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三城記

伊斯坦堡三城記

伊斯坦堡三城記》從公元前6000年開始講起,直到20世紀,前後貫穿近八千年,將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的故事融會貫通,寫於一書,以平易生動的敘事、翔實嚴謹的實地考察和優美的筆調,探索這座“世界之都”,如何能在長達近千年的歷史光陰中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探究它如何在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的交融影響下,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特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斯坦堡三城記
  • 作者:[英]貝塔妮·休斯
  • 類別:世界史
  • 譯者:黃煜文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 頁數:674 頁
  • 定價:138 元
  • 開本:1/16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42667076
  • 出品方:理想國
出版背景,內容介紹,作者介紹,圖書目錄,

出版背景

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一段被摺疊的世界史
一座擁有三個名字的城市,見證了拜占庭帝國、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的崛起與隕落。它橫跨歐亞大陸,以其絕佳的地理位置,占據世界的“十字路口”,成為世人眼中的“舉世傾羨之城”,亦成為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的發源與交匯之地。六千年來,人們用不同的名字稱呼它: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以及伊斯坦堡。本書以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書寫六千年來東西方之間的碰撞與融合,以包容多元的視角,展開一段被摺疊的世界史。正如拿破崙曾所形容的那樣:“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伊斯坦堡必定是它的首都”。
一部流動的世界史,講述土耳其如今緣何變成世界“新火藥桶”
地處交通要道,橫跨亞歐兩大洲,在成為如今的土耳其共和國之前,這片土地就已經成為眾人爭搶的對象。從拜占庭、羅馬時期的世界權力核心,再到奧斯曼帝國時期的由盛轉衰,一戰時期的群雄割據,最後到土耳其共和國的成立,這片軍事要塞的動態影響到世界格局的變動,點燃的地緣政治烽火延續至今。作者以嚴謹的態度和全局性的視野,從史前時代開始,講述土耳其與希臘、英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糾葛與淵源,為理解當今時代的世界權力格局提供參照。讓我們從地理、信仰、文化和軍事的多重維度,重新領略伊斯坦堡在人類歷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BBC超會講故事的歷史學家,用紀錄片的手法穿越八千年時空歲月,帶你漫遊神秘的伊斯坦堡
牛津、劍橋教授,英國極具影響力的媒體BBC主持人貝塔妮·休斯花費十年,實地走訪寫成。以紀錄片的手法,打破時空界限,回到故事的發生現場。書里描述的人物,既有帝王將相,也有平民百姓。從平民到皇帝的查士丁尼大帝,由妓女扶搖而上成為皇后的狄奧多拉,競技場的狂熱民眾,奴隸市場被販賣的白奴,參加一戰的英法士兵……不論你生活在世界上的哪個角落,都能從本書窺到自己與這座城市的巧妙聯繫。歷史的風雲變幻,而人們則在其中共享同樣的際遇,分享共同的情感。了解伊斯坦堡,就能了解四海一家的意義。伊斯坦堡居民的故事,就是這個時代“世界公民”的故事。
一部有圖、有文、有脈絡、可靠好讀的歷史書,附珍貴插圖和大事年表
全書共七十八個章節,條分縷析地講述了從公元前6000年至20世紀,這座城市的興衰際遇。書內另有三十餘幅彩插、二十二幅地圖、五十餘幅黑白圖片,包括約在公元300年到500年完成《普丁格地圖》副本,世界上第一副伊斯坦堡全景畫,查士丁尼皇帝鑲嵌肖像,《君士坦丁堡奴隸市場》、1922年試圖搭船離開伊斯坦堡的希臘難民……全景展現“昨日的世界”。書後另附二十餘頁大事年表,七十餘頁參考文獻,幫助讀者理清全書脈絡,編織出關於伊斯坦堡政治、經濟和文化變遷的全景圖像。

內容介紹

伊斯坦堡三城記》從公元前6000年開始講起,直到20世紀,前後貫穿近八千年,將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的故事融會貫通,寫於一書,以平易生動的敘事、翔實嚴謹的實地考察和優美的筆調,探索這座“世界之都”,如何能在長達近千年的歷史光陰中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探究它如何在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的交融影響下,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特質。正如法國將軍拿破崙所說,“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的話,伊斯坦堡必定是它的首都”。經由這一本書,我們將重新理解,什麼是“世界性”,以及,作為世界公民的我們自己。

作者介紹

貝塔妮·休斯(Bettany Hughes)
屢獲殊榮的歷史學家、作家,英國極具影響力的媒體BBC主持人,專長是古代及中世紀歷史與文化。貝塔妮長年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任教,還曾在康奈爾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地開設講座,曾獲頒薩金德教育獎、英國歷史學會的梅德利科歷史獎。她目前也在倫敦國王學院擔任研究員和倫敦新人文學院的客座教授。
貝塔妮的首部著作《特洛伊的海倫》(Helen Of Troy: Goddess, Princess, Whore)被譯為十國語言,廣受好評;第二部作品《毒堇之杯》(The Hemlock Cup: Socrates, Athens and the Search for the Good Life)不但是《紐約時報》暢銷書,還獲得英國作家協會獎。此外,她也為英國廣播公司、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歷史頻道和美國廣播公司製作超過50部紀實影片和紀錄片,收看人次已超2.5億。

圖書目錄

序言 i
關於本書地名及專有名詞的說明 vii
導論 001
第一部分 拜占庭
公元前80萬年—公元311年
第一章 骸骨、石塊與泥土 014
第二章 盲者之城 018
第三章 光明之城 024
第四章 波斯火 029
第五章 圍城 037
第六章 葡萄酒與女巫 044
第七章 條條大路來自羅馬:埃格那提亞大道 053
第八章 內敵 065
第九章 迫害 069
第十章 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 073
第二部分 君士坦丁堡:上帝之城
公元311年—475年
第十一章 米爾維安大橋戰役 086
第十二章 黃金之城 090
第十三章 以基督之血的名義 097
第十四章 諸城之首 102
第十五章 信仰、希望、慈悲與《尼西亞信經》 107
第十六章 海倫娜 114
第十七章 生與死 119
第十八章 異教徒與王位覬覦者 123
第十九章 哥特人的入侵 130
第二十章 狄奧多西:和平鴿還是鐵拳 135
第二十一章 天國之戰與人間之戰:加薩與亞歷山大 142
第二十二章 異教空氣中的基督教塵埃:新羅馬 149
第二十三章 天上的雕像:苦行者 155
第二十四章 性與城市:宦官 159
第二十五章 舊羅馬被劫掠:哥特人的入侵,第二部分 163
第二十六章 汪達爾人、智慧與匈人阿提拉 168
第三部分 新羅馬
公元476年—565年
第二十七章 聖母之城 182
第二十八章 黃金時代 190
第二十九章 地震與大火 200
第三十章 鳳凰之城 206
第三十一章 奇觀,奇觀 213
第三十二章 法律與秩序 217
第三十三章 猶太人的城市 222
第三十四章 古典的城市 226
第三十五章 凡事都是虛空 230
第四部分 舉世傾羨之城
公元565年—1050年
第三十六章 蠶的旅程 246
第三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 253
第三十八章 卡在安拉喉嚨里的骨頭 257
第三十九章 晚上是僧侶,白天是獅子 264
第四十章 拜占庭與不列顛尼亞 267
第四十一章 聖像與聖像破壞運動 273
第四十二章 亦敵亦友的維京人,俄羅斯的誕生 280
第四十三章 城牆之內 288
第四十四章 瓦蘭吉衛隊 294
第五部分 戰爭之城
公元1050年—1320年
第四十五章 大分裂? 310
第四十六章 1071年、1081年的大小事 314
第四十七章 十字軍之城 320
第四十八章 協商的僧侶與殺人的篡位者 326
第四十九章 威尼斯的危險,騎士王國 332
第六部分 真主之城
公元1320年—1575年(伊斯蘭曆720年—983年)
第五十章 伊爾迪里姆:雷霆 348
第五十一章 那不是老年人的國度 357
第五十二章 暮光之城 363
第五十三章 極樂的居所 368
第五十四章 天上一神,地上一國 375
第五十五章 文藝復興之城 383
第五十六章 生長著各種水果的花園 390
第五十七章 一枚鑽石鑲嵌在兩顆藍寶石之間 398
第五十八章 穆斯林的千禧年 406
第七部分 帝國之城
公元1550年—1800年(伊斯蘭曆957年—1215年)
第五十九章 火藥帝國與槍手:通事與宦官 418
第六十章 女蘇丹當家 424
第六十一章 耶尼切里 431
第六十二章 維也納大圍城 436
第六十三章 白奴貿易與結核病 443
第六十四章 白高加索人 449
第六十五章 肥皂與天花 454
第六十六章 鬱金香與紡織品 460
第八部分 叛亂與機遇之城
公元1800年(伊斯蘭曆1215年)以降
第六十七章 噢,愛!年少的愛!474
第六十八章 大屠殺 479
第六十九章 革命 485
第七十章 沙皇格勒 491
第七十一章 斯庫塔里 496
第七十二章 單向溝通 503
第七十三章 玫瑰園裡的病人 509
第七十四章 加里波利:帝國末日 515
第七十五章 紅蘋果 529
第七十六章 大災難 534
第七十七章 最後的哈里發 538
第七十八章 全球的未來 542
尾聲 550
致謝 553
大事年表 555
附錄:其他的羅馬帝國 579
注釋 5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