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特色,價值,內容,
特色
覺囊梵音是佛家所傳習的一種修行方法,是覺囊歷代大成就者藉助佛偈唱誦和樂舞等方式,來展現其對宇宙人生的深刻體悟;而禪修者則通過這樣的修行方式與佛陀和大成就者的生命境界相契合。其所要表達的是生命最本質的智慧與慈悲,強調在梵樂的修習中體悟
自然、清靜和空靈的境界。在千年的文化傳承中,覺囊梵音的歷代先師除了用口傳心授之外,還開創了本樂種獨特的記譜方法用各種不同形狀、不同粗細的線條來表示音的高低長短的“央移”樂譜。這使得古老的梵樂更加完整的保留下來,目前傳世的孤本曲譜達300多部,最古老的樂譜已有600年歷史。
覺囊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法脈,其教法以中觀“他空見”為核心,修法以“時輪金剛”立宗,尤其以顯密並重、傳承純正、法理透徹、事法完美、戒律嚴格而著稱。歷47代法主傳承至今,在千年歷史中湧現出篤布巴、多羅那他、雲登桑布等眾多大成就者,成為藏傳佛教五大教派之一。於佛法教理和修證之中,覺囊派又以“聲音供養”見長,將音樂和舞蹈納入佛法的禪修中,形成了獨具覺囊文化脈象的藝術形式。潛移默化中,千年覺囊梵音傳承已融入活態展示僧團的血液,賦予活態展示僧團守望、擔當的勇氣和信心。
價值
覺囊梵音展示集吹奏、敲打、樂舞、贊偈、唱念、手印、供養於一體,由恭迎、沐浴、皈依、禮讚、和樂五個方面組成。音樂古樸莊嚴,清轍流暢,堪稱“千年不斷的活態傳承,佛法智慧與慈悲的綻放,雪域高原的原生態藝術”。它不僅具有很高的音樂學術價值,而且在人類學、語言學、民俗學、宗教學以及中印文化交流史等方面同樣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內容
覺囊·梵音古樂由“金剛樂舞”和“普賢雲供”唱誦兩部分組成。開場的金剛樂舞是由四位僧人所展示的“舞蹈禪”修行,僧人穿著盛裝法衣,依梵音悠揚、清越的韻律而迴旋起伏,其動作的性格化,舞姿穩健莊重,極具雕塑感和造型美。僧人通過特定的樂舞,讓自己內在達到平衡與清淨,從而與本尊菩薩相感應,與清淨本性相契合,在提升自己生命體悟的同時,也與在場的修行者和觀看聆聽者互為道場,共同塑造著莊嚴肅穆而空靈灑脫的心靈氛圍。
“普賢雲供”是由20多位樂僧唱誦佛經和大成就者的道歌,樂僧們的唱茲念茲,則保留著藏傳佛教“聲明”的獨特傳統。其最突出的特點,便是他們唱念時音區之低和音色之厚。當那如海潮般特別渾厚、低沉的誦經聲從樂僧們的喉嚨深處滔滔而出的時候,聽眾們大都被這極具震撼力和穿透力的超低聲所震攝!與唱誦相和的是音色豐富的法器旋律,包括鈴杵、鈸鐃、法螺、法鼓,以及持奏低音的大型法號和善於演奏旋律的金剛嗩吶等,由於吹奏樂器的音量大、音域寬、音色變化豐富,因此持奏的音樂極具表現力和感染力。其中,金剛嗩吶的演奏技巧尤為精湛熟練,通過“鼓腮換氣吹奏法”樂僧們可以一口氣吹奏數十分鐘,並通過吹氣控制和指法變化增加裝飾性顫音,音色清越高遠、驚心動魄,具有很強的穿透力。細密的鈴鼓聲、雄渾的法號聲、清越的嗩吶聲……伴隨如海潮湧的梵唄唱誦,為修行者和聆聽者開啟了心神淨化和超越的藝術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