁針(太平猴魁綠茶)之色、福建珠蘭之香,以揚子江水沏泡,謂之“一壺水煮三省茶”。2008年6月7日,茶點製作技藝(富春茶點製作技藝)...
謝馥春香粉鋪創辦於清道光十年(1830),為揚州香粉業的後起之秀,其製作技藝一脈相承於戴春林、張元書,並在此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謝馥春香粉製作技藝是一種從鮮花中採擷香氣,注入原粉、油料,輔以中藥等其他材料,經過多道工藝流程加工,從而製成香粉、香件、梳頭油的特殊技藝。該技藝不僅十分繁難,而且富有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