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西古樂圖,日本所存關於唐代樂舞散樂雜戲圖集。全名“信西入道古樂圖”,因圖中有“以少納言(日本古官取名)入道信西本追加入之別記”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西古樂圖
- 全名:信西入道古樂圖
信西古樂圖,日本所存關於唐代樂舞散樂雜戲圖集。全名“信西入道古樂圖”,因圖中有“以少納言(日本古官取名)入道信西本追加入之別記”得名。
信西古樂圖,日本所存關於唐代樂舞散樂雜戲圖集。全名“信西入道古樂圖”,因圖中有“以少納言(日本古官取名)入道信西本追加入之別記”得名。圖本較多,有日本寶德元年(1449)藤原貞壬模寫的茲野井家傳本(現存日本東京藝大)、東...
在麗江市納西族的音樂文化中,有一種馳名中外的納西古樂。據考證,這種古樂起源於公元14世紀,它是雲南省最為古老的音樂,也是中國或世界最古老的音樂之一。納西古樂是納西族人民在接受以儒道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明影響下而創建的藝術結晶。納西古樂由《洞經細樂》、《白沙音樂》和《皇經音樂》組成(皇經音樂現已...
華夏古樂――中原音樂文物的復原與研究的責任者是李 宏 描述 中西方音樂的異同\n音樂考古學和中原古代音樂文化的起源\n考古發現的骨笛、陶塤、陶鼓等史前音樂文物\n視頻曲目:遠古的迴響\n中華文明的軸心時代與青銅樂鐘\n青銅樂鐘的源與流\n詩經音樂與鄭衛之音、\n磬、瑟、排簫等音樂文物\n視頻曲目:詩經、...
青城洞經古樂是流傳在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以青城山為中心的民間音樂,流傳範圍遍及都江堰市城鎮和農村,其中尤以岷江以西鄉鎮較為普遍,如玉堂鎮、中興鎮、石羊鎮、青城山鎮、翠月湖鎮、安隆鄉等。青城洞經古樂起源於青城山古代的巫覡音樂,唐代和宋代隨著青城山道教音樂的興盛,特別是唐代青城山著名道士杜光庭整理和...
青城山,這一座北緯30度神秘而秀麗的山脈,仿佛注定是產生奇蹟的地方。同樣有著濃厚神秘色彩的傳統古樂——青城洞經古樂,就從青城山脈發端,源遠流長,不知已經傳承了多少個世紀。 洞經古樂成為集民間小調、道教音樂、佛教音樂和宮廷音樂之大成,是明清時期傳入麗江的古樂,帶有古曲絲竹樂風。洞經古樂自明清以來即...
雄縣古樂是河北省雄縣的地方傳統鼓吹樂。雄縣位於華北平原北部,京、津、保三角區腹地。南有華北明珠白洋淀風景區,保津高速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春秋戰國時期,雄縣為燕南趙北之地,歷來是燕趙文化的中心地帶,自古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雄縣古樂世代流傳於雄縣廣大農村地區。概況 興衰 據考證,雄縣古樂起源於...
一生不慕功名,潛心古樂研製。他把自己得到的一把周尺,校量其仲兄道源所的的一古鐘,與宋時“宣和博古圖”中繪載的成周大編鐘對正,竟然全部吻合,這就為他日後制器奠定了基礎。以後,他又遠程跋涉,親至山東曲阜孔廟考察古樂,豐富了實際知識,更加增強了創製瀏陽古樂的信心。道光九年(1828年),瀏陽知縣杜...
流行於日本列島的散樂的面貌,可從至盡收藏在奈良市的正倉院的《彈弓圖》,《信西古樂圖》中得到印象,它包括拋球,頂竿,弄槍,高蹺等雜技,吞刀吐火等魔術,傀儡戲,口技以及滑稽模擬表演等,與中國散樂面目幾同。在宮廷中,散樂是作為與舞樂對應的俗樂,作為相撲節會,神樂的餘興表演的。奈良皇朝行保護散樂...
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的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唐代以後,《瑞獅圖騰戲》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人們稱之舞獅子。宋代的 明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江浙地區燈節廟會時,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圍簇觀看舞獅的盛況。道具人員 中華民俗藝術精品,《瑞獅圖騰戲...
到了唐朝,獅舞子已發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燕樂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獅舞子”。當時的獅舞子,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的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唐代以後,獅舞子在民間廣為流傳。宋代的《東京夢錄》記載說,...
上部鑲嵌鄭家琪副主席的題字和壁語。鑲有13幅漢畫石刻作品。其中最為珍貴的有6塊,即龍虎鬥圖、古樂圖、后羿射日圖、車馬巡行圖、虎頭銜環圖、鼎形裝飾圖。1、 龍虎鬥圖,用浮雕的方法,雕刻著龍和虎,兩頭相對,張口怒目,左邊這條龍翹尾弓腰,有雙角,似怒吼狀。右虎下腰欲撲,尾微卷,作咆哮狀。構圖...
看得出,畫家的一筆一畫,每一個造型,都力求在畫面中傳達出古樂無聲的、豐富的樂感。凝固不散的雅樂與此圖同在,八百多年後,錚錚的琴聲仿佛仍在叩響每一個觀者的心弦。歷史傳承 《聽琴圖》在《石渠寶笈·三編》、《西清札記》等中著錄。該圖原屬於清宮舊藏,20世紀30年代初的鑑定家懷疑北宋人物畫家的寫實...
長安古樂 流行於西安城區及郊縣鄉問的長安古樂,是繼承唐、宋音樂傳統,並在發展中不斷吸收元、明、清各代姊妹藝術,以及各地民問音樂精華的基礎上形成的有歌有舞的、大型古樂套曲。這套長安古樂曲目豐富,內容廣泛,風格多樣,曲式結構複雜龐大。記譜採用唐代《燕樂半字譜》、與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記譜基本...
予悲夫鎛鐘,古樂之器,先王所以被功德而和人神,審音之士,至有振車鐸於空地而求之者,非若九江碑材因人而貴也。而辱於泥塗,無所自救,遇其非鑒以觸廢。好古之士焉得默默而已乎?乃作文以吊之。詞曰:嗚呼,從方之生,謬形殊器。更首迭尾,雌雄相廢。朝為姜姬,夕為憔悴。或奇偶之相續,或九舛...
覺囊梵音古樂是中國佛教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其在藏地已有1000年的傳承歷史,仍在四川阿壩州壤塘縣的覺囊藏哇寺活態傳承著。覺囊梵音以其悠久的歷史、完整的傳承和僧團精湛技藝被音樂界評為“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特色 覺囊梵音是佛家所傳習的一種修行方法,是覺囊歷代大...
白沙細樂是迄今仍然保留、傳承於納西族民間的大型喪葬歌舞、器樂組曲,其中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樂曲牌三個部分,為集歌、舞、樂為一體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被譽為“活的音樂化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桂冠的納西古樂(洞涇古樂、白沙細樂)是多元文化相融匯的藝術結晶,由多種文化背景...
長安古樂學社的活動也時有時無。進入21世紀,西安鼓樂迎來了又一個發展的時期。首先隨著國家民族民間文化工程的啟動,陝西省和西安市分別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掛帥的鼓樂搶救保護領導小組,加大了搶救保護工作的力度。陝西省文化廳為各樂社贈送了樂器,西安市上撥專款對樂社現狀進行了次詳細的蒐集普查,並對老藝人給予一定...
民國年間,洞經音樂仍在雲南各地依例演奏。甚至唐繼堯出師討伐袁世凱之前,還請省城洞經會談經祭旗。解放前夕,昆明市區內還有八九支洞經樂隊存在。雲南解放,以彭幼山為首的一批洞經老人成立了《古樂研究會》,開展蒐集整理樂譜工作。藝術特色 洞經音樂的流變特徵,從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產生以來,迄今有830多年...
殊不知顧頡剛早就指出:“在《左傳》上,堯沒有唐號,唐亦不言堯後”(見《古史辨》第一冊),《鶡冠子》中甚至有“堯伐有唐”之語,《呂氏春秋·古樂》亦分陶唐氏與帝堯為二事,是堯與唐並不能混為一談。他之後的徐旭生雖仍堅持帝堯陶唐氏的說法,卻又對陶唐氏在河東(即晉南)的認識大加批駁,說...
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子夏答曰:“今夫古樂,進旅而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合守拊鼓,始奏以文,止亂以武,治亂以相,訊疾以雅。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樂之發也。今夫新樂,進...
邃於聲律,聰思過人,絲竹八音,靡所不能,為魏太樂令,紹復先代古樂,皆自夔始。帝嘗對賓客,欲使吹笙鼓琴,夔有難色。帝怒,以他事黜之。或雲,夔妙於廣陵散,嵇康就其子孟求得此聲。(杜夔)《琴史》:嵇康,字叔夜,譙國之人也。有冠偏之才,韜世之量。導生以存道,居正以待時,而卒不見容於...
唐時燕樂曾傳入日本,今日本宮內省雅樂隊以及一些寺院還在演奏與唐大曲同名的古樂;朝鮮也保存有《春鶯囀》(唐大曲曲名)等。不過經歷了時代和生活環境的變遷,這些保存在異域的唐曲,已經很難看出和中國唐大曲還有多少相似之處。平安時代,隨著中日文化的友好交往傳入日本,後發展成為日該國樂之部樂的基礎,又稱...
昔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聯吳抗曹的聚賢堂,如今古樂繞樑,身著漢代服飾的湖北襄樊古樂團的演員,正操持著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的曾侯乙編鐘、編磬複製品,一首首中外名曲讓遊客深深陶醉於中國民族文化的神韻逸采中,而穿插其間的一台形式活潑的漢宮樂舞,又能讓遊客欣賞到藝術團演員們雲鬢水袖的翩翩...
大夏又稱夏籥,是中國夏朝之前非常著名的一個大型傳統舞樂。《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篇》當中記載到:“禹立,勤勞天下,日夜不懈;……於是命皋陶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是一部編管樂器作為主奏樂器的多段體樂舞作品。起源 大夏之舞雖然是夏朝以前就創作出來了的,但是後來不僅沒有消亡,反而經歷了很多...
崇佛法。研五術。善讀書。習禪定。著漢服。好篆刻。喜古樂。樂茶道。迷香道。對陳氏太極頗為推崇。對營造、古玩、納甲、奇門、服飾、文學、琴棋書畫、古文字、小語種多有涉獵。漢服運動先驅 2005年7月加入全國“漢服運動”發源地之一的“天漢民族文化論壇”,網名“烏鴉”,為論壇數個板塊的版主。是全國第一批“...
音樂會共演出了《賽乃木》《古樂情懷》《雪蓮》《且比亞特木卡姆·太孜間奏曲》《潘吉尕木卡姆“第一達斯坦間奏曲”》《木卡姆印象》和《烏扎勒木卡姆》等7支樂曲。文化軼事 木卡姆之母 阿曼尼莎汗,木卡姆之母。著有《精美的詩篇》《美麗的情操》《心靈的協商》以及對婦女進行訓誡的美學作品。木卡姆是新疆喀什...
神樂署坐落北京天壇西門內稍南側,坐西向東,是天壇五組大型建築之一,是專司明清兩代皇家祭天大典樂舞的機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又名神樂觀,清乾隆八年(1743年)稱神樂所,乾隆十九年改今名。神樂署是管理祭天時演奏古樂的機關,是專門用來培訓祭祀樂舞人員的機構。基本介紹 神樂署在圜丘壇西天門外西北,...
古代有六律,只古樂的十二個調,它包括黃鐘、無射等六個陽律以及大呂等六個陰律,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稱,而且還有固定的音高,如黃鐘相當於今天西樂的C調,無射相當於A調等。民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是中國音樂必不可少的組成,經數千年發展形成了品種眾多,曲目豐繁的態勢,大致可分為合奏與獨奏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