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德昂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德昂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德昂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昂族傳統體育
德昂族概況,德昂族歷史,德昂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打陀螺,象腳鼓舞,水鼓舞,竹竿舞,
德昂族概況
德昂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鎮康、耿馬、永德、保山、瀾滄等縣市。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德昂族人口為17935人,為國家重點扶持的人口較少民族之一。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分“別列”“梁”和“汝買”3種方言。由於長期與傣族、漢族、景頗族等民族交往,不少德昂人還會講傣語、漢語和景頗語。l972年,居住在緬甸境內的德昂族在緬文和傣文的基礎上,創製了一種德昂文,現已得到推廣使用。
德昂族歷史
德昂族是中國西南邊疆最古老的開發者之一,“德昂”之名源於本民族的自稱,“昂”在德昂語中具有“山崖”或“崖洞”之意。德昂族與佤族、布朗族一樣,其淵源都可追溯到古代的百濮族群中。隋唐時期,德昂族的先民——濮人已在今雲南的保山、德宏、臨滄等地建立起具有地緣部落或政治雛形的社會組織,即唐代史書上所稱的“茫蠻部落”,並與布朗族和佤族先民一同建立了“金齒國”,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化和文明。元代,“金齒國”被蒙古軍征服,不少德昂族先民融合到了傣族中。德昂族作為單一的民族載於漢文史籍中是在清代。當時,根據“崩龍”婦女的服飾,分別稱為“紅崩龍”“花崩龍”“黑崩龍”。直到1985年前,在許多有關德昂族的書籍中,仍稱之為“崩龍”。但該詞因內含貶義,1985年9月,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德昂族民眾的要求,重新定名為“德昂族”。
德昂族傳統體育
德昂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由於德昂族多與其他許多兄弟民族同田共耙,因而在傳統文化方面與阿昌族、景頗族、漢族、傣族有著很多的共同之處。在體育活動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共同點,其中,打篾彈弓、打陀螺、象腳鼓舞、佛鼓舞、水鼓舞、竹竿舞和武術是德昂族的特色項目,具有廣泛的民眾性,是節日慶祝活動的內容之一。
代表性體育項目
打陀螺
打陀螺,是德昂族民眾喜愛的體育娛樂項目之一。
在德昂族的聚居區,每年春節都要舉行傳統的打陀螺比賽,而且老幼皆參加。一般根據不同年齡,邀約對手較量,有一對一單打,也有3~5人組隊競賽,還有村寨之間進行比賽。德昂族玩的是平頭陀螺,直徑一般為10~12厘米,高約12厘米,重0.7~1.5公斤。上好的陀螺用抽木製成,陀螺頭大腰細成錐體,錐底有鐵尖。玩時用繩子纏繞,用力拍繩,陀螺便直立旋轉。
陀螺比賽場地要求寬不少於20米,一般分放旋區和攻擊區。一級攻擊區距放旋區2米,二級攻擊區距放旋區4~5米,依此類推。級別越大,距放旋區越遠,最遠達20餘米。比賽時,甲乙雙方(可個人或團體)同時放旋,先“死”(陀螺停轉為死)為負。勝方為攻,負方為守。守方在放旋區放旋,攻方在一級攻擊區攻擊。若擊“死”守方可升一級,若沒有擊中或擊中後先“死”,則判攻方失敗。守方即轉為攻方,依此輪換。成績按雙方攻擊的級數計算,距離遠者為勝。
象腳鼓舞
象腳鼓舞,為德昂族的傳統舞蹈,具有體育舞蹈活動的特點。
象腳鼓舞,是德昂族族民間廣為流傳一種身體娛樂性舞蹈。敲擊象腳鼓而舞時,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由一邊敲著鼓,一邊打著鋩、鈸的男子帶頭,其他男女老少跟在後面,按一定步法、手勢繞圈而舞;另一種是男女分成兩圈,男子組成外圈,女子組成內圈。由一名戴草帽的男子帶頭擊鼓,其他男子跟隨,提起大褲腳,露出腿上所刺花紋,繞場歡舞。在這一形式象腳鼓舞婦女組成的內圈中,排頭擊鋩鑼的是一名女青年,而擊鼓的則是男青年。在二人鋩鑼與鼓的配合下,跟隨的婦女與男子們並排而舞。
水鼓舞
水鼓舞,是保山德昂族民間獨有的民族舞蹈,是一種具有體育娛樂特點的舞蹈形式。
在德昂族的水鼓舞中,水鼓是主要道具,通常重三四十斤。敲打前在鼓身中間的一個小孔加進約一斤重的清水或水酒,使鼓面濕潤,而後發出奇特的聲響。在水鼓舞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將水鼓挎在脖子上,身體微彎,用手擊鼓。同時,還要配合鋩、鈸等樂器起舞。每當舞時,舞者舞姿多變,節奏感強。
竹竿舞
竹竿舞,原為德昂族的一種喪葬舞,是一項具有民族特點的體育性舞蹈。
德昂族的竹竿舞,最初為只有在七旬以上、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時才能跳的舞蹈。竹竿舞的器械是馬串鈴和四根細、兩根粗的竹竿。舞蹈時,舞者腰纏馬串鈴,將竹竿置於地上敲擊而舞。在舞蹈過程中,竹竿象徵著馬,而敲擊聲則代表馬蹄聲。這類舞蹈在眾人守靈的三天之內進行,每天分早、中、晚三次。通過舞蹈以頌揚死者生前功德,同時也表示讓死者的亡魂騎上“馬”去西天,不必步行,以免吃苦。
現在,這類舞蹈已逐步演化為一類健身的舞蹈,在日常也經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