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傳統體育

佤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佤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佤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佤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佤族傳統體育
佤族概況,佤族歷史,佤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布隆(摔跤),堵(頂槓),莫海亞(雞毛球),重章撒(高蹺),

佤族概況

佤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盟、滄源、孟連三縣,耿馬、瀾滄、雙江、鎮康、永德、昌寧、勐海等縣也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佤族人口為396610人。佤族有自己的語言,由於長期與漢族、傣族交往,其語言中也融入了不少這些民族的借調。1956年,語言工作者為佤族創製了一套拉丁字母文字,1957年後,開始試行推廣。

佤族歷史

佤族先民的族源最早則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濮人族系。秦漢時期開發“西南夷”,中央王朝曾在佤族先民的居住地設定了益州郡、永昌郡,郡內“閩濮”“躶濮”等族群,即與今孟高棉語族民族有淵源關係。唐代以後,有關佤族的歷史有了明確記載。明清時期,佤族先民在漢文史籍中被稱為“哈杜”“哈刺”“嘎喇”“古刺”“哈瓦”“卡瓦”等。歷史上,佤族與漢族及周圍的傣、拉祜等民族相互交往,相互影響。清乾隆年間,雲南石屏人到“葫蘆國”(今永邦、班洪、班老等地)開採茂隆銀礦,礦工二三萬人,內地前往經商者不絕於途。礦廠停辦後,大批礦工流落當地,逐漸融合於佤族中。
歷史上,佤族自稱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根據各地佤族的自稱,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主要支系,即:勒佤、布僥、佤崩、佤固德、佤、臘人、恩人和宋人。1962年,根據本民族意願,各地佤族統一稱為“佤族”。

佤族傳統體育

佤族主要聚居地被稱之為阿佤山區。在歷史大發展中,佤族人民利用山區的特點創造了多姿多彩的體育活動。如射弩、布隆(摔跤)、堵(頂槓)、卓威達威(拔腰力)、布球、莫海亞(雞毛球)、布冷(陀螺)、重章撒(高蹺)、舂米舞、木鼓舞、跺腳舞和牛角棋等,都是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形式。尤其是每逢年節或旱谷金黃、玉米葉泛紅之時,人們便在田邊地頭開展這些帶有民間色彩的娛樂活動。

代表性體育項目

布隆(摔跤)

布隆,為佤族語,意即摔跤。是佤族民間常見的一項傳統競技活動。
佤族摔跤,屬於預備式摔跤。競技過程中,對抗雙方要相互抱住對方的腰或是抓住腰帶,然後頭靠頭、肩頂肩用力拚摔。有的可抱腿、絆腿,有的不準抱。佤族摔跤判定勝負有不同的標準,有的摔倒就算,有的摔倒肩背著地才算,更有的為兩摔才算勝利。
佤族民間的摔跤開展普遍,多在秋季、初春或農閒時進行。比賽沒有固定場地,就地而摔。由於佤族摔跤流行廣泛,因而各地規矩不一,多因地而宜。

堵(頂槓)

堵,為佤族語,意即頂槓,是佤族民間流行的一種傳統較力活動。
佤族頂槓比賽的器械,是一根長約3米,粗約10厘米左右的木槓。一般在二人之間對壘。比賽時,對抗雙方將木槓頂在各自肚子上,然後用盡各種方式通過槓子頂擊對方。以將對方頂出規定的位置為勝。
頂槓活動主要盛行在少年至青壯年間,是佤族人喜愛的活動之一,常在節日或田間地頭進行。

莫海亞(雞毛球)

莫海亞,為佤族語,意即雞毛球,是盛行於瓦族民間的一項體育娛樂體育活動。
佤族的雞毛球,顧名思義,球當是用雞毛扎制而成。是佤族男女青少年經常參與的一項體育娛樂競技活動。比賽一般分為兩組,每組3~5人不等。比賽的場地中間劃一中線為界。比賽開始後,雙方用手擊球來回打,也可用腳踢。最終以球在本方場內落地為負。

重章撒(高蹺)

重章撒,為佤族語,又稱為“竹腳”,意即高蹺,是瓦族的一項民俗性體育體育活動。
傳統的佤族高蹺,多用樹枝或竹竿綁成,腳蹬離地高約50厘米。過去,高蹺主要作為佤族民間的一類交通工具而使用。尤其是在雨季泥濘遍地時,使用更為普遍。人們藉此在村寨中串門訪友,可避泥陷之苦,男女老少皆可為之。
現在佤族的踩高蹺,已經成為一項傳統的競技運動形式。佤族踩高蹺比賽的方式,主要有高蹺對打、踩高蹺跳舞、踩高蹺耍刀和高蹺單腳跳等。主要以技巧和踢倒對方來決定勝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