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科學,是指中世紀的伊斯蘭黃金時代(約750年至1258年)時伊斯蘭世界發展出來的科學。在這段時期內印度、伊朗,特別是希臘的科學知識傳入並影響到了伊斯蘭文明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斯蘭科學
- 含義:指中世紀的伊斯蘭黃金時代(約750年至1258年)時伊斯蘭世界發展出來的科學
伊斯蘭科學,是指中世紀的伊斯蘭黃金時代(約750年至1258年)時伊斯蘭世界發展出來的科學。在這段時期內印度、伊朗,特別是希臘的科學知識傳入並影響到了伊斯蘭文明的發展。
伊斯蘭科學,是指中世紀的伊斯蘭黃金時代(約750年至1258年)時伊斯蘭世界發展出來的科學。在這段時期內印度、伊朗,特別是希臘的科學知識傳入並影響到了伊斯蘭文明的發展。伊斯蘭文明內的科學發展有種族之別。貢獻最多的是波斯人...
《伊斯蘭教育與科學》是199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國黎。歷史上伊斯蘭教創建了以寺院教育為中心的、發達的宗教教育體系,穆斯林各族人民曾在數學、醫學、天文學、物理學、地理學、生物學等領域做出過巨大貢獻。本書以...
具體是指精通伊斯蘭教法的各種“侯昆”(教法判決),諳熟教法學兩大淵源《古蘭經》和聖訓中可靠的法學證據,而且能以教法學原理原則為準,用可靠的法學證據推演出教法律條的學問。簡言之,是研究伊斯蘭教法律制度的一門科學。按照現代...
伊斯蘭史學('Ilm al—Tarikh al—Islami) 中世紀 伊斯蘭文化 的組成學科之一。亦稱阿拉伯一伊斯蘭史學。它是阿拉伯帝國各族穆斯林及學者為適應帝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發展的需要,在吸收、借鑑古代東西方歷史學遺產的基礎上,以伊斯蘭教創...
《伊斯蘭技術簡史》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哈邁德·優素福·哈桑。內容簡介 《伊斯蘭技術簡史》從機械工程、土木工程、軍事技術、船舶與航海術、化學技術、紡織品、紙和皮革、農業和食品技術、採礦和冶金、工程師與工匠等...
認為神聖的伊斯蘭教法系由安拉所頒布的一部永恆律法,為安拉預先降示的並體現其意志的總和(即沙里亞),而教法學(即斐格亥)則是了解這部神聖律法的一門科學。上述四項原理既是伊斯蘭教法的淵源(即法的體現形式),又是了解教法知識的...
1.1 阿拉伯科學文化興起的歷史背景 一、 阿拉伯帝國的建立 阿拉伯人祖先可追溯到閃米特人,與猶太人同源。阿拉伯帝國(630年—1258年)是中世紀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國家,由穆罕默德在630年統一阿拉伯半島後逐步擴張形成。唐代以來的中國...
《伊斯蘭教“中間主義”研究》《當代伊斯蘭名著譯介》《民族地區多元化宗教和諧相處經驗和對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中國的伊斯蘭學術活動對伊斯蘭教中國化進程的貢獻研究》科研項目的數量和檔次是衡量一個研究...
伊斯蘭教是信仰伊斯蘭教國家的國教,教徒很重視教育。在倭馬亞王朝時期(661—750 年),廣泛利用昆它布為傳播教義的場所。伊斯蘭教徒在各地設定清真寺後,清真寺亦附設昆它布。8 世紀末的阿拔斯王朝時期,由於科學知識獲得發展、高等教育...
丁明俊,回族,北方民族大學回族與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編審,碩士研究生導師。寧夏大學民族社會學博士。1997—2001年任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副所長、《回族研究》編輯部主任。2001—2006年任《北方民族大學學報》主編、...
在編寫的過程中,楊捷生博士閱讀了大量中外文資料,擴大了自己的知識和視野,也豐富了著作的內容,並根據根中國歷史和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各少數民族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在倫理道德方面的各種情況,進行了科學客觀的分析,...
阿拉伯人以阿拉伯語為母語,具有顯明的阿拉伯伊斯蘭特點,故又被稱為“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及羅馬文化並稱世界五大文化體系,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內容 伊斯蘭文化內容豐富,涉及科學...
同義詞 清真教一般指伊斯蘭教(世界性的宗教之一) 伊斯蘭教是穆罕默德於公元7世紀初在阿拉伯半島創立,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其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 [1] 。 中文名 伊斯蘭教 別名 大食法...
巴塔尼是阿拉伯天文學史上偉大的天文學家,伊斯蘭天文學中的重要貢獻大多是屬於他的。他最著名的發現是太陽遠地點的進動;他的全集《論星的科學》在歐洲影響很大。比巴塔尼稍晚的蘇菲所著《恆星圖象》一書,被認為是伊斯蘭觀測天文學的...
原因一是伊斯蘭國家和地區科學文化的發展進步以及伊斯蘭文獻的挖掘整理和印行,使伊斯蘭學者的研究思路有了更新,所能依據的材料更為豐富,二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及其傳教士對《古蘭經》的歪曲和詆毀,激發了伊斯蘭學者對古蘭學的重視,迫使他們...
9世紀,以天文學、地理學、數學、醫學為主的自然科學,也相繼發展起來,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些學科的發展和不同學派的爭鳴,給註解《古蘭經》提供了新的內容。與此同時,由於伊斯蘭教內部分裂日益加深,隨著各種教派、學派思想體系的...
伊本·阿爾海森姆(965 -1039),男,生於伊拉克,中古時代伊斯蘭科學家,阿拉伯思想家。簡介 1971年,埃及阿思溫大水壩在盛大慶祝儀式中宣告落成·水壩高114米,長3600米,人工湖面積達5180平方公里·水壩建成後,長久以來尼羅河洪水每年為...
隨著阿拉伯人版圖與活動範圍的擴張,許多民族如波斯人成為信奉由阿拉伯人率先傳播的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由於踐行伊斯蘭所倡導的真主之下人人平等的思想,因此帝國的阿拉伯人及其他民族在科學文化上持寬容與兼收並蓄的態度,從而大大推動了那個...
這些國家包括一些西方國家諸如英、美、俄、法、德等國家。據統計,全世界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總數約在12億人以上。有跡象表明,穆斯林人數有在幾十年以後超過基督教徒人數的趨勢。伊斯蘭教鼓勵人們通過真科學對宇宙、世界進行認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