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簡稱“布大”,建於1876年,是一所位於英格蘭西南部城市布里斯托的世界百強名校,以“學術卓越創新與獨立前瞻性精神相結合”享譽全球,始終處於全球研究領域的最前沿,在各大世界排名中穩居英國十強,歷史最高世界排名第27名(2011QS)。布大共培養了13位諾貝爾獎得主,是英國常春藤聯盟羅素大學集團與科英布拉集團創始成員,英國著名的六所紅磚大學之一、世界大學聯盟成員、歐洲大學協會成員。
布里斯托大學被英國官方REF調查評為全英最好的五所頂尖研究型大學(2014REF: Top5 University for Research),83%的研究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與牛津大學並列。以卓越的教學和研究、精湛的設備和高素質的學生與工作人員享譽國際,其工程學院素有“英國工程王國”之稱。2019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世界第51名;2018THE世界大學排名居世界第76名;2017ARWU世界大學排名居世界第61名。在2019完全大學指南(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和2019Guardian衛報大學指南(University Guide)的專業排名中,布里斯托大學的一般工程(General Engineering)力壓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與帝國理工學院,排名全英第一。
布里斯托大學是英國最負盛名的高等學府之一。作為一所蜚聲全球的高等學府,它致力於通過拓展知識疆界來解決21世紀全世界面臨的需求及其他共同關注的問題,為全球面對的各類挑戰尋找答案,培養未來的領導精英。作為英國最高科研水平的代表,布大一直是英國本地人心中的頂級名校,是英國中產階級家庭最青睞的大學之一,並長久以來作為牛劍之外的首選(Bristol has long been a natural alternative to Oxbridge)。學校目前約有2.3萬名學生,其中包括來自130多個國家的海外學生,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國際頂尖大學。
根據英格蘭高等教育資助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在2011年7月公布的數據,85%的布里斯托大學學生在入學時達到了A-Level成績AAB或以上,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EFCE公布的資料顯示布里斯托大學被列入英國12所精英大學之一,2009至2010學年度,總計一共有50,712名學生A-level考試取得至少AAB的成績,其中,有26,121(52%)名學生最後上了這12所大學。布里斯托大學是英國頂尖高校聯盟羅素大學集團的成員之一,也是英國紅磚大學聯盟的成員。2015年,英國大學完全指南(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評出了英國10所入學門檻最高的大學,布里斯托大學以平均UCAS分數486分位列全英第8。評判的數據由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收集,並且以126所大學中2013至2014年新入學本科生的英國高校統一招生考試(UCAS)的平均分數作為依據。
在每7年發布一次的2014年英國政府官方REF( The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評估中:
作為英國最高科研水平的代表,布里斯托大學擁有全英最好的博士培養中心(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全英頂尖水平。比如英國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理事會(EPSRC)在全英三十四所大學設立的一百多個博士培養中心中,布里斯托大學的理學學部就擁有驚人的15個(牛津大學擁有14個,劍橋大學擁有10個)。這從側面反應了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理事會對學校相關科研實力的認可,也反應了布里斯托大學雄厚的科研實力和卓越的學術地位。
布里斯托大學的工程學部素有“英國工程王國”之稱,科研教學水平在全球久負盛名。學院獲得的英國皇家工程學會高級獎項比英國其他任何大學都多,其自身科研支撐教學——講師們往往都是所在領域的權威。最頂尖的設計與項目——從20世紀30年代的噴火翼設計、20世紀70年代末的第一部行動電話,到在尼泊爾開發抗震學校、21世紀家庭健康感測器系統、無人駕駛汽車和5G超高速網際網路,均得益於布里斯托大學。在最新發布的2019完全大學指南(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的學科排名中,布里斯托大學的一般工程(General Engineering)力壓牛津、劍橋與帝國理工學院,排名全英第一,其中“學生滿意程度STUDENT SATISFACTION”以及“畢業生就業前景GRADUATE PROSPECTS”遙遙領先第二名的劍橋大學與第三名的牛津大學;航空和製造工程學 (Aeronautical &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全英第3名。另外,在更加細分的2019Guardian衛報大學指南(University Guide)的專業排名中,布里斯托大學的一般工程(Engineering:general)同樣力壓帝國理工學院、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位居全英第一,並擁有全英最高的課程滿意度(Satisfied with course:101.1)、教學滿意度(Satisfied with teaching:99.9)以及NSS反饋滿意度(Satisfied with feedback:84.7),遙遙領先第二名的帝國理工學院和第三名的劍橋大學;土木工程(Engineering: civil)位居全英第三;機械工程(Engineering: mechanical)位居全英第四。其機械工程專業下的機器人實驗室Bristol Robtics Laboratory (BRL)是英國最大且最具實力的機器人系統研發中心,每年有近百個研究項目,涵蓋了機器人研究的各個熱點領域;航空航天專業下的高級複合材料實驗室Advanced Composited Centre for Innovation and Science (ACCIS)與勞斯萊斯、空中客車、英國航空公司、維斯塔斯、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和阿古斯塔-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等業內頂級企業有著緊密的行業聯繫,同時也與英國國防科技實驗室、歐洲太空總署、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土木工程專業下的地震工程實驗室(EQUALS Laboratory)有著全歐洲最先進的地震模擬震動台,能為學生提供現實世界中地震工程師們所面臨的最真實的困難。英國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製造極大的得益於布大在空間工程設計學的科研成果。英國國家腳踏車隊在里約奧運會贏得6金4銀1銅的歷史最高成績也得益於布大空氣動力技術的動作改進方案。布大還與全球網路規模最大、用戶數量最多的移動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以及華為等公司緊密合作,學校工程學部研發的5G無線頻譜效率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並幫助布里斯托城市贏得了全英最具智慧城市和2018全球智慧城市“領跑者”的頭銜。
布里斯托大學也是英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學術重鎮,在社會科學和法律研究和教學方面建立了全球公認的傑出聲譽。現代經濟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在布里斯托大學擔任了第一任經濟學主席;布里斯托大學是英國最早教授EEC法的法學院之一,也是第一所將計量經濟學作為獨立學科的大學。英國經濟和社會研究委員會(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向教師學者頒發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研究撥款用以研究英國的貧困問題。其社會科學與法學學院當前共擁有31位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Follows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以及18位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Follow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在最新的2018/19年《完全大學指南(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中,社會學(Sociology)以“Opportunities to focus on new areas of research”的特點連續兩年高居全英第2名,僅次於劍橋大學,並且成為前30的院校中“學生滿意程度STUDENT SATISFACTION”最高的學校;社會政策(Social Policy)位居全英第6;神學和宗教研究(Theology & Religious Studies)位居全英第7;古典文學與歷史(Classics & Ancient History)位居全英第9;哲學(Philosophy)位居全英第10;經濟學(Economics)位居全英第10。
布里斯托大學的社會學、政治學與國際研究學院(School of Sociology,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是英國社會科學跨學科研究的典範,在社會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的學科之間,推進理論、知識和方法的發展。SPAIS擁有近60名學術人員的龐大研究團隊,其中包括諸多著名的社會學、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者,教授和研究緊迫的理論問題,從事前沿的實證研究,其致力於嚴謹的概念性和經驗性研究,這些研究與政治和社會相關,並以問題為導向。SPAIS的研究人員在各自領域享有國際聲譽,並對許多現實政策產生影響,例如由麥可·諾頓博士領導的無罪項目,通過揭露用於定罪犯人的證據中存在的可察覺的問題,改變了關於刑事司法制度的法律辯論和做法。在2014REF官方研究評估框架(The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中,布里斯托大學社會學專業位居全英第2,政治學排名第11,學院總體位居全英第4,社會科學和法律學院(SPAIS是其中的核心部分)的9個學科中有5個在前五名。學院擁有的種族與公民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Ethnicity and Citizenship)由皇家科學院院士(Follows of the British Academy)Professor Tariq Modood創建,是英國最好的種族、政治與移民領域跨學科交叉研究中心之一,並擁有該領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Ethnicities》,提供了關於種族、民族主義以及諸如身份政治和少數民族權利等相關問題的最具批判性、跨學科的對話;全球不安全研究中心(GIC)成立於2009年,以多元與跨學科為特色研究複雜而相互聯繫的世界中出現的不安全現象,通過複雜的系統理論研究,與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同事密切合作,為地球科學、工程和其他領域的工作貢獻重要的社會學和政治觀點,擁有歐洲知名的學術期刊《歐洲國際安全雜誌》(EJIS),特別關注在不同的學科和理論觀點之間建立聯繫和橋樑,同時也跨越區域邊界。
布里斯托大學的政策研究學院(School for Policy Studies)是英國最好的十所政策研究中心,2014年REF官方評估中有80%的研究被評為“世界領先”或“國際優秀”;其中鍛鍊、營養和健康科學中心(Centre for Exercise, Nutrition and Health Sciences)被評為在體育活動、營養和健康研究領域的國際卓越研究中心,ENHS在英國排名第一;學院擁有公共和社會政策領域世界頂級的學術期刊《政策與政治》(Policy & Politics),並擁有全歐洲第一本旨在展現基於性別的暴力(GBV)的廣度及其與性別不平等之間的聯繫的跨越學科和主題邊界的研究成果與方法的國際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Gender-Based Violence (JGBV)》。
特別的,社會學、政治學與國際研究學院(SPAIS)以及政策研究學院(School for Policy Studies)擁有全英最好的教學質量和學生滿意度。其中SPAIS的工作人員一直與學生密切合作,以維持專業的集體認同感和學習型社區;學生們不僅認為他們是優秀的研究學者,而且擁有優秀的教師和支持他們的私人導師,這在更加側重教學質量、課程設定和就業前景等更貼近學生本身的《2019衛報大學指南(Guardian University Guide 2019)》專業排名中得以體現:布里斯托大學的社會政策與管理(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高居全英第一,並擁有全英最高的教學滿意度(Satisfied with teaching:97.5);社會學(Sociology)位居全英第三,同樣擁有全英最高的教學滿意度(Satisfied with teaching:96);政治學(Politics)位居全英第四。由此可見,布里斯托大學在相關領域不僅擁有頂尖的學術科研實力,更有一流的教學質量和學生體驗。
布里斯托大學的經濟、金融與管理學院(School of Economics, Finance and Management)擁有世界級的領先研究,對英國、歐洲和全球政策的制定和傳達起著重要作用。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安格斯·迪頓(Angus Stewart Deaton)曾在布里斯托大學擔任計量經濟學教授長達8年之久,並在此期間做了大量有影響力的工作。在最近的2014REF官方研究評估框架(The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中被列為全英最領先的經濟管理學院之一,華普永道等一流的會計事務所都在布里斯托大學設立專門辦公室,有88%的經濟研究部門為世界領先或國際優秀,而78%的商業和管理研究被評為世界領先或國際上優秀,會計和財務一起在英國的研究影響中排名第六。同樣,布里斯托大學的法學學院是全英最重要的五所法學院之一,另外四所分別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劍橋大學(Cambridge)、倫敦大學學院(UCL)和牛津大學(Oxford),在2014年REF官方評估中,有85%的研究被評為世界領先(4*)或國際優秀(3*)。一個多世紀以來,布里斯托大學一直是英國法律教育的領跑者,其學院所在地便坐落在布里斯托大學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威爾斯紀念樓中。布里斯托大學的地理科學學院(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是全英僅有的兩個頂級地理學系之一,在所有英國國家研究評估項目中都名列前茅。其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是布里斯托享譽世界的地理科學聲譽的標誌,是世界環境過程、環境系統和人類科學綜合研究和教學的主要國際中心之一,也是英國唯一一個在所有英國國家研究評估項目中排名前5的地理學系,在人文地理科學、自然地理科學與社會與空間項目等領域國際聞名,並吸引了來自國家和國際研究委員會的一些最大的資金。布里斯托大學的教育學院(School of Education)是英國十大高質量、高影響力的教育研究中心之一,2014REF的結果表明其研究強度排名位居全英排名第五。
布里斯托大學更是在一些交叉學科研究領域上的水平和成就已經達到了英國絕大多數大學難以企及的高度。在2017/18年《完全大學指南(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給出的專業排名中有37個學科位居全英前20名,其中排名前10的學科數多達22個。布里斯托大學的地理系是世界地理學革新的一個中心,一批世界著名的地理學新派人物聚集於此。例如當代西方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地理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便在布里斯托大學任教多年,在社會學、人類學、政治經濟學等多個領域,均有傑出聲譽。2018年1月,布里斯托大學教授Professor Stephen Spark FRS CBE在Queen's New Year Honours list中被授予爵士頭銜為表彰他在研究火山學、火成岩中的傑出研究。
布里斯托大學在人文與藝術領域同樣有著一流的學術水平和優秀的國際聲譽。從史前考古學到先鋒電影,所有這些教育設定和形式都是由布里斯托大學傑出學者的最前沿研究所獲得的。在學校歷史上擁有的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包括3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因為“在描述歷史與傳記方面的造詣,同時由於他那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而獲得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首相邱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因為“其戲劇發現了在日常言語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之處,並強行打開了壓抑者關閉的房間”而獲得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劇作家哈羅德·品特(Harold Pinter)以及因為“新起點、詩歌冒險和感官迷幻類文學的作家,是在現代文明之外對於人性的探索者”而獲得2008年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文學家勒·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布里斯托大學的英語系在文學研究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一直被列為英國英語的最高學府之一。其擁有一個龐大而多元化的部門,有超過42名學者(約50%名男女),其中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印度和非洲。英語系的教學和研究依賴於其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涵蓋了從中世紀早期的文學到當代世界的英語文學和創造性寫作。英語系的畢業生將進入各種各樣的就業領域,包括通信,媒體,出版,編輯,商業諮詢,管理,公共關係,教學,遺產,檔案,數據管理,以及許多其他領域。成立於1994年的中世紀研究中心 (The Centre for Medieval Studies) 是文科學院的知名中心,該中心在世界各地的大學網路計畫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其在一個無可匹敵的領域擁有國際公認的專業知識,這反映了布里斯托作為通往歐洲的門戶的歷史地位。
布里斯托大學也是英國第一家提供電影和電視學術研究的大學,而這種對創新的承諾從那時起就通過電影與電視學院(the Department of Film and Television)一直持續下去。在發展、介紹和套用各種毆知名的研究中,布里斯托大學與當地合作夥伴建立了緊密的聯繫,包括布里斯托Selners、布里斯托視覺研究所和分水嶺媒體中心,以及諸如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電影學院和世界大學網路在內的國家和國際機構。學院也為各種國際電影和媒體節做出貢獻。
大學上任校監The Right Honourable the Baroness Hale of Richmond同時是十二位英國最高法院高級法官之一,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此職位的女性。前任副校監兼校長Prof. Eric Thomas同時擔任英國大學聯盟主席,現任副校監兼校長Professor Hugh Brady 為國際大學組織 “Universitas 21”主席。布里斯托大學是英國一所公立的國際性大學,創始於1876年。學校的標誌性建築物是韋爾斯紀念樓(Wills Memorial Building),也是布里斯托市的標誌之一。大學有文學、工程學、醫藥學和牙醫學、醫學科學和獸醫科學、理學、以及社會科學和法學六個學院。其中以醫學院和工程學院最為聞名。該校除久負盛名的醫學專業外,另一大特色是其工程專業,英國一級賽車的製造就得益於該校在空間工程設計學科設定的遠見;深受海外學生青睞的法律、經濟學、會計學、藝術及社會科學類課程都具有世界一流的水準;布里斯托是獨立電影製作與電視公司及BBC的西南中心,大學是全英第一個開設電影電視製作專業的大學。此外,大學與歐洲各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阿根廷和日本多所著名大學建立項目聯繫,實行學生在海外交換學習時的學分轉換制。
2014年1月29日,現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查爾斯·博爾登(Charles Bolden)在布里斯托大學Wills Memorial Building舉行演講,布里斯托大學授予其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其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卓越貢獻。
2014年2月27日,布里斯托大學副校監兼校長Prof. Eric Thomas在聖詹姆斯宮接受高等教育女王周年紀念獎(Queen's Anniversary Prize)伊莉莎白二世授予學校女王周年紀念獎[13]。
2014年3月25日,布里斯托大學舉辦了2014中英高等教育論壇(China-UKHigher Education Forum 2014),論壇的主題是“創新與協作”。出席者包括中國頂尖大學的20名高級代表,以及英國大學的副校長們。中國大使館教育參贊瀋陽致開幕詞,表達使館對英國和中國的學者以及大學的專業人士之間更大的互動的支持。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教授在會議上談論了他家鄉大學和產業界的聯繫。
2014年4月2日,歐盟(European Union)辯論會在布里斯托大學的韋爾斯紀念樓(Wills Memorial Building)舉行,五個主要政黨的候選人Ashley Fox(英國保守黨)、William Dartmouth(英國獨立黨)、 Sir Graham Watson(英國自由黨)、Clare Moody(英國工黨)、 Molly Cato(綠黨)展開辯論,議題為:歐盟內部人員的自由流動;英國在歐盟中的作用; 經濟事務和緊縮的歐盟。
大學分六個學部:人文藝術學部(Faculty of Arts)、科學學部(Faculty of Science)、工程學部(Faculty of Engineering)、 醫藥學與牙醫學部(Faculty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社會科學與法律學部(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Law)、醫學科學與獸醫科學學部(Faculty of Medic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學部下設學院(School)、科系(Department)和研究中心(Centre)。
2009年9月,布里斯托大學納米科學和量子信息中心 (Centre for Nanoscience and Quantum Information)開幕,這個極富特色,耗資11000000英鎊建設的最先進的專業實驗室提供了最先進的設備,其振動和噪聲水平達到有史以來最低,儘管它位於布里斯托市中心。[34]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the University is reflected partly in the Nobel Prizes and Fellowships assoc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Nobel Laureates
Sir William Ramsay (1852–1916) Principal and Professor of Chemistry at University College, Bristol (later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from 1880 to 1887. The Nobel Prize 1904 ‘in recognition of his services in the discovery of the inert gaseous elements in air, and his determination of their place in the periodic system’.
Paul Dirac (1902–84) Graduated from Bristol with a BSc (Engineering) in 1921, then studied mathematics at Bristol for a further two years.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3 (1/2 share)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productive forms of atomic theory’.
Cecil Frank Powell (1903–69) At Bristol from 1927, first as Research Assistant to A M Tyndall, then appointed lecturer and, in 1948, established as Melville Wills Professor of Physics.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50 ‘for his development of the photographic method of studying nuclear processes and his discoveries regarding mesons made with this method’.
Sir 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 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from 1929 until 1965.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1953 was awarded to Sir Winston Churchill, 'for his mastery of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description as well as for brilliant oratory in defending exalted human values'.
Dorothy Hodgkin (1910–94) 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from 1970 until 1988.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4 was awarded to Dorothy Hodgkin, 'for her determinations by X-ray techniques of the structures of important biochemical substances'.
Hans Albrecht Bethe (1906–2005) Held a fellowship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in 1934.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7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nuclear reactions, especially his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energy production in stars’.
Max Delbrück(1906-81) Research worker at the University in 1930-3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9 (1/3 share) fo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replication mechanism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viruses'.
Gerhard Herzberg (1904-99) Carried out postdoctoral work at the University in 1929-30.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1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knowledge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geometry of molecules, particularly free radicals'.
Sir Nevill Francis Mott (1905–96) Chair in theoretical physics at Bristol from 1933, then, after a period of military research in London during the war, head of the Bristol physics department.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77 (1/3 share) for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magnetic and disordered systems’.
Harold Pinter (1930–2008) Playwright. Honorary Doctor of Letters, University of Bristol, 1998.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2005 was awarded to Harold Pinter, ‘who in his plays uncovers the precipice under everyday prattle and forces entry into oppression's closed rooms’.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b.1940) Writer. Studied English at Bristol, 1958-9.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2008 was awarded to Le Clézio, ‘author of new departures, poetic adventure and sensual ecstasy, explorer of a humanity beyond and below the reigning civilization’.
Angus Deaton (b.1945) Professor of Econometricsat Bristol from 1976 until 1983.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2015 was awarded to Angus Deaton 'for his analysis of consumption, poverty, and wel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