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交往主體性研究》是2005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柏林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人交往主體性研究
- 作者:龍柏林
- 出版時間:2005年5月1日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209 頁
- ISBN:9787218048895
- 裝幀:平裝
- 字數:175000
《個人交往主體性研究》是2005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柏林 。
《個人交往主體性研究》是2005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柏林 。內容簡介個人主體性發展是當代人學研究的重要理論課題。書中從“ 主體性黃昏”問題入手,通過“特指還是泛指”的追問分析,認識走向黃昏 的僅是工具理性...
《自我、互動主體性與科學胡塞爾的科學構造現象學研究》是2015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雷德鵬。內容簡介 作為思想深邃的哲學家,胡塞爾洞悉到,自近代科學誕生以來,儘管科學突飛猛進,然而它的客觀性問題卻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而影響了科學本身的進步和人們對於科學的信心。因此,他獨辟溪徑,以一...
主體性是指人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作用、個人看法以及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動、能動、自由、有目的地活動的地位和特性。提出背景 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這種地位決定了,在人與萬物的關係中,人是作為主體而存在的。而哲學作為探尋人的存在根據的學問,自然要從人作為主體的性質出發,來認識人與世界的關係。...
(1)形式的互動主體性。指交往各方相對互為主體的輪換關係,在這種輪換的互為主體性關係中,雖然交往活動的各個方面均擁有主體性的存在形式,但由於主體的輪換性及其偶然性,在實質上仍沒有根本擺脫主-客二者分離狀態,人們仍處於目的、手段的分離境況,它標識的是相互手段化存在。(2)真實的互動主體性指我們_...
《走向交往實踐的主體性教育》是一部由張天寶所著書籍,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為指導,吸收了當代國內外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以馬克思主義的交往實踐觀為理論基礎,對墳體性教育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深化我國關於主體性教育...
主體間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個體,而是看作與其他主體的共在。西方近代哲學在肯定意識的獨立性和主體性的同時,也觸發了由群體主義向個人主義的轉變,最後主體性哲學把主體看作是原子式的孤立個體。胡塞爾的現象學以意向性構造對象,最後歸於先驗自我。為了避免唯我論,他提出了主體間性理論。他認為主體性是指...
《價值主體性——主體性研究的新視域》是於2005年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李楠明。內容簡介 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這種地位決定了:在人與萬物的關係中,人是作為主體而存在的。而哲學作為探究人的存在根據的學問,自然要從人作為主體的性質出發,來認識人與世界的關係。所以,主題和主體性的...
《中國改革與個人主體》是2014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詹宏偉。內容簡介 馬克思從個人主體生成發展的視角觀察和研究人類歷史,形成了社會三形態理論。本書以這一理論為指導,從個人主體發育、生成和發展的獨特視角,解讀和研究中國改革,深入揭示了中國改革的深刻背景、客觀過程、深層意涵、偉大意義、...
《基於認同的主體性研究》是一本2022年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鳴章。內容簡介 基於認同的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研究意在揭示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的關鍵,在於首先要得到人民的認同,沒有經過人民認同的發展是沒有發展動力的。首先,認同是基於客體的主體間的交往實踐活動,所以人的認同一方面要處理人與客觀自然...
《交往教學研究》是2008年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旭遠。內容簡介 研究立場、研究視角在一定程度上規約著我們的研究路徑、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結論的生成。由此,某一立場、視角下的交往教學研究只為我們開啟了一扇窗戶。只有對交往教學的多視角審視才能使我們更多、更好地理解交往教學的全貌。也只有這樣,...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三、本文總體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主體間性的發展脈絡 五、數位化時代主體問性的特徵 六、數位化時代主體間性問題研究的意義 第一章現代西方哲學的視閾轉換: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 一、主體性哲學的形成、發展及其困境 二、現代西方哲學對主體間的發現 第二章實踐、交往與主體間性 一、生產實踐...
第三節封建社會的“宗教意識”與“個人意識 一、奧古斯丁的“我疑故我在”、“我之死”與“愛的倫理學 二、阿奎那的“人論”、“幸福論”與“自然法”三、“個人意識”的甦醒:從愛拉斯謨到路德和馬基雅弗利 第三章主體生成論的歷史向度(二):人的自我意識的張揚與人的主體性 第一節從大陸理性派哲學到康德的...
四、作為“社會存在”的人:“交往行為主體”、“政治主體”與“歷史主體 第四節主體生成論的指歸 (二):“人的自由發展”、“自由人的聯合體”與烏托邦的歷史啟示 一、“人的自由發展”與“個性自由”或“自由個性 二、“自由人的聯合體”與“個人自由”和“社會自由”的互存互動關係 三、社會理想的基本...
《主體教育論》內容簡介:主體教育理論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人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為理論基礎,以哲學中的主體及主體性概念為自己的理論武器,從教育的領域來研究教育活動主體,研究作為教育活動主體的學生的主體性,研究學生主體在其對象性的學習、認識與交往活動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主體間性。圖書目錄 前...
(三)網路交往改變了傳統交往主體的觀念(四)網路交往實現了人類交往中的真正平等(五)網路交往擴展了人類交往的手段四、網路交往對人的發展的影響(一)網路交往促進了人們社會關係的發展(二)網路交往促進了人們需要的發展(三)網路交往促進了人的主體性的發展
(二)網路交往增強了人類交往的互動性 (三)網路交往改變了傳統交往主體的觀念 (四)網路交往實現了人類交往中的真正平等 (五)網路交往擴展了人類交往的手段 四、網路交往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一)網路交往促進了人們社會關係的發展 (二)網路交往促進了人們需要的發展 (三)網路交往促進了人的主體性的發展 ...
基於同伴交往的學與教研究 《基於同伴交往的學與教研究》是2013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玉國。基於同伴交往的學與教研究 本書從交往理論出發,通過實證研究,分析了同伴交往與學生主體性關係;從學生主體性發展出發,對同伴交往型教學模式的建構進行闡釋;對同伴交往的教學實踐進行提升歸納。
對社會的認識不能從個人或個體心理出發,而必須從集合意識和社會事實出發。社會唯實論正確地肯定社會的客觀實在性,但只強調社會的獨立性,忽視了社會同個人的聯繫、社會對個人的依賴以及個人在社會中的主體性作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馬克思主義歷來重視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視個人利益特別是廣大勞動民眾的個人...
二、從“交往”到“教學交往”三、教學交往範式 第二節 教學交往的概念分析 一、教學交往的歷史演進 二、教學交往的現實類型 三、教學交往的特徵分析 第三節 教學交往的倫理屬性 一、教學交往的倫理研究路徑 二、教學交往倫理研究的困境 三、倫理作為教學交往的本體屬性 第二章 主體性教學交往與他者的沉寂 第一節...
第三章 當代人際交往發展的背景與特點 一、當代人際交往發展的背景 (一)科學技術與信息社會的發展 (二)市場體制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三)民主制度與法制建設的發展 (四)對外開放與多元文化的發展 二、當代人際交往發展的特點 (一)獨立性——人際交往平等性增強 (二)選擇性——人際交往主體性增強 (三...
同伴交往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他們在交往中會逐步克服自我中心,在交往中可見“鏡中之我”。同伴交往教學利於培養小學生的自主自理能力與自尊自強品格,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是學校培養社會化人的重要途徑。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的緣起與意義 第二節交往的概念與本質 第三節研究目標、方法與...
以政府、組織、個人之間的跨國信息交流溝通行為作為研究對象的傳播學分支領域,尤以民族-國家格局內通過傳媒超越國家界限的信息傳播為研究重點。國際傳播的研究發展緣起於現代通信技術驅動的跨國傳播,以及美國社會科學家對戰爭宣傳的關注,20世紀30年代成為一個跨學科的學術研究領域。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日益...
從上面的論述人們可以發現,霍曼斯的交換理論一改帕森斯、默頓等人巨觀分析社會結構的傳統,借用經濟學、人類學以及心理學成果試圖進行微觀分析,也就是從個體需要、心理動機即人的理性出發得出社會交換的實質其實就是個人或者為獲得報酬或者為減少懲罰而採取的理性行動。這對於重新恢復人的主體性、克服功能理論忽視人的因素...
除了與人本主義心理學一樣強調人的整體性、自主性和自我實現之外,俄羅斯主體心理學更明確了人是作為主體的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其本體論基礎是人的社會實踐活動。而且不同於西方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另一方面在於,俄羅斯主體心理學中的主體不只是個人自我實現的主體,還包括作為群體的主體。關於心理學的學科性質 按照布魯...
在社會生活中,個體間的交往和互動並不都是按照社會規範進行的。社會生活中有大量互動是在與陌生個體相遇時發生的;個體在同他人互動時常常帶有情感等個人特點。由於個體間互動涉及態度、動機等影響互動的心理特徵,所以對個體間互動的心理機制有大量的深入研究。⑴個體間吸引。個體間吸引是社會互動的重要推動因素,個體...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霍曼斯的交換理論一改帕森斯、默頓等人巨觀分析社會結構的傳統,借用經濟學、人類學以及心理學成果試圖進行微觀分析,也就是從個體需要、心理動機即人的理性出發得出社會交換的實質其實就是個人或者為獲得報酬或者為減少懲罰而採取的理性行動。這對於重新恢復人的主體性、克服功能理論忽視人的因素...
龍柏林,男,博士,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是意識形態與文化、馬克思主義人學、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學術成果 主持項目主要有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項,省社科基金項目2項,市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教育廳基金...
第三節 承認與法權關係 第四節 規範性的法權概念 第五節 公民一政治契約 第六節 政府的形式 第七節 個人自由與刑法 第八節 “自然”等級和第二性 第九節 財產和經濟正義 附論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叢書信息 倫理學名著譯叢(共4冊), 這套叢書還有 《康德論人類尊嚴》《康德的倫理思想》《倫理學》 。
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西方交往理論、西方倫理道德哲學。出版專著:《解析與探索:哲學視域中的主體際交往》;《人性、人道、人倫-西方倫理道德問題研究》;《現代西方交往理論研究》,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70篇。人物經歷 1978年08月--1980年05月吉林大學外文系英語 進修。2001年3月--2002年3月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
一、作為個人基本需要的信任 (一)獨立個體的共在生活 (二)信任與個體內心安寧 (三)信任與個體自我認同 二、信任與共在生活 (一)個體的交往方式與交往現狀 (二)信任與共同體 (三)信任與異質社會 (四)信任與建構和諧社會 三、信任基礎上個體與社會的互動 (一)直接信任下的個體與共同體的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