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學“是2001年國家啟動的科學教育改革項目的簡稱,國際上統稱為“探究式科學教育”。“做中學“課程包括生命科學、地球和宇宙科學、物理和物質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把互相不關聯的四大自然科學領域課程整合到一個教學平台上,非常有利於學習的融會貫通,“探究式”學習是“做中學”的核心價值。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已經開始進行探究式科學教育改革,並把語文、數學、探究式科學教育列為幼稚園和中、國小三門主要課程。“探究式科學教育”(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是國際科學理事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範圍內推動素質教育項目,在美國叫“動手做”,法國叫“動手和麵團”,加拿大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歐盟叫“花粉計畫”,中國叫“做中學”。
2001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推動這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教育改革項目(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首次完整的將探究式科學教育模式引入到中國,命名“做中學”。教育部成立“做中學”科學教育領導小組,由時任教育部分管科技的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教授任組長。“做中學”項目首批在北京、上海、南京、汕頭四個城市的44所學校試點,後來陸續發展到18個示範城市。“做中學”既是一種科學的教育理念、內容和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教育模式,作為兒童科學教育的一種形式,它體現著素質教育的目的和精神。“做中學”的教學流程有其鮮明的特色和基本模式,“做中學”不僅能培養兒童的科學精神和動手能力,也能培養兒童的團隊合作精神,是兒童科學啟蒙教育的重要形式。“做中學”項目開展以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學生們表現出這個年齡少有的求知慾,孩子的好奇心和全身心投入讓人感到震驚,教育質量無可挑剔,為中國素質教育找到了根本出路。
“做中學''吸取了美國"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和法國"LaMainalaPate(即“動手做”)"等國外先進的經驗。從生命科學、地球和宇宙科學、物理和物質科學、技術和工程四大自然科學領域,培養孩子的七大能力:觀察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和社會情緒控制能力,讓孩子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探究式科學教育,20世紀60年代起源於美國。1957年,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美國因科技創新落後舉國震驚,分析原因後,決定進行教育改革,特別是科學教育改革。90年代初,美國科學院院長、物理諾獎獲得者利昂·萊德曼(Leon Max Lederman)博士在芝加哥的一些公立學校以“動手做”的方式開展探究式科學教育實驗,並很快傳播開來。從1991年8月起,美國先後動員了萬餘人,歷時四年,制定了美國歷史上第一部科學教育的標準,把“探究式學習(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列為進行改革的重要原則之一。美國“動手做”教育改革,促進了美國科技的發展,被美國認為找到了一條成功的道路。
中國近代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時,師從杜威、孟祿、克伯屈等美國教育家研究教育。回國後積極研究西方教育思想並結合中國國情於1926年創立了"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教學做合一"十分重視"做"在教學中的作用。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學”理論中的“做”,指的是生活社會實踐,強調在社會實踐中學習。而“做中學”是國家科學教育改革的項目(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這裡的“做”,指的是基於動腦、動手的科學探究,強調在動手做學習中讓學生建構自己的科學概念和認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