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粵劇

佛山粵劇

佛山粵劇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廣東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等使用粵方言地區的城鄉。明末清初,弋陽腔、崑腔傳入廣東。清代鹹豐、道光年間,廣東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為基本曲調,兼收高腔、崑腔及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用“戲棚官話”為基本語言,間雜以粵方言,逐漸形成粵劇。1912年前後,粵劇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廣州方言,表演體系日趨完善,開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調,並改假聲演唱為“平喉”演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山粵劇
  • 所屬地區:廣東佛山
  • 流行地:廣東省、廣西南部、香港、澳門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Ⅳ—36
  • 申報日期:2006年 
歷史沿革,劇目,

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弋陽腔崑山腔梆子徽調漢調等,傳入廣東,廣東本地戲班演出的聲腔受這些外來聲腔的影響很大,所唱聲腔是一唱眾和,被稱為“廣腔”, 從現在粵劇的音樂中還可以看出弋陽腔和崑腔的痕跡。清代道光年間,廣州的戲班分為本地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大都演徽班戲,而本地班大都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動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間外省戲班來粵者甚眾、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了豐富的養份,藝術日臻成熟,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崑山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為主要唱腔。後徽班影響日益擴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為基本唱調。同時也保留了部分崑山腔、弋陽腔、廣腔,並吸收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 此時的本地班已經與外江班“判然迥殊”,進而逐漸形成粵劇。清鹹豐四年(1854),粵劇藝人 李文茂,率領梨園子弟與天地會陳開所部一同回響太平天國起義,自封為王,清政府因此下令禁演本地班戲。禁令一下,本地班沉寂了15年之久。在此期間,粵劇的藝人只能搭班加入漢劇和徽劇的戲班,或者掛著京劇等別的劇種的名進行演出。這樣,粵劇中的梆子腔和簧腔開始合流。後來,粵劇中二簧的成分甚至超過了梆子。清鹹豐十一年(1861)禁令稍弛,本地班再度興起。同治年間(1862-1874),粵劇藝人又公開組班演出,其班社曾到過河南、浙江、廣西、雲南、湖南、安徽以及香港、澳門等地演出。粵劇恢復演出後,在劇目內容和表演藝術上,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辛亥革命期間,粵劇藝人受春柳社新戲(文明戲,即早期話劇)的影響,組織“志士班”宣傳革命民主思想。在這種新思想的浪潮下,粵劇開始改良,其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20年左右,粵劇從語言上徹底地本地化,從“戲棚官話”改為用粵語,演唱方法也改為本嗓,放棄了梆子腔用假嗓的唱法。梆子和二簧都唱低八度,使梆子和皮簧在風格和唱法上統一起來。1920年前後,隨廣州、香港、澳門等地資本主義商業的日益發達,有些粵劇班社也以廣州及香港、澳門等大城市為活動據點,習慣上稱之為“省港班”。“省港班”在廣州、香港、澳門等大都市的大劇場裡演出,大量吸收文明戲、話劇和電影的手法,從音樂唱腔、角色行當、表演程式、舞檯布置到演出劇目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它的基本聲腔以梆子二簧為主,但是也保留有其他的民間說唱曲調,引進了流行歌曲和爵士音樂。伴奏樂器還使用了小提琴、薩克斯、電吉它、爵士鼓等西洋樂器。表演程式大為簡化。角色行當由原來的十大行當,變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劇目的編排要照顧到六大台柱的戲分。劇目上大量地編演新戲,傳統戲很少上演。新戲大量改編自電影、外國小說、通俗話本、話劇,還有一些杜撰的劇目。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粵劇發生重大變化的年代,也是被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文武生薛覺先和醜生馬師曾對粵劇的革新都頗有貢獻。薛覺先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全面,生旦淨醜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小生為出色,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馬師以丑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醜態,有莫里哀之風。不但在兩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年,也深受歡迎。他們和小生白駒榮、小武桂名揚被稱為粵劇“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醜的廖俠懷)。實行男女合班後,上海妹創造了粵劇女腳特有的抒情唱法,後以紅線女影響最大。同時,廣州的羅品超、文覺非、陳笑風和香港的新馬師曾、何非凡、林家聲等也都各有擅長,頗有影響。新中國建立後,大力扶植粵劇的傳統風貌,在革新的同時,也繼承了粵劇的優秀傳統。新中國成立初期,勝利越劇團在廣州首演解放區改編的粵劇《九件衣》,被評論界譽為“粵劇革命的第一聲號炮”。從廣州解放至1952年,在廣州劇場上演的舉目多達一千七百餘個。粵劇界積極挖掘、繼承優秀傳統,在藝術上進行了全面革新,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於生活氣息等方面都有改進,不僅演出了很多優秀劇目,而且培養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廣東粵劇院。到1982年,廣東省已有粵劇團七十餘個。
佛山粵劇
佛山粵劇
佛山粵劇
佛山粵劇
佛山粵劇

劇目

粵劇的傳統劇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進士》、《五登科》等所謂“江湖十八本”,後又出現《黃花山》、《西河會》、《雙結緣》、《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和《蘇武牧羊》、《黛玉葬花》等“大排場十八本”。其他代表性劇目還有《白金龍》、《火燒阿房宮》、《平貴別窯》、《寶蓮燈》、《羅成寫書》、《鳳儀亭》等。粵劇基本聲腔為梆子、二簧,兼有高腔、崑腔及廣東民間說唱、小曲雜調等。粵劇樂隊最初由二弦、月琴、三弦、竹提琴、簫“五架頭”組成,後又陸續吸收了其他一些新式樂器。 粵劇原有末、生、旦、淨、醜、外、小、夫、貼、雜十大行當,後精簡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六類。粵劇表演帶有質樸粗獷的特色,有單腳、滑索、運眼、小跳、拗腰等絕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靶子、手橋、少林拳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都十分出色。粵劇化裝簡練,色彩濃艷,服裝多採用廣繡,精美華麗,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粵劇廣泛吸收廣東音樂、廣繡、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藝術形式,充分體現了廣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傳統,輻射範圍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華人中具有極強的文化凝聚力。但面對現代都市文化的猛烈衝擊,粵劇的生存空間已大為收縮,處於瀕危狀態,必須儘快投入力量對之進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