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香製作技藝,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傳統技藝,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3年,永春香製作技藝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序號: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春香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3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單位:永春縣香製品同業公會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永春篾香,俗稱永春漢口神香或永春漢口衛生香,系宋代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庭後裔,於明末清初遷居永春縣達埔鎮漢口村後,引進的篾香配方、製作工藝和制香技術,經過300多年,傳統工藝、香方配伍的傳承和改進,現有竹枝香、線香、環香等類型,在豐富傳統香的基礎上,新開拓了保健香、無煙香、微煙香、靈光香、貢香等系列產品。用於宗教禮拜、文化禮品、日常調養、醫療保健。它與我國“海上絲綢之路”有著密切的聯繫,在宋朝時就形成了一條聞名世界的香料之路。目前,永春篾香已成為永春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整合的代表性和象徵性的物品。
工藝特徵
永春篾香製做工藝繁瑣,用當地盛產的毛竹作香骨,天然植物山枇杷作粘結料、加入本地的中草藥和其他植物粉末等材料精製而成,經打底、上內粉、上皮粉等十幾道工序,一層層把香料裹在香骨上,經自然晾曬而成。永春篾香以其精美的外觀、細膩獨特的工藝、良好的點燃性及其獨特持久、醇和清新的香氣等特色,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
2006年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正式批准對永春篾香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09年,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達埔鎮的制香企業與福建醫科大學進行校企合作研發篾香的新產品、新工藝。經過3年的努力,具有保健功能的抗過敏新型篾香製作工藝及製作技術獲得成功。
2012年9月,全國制香分會會長會議在泉州永春縣達埔鎮舉行。會上一致通過永春“中國香都”的冠名申請。如今除了傳統宗教朝拜的香品外,“永春篾香”更多致力於家居、辦公環境最佳化等新產品的研發,薰香、品香、玩香用的“香道”高端產品,成為市場的搶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