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布朗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布朗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布朗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朗族傳統體育
布朗族概況,布朗族歷史,布朗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鬥雞”,布朗球(打竹球),亞都都,布朗舞,
布朗族概況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和西部沿邊地區,並是一個跨境而居的民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布朗族人口為91882人,為國家重點扶持的人口較少民族之一。布朗族使用布朗語,分為布朗和阿爾佤兩大方言。由於長期與傣族交往,其語言中吸收了不少傣語借詞,因而布朗族大多數人都會講一些傣語。布朗族沒有本民族創製的文字,由於宗教信仰的關係,一些男子會使用傣文,現已改用漢語、漢文為主要的交際手段。
布朗族歷史
布朗族自稱“布朗”“波朗”“翁拱”“蒲滿”“烏”“阿娃”“本人”“阿瓦” 等,他稱有“拿娃”“蒲蠻”“阿別”“卡坡”“濮曼”等。布朗族歷史悠久,源於古代的濮人。漢晉時期,布朗族先民包括在“閩濮”“鳩僚”“躶濮”“濮”“苞滿”“尾濮”等族稱里。隋唐時期,濮人族群逐漸分化,並向單一民族群體發展。這時期出現的“朴子蠻”,就包括了布朗族和德昂族先民在內。元明清時期,居住在怒江以東以及瀾滄江流域廣大區域的“朴子蠻”逐漸向現代的布朗族發展,多稱作“蒲蠻”“蒲人”。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稱為“布朗族”。
布朗族傳統體育
布朗族歷史悠久,文化博大而精深。布朗族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因其居住地區較為分散,各自所處自然環境與先進民族的交往程度互不相同,因而傳承下來的體育項目明顯地具有原始特徵。但多數活動內容表現的是一種穩定和具有集體聚合力的社群娛樂。布朗族的傳統體育活動中,“鬥雞”、布朗球(打竹球)、爬竹竿、亞都都、布朗舞、唱燈和武術較為常見。
代表性體育項目
“鬥雞”
鬥雞,是布朗族民間的一項傳統對抗性競技。多在男女青少年中進行。
布朗族的“鬥雞”,有兩人或四人進行對抗,場地大小適宜即可。比賽開始後,雙方都將一腳拉起,單腳支撐,接著互相用膝蓋去沖頂對方。整個比賽的動作有跳、壓、頂、沖、掃等。最後以將對手擊倒於地或雙腳落地為勝。
布朗球(打竹球)
布朗球,又稱打竹球、托球,是西雙版納布朗族青年男女喜愛的體育娛樂活動。
布朗球是用竹篾或細藤編成的一種空心的竹篾球,裡面放一點草,直徑10~15厘米。場地簡單,可大可小。
布朗球比賽時,參加的人聚集到寨子中的空地上,並圍成一個圓圈。先由一個人把球拋向空中,當球下落時,由離球最近的人接球後用手托向空中傳給別人。如果傳不到位或未接到球,則要受罰。在活動中,大家拋來托去,場面非常熱鬧。這一活動多在青年男女中進行,拋來托去的過程中往往會在男女之間建立一種深厚感情。
亞都都
亞都都,是布朗族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為男女混合的運動遊戲。
布朗族的亞都都活動多為一男數女同時參加。這一活動先選一塊平地,開始後參與者從一邊魚貫而入,然後手叉腰上,邊走邊唱“亞都都、亞都都……。”隨著節拍,男孩在前領隊,女孩緊跟其後,一邊一左一右地走,一邊上身隨著擺動。當她們來到場地中間時,女孩們一下散開向四方奔去,男孩則返身去追。被追著如立即臥倒在地,男孩就得放棄,再去追趕其他女孩。但被追者不允許臥地不起,否則躺倒後被逗引發笑,並自動認輸。如在臥倒前被捉住,要立即幫助男孩去捉其他人,直到全部捉住方告結束。
布朗舞
布朗舞,是布朗族民間傳統的舞蹈活動,是把歌、舞和武術和諧地融合為一體的健身形式。
布朗舞包括集體舞、獨舞和雙人舞三種形式。
布朗舞的集體舞開始時,一般先由能歌善舞的“冒少(小伙子)頭”領舞,而擊鋩鑼、象腳鼓跟者後。小伙子、小姑娘們則圍成一個圓圈,雙膝微微地一起一伏。柔軟的雙手在肩兩側,或前或後輕盈翻舞,邊舞邊向反時針方向移動。同時,一群小伙子在圈內作有節奏的虎步跳躍,一會又分散到姑娘前與姑娘輕聲對歌。然後又聚攏,作虎跳狀。
布朗舞的獨舞是一人舞,這種舞蹈多模擬各種動物的動作,如猴舞、癩蛤蟆等;
布朗舞的雙人舞,一般是一人擊鼓,一人敲鈸,並跳各種強健舞步。步伐協調,鏗鏘有力。在這類舞蹈中,多以器械舞為主,如長刀舞、鐮刀舞、棍棒舞等。而且這類舞蹈都是與武術探合一起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