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甸村

倘甸村

倘甸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箇舊雞街鎮,地處雞街鎮西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1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區26公里。東鄰棚舊村,南鄰甸尾村,西鄰建水縣,北鄰石榴壩村。轄倘甸、石岩寨等11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3.32平方公里,海拔114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637毫米,適合種植水稻蔬菜農作物。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28.00畝(其中:田664.00畝,地564.00畝),人均耕地0.77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571.6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5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0.00畝。
倘甸村水田倘甸村水田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22戶通自來水,有693戶飲用井水,有4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63%)。有1015戶通電,有61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9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0.79%和98.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1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72戶(分別占總數的50.94%和26.8%)。
進村道路進村道路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到雞街鎮道路為柏油路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24輛,拖拉機42輛,機車16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50畝,有效灌溉率為87.5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1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1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5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5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54戶。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6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9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4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1.00萬元,畜牧業收入428.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28頭,肉牛52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0.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06.00萬元,工資性收入41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98.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漁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18.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8人,在省內務工27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6.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玉米制種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18戶,共鄉村人口1606人,其中男性803人,女性803人。其中農業人口1600人,勞動力1120人。
倘甸村民居倘甸村民居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8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770平方米,擁有教師31人,在校學生347人,距離鎮中學1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65人,其中小學生347人,中學生218人。全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7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1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71.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00萬元,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9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62人,少數民族黨員71人,其中男黨員91人、女黨員22人。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及村委會委員等5人組成。該村建有團支部11個,共有團員68人。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來,該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8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各項基礎設施薄弱,溝渠不暢通,空氣、水污染日趨嚴重,產業結構單一,集體無經費投入。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鞏固玉米制種,著力實施綠色工程,做大做強“糧、菜、果、林、蓄”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發展新型農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