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發揚佛德之事,稱為佛事。又作立地。據維摩經卷下載,佛陀將一切事均視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於禪宗,用以指舉揚佛法之行事,如開眼、安座(安置佛像於堂內)、拈香、上堂、入室、普說、垂示等,均為佛事。後世泛稱於佛前舉行之儀式為佛事,又稱法事、法會,或指超度亡靈之誦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事
- 解釋:凡發揚佛德之事
- 又作:立地
- 後世泛稱:於佛前舉行之儀式為佛事
凡發揚佛德之事,稱為佛事。又作立地。據維摩經卷下載,佛陀將一切事均視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於禪宗,用以指舉揚佛法之行事,如開眼、安座(安置佛像於堂內)、拈香、上堂、入室、普說、垂示等,均為佛事。後世泛稱於佛前舉行之儀式為佛事,又稱法事、法會,或指超度亡靈之誦經。
以下為中國漢地佛教的主要佛事儀式:懺法 原是佛教徒懺悔罪愆的儀則和行法。起於東晉道安、慧遠、宋、齊、梁、陳亦頗流行,特別是梁、陳之際,懺法繁興。梁武帝親制《六道慈懺》自行。後經元代智松重訂,為近世通行的《慈悲道場懺法》(世稱《梁皇懺》),10卷。其中1~2卷講扳依三寶、斷疑、懺悔、發...
三種佛事,教義名數。大乘指“善”、“無記”與“不善”。“三業”都可以通向佛道。據《維摩詰經·菩薩行品》鳩摩羅什注曰:“一以善作佛事,二以無記作佛事,三以不善,八萬四千煩惱是也。”僧肇注特別解釋第三種:“眾生皆以煩惱為病,而諸佛即以之為藥。如婬女以欲為患,更極其情慾,然後悟道;毒龍以...
“香花佛事”是指流傳在梅州市的一種佛教文化與客家民俗文化相結合的特殊文化載體,俗稱“修 齋救苦”和“拜懺”“架橋”,作用於救度和祈福。客家地區的香花派僧尼在舉行法事時,說唱勸善和忠孝的故事,表演帶民俗意義的舞蹈和雜技,融佛教儀式和民 俗表演於一體,這種形式被客家人稱為“香花佛事”,簡稱“香花...
焰口是餓鬼道中鬼的名字。是根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一種佛事儀式。是放焰口這一法事的施食主要對象,後來逐漸等同於“放焰口”這一法事名字。定義 焰口者,鬼名也。此餓鬼因喉細如管不能納食而須由法師變化法食方得飽滿故名。來源 經中說:佛在迦毗羅城尼具律那僧伽藍,為諸比丘並諸菩薩說法...
以音聲作佛事之意。即用誦經、唱佛名乃至以歌舞音樂等供養佛的禮儀。《維摩經》卷下〈菩薩行品〉所云(大正14·553c)︰‘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即系此意。又,《法華經》〈方便品〉有言,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皆已成佛道。《維摩經略...
做佛事,讀音 zuò fó shì,漢語詞語,意思是延請和尚禮佛誦經。解釋 延請和尚禮佛誦經。出處 郭沫若 《孔雀膽的故事》:“第二天, 梁王 又邀 段功 到東寺去做佛事,一說是做壽,便令番將在 通濟橋 頭把他 * 了。”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一章二:“一二十個和尚,平時靠常住田租米過日子,加上替本...
《佛事圖說》是2006年12月1日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禾三千、吳喬。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些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與超前的思想。內容簡介 為了全面展現釋迦牟尼“超前的思想,非凡的人生”和歷代著名禪師“高深的意境,醒世的智慧”,本書以佛經為本,匯集了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去世的所有資料,以展小故事的...
為什麼要做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是2004年福建莆田廣化寺出版的圖書。前28頁告訴你什麼是做佛事,亡靈是什麼,誦經做什麼,放焰口做什麼;後面講的全是沒譜的醫學常識
2012第四屆中國深圳國際佛事用品展覽會,以“和諧慈善事業,創新產業發展”為主題,為廣大佛事用品生產企業和海內外的貿易商、採購商、經銷商搭建了優質高效的貿易平台,使之成為同海外佛教界聯誼的紐帶,開創佛事用品展歷史上新的一頁。展會介紹 二零一一年五月一日,五洲嘉賓雲集深圳,“2011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
2012第七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覽於2012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主辦單位:廈門市總商會 廈門市國際商會。承辦單位:廈門會展金泓信展覽有限公司。協辦單位:泰王國駐廈門總領館商務處 中華佛教文化院 台北市佛具商業同業公會。展會信息 舉辦展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廈門市總商會 廈門市...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略稱水陸,或名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漢傳佛教中一種隆重而盛大的佛事儀則。發展歷史:近代學者認為是唐代密宗的《冥道無遮大齋》與梁武帝的《六道慈懺》相結合的產物。最初是由梁武帝於天監四年(505)在金山寺修建水陸法會。北周與隋代,此儀不行。至唐鹹亨(...
《普寧寺觀佛事》是清代詩人弘曆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塞垣筏寶煥林珠,大聚衣黃偏袒徒。宗喀巴傳慧燈耀,三摩耶式梵宮圖(是寺肖西藏三摩耶寺為之)。象龍步踏惟天力,老幼駢觀與眾娛。神道何妨權設教,若論佛法本來無。作者簡介 弘曆(1711-1799),即清高宗。清代皇帝。年號乾隆。1735-1796年...
廛中佛事 《廛中佛事》 作者釋惟一 ,據考證是宋朝的一首詩詞。詩詞正文 幾回幾巷復穿衢,貨賣南方鎮海珠。一栲栳都傾出了,不知酬價有人無。
放焰口(fàng yàn kǒu),佛教儀式,為一種根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施食餓鬼之法事。該法會以餓鬼道眾生為主要施食對象;施放焰口,則餓鬼皆得超度。亦為對死者追薦的佛事之一。原由 餓鬼名 據《救拔餓鬼陀羅尼經》中所載,一日,釋迦尊者在迦毗羅衛國的僧伽藍所,正在為諸比丘和諸大菩薩以及無...
佛教用品(Buddhism Item)即佛教信徒日常供奉佛、菩薩所需的吉祥物品,以及佛教信徒日常生活所需所用物品及一些佛事用品。其中供佛類的用品主要包括有:佛像、佛龕、佛畫、舍利塔、佛塔 佛事用品主要有:佛教書籍、經書、念珠、寶石、佛香、寶蓋、佛旗、蓮花彩、香、供桌、香爐、木魚、鼓、唐卡 佛教僧眾日常用品包括:...
佛事儀節通式表 1、 請師: 請主持法事和尚及諸師入壇 2、 灑淨: 主法者以甘露水清淨道場 3、 請聖: 請諸佛菩薩龍天護法蒞臨神力加持 4、 請眾: 普請六道眾生及有緣者共聚道場修行 5、 供養: 以香花燈塗果饌樂等供養諸聖賢 6、 懺悔: 大眾向諸聖及怨親陳白悔過,淨滌身器 7、 三皈: 大眾...
設立道場以七天為一周期做佛事,若念阿彌陀佛,則稱念佛七,若念觀世音菩薩,則稱觀音七,若禪坐,則稱禪七,此外還有楞嚴七、大悲七等等說法,可以統稱佛七。基本介紹 佛七源於佛七講話(道源法師講述 許寬成居士記)念佛須知 知了生死 今天得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誠屬殊勝因緣。台中佛法興隆,‘打七’乃是...
天水的佛事活動歷史悠久,尤以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的“浴佛 節”最為有名。這一天,麥積山石窟、甘谷大像山石窟、華蓋寺石窟、武山水簾洞石窟、木梯寺石窟、秦城區的南郭寺、北道區的淨土寺迎來成千上萬的遊人。各石窟、寺院在舉辦佛事活動的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遊人,還開展各種文藝娛樂活動,舉辦旅遊商品和書畫展...
三時繫念是元朝的中峰國師所提倡的佛事。三時繫念意是把佛事分成三段時間來共修;繫念則意為用身、口、意來觀想阿彌陀佛經文裡的道理,以及觀想極樂世界的清淨淨土。在這過程里,不只用嘴念,而是要統用身口意專注觀想;嘴念心也念,在念佛時就專注觀佛,而念經文時就得觀想經文的道理。三時繫念:元朝中峰明本...
既以和土範金、圓成寶相,用是諏吉選日,開點靈光,伏願現實相,放無量光,巍巍蓮座,作群生低頭禮敬之因,昱昱金軀,示弟子瞻仰如來諸佛菩薩,依相莊嚴,光照十方,何待弟子為之開啟,然而實際理法不存,佛事門中萬法不備,理應如是,事世應為,取足之教,皈依則三途盡撥,秉教及九品頓超,妙理妙法應為如是,如理...
梵事 梵事,讀音是fàn shì。意思是清淨的佛事。解釋 清淨的佛事。出處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 育王 奔命,掃地戶而獻神兵;梵事馳心,感天官而下靈匠。”《法苑珠林》卷四八:“或爲梵王,善弘梵事,得大禪定。”
善男信女都願意在這一天來寺院燒香還願,或禮佛誦經,或布施錢物,或打齋供眾,或燒吉祥疏、薦亡疏,或聽法師講經,或請僧人做佛事等等;而在寺外,各種經貿和文娛活動亦豐富多彩。由於圍繞浴佛節的這類活動往往持續多日,參加的人眾多,以至年復一年,在許多寺院形成了傳統的廟會。盂蘭盆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的“...
佛教音樂,中國佛教寺院和信眾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所用的音樂。佛教認為,音樂有“供養”、“頌佛”作用。形式有聲樂和器樂等多種。佛教音樂(Buddhist music),簡稱佛樂,是指佛教用以闡明佛理弘揚佛法的佛事音樂,也可指世人創作的歌頌佛教的音樂。佛樂通常莊嚴清淨,蘊含慈悲之情,使人聽後動容,起歡喜之心,動...
佛事儀式與節日 佛事儀式 原是釋迦時代所行的宗教活動,傳到中國後演變為滿足信眾需求的經懺、佛事活動。主要有各種懺法、水陸法會、盂蘭盆會、焰口等。藏族地區的佛事儀式,其誦經說法、傳召大會等顯宗法事與漢族地區佛教基本相同。另外還有密宗的傳法灌頂和修法等儀式。傣族地區佛事儀式則或多或少帶有當地居民固有的...
送佛,讀音是sòng fó。意思是僧人做佛事超度亡靈時,要發牒請佛,獻齋上供,事畢,化紙把佛送走,謂之“送佛”。解釋 僧人做佛事超度亡靈時,要發牒請佛,獻齋上供,事畢,化紙把佛送走,謂之“送佛”。出處 《水滸傳》第四五回:“當夜五更道場滿散,送佛化紙已了,挾作謝回去。”《石點頭·莽書生...
佛教儀式通常也叫“做佛事”,廣義地說,一個人凡是做與佛教有關的事如求佛、拜佛、誦經等等都叫“做佛事”。狹義的佛事則指佛教寺院中舉行的各種法會、儀式。本書所說的佛教儀式包括各種懺法、法會、佛家節日慶典以及一些專門的修行方式。佛教儀式有許多固定程式,不能輕易改變,一般須集體配合,在特定的時間,為了...
道風所播,遐邇景從,法化廣被,名遍遠近,仍粗衣淡飯,不登大坐,不打經懺佛事,遠離名聞利養。不離因果,不談玄妙,倡導老實念佛。所有供養亦捐善舉,慈善救濟,資助流通法寶數百萬冊。臨終預知時至,領眾念佛,跏趺而坐,含笑往生。荼毗後,示現舍利無數。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對中國近代...
佛事活動 大雄寶殿,是寺里舉行大型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大殿四周有石雕的迴廊環護,前面則與卷棚重檐式的獻殿連為一體,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內供釋迦、彌陀、彌勒三世佛。在這座莊嚴的大雄寶殿里,我國藏傳佛教的大活佛達賴、班禪,朝拜五台山時都曾在這裡講經說法。同時,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班禪額爾德尼卻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