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背景,產生,現狀,擔憂,群體,評論,影響,提議,
簡介
信用卡啃老族,是指自己用信用卡瘋狂消費,待銀行催要還款時,他們卻把催款單寄給父母,讓父母給他們還款。這種讓父母還信用卡透支消費的群體在網路上稱為信用卡啃老族。這樣的群體大學生中占了好大的比例,因此引發社會擔心和網路議論。有人提出大學生要學會控制欲望,讓大學生學會理財是關鍵。
背景
隨著銀行業務的增多,辦理信用卡可以異地存取款不收費,很多人選擇了辦理信用卡業務。再加上每年必須刷卡六次否則需要繳納次年年費這樣的規定,一定讓很多大學生信用卡的持有者有過信用卡透支的經歷。信用卡給大學生帶來不少方便,但是它的透支功能也讓一些大學生花錢失去了節制。通過信用卡消費大都會在每月計畫消費的基礎上超支,主要消費集中在購買電腦、化妝品、服裝及交往應酬等方面。一些學生最後不得不向朋友和家人借錢還賬。部分大學生在辦理信用卡時並沒有真正理解信用卡所體現的消費理念,而僅僅看中了其透支消費的功能。
產生
信用卡刷卡消費成為一種消費時尚。超前消費,透支消費,但是一旦到了還款期限,問題便出現了。平時瘋狂刷卡的年輕人此刻就會被高額的透支款項逼得走投無路,最終,他們將目光轉向了自己的父母,由此便產生了一個新的群體:信用卡“啃老族”。
對於沒有經濟收入的大學生來說,透支了信用卡,靠個人能力償還是非常吃力的,於是在辦理過程中,就有人在“對賬單接收人”一欄直接填上自己父母的名字。於是“卡奴”由沒有任何收入的學生變成了父母,信用卡“啃老族”應運而生。
現狀
由於個別大學生過度透支消費,監管部門已提示各銀行注意控制發卡風險。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透露,前幾年信用卡的不良率在1%左右,近兩三年不良率升至2%到3%,而大學生信用卡的不良率在4%左右。
擔憂
群體
學校不間斷地會請一些銀行來專門替學生提供信用卡辦理的服務,在校大學生辦理信用卡的門檻基本為零,所以很多學只要見了有辦卡服務,便不假思索地會去辦理信用卡。信用卡其實是一種虛擬貨幣,刷卡消費時唯一能夠直觀地看到的也就只是卡內的一串金額數字而已。
評論
出門在外上學,所有的學費、生活費都是父母給,就算有個別同學有兼職的工作,那相對於自己全部的花銷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出門在外,花錢在所難免。但無論如何都要讓自己花的錢有個度,要學會控制自己花錢的欲望。身邊同學的家庭大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的家庭,供養一個大學生本身就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父母每月給我們的生活費往往都是經過細心計算,必定會有剩餘的。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在外不要委屈了自己,希望他們在吃飽穿暖的同時不要過得比同學差,所以只要略微節儉我們都會省出一部分零用錢。
當社會的誘惑太多,而大學生的理財理念又很欠缺,大部分是第一次脫離父母,消費比較隨意,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總感覺花完了可以跟父母再要。不要說我們還是在上學階段,父母對我們的供養是理所應當的,請站在一個新的角度上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成年,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樣任性,不能在生活上時時處處與別人攀比,我們並沒有什麼理由和資格來揮霍父母的血汗錢。信用卡消費的初衷並不是為了養成我們大手大腳、揮霍浪費的習慣,也不是為了給父母家庭帶了更多的負擔。我們應該首先從自我做起,樹立自己正確的消費觀,在生活上精打細算,注重節約。
影響
限制“啃老族”辦卡尚無高招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認為,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很容易使自製能力較差的人不懂得量入為出,形成沒有節制、過度依賴父母的不良生活習慣。作為個人,要懂得以“啃老”為恥;作為銀行應從制度上嚴格把關,避免向“啃老族”發卡。
提議
大學生要學會控制欲望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類的需求滿足可以分為即刻滿足和延遲性滿足兩種。在年輕人群中,即刻滿足常常占優勢地位,在購物消費上,往往是看好了什麼就要立刻買到手,缺乏前後的思量,因此刷卡消費、透支購物特別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中國的孩子在小時候沒有這種超前消費觀念的培養,在上大學之前往往都是在父母的監管下支配著自己的金錢,因此在上了大學,能獨立支配刷卡消費的時候更容易喪失自控能力,加上年輕人本身就容易行為衝動,才使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成為“卡奴”和信用卡“啃老族”。因此大學生們要用好信用卡,首先要學會控制欲望,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考慮清楚了再理性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