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社會歷史調查3》是200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
基本介紹
- 書名:佤族社會歷史調查3
- 作者:《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
- ISBN:9787105088768
- 頁數:127頁
- 定價:30元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佤族社會歷史調查3》是200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
《佤族社會歷史調查3》是200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內容簡介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包括《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
《佤族社會歷史調查》是200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民族問題五種叢書》雲南省編輯委員會。本書內容包括了20世紀50年代中央訪問團收集的資料,全國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組織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以及民族識別等工作所蒐集到的資料。內容簡介 《佤族社會歷史調查(2)》內容為:《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是...
《20世紀50年代西盟佤族社會歷史調查》是2015年7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仰松。內容簡介 20世紀50年代,國家民委啟動全國少數民族歷史調查工作,作者親身參與了雲南一帶西盟佤族的調查,《20世紀50年代西盟佤族社會歷史調查》根據調查的記錄寫成,生動真實記錄了當時佤族民眾的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狀況,內容涵蓋概況...
《佤族社會歷史調查(2)》內容為:《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是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五,內容包括了20世紀50年代中央訪問團收集的資料,全國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組織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以及民族識別等工作所蒐集到的資料,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各省、自治區陸續分別出版,全套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共有84...
《佤族社會歷史調查1(修訂本)》是2009年6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從刊》修訂編輯委員會。內容簡介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包括《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
《德宏傣族社會歷史調查(3)》是2009年6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民族問題五種叢書》雲南省編輯組。內容簡介 問世以來,民族自治地方社會和文化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各方面情況有了不少變化,為了進一步發揮這些歷史調查資料的作用,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
《佤山行:雲南西盟佤族社會調查紀實》是2009年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徐志遠。內容簡介 《佤山行:雲南西盟佤族社會調查紀實(1956-1957)》是作者在20世紀50年代到雲南西盟對佤族經濟社會進行長期考察的結晶,是一本佤山親歷記。作者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敏銳的觀察力和生動的筆觸,再現了半個多世紀前尚處於...
《佤族社會歷史與文化》是1995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之基。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之基,四川榮 昌人。1934年12月 生。1959年中央民族 學院歷史系研究生畢 業。現為中國社會科 學院民族研究所副研 究員。長期從事民族 學的調查研究工作。重點研究佤族。發表 論文和調查報告十多 篇,與他人合著...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滄源佤族自治縣卷》是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國慶。內容簡介 滄源佤族自治縣是我國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也是中國佤族文化的薈萃之地。滄源因邊關而神奇,滄源因文化而聞名,滄源因生態而秀麗,滄源因黨恩而昌盛。本書研究堅持學術研究的基本原則,注重資料的真實性...
《最後的秘境——佤族山寨的文化生存報告》,是文學報告,作者是伊蒙紅木(佤族),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作品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挖掘這些遠古文明,呈現佤族遠古部落、遠古習俗、現存文化現象、生存境遇、生活現狀和精神狀貌。全書共29篇文章,用圖片對文字做適當的證明。伊蒙紅木編寫的《最後的秘境...
1956年初進入佤文創製的調查研究階段,形成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字母,以布饒方言為基礎方言、以滄源縣岩帥鎮語音為基準音的《佤族文字方案》。197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學院和滄源縣共同編寫《佤漢簡明詞典》,於1981年出版發行。肖江說,“佤文的創製和詞典的出版,為推動佤族地區的文化建設、經濟發展和社會...
以佤族社會道德生活狀況的章節構架,展示了佤族倫理道德的基本狀況,通過佤族“口傳”歷史《司崗里》、民間文學、現存的宗教信仰和節慶文化儀式等分析總結了佤族道德構成的基本內容,並通過調查統計數據加以確證,力圖客觀全面地展現佤族在處理人、社會、自然三者之間關係的獨特倫理智慧。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在中國,歷史上各...
《西南少數民族歷史資料集》是2012年5月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心愚、秦和平。內容簡介 這本《西南少數民族歷史資料集》主要蒐集及整理20世紀50年代西南民族大學(原西南民族學院)部分師生開展的社會調查和關於雲南、貴州及四川部分民族的歷史、社會、經濟及文化等口述資料,以及70年代末對四川民族人口數量及分布...
清代時期,屬木戛里目統治;1988年,撤區建立雪林佤族鄉。截至2020年6月,雪林佤族鄉轄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雪林村。2019年,雪林佤族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歷史沿革 清代時期,屬木戛里目統治。民國時期,屬瀾滄縣木戛鄉所轄。1949年,屬木戛區。1961年,芒令...
2011年末,軍賽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鄉有商業網點156個。同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894萬元,比上年增長12.21%。金融 2011年末,軍賽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19萬元;各項貸款餘額829萬元。電信業 2011年,軍賽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鄉電信業務收入865萬元。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00年7月,軍賽...
第一章 社會人文狀況 第一節 民族語言文化資源的豐富性和差異性 一 民族語言文化資源的豐富性 二 民族語言文化的差異性 第二節 民族人口分布及歷史淵源 一 民族人口 二 民族分布 三 民族歷史淵源 第三節 行政區劃 一 當代行政區劃 二 行政區劃歷史 第四節 ...
1998年2至6月,縣文化局組織調查,發現多處石刻,專家提出:忙糯石刻點較多,分部較有規律,屬省內罕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學術價值,應視為雙江境內文化遺產。主要分布於忙糯鄉小壩子行政村小必地、老林寨、上必地自然村後山及忙糯行政村池塘村,許多圖案仍然清晰可辨,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雙江渡口 雙江...
《佤族傳統音樂研究》是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宗紅。內容簡介 《佤族傳統音樂研究》為關於雲南省佤族傳統音樂研究的專著。內容涵括佤族傳統民歌、樂器介紹,佤族傳統音樂的審美、創作,當前佤族傳統音樂的保護與傳承情況,以及佤族優秀民間藝人小傳、佤族地區傳統音樂田野調查等方面。《佤族傳統音樂研究》以大量的...
王祖芳,女,佤族。王祖芳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雲南省騰衝縣申報。項目名稱:佤族清戲。保護措施 2016年,騰衝市里給甘蔗寨撥專款修建了佤族清戲傳習所,裡面不光有排練廳,還有清戲歷史文化展示廳、音像廳。2017年3月14日至17日,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一行赴雲南省調研考察傳統表演...
按計畫,在1956年起的七年內,有計畫地派遣調查組,完成全國所有少數民族的社會經濟調查;1958年完成各少數民族概況的編寫;在此基礎上,編纂各民族的民族志,到1962年完成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的全部工作。雲南調查組分為六個調查分組:西雙版納傣族組、德宏傣族組、耿馬傣族組、景頗族組(附阿昌族)、佤族組(附德昂...
此後,民族工作的重點從民族識別轉入了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這項工作始於1956年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他說,中國的少數民族地區處於各種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從原始社會到封建制都有,是一部活的社會發展史,要趕快組織調查,“搶救落後”,把少數民族地區這些社會歷史狀況如實記錄下來。於是,負責此次大調查的全國人大民委...
《民族影志田野集錄》內容簡介:《中國民族報》2007年12月21日,在一篇題為《光影記憶的少數民族社會》報導中,對《中國民族志電影》作了這樣的評述:“新中國成立伊始,為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毛澤東親自倡議開展了少數民族社會歷史大調查。其間,作為一種記錄手段,電影首次在中國被大規模地運用到田野調查中,這次...
滄源岩畫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採用剪影式輪廓畫法描繪人物,繪製技法簡單、粗率,造型稚拙、古樸,已被列為雲南省重點保護文物。發現 滄源岩畫是1965年1月發現的。1978年七月作了第二次調查,又發現了兩個地點。畫分布在高山崖壁上,崖面一般比較平滑,現在保存較好的幾處都是崖壁上有巨石,從而避免了雨水的直接沖刷...
如對遜克縣新鄂村41戶鄂倫春人的調查,1931年僅有9戶使用12支連珠槍,同時也兼用“別拉彈克”槍。其餘各戶主要使用“別拉彈克”槍,其中有5戶還兼用火槍。連珠槍射程遠,穿透力強,用這種槍枝狩獵,獵物成倍的增長,因此在槍枝上貧富分化已表現出來。但槍枝還沒有發生出租的情況。階級社會過渡 另一種狩獵工具...
關於遠古新石器時代陶器的起源及其製作工藝和程式,在我國的歷史文獻中幾乎沒有什麼記載,要想研究它,就應運用民族考古學的研究方法。根據我國西南地區如傣族、佤族等的調查材料,來探討遠古人類的製作陶器的工藝和方法。我國遠古時代有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傳說,還直到50年代,我國人類學界和考古學界有學者在海南...
2003年調查發現,特區共3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每1萬人口中僅有2.3名醫務人員。瘧疾帶蟲率高達19.5%,5歲以下兒童死亡高達23.1%, 96%的婦女分娩在家中由傳統的接生婆接生並用未消毒的竹片斷臍。在調查的270名兒童中只有1名完成全程接種。1989年與緬甸中央政府簽訂停火和平協定後,特區出資建設、中央政府派出醫生...
深度調研 (五)加強調研,做好民眾性事件前期預防和善後工作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在商品經濟日趨繁榮,社會治安日益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加強調查研究,深入了解掌握社會各階層情況,探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民眾性事件發生的原因、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應該擺上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公安機關的議事日程,...
1951年暑假,與劉堯漢帶領雲南大學社會學系學生到武定民族地區實習、蒐集了許多資科,撰寫了調查報告。1953年,轉入歷史系任教授並任雲南民族史研究室主任。1954年,參加雲南省的民族識別工作,寫有總結報告。1956年參加雲南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工作,撰寫了調查報告。1959年,參加了雲南彝族簡志的編寫工作。1960年,參加四川大...
第一次調查時,就見到一個佤族老婦丟失四元人民幣,到這裡求仙人指引尋找方法。另外,在第二地點,丁來佤族傳說崖壁後面藏有寶物,崖畫是“寶物”顯靈所致。丁來寨佤族曾在該處挖掘,後因毫無所得而中止。第二地點崖根部還有一洞,即當時挖掘的遺蹟。價值意義 滄源崖畫是研究雲南多民族原始生活的寶貴資料。崖畫從...
書中大量的例子和資料取自嚴汝嫻和劉堯漢的調查報告和嚴汝嫻與宋兆麟合作的專著。《當代中國人類學民族學文庫:摩梭母系制研究》主要內容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背景;摩梭母系制:母系親族的結構與傳統;兩性關係模式:由母系制所決定的走訪制等。作者簡介 嚴汝嫻,女,1933年生人。1954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歷史系民族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