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運動

國劇運動

國劇運動的主要發起人是當時留學美國回國的余上沅趙太侔、聞一多、熊佛西、張嘉鑄等人,他們在留美期間就曾商量改革中國戲劇之事,回國後即在1926年決定發起該運動,並獲得新月社的徐志摩梁實秋、陳西瀅、葉公超等人的支持,他們組織了中國戲劇社,並在當時徐志摩主持的《晨報副刊》中,發行了十五期的〈劇刊〉,發表多篇文章,包括關於建設國劇的主張計畫、對劇本、舞台、演員的討論以及對西方戲劇家的引介等,後來並由余上沅將這些文章編成了《國劇運動》一書作他們主張的總結。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劇運動
  • 作者:余上沅
  • 類別:文學
  • 頁數:280頁
  • 出版社:上海新月書店
  • 出版時間:1927年9月
運動名,論文集,運動開展,

運動名

1926年,趙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學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報》副刊上創辦《劇刊》,提倡"國劇運動"。他們主張從整理與利用舊戲入手去建立"中國新劇":在戲劇觀念上,主張發揚傳統戲曲"純粹藝術"的傾向;在戲劇表現上,提出要"探討人心的深邃,表現生活的原力",因而讚賞西方象徵主義與表現主義藝術,進而提出要糅合東、西方戲劇的特點,在"寫意的"與"寫實的"兩峰間,架起一座橋樑,並預言"再過幾十年大部分的中國戲劇,將要變成介於散文、詩歌之間的一種韻文的形式"。——他們的這一構想,帶有濃重的理想主義色彩,由於不適合當時社會的需求,終未能實現,但作為一種選擇的可能性,在現代戲劇發展史上留下了痕跡。
梁實秋後來解釋說:“所謂‘國劇’不是我們現在所指的‘京劇’或‘皮黃戲’,也不是當時一般的話劇,他們想不完全撇開中國傳統的戲曲,但要採納西洋戲劇藝術手段。不只理論上的探討,他們還希望能有一個‘小劇院’來做實驗”。(《悼念余上沅》)。
余上沅在他後來編著的《國劇運動》(上海新月書店,1927年9月版)一書的《序》中寫道:“由中國人,用中國材料去演給中國人看的中國戲,這樣的戲劇,我們名之曰‘國劇’。”

論文集

戲劇論文集。余上沅編,民國十六年(1927)9月上海新月書店出版發行,民國二十七年9月再版。此書為余上沅、趙畸(太侔)、聞一多等於民國十五年發起的“國劇運動”的論文專集,所收文章都曾發表於北京《晨報》之副刊《劇刊》。共收《劇刊始業》(徐志摩)、《國劇》(趙太佯)、《戲劇藝術辨證》(梁實秋)、《戲劇的歧途》(一多)、《日劇評價》(余上沉)、《新劇與觀眾》(西程)、《日劇之圖畫的鑑賞》(俞宗傑)、《九十年前的北京戲劇》(顧領剛)、《明清以來戲劇的變遷說略》(恆詩峰)、《劇刊終朝》(志摩上沉)等史、論文章二十三篇,內容多以西方戲劇藝術為參照,記述中國戲曲的價值、前途等問題。正文前有餘上沉的序,後有附錄洲<<京藝術劇院計畫大綱》、《中國戲劇社組織大綱》、《余上沉致張嘉鑄書》三篇。封面設計陳衡粹。策源於美國
1924夏,余上沅、聞一多、張嘉鑄、趙太侔熊佛西等幾位旅美留學生,先後住進地處紐約江濱的萬國公寓。余上沅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西洋戲曲文學與劇場藝術,趙太侔攻讀戲劇專業,熊佛西研究戲劇與文學,張嘉鑄學美術批評,但也熱愛戲劇。聞一多此時主攻方向是美術,且對舞檯布置和服裝設計很有興趣。
紐約是人文薈萃的大都市,各種名劇爭相來此上演,余上沅雖然經濟拮据,卻不肯放棄這個良機。他常去溫波小劇院、韓卜敦劇院等劇院觀摩戲劇演出。在這些名劇院裡,他有幸觀摩了大量精彩的古典和現代戲劇。這些劇院大多票價昂貴,為了能觀摩到難得的名劇,他只得節衣縮食,購買最低價的戲票,在最高層的“黑人天堂”中擠個座,有時甚至買無座位的站票。
余上沅還充分利用在紐約可以經常觀摩全美乃至整個西方第一流舞台藝術的有利條件,把與哥大相距不遠的百老匯劇場區,作為觀察西方戲劇現狀,判斷世界戲劇趨勢的活視窗和大課堂;並把所聞、所見、所悟、所感,撰寫成一組可以稱之為“洋為中用”的劇論,冠以《芹獻》總題,寄回北平《晨報·副刊》陸續發表。“之後被正名為國劇戲劇主張,恰恰是在這一時期從朦朧而具體”。(馬明:《論余上沅國劇運動》)。
1924年冬,劍橋中國同學會發起自編自演英文劇《此恨綿綿》(一名《楊貴妃》)。此劇取材於中國古典名劇《長生殿》,余上沅在改編時,充分吸取了中國傳統戲曲濃厚的寫意特徵,並由聞一多譯成英文。開演前,余上沅與聞一多、趙太侔、張嘉鑄等幾位編導人員日夜聚集於一起,為每一句台詞、每一道布景、每一線燈光而運籌、斟酌。大家儘管有時爭論得面紅耳赤,最後還是統一到一起。
在華僑商人的資助下,《此恨綿綿》終於在萬國公寓禮堂正式公演。這次公演非同一般,因為寄寓公寓的“所有外國團體都應邀表演各該國家代表性的節目”。公寓主人洛克菲勒家族,包括約翰老人都應邀到場,一睹各國學子的丰采。中國學子所奉獻的《此恨綿綿》,“布景壯麗,服裝華美(對白用英語)”。扮演楊貴妃的黃倩儀和扮演唐明皇的黃仁霖,身著聞一多設計的繪有“大海”、“紅日”、“白鶴”的華麗戲服,在趙太侔以象徵手法設計的布景和燈光里,演得格外起勁。余上沅趙太侔、聞一多,還有謝冰心分飾劇中角色。由於“中國學生們能夠攜手合作”,“表演特別出色,勝過其它各國”。觀眾掌聲不絕,演出大獲成功。演出之後,洛克菲勒家族專門會見中國學子們,約翰老先生對大家的出色表演“備加讚賞”。(《黃仁霖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4年11月版)。
落幕那天,余上沅、聞一多、趙太侔、張嘉鑄等四位主要編導人員,聚集在余上沅那寓所兼廚房的圍爐旁,邊烤火取暖,邊總結這次演出的得失。在海闊天空的泛論中,四位熱血青年討論出一個前衛話題:“國劇運動”。
中國的“國劇運動”,就是這四位先哲在美國提出的。

運動開展

如何開展“國劇運動”,余上沅等人首先進行了大量調查。他們跑遍紐約各個劇院,了解籌建過程。連籌建劇院所要涉及的顏料店、電器公司、玻璃店、布店、服裝店、珠寶店、膠鋪、石灰鋪、照相館等,還有演員聚餐的餐館,他們都曾多次光顧過。
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醞釀,又經十幾次修改,他們起草了一個《北平藝術劇院計畫大綱》。《大綱》構想:籌建“北平藝術劇院”、“演員學校”、“戲劇圖書館”、“博物館”;創辦《傀儡雜誌》;籌集選送留學戲劇藝術的資助金,還有一些演出的節目。
《大綱》寄給北平《晨報·副刊》的編輯孫伏園,孫加入個人的一些意見,於1926年9月刊登於《副刊》上(署名聞一多、余上沅趙太侔、孫伏園)。
60多年後,顧一樵先生回憶當年的情景,充滿激情地說:“他們提倡國劇是創新的,創造的”。(《戲劇與我》,《新文學史料》第40期,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8月版)。
這個時期,余上沅、聞一多、張嘉鑄、熊佛西、林徽因、梁思成、梁實秋、顧一樵、瞿士英、熊正謹等旅美的戲劇愛好者,還發起成立“中華戲劇改進社”。大家“公決由刊行出版物入手”,“其餘作業如演戲籌款等等必須回國後才能辦理”。計畫刊行“專注於戲劇方面”的出版物有《雕蟲》、《河圖》兩種(聞一多:《致梁實秋》,1925年3月,載《新文學史料》1984年第23期)。訊息傳出,投稿者紛紛。陳師曾、聞一多、楊廷寶、徐志摩熊佛西趙太侔梁實秋余上沅、張嘉鑄、潘光旦、郭沫若、趙元任、魯迅、林徽因、冰心、梁思成等先後寄來52篇,僅余上沅個人就有3篇:《舊劇之欣賞》、《欲曙天》(劇本)、《辛基底藝術(Synge)》。
1925年1月28日,余上沅致函胡適,介紹他們在美國“於戲劇藝術具有特別興趣而又深有研究”。信中還邀請不久前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諸先生加入“中華戲劇改進社”,“將來彼此合作,積極訓練演員及舞台上各項專門人才。同時向人募款,依次添置各項器具。一到時機成熟,便大募股本,建築‘北平藝術劇院’。此刻正是這個運動開始時期,非求先生格外幫忙不可”。(《胡適往來書信選》(上),中華書局,1979年5月版)。
《此恨綿綿》演出成功,余上沅等人在旅美華人中聲名大振,劍橋中國學生會的主持者也大受鼓舞。1925年春,他們發起自編自演英語劇《琵琶記》(編劇顧一樵、翻譯梁實秋),並特別邀請余上沅趙太侔前往指導排演。3月28日,《琵琶記》在美國著名劇院之一——波士頓考普萊劇院上演,再獲成功。中國留美學生兩次英文古裝演出,使廣大觀眾品味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內涵,反映強烈。當地的《基督教箴言報》還專門報導了中國留學生的這一盛事。
1925年夏,余上沅、聞一多、趙太侔、張嘉鑄、熊佛西梁實秋等幾位志同道合者陸續回國。後來他們創辦“建設中國話劇的一個方面軍”的北平藝專戲劇系;在《晨報·副刊》開闢《劇刊》專欄,討論“國劇”;在上海創辦“新月”書店和《新月》雜誌,倡導“國劇運動”;在北平創辦“小劇院”,培養出白楊這樣的傑出表演藝術家;在南京創辦“當時戲劇最高學府”(曹禺語)——“國立戲劇專科學校”,14年中,培養和造就了包括吳祖光凌子風謝晉嚴恭、陳懷愷、張瑞芳耿震、項、張雁、李國文、梅朵等在內的一大批劇壇和影視界的中堅人物。(來源:中華讀書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