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科學教育是指傳授科學技術知識和培養科學技術人才的社會活動。”
“科學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促進人的科學化的活動。”
“科學教育是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學素養(包括科學知識、科學觀念、科學的價值觀、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等)的教育。”
“科學教育涉及個人需要、社會問題、就業準備以及學術深造基礎四個領域,因此是一種向學生傳授用於日常生活和
未來科技世界的科學知識,教育學生如何處理科學與社會問題,讓學生具有在今後擇業所必需的科學技術基礎與繼續學習科學所必備的理論基礎的教育。”[1]
“科學教育是一種通過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及其
社會價值的教學,讓學生掌握科學概念,學會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態度,且懂得如何面對現實中的科學與社會有關問題作出明智抉擇,以培養科學技術專業人才,提高全面科學素養為目的的教育活動。”[2]
“科學教育是關注科學技術時代的現代人所必需的科學素養的一種養成教育,是將科學知識、
科學思想、科學方法、
科學精神作為整體的體系,使其內化成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為的教育過程,從而使科學態度與每個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讓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現代文明中交融貫通。”[3]
[2]顧志躍.科學教育概論〔M〕.北京:
科學出版社,1999:16.
起源
科學教育即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起源於美國,也稱科學教育體系,隨著科學革命而不斷發展而成。
內涵
科學教育的內涵與“科學”內涵的理解緊密相關。從科學教育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到這一變化。19世紀中葉,英國哲學家和社會學家
斯賓塞的《什麼知識最有價值》突出了科學知識的價值,第一個系統闡述了其科學教育思想,同時,著名科學家
赫胥黎也尖銳地批評傳統的古典教育,強調科學知識的教育。從這一時期看,科學教育主要強調“知識系統”和“
生產力因素”內涵。
目標
科學教育目標可以分為促進人發展的目標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目標,前者是科學教育本體功能的體現,後者是科學教育外在職能的體現。隨著對科學本質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和全面,對科學價值的認識日益深刻,科學教育目標也不斷發展。
總的來看,科學教育育人目標與科學教育內涵的發展是一致的。從最初的注重知識、技能到關注方法與過程,到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關係、把握科學本質。科學教育育人目標的重心在發生著搖擺和震盪,並不斷尋找著平衡與融合,這種平衡與融合集中反映在當代“科學素養”理念的提出與發展,也表現在我國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全面科學教育目標。
科學教育促進社會發展的目標就是要通過培養科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推動
社會進步。我國提出的“科教興國”就是一個典型例證。科學教育促進社會發展的目標也是隨著社會實踐和對科學本質的逐漸認識而發展的,是一個不斷反省與進步的過程。這種反思與進步表現在很多方面。
首先,人們最初把科學技術作為一種滿足人類社會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整個社會崇尚科學知識,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成為近現代科學教育的旗幟。後來人們逐漸發現了科學技術帶來的負面效應,提出了“科學技術是柄雙刃劍”,到現在開始重新思考科學給人類帶來的變化,基於尊重自然、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觀”。
再次,表現在從面向少數人的精英科學教育,到科學為大眾的教育,再到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結合的發展趨勢。
最後,表現在科學文化領域,從近現代西方科學文化傳統的霸權,到後現代主義對近現代科學的批判,再到多元科學文化教育的理念。
這些過程充分展示了人們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的理解在不斷深化。當今科學教育的社會功能目標取向已經突破了“
工具理性”,更加關注科學教育應該體現的人文關懷和改善社會文化的功能。
科學教育與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係是科學教育的基本問題。作為本體目標和外在目標的相互關係和相對地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不同的狀態,科學教育的目標也就在人與社會取向之間震盪,大部分時候,兩個目標是統一的,處於均衡水平,且往往共同出現在國家教育檔案上。也有一些時候,其中的一個目標會特別凸現出來。譬如,當代“科學素養”無疑是科學教育的主旋律,特別在中國,這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建國以來我國教育目標中過多強調社會目標,而對學生髮展目標重視不夠,另一個原因是近幾年在世界範圍內的公民科學素養調查中顯示,我國公民科學素養偏低。強調科學素養是對的,我們也不能忽略科學教育的社會功能,我國的科學教育改革正是在“科教興國”的國策下才揚鞭策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