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上沅
- 出生地:江陵
- 出生日期:1897年10月4日
- 逝世日期:1970年4月30日
- 職業:中國戲劇教育家、理論家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英文系
- 主要成就:在美發起的“國劇運動”
- 代表作品:《表演藝術大綱》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余上沅(1897-1970)湖北江陵人。中國戲劇教育家、理論家。湖北江陵人。生於1897年10月4日。1970年4月30日在上海逝世。余上沅1912年入漢口文華學校,畢業後升入大學部文科學習。後經胡適、陳獨秀介紹,轉入北京大學英文系攻讀西洋文學,192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這時參加愛美戲劇活動,並在《晨報》副刊發表有關戲劇的文章。1923年留美入卡內基大學藝術學院學習戲劇,繼轉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專攻西洋戲劇文學及劇場藝術,在阿美利加戲劇藝術學院格迪斯技術所兼修舞台技術,同時繼續為《晨報》副刊撰稿,介紹美國戲劇動態和有關戲劇理論。1925年歸國,在北京組織"中國戲劇社",後在北京美專(後改北京藝術專科學校)開辦戲劇系,並講授現代戲劇藝術、舞台設計及表演、排演諸課程。還為五五劇社導演他的獨幕劇《兵變》等劇。
1926年秋,余上沅任上海光華大學、暨南大學等校教授,並與徐志摩等籌辦新月書店,擔任編輯兼經理,翻譯《長生訣》、《可欽佩的克萊敦》等外國名劇出版。還收集有關戲劇論文輯成《國劇運動》一書。1928年冬,復受北平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秘書之聘,兼任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戲劇系教授,並業餘組織北平小劇院。在此期間他先後導演了《茶花女》、《法網》等名劇。1935年陪同梅蘭芳赴蘇聯訪問演出。繼赴西歐各國考察戲劇教育。
清道光年間,湖北名伶米應先(喜子)、余三勝先後將漢調(今稱漢劇)帶到京城,後來漢調和徽調融為京劇,米、餘二人被譽為京戲的開山鼻祖。幾十年後的民國年間,又是有兩位熱愛戲劇的湖北學子自黃鶴樓下進入清華學校,再留學美國。他們在大洋彼岸發起“國劇運動”,在文化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筆。此二人就是湖北沙市的余上沅和湖北浠水的聞一多。
1924年夏,余上沅、聞一多先後匯聚於地處紐約江濱的萬國公寓。同住公寓的還有張嘉鑄、趙太侔、熊佛西等熱愛戲劇的中國留學生。余上沅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西洋戲曲文學與劇場藝術,聞一多此時主攻方向是美術,且對舞檯布置和服裝設計很有興趣。這幾位中國現代文化的先驅聚集在大洋彼岸,事出偶然,卻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幸事。
在紐約的日子裡,余上沅經常與張嘉鑄、趙太侔、聞一多、熊佛西等人聚會。這些志同道合者,每每相約至中華酒樓,邊吃餛飩、喝五加皮,邊談論戲劇藝術,並躍躍欲試。不久,聞一多與熊佛西合編了一個獨幕劇,接著又與余上沅、趙太侔合作組織了《牛郎織女》(洪深編劇)的演出。初試成功,同道們笑逐顏開,欲再上一層樓。
1924年冬,劍橋中國同學會發起自編自演英文劇《此恨綿綿》(一名《楊貴妃》)。此劇取材於中國古典名劇《長生殿》,余上沅在改編時,充分吸取了中國傳統戲曲濃厚的寫意特徵,並由聞一多譯成英文。開演前,余上沅與聞一多、趙太侔、張嘉鑄等幾位編導人員日夜聚集於一起,為每一句台詞、每一道布景、每一線燈光而運籌、斟酌。大家儘管有時爭論得面紅耳赤,最後還是統一到一起。在華僑商人的資助下,《此恨綿綿》終於萬國公寓禮堂正式公演。扮演楊貴妃的黃倩儀和扮演唐明皇的黃仁霖,身著聞一多設計的繪有大海、紅日、白鶴的華麗戲服,加上趙太侔以象徵手法設計的布景和燈光,演得格外起勁。余上沅、趙太侔、聞一多,還有謝冰心分飾劇中角色。觀眾掌聲不絕,演出大獲成功。次日,報紙上刊登出讚揚文章,稱:《此恨綿綿》“勝過其它各國的一切表演,為國家爭取到光榮”(《黃仁霖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落幕那天,余上沅、聞一多、趙太侔、張嘉鑄等四位主要編導人員,聚集在余上沅寓所的圍爐旁,邊烤火,邊總結這次演出的得失。在海闊天空的泛論中,四位熱血青年討論出一個前衛話題:“國劇運動”,“國劇運動”,就這樣被提出來了。
如何開展“國劇運動”,余上沅等人首先進行了大量調查。他們跑遍紐約各個劇院,了解劇場建設知識。連籌建劇院所要涉及的顏料店、電器公司、玻璃店、布店、服裝店、珠寶店、膠鋪、石灰鋪、照相館等他們都曾多次光顧過。
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醞釀,又經十幾次修改,他們起草了一個《北平藝術劇院計畫大綱》。《大綱》構想:籌建北平藝術劇院、演員學校、戲劇圖書館、博物館;創辦《傀儡雜誌》;籌集選送留學生學習戲劇藝術的資助金,還有一些演出的節目。
這個時期,余上沅、聞一多、張嘉鑄、熊佛西、林徽音、梁思成、梁實秋等旅美的戲劇愛好者,還發起成立“中華戲劇改進社”。大家“公決由刊行出版物入手”,計畫刊行專注於戲劇方面”的出版物有《雕蟲》、《河圖》兩種。訊息傳出,投稿者紛紛。
1925年1月28日,余上沅致函胡適,介紹他們在美國“於戲劇藝術具有特別興趣而又深有研究”。信中還邀請不久前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諸先生加入中華戲劇改進社。
《此恨綿綿》演出成功,余上沅等人在旅美華人中聲名大振,劍橋中國學生會的主持者也大受鼓舞。1925年春,他們發起自編自演英語劇《琵琶記》,並特邀余上沅和趙太侔指導排演。3月28日,《琵琶記》在美國著名劇院之一---波士頓考普萊劇院上演,再獲成功。
中國留美學生兩次英文古裝演出,使廣大觀眾品味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內涵,反映強烈。當地的《基督教箴言報》還專門報導了中國留學生的這一盛事。
1925年夏,余上沅、聞一多等幾位志同道合者陸續回國。後來他們創辦了北平藝專戲劇系,在《晨報·副刊》開闢《劇刊》專欄討論國劇,在上海創辦《新月》雜誌倡導“國劇運動”,還在北平創辦了“小劇院”,培養了白楊等一批傑出表演藝術家。回國後,他們最傑出的工作是,創辦了“當時戲劇最高學府”---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後來,中國舞台和銀幕上許多中堅人物都出於該校。
1926年秋,余上沅任上海光華大學、暨南大學等校教授,並與徐志摩等籌辦新月書店,擔任編輯兼經理,翻譯《長生訣》《可欽佩的克萊敦》等外國名劇出版還收集有關戲劇論文輯成《國劇運動》一書1928年冬,復受北平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秘書之聘,兼任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戲劇系教授,並業餘組織北平小劇院。在此期間他先後導演了《茶花女》、《法網》等名劇。1935年陪同梅蘭芳赴蘇聯訪問演出。繼赴西歐各國考察戲劇教育.1935年秋,國立戲劇學校在南京成立,被聘為校務委員兼校長。他先後聘請了應雲衛、陳治策、曹禺、馬彥祥、王家齊等人為專任導師,自兼表演主課教師,並導演了W.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等。抗戰開始,余上沅率劇校撤退到長沙、重慶,組織學生課餘演出街頭劇,宣傳抗戰。1939年春,再度遷校四川江安,1941年劇校改名為國立戲劇專科學校。余上沅一貫遵循蔡元培的治校經驗,延聘有真才實學的教師任教同時倡導教師科研活動,率先撰寫了《表演藝術大綱》、《導演藝術大綱》和《舞台設計提要》等文,對於建立正規化戲劇教育制度和培養戲劇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
人物評價
【一】
余上沅是誰?面對名人故里尋訪系列中的余上沅,我感到陌生。在搜尋引擎里鍵入"余上沅",搜出506項,其中作為人名的"余上沅"是和這樣一些人聯繫在一起的:張道藩、趙太侔、聞一多、曹禺、宋之的、沈西苓、梁實秋、沈從文、羅隆基、徐志摩,和余上沅聯繫最緊密的一項工作是"國劇運動"。
打電話到武漢某大學中文系請教:在上世紀20、30年代與諸多名人有關、與一場文學革命有關的余上沅究竟是何許人物。對方一聽我們尋訪的人物是余上沅,竟回答說:"我們系裡沒有叫余上沅的。"
歷史的煙塵淹沒歷史中的人物時,只有傑出者閃耀的光芒會進入後來者的眼睛,引導他們看到曾經燃燒的軌跡。在趙景深先生所著的《文壇憶舊》中我看到了余上沅的光芒:"在現代話劇方面有功績且有發電機一般的推動力量的是余上沅先生。"同時我從《中華民國人名鑒》中獲知余先生是"湖北省江陵縣(今荊州市沙市區)人,美國大學畢業。歷任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及光華大學戲劇學校教授,上海新月書店經理、國立北京大學英文系講師等。"
仲春時節也許沒什麼不同,一樣的草長鶯飛。只是余先生在32年前的春天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而我在32年後的春天來到了他的故鄉,尋找他的蹤跡。
【二 】
余上沅生於1897年,自幼喜歡看戲。他家境清寒,7歲在同屋劉壽林開辦的私塾附讀,12歲輟學到布店當學徒,15歲時他考入武昌文華書院。"五四"運動時期,他結識了陳獨秀,並由陳獨秀介紹給了胡適。1920年,余上沅入北京大學英文系讀書,畢業後到清華學堂任教。1923年他得到清華學堂半公費補助留學美國。從1921年到1924年,余上沅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並對戲劇產生了很大興趣。在赴美前夕,他公開發表了"我愛文學而尤其愛戲劇"的宣言,全然不顧當時社會上瞧不起"戲子"的傳統偏見。
余上沅赴美留學的另一半費用是由父親的朋友資助的,條件是余上沅必須學政治。而余上沅和熊佛西等到美國後,先在匹茨堡卡內基大學戲劇系攻讀,後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生,專攻西洋戲劇文學和劇場藝術。不肯學政治的余上沅失去了資助,他不得不於1925年提前回國,同行的有趙太侔、聞一多。
回國後的余上沅和趙太侔、聞一多一起在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開辦了戲劇系,這是我國第一次在正式學校里開設戲劇系,也是余上沅為中國戲劇教育事業努力終生的開始。吳祖光先生在回憶他的姑父余上沅時說:"他的一生也證明他實踐了自己的宣言。但是他沒有走戲劇藝術家的道路,而走的是戲劇教育家的道路;他決不缺少作為一個戲劇藝術家的素質和才能,但是他看得更高更深更遠,他著眼於更寬廣的戲劇事業。只有富於犧牲精神的人才能做一個真正的教育家。"
躬耕於戲劇教育園地的余上沅於1935年在南京籌建了國立戲劇學校,並擔任校長。學校最初為兩年制,結合教學經常舉行演出。余上沅除授課外,還擔任導演。第一屆學生於1937年畢業,畢業大戲即是余上沅導演的莎翁名劇《威尼斯商人》。抗日戰爭爆發後,劇校遷徙,沿途進行抗日宣傳演出。1940年劇校改為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學制為3年,這是我國第一所戲劇專業的大專院校。余上沅主持國立劇專14年,力主兼包並容,支持左翼戲劇家在校開展革命戲劇活動。在那些艱苦的歲月里,余上沅以"忠恕勤儉"、"三省吾身"自勵,不惜變賣書籍衣物,堅持戲劇教育。14年間劇專畢業學生數百人,當今中國戲劇電影界的許多知名人士,都曾在劇專任職或學習,曹禺曾任劇專教務長,張駿祥、焦菊隱、洪深、馬彥祥、吳祖光、應雲衛、陳鯉庭、吳曉鈴、金韻之、楊林彬、黃佐臨等,都曾在這裡執教;凌子風、謝晉、劉厚生等,曾在這裡深造。
解放後,余上沅在上海滬江大學、復旦大學任教,業餘仍關心戲劇活動,曾為學生劇團導演過《阿 Q正傳》等戲。作為上海第一屆文代會的特邀代表,余上沅1950年到北京參觀學習,此時他再次見到了周總理(抗戰時期曾在重慶見過面),總理面囑:"你應歸隊搞戲劇。"1959年余上沅調到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任教授,開設西洋戲劇理論等課程,後又到研究室,主要從事戲劇理論名著的翻譯和有關教材的編寫工作。曾為余先生復旦同事的賈植芳先生30年後仍記得余先生書房深夜的長明燈,他說那是余先生"閃亮的心"。
1955年,余上沅受"潘、楊冤案"的無辜株連,曾身陷囹圄。楊帆(石蘊華)曾是余先生的學生,並曾在劇校任職。後在"文革"中余上沅再次受到衝擊,1970年4月30日,他因癌症得不到治療,體力枯竭而去,終年74歲。
【三】
作為中國現代話劇的奠基者之一(吳祖光語),余上沅還在戲劇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話劇本是西方的產物,余先生是最早把西方戲劇介紹並移植到中國的重要人物。上世紀20年代,他和一批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提倡"國劇運動",在當時和對後世都有很大影響。余上沅在《國劇運動》論文集的序言中說:"中國人對於戲劇,根本上就要由中國人用中國材料去演給中國人看中國戲。這樣的戲劇,我們名之曰'國劇'。"這是他為中國話劇下的註解,也就是我們說的話劇民族化。
對於源遠流長的傳統戲曲,余先生也是充滿了熱愛並對其理解深刻。他在《舊劇評價》一文中,對西方戲劇和中國戲劇分別作了"一個重寫實,一個重寫意"的精到而細緻的分析,並把重寫意的中國戲劇理解為"最純粹的藝術"。在《中國戲劇的途徑》一文中,他對象徵的中國戲劇和寫實的西方戲劇熱情地寄予"不期而遇", "聯合勢力"的充滿浪漫主義激情的期望。他說:"並不是希望大家站在平等線上走。絕對的象徵和絕對的寫實是得不到共同之點的。好在平行線是理想的,把所謂之平行線引伸到極長極長的時候,其終點還是兩相會合。寫實與象徵也是一樣,彼此多少有點互傾的趨向,這個趨向是叫他們不期而遇的動機。等到時機成熟了,宇宙、人生、藝術、戲劇,一切的一切,都得了最終的調和,那么古往今來的那個大夢也就實現了。"
傳統的戲劇觀對戲劇本體的理解一直是以戲劇文學為中心的,因而彪炳史冊的多是劇作家,他們以戲劇文學上的成就而著稱於世。余上沅先生一生留下了為數可觀的戲劇著作,這裡面有劇本,但更大量的是戲劇理論方面的譯著。正是由於余上沅等人所作的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國劇運動"從一開始就表現得相當自覺和主動,沒有了話劇剛舶來時的倉促紊亂和飢不擇食。他們既從事戲劇教育,又創辦戲劇雜誌,注重戲劇宣傳;他們不僅廣泛深入地探討戲劇理論,而且不懈地組織劇社,躬身戲劇實踐。整個國劇運動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戲劇觀念的一次覺醒。
【四】
身為中國話劇先驅的余上沅因種種原因在文學史和戲劇史上受到了顯然的冷遇。一顆中國話劇的啟明星,在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之後,就沉入了孤寂之中。我們試圖在余上沅的家鄉找到一些他的蹤跡,但少小離家的余先生之於故鄉似乎就只有地方志上不足千字的介紹。我們也找了很多相關部門和人士,但大家都不"認識"余先生。余先生的夫人陳衡粹(陳衡哲之妹)曾說過余先生幼時家住沙市九十鋪,經當地人指點,我們來到了原來的九十鋪,沙市區紅門路一帶,車水馬龍間根本沒有了當時一個布店學徒的家。
此次尋訪余上沅先生要特別感謝曾為余先生學生的駱文先生,他一直關注著我們的採訪,並數次為我們提供幫助。余先生一生的貢獻雖然卓著,他本人卻如同流星一般滑過中國戲劇界的天空,光芒被有意或無意地掩蓋了,但他燃燒時所釋放的能量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