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傳統體育

傣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傣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傣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傣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傣族傳統體育
傣族概況,傣族歷史,傣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藤 球,跳竹竿,象腳鼓,

傣族概況

傣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和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雲南省新平、元江、金平、騰衝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傣族人口為1158989人。傣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主要分德宏和西雙版納兩大方言區。文字為老傣文,是隨著佛教的傳入由印度字母脫化而來,為一種拼音文字。

傣族歷史

傣族歷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傣族先民就已在瀾滄江、金沙江、怒江、瑞麗江、威遠江和元江流域一帶生息繁衍。漢晉時期,活動於滇西一帶的古越人後裔——“滇越”(又叫“乘象國”),以及“撣”“鳩僚”等,與傣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大約在公元8世紀,滇南等地的傣族以“茫乃”(今景洪)為中心,建立了“茫乃道”政權。之後,分布在各地的越人後裔進一步分化演變,逐漸形成了許多單一的人們共同體,出現了不同的族名。這時期漢文史籍中記載的“茫蠻”“金齒蠻”“銀齒蠻”“黑齒蠻”“漆齒蠻”“繡面蠻”“繡腳蠻”“白衣”“生僚”等,都是傣族先民早期的他稱。元代,中央王朝在傣族地區設立了土司機構,對傣族人民進行管理。明清時期,傣族又有“百夷”“白夷”“僰夷”“伯夷”“擺夷”“水擺夷”“早擺夷”等稱呼。一些地區的傣族土司歷明清、民國,一直延續至20世紀50年代。1570年,車裡軍民宣慰使刀應勐將其統轄區劃分為12個封建負擔的行政單位——西雙版納,傣語“西雙”即“十二”之意,“版納”即“一千塊稻田”之意,從此便有了“西雙版納”這一名稱。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民族識別和各地傣族民眾的意願,統一稱為“傣族”。和平協商土地改革後,封建農奴制被廢除,該地區的傣族從此也走上了一個新的社會發展歷程。

傣族傳統體育

傣族是雨林的民族,在傣族的傳統文化中,傍水而建的乾欄式居屋,水稻的種植,潑水節等,成為傣族美好生活樂章里是最富色彩的音符。傣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因素與人文環境因素複合作用的結果,其傳統體育形式表現出柔美、細膩、傳情、祥和、修身養性等文化特質。獨具特色的白跌(打陀螺)、藤球、跳竹竿、象腳鼓、擊抬鼓、賽龍舟、丟包、堆沙和武術等體育活動,是傣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智慧結晶。

代表性體育項目

藤 球

藤球,是緬甸及靠緬甸邊界線傣族地區的一項球類遊戲活動。
傣族的藤球,系用篾編製成的空心球,略小於排球。其活動形式,一般用腳踢。踢的技巧包括正踢、側踢和後踢幾種。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這類藤球的活動形式也出現了腿踢、肩頂、頭頂等技巧。現在的藤球,在傣族民間除了表演和作為自娛自樂的遊戲外,也開始有了比賽,主要是以球不落地和姿勢多樣為主。即可兩人對踢,也可數人圍踢。

跳竹竿

跳竹竿,是傣族民間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與傣族生活的地理和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傣族是雨林的民族,其生活的地區氣候炎熱、雨量充沛、竹林婆娑,秀麗的風景與淳樸的民俗民風,造就了與其地理環境相融的體育活動。而跳竹竿就是以其盛產的竹子為器械發展出來的一項活動形式。
傣族的跳竹竿,分打竹竿和跳竹竿兩種。其中的打竹竿,參加者有十幾人,兩人一組。在打竹竿過程中,每人分別執竿一端相對而坐。以竹竿互敲或敲擊地面,時起時落,時分時合。隨著音樂的伴奏,竹竿一擊一分的頻律不斷變化、加快,可以引起人們的共鳴;而跳竹竿,需要跳者靈巧地跳躍在竹竿的分合之間,運用雙腳跳、單腳跳等形式,變化出優美、舒展的動作。在跳竹竿的過程中,既有男打女跳,也有女打男跳,同時還有男女混合跳。

象腳鼓

象腳鼓,是傣族民間一項傳統體育形式,主要流行於傣族男子中。
傣族象腳鼓,分長、中、短三種形式,打起來聲音渾厚悠揚。作為傣族傳統文化的代表,傣族男子從小必須學會打這種象腳鼓。
流行至現在的傣族象腳鼓,一般為兩人一組,多採取兩人對踢和對打的形式進行競技。對踢比賽過程中,兩人以跳躍、轉身、下蹲、躲閃等動作俟機對踢,整個身子隨著鼓聲一起一伏。步法有腳跳、彈腿跳、撩腿、悠腿等,並間以錯步、弓步、點步和旋轉。既擊鼓擂聲,又對踢較力斗計;象腳鼓對打時,可單打、雙手、集體打。
傣族象腳鼓的對踢和對打,常在各種公共場合以及傣族年節慶典中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