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1900年11月9日出生於
浙江省
嵊縣(今
嵊州市)城關鎮東前街(現屬白蓮堂社區)的一個石匠家裡。父親任智蘭,是位心靈手巧的石工師傅,常年承接周邊的建石橋修廟宇的一些工程。任光的母親張彩琴生育了五個子女:任光為老三,哥哥任升金,姐姐任林仙、弟任華、小弟任冰。嵊縣鄉民為紀念東晉時隱居
剡縣(即嵊縣)的
戴逵、
戴顒父子而建造了戴公祠,二戴國小是在該祠的基礎上建立的。任光七歲就被送入二戴國小讀書。二戴國小的老師在講述校史時經常提到戴逵這些歷史淵源故事。任光自小就受到
戴逵的品格、技藝、言行的影響,在幼小的心靈里孕育了要讓音樂為大眾百姓服務的理念。在任光孩提時期,嵊縣民間百姓中的吹、拉、彈、唱已相當普遍,
民間小調,
民間歌謠,以及後來發展成越劇之“的篤班”,在當地非常流行。由於受到地方戲曲的薰陶,耳濡目染之下,任光從小就熱愛上家鄉的戲曲音樂,並進而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父親有時帶他到鄉間石砼去看採石,他聽到嘹亮、悠揚、富有節奏感的石工號子歌更感新奇並著迷。嵊縣濃厚的民間音樂氛圍的薰陶和鄉間先賢的影響,催生了他的音樂天分,他在入讀嵊縣中學時,已能拉二胡,會吹
銅號,善彈
風琴,已被同學們稱為“小音樂家”。1917年,任光從嵊縣中學畢業,學習優秀的他滿懷信心地到杭州報考了
之江大學,在答卷時,風將他考桌上的一張紙片吹落,他未經準許離座自行撿起,違反了嚴格的試場守則而落榜,嵊縣中學
周志由校長,是位愛生如子的老先生,對自己的學子非常同情,積極鼓勵任光去上海另考他校。憑著他的學識和才能,任光考進了上海
震旦大學。任光在預科班讀了兩年,就學會了法語。在校期間,由鮑迪埃作詞、
狄蓋特作曲的《
國際歌》隨著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震撼了全世界,也激盪著古老的中國,這使他開始懂得了革命道理。他本著熱忱的愛國之心,積極參加了學校和社會上反帝反封建的鬥爭。
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讓任光心潮澎湃、激動不已。當時,許多有為的青年為了探索中國的未來,投入了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這股新文化浪潮在上海震旦大學掀起了波瀾。在愛國精神的感召下,任光決心發揮所長,立志學好音樂,用音樂作武器,喚起民眾,爭取光明,為振興中華效力。當時國內尚無音樂學院,而法國已是世界的文化藝術中心,他萌生了去法國勤工儉學學習音樂的念頭。1919年8月25日,任光乘“盎特萊蓬”號輪船離開祖國,於10月1日,抵達法國
馬賽,在經過努力後進入了里昂音樂學院學習。
1924年畢業後,受聘於
安南(今
越南)亞佛音樂鋼琴製造廠,任經理。1927年回國後,參加
左翼劇聯音樂小組及
歌曲作者協會。1928年,告別法籍妻子回國,在上海
法商百代唱片公司任音樂部主任,從事創作歌曲並為電影、
戲劇配樂。
1929年,在
田漢、
阿英(
錢杏邨)、
夏衍、
蔡楚生等幫助下,從事進步文化運動。九一八事變以後,與
聶耳、
冼星海等一起,發起組織
劇聯音樂小組和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創作《
漁光曲》。1934年創作了著名的《
漁光曲》(同名進步影片插曲,
王人美主演並主唱)而一舉成名。1936年創作《打回老家去》等救亡歌曲,流傳甚廣。次年8月,再度去法國,進
巴黎音樂師範學校進修。組織領導巴黎
華僑合唱團,出席有24個國家代表參加的反法西斯侵略大會,所作《中國進行曲》被輯入《世界革命歌曲選》。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投身於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音樂活動中,創作了《月光光》《
新蓮花落》《大地行軍曲》《
打回老家去》(署名前發)、《
高粱紅了》等40餘首極有影響的抗日救亡歌曲與
電影歌曲。此外,還創作過歌劇《
台兒莊》(《
洪波曲》)的音樂。
1938年10月回國後,在長沙、
貴陽等地從事抗日宣傳活動。次年8月,去
新加坡開展華僑歌詠活動。1940年,任光跟隨葉挺將軍從重慶赴
皖南參加新四軍。1940年7月,到
新四軍軍部從事宣傳工作。皖南事變時不幸犧牲,其妻徐韌被捕後亦慘遭殺害。重慶《
新華日報》發表悼念文章,譽其為“民族的號手”。 一生創作歌曲上百首。現存於世的名作除《
漁光曲》和《打回老家去》外,流傳較廣的還有《月光光》《新鳳陽歌》《
彩雲追月》《大地進行曲》《王老五呀王老五》《別了,三年的皖南》等。1982年,
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
任光歌曲選》。
主要作品
任光創作了著名的《
漁光曲》(1934,影片《
漁光曲》
主題歌)、《大地行軍曲》(1934,影片《
空谷蘭》插曲)、《月光光》(1936,影片《
迷途的羔羊》插曲)、救亡歌曲《打回老家去》(1936)、
民族器樂曲《
彩雲追月》(1935),以及歌劇《洪波曲》(1940)等作品。《
彩雲追月》是上世紀30年代我國年輕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最初是民族
管弦樂曲,後來,作者從創新的角度運用西洋作曲技巧,採取歐洲“
探戈”舞曲節奏,並汲取我國
江南絲竹優美輕鬆的音調和樂器組成特點。從而匠心獨運地創作出這首意境深邃、舒適優美、富有神韻的小型器樂合奏曲。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任光
作者類型:當代文學
作者時間:
《彩雲追月》是廣東音樂的著名曲目,其風格輕快獨特,描寫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輕鬆寫意,彰顯了典型的廣東民間音樂風格 。早見於清代,李鴻章任兩廣總督時曾將此曲抄送大內演奏。曲名“彩雲追月”的寓意是仙人駕五彩祥雲奔向月宮。中國古典文學著作當中常有仙人駕彩雲的描述,曲名當中的“彩雲”意指仙人駕彩雲。
人物評價
上世紀30年代初,結識了
田漢等左翼進步文化人士,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參加中共領導的左翼劇聯音樂小組、蘇聯之友音樂小組、中國新音樂研究會等進步組織,與
聶耳、
冼星海等一起探索新興音樂的創作道路,積極從事革命音樂的創作與傳播,並利用職務之便刻錄包括《
義勇軍進行曲》在內的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唱片,廣為發行,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被
音樂界譽為“民族的號手”。
任光是
中國無產階級音樂運動的先驅者之一,著名的革命音樂家。他創作的許多抗日革命歌曲,對中華民族的抗日救亡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開創了海外愛國、愛家歌詠的先聲,是我國電影音樂的開拓者,在
中國現代音樂史上和
中國電影發展史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1941年2月,葉挺從江西被押解到重慶途中,秘密投書重慶
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秘書
陽翰笙,囑他轉告周恩來:“任光已在我身旁陣亡”。以後,葉挺又在其《
囚語》中以大量文字抒發對任光的思念之情。其中寫道:“至友任光,為
中國音樂名家,《
漁光曲》《王老五》等均其傑作。隨我至軍中後,新作甚多,別有風格,對
民眾心理及大眾化問題深切明朗,軍中均以‘王老五’呼之,此次率其新愛隨余行軍,備受危苦。十日晨在
高坦鄉,正值激戰中,
教導隊奉我令加入前線作戰。我作簡短演說後,群情激動。任君指揮唱其新歌《東進曲》,與四周
機關槍聲及
手榴彈聲融成最偉大的戰鬥
交響曲。”葉挺將軍稱他是“中國的音樂之星”;
聶耳稱他是“我們的導師”;《
新華日報》則讚譽他為“民族的號手”,郭沫若同志評價任光的作品是“在中國的新音樂,在民族的覺新上,在抗日的推進上,乃至在敵寇的投降上,的確是有著它的功績。”旅居南洋的
郁達夫等人聞訊任光犧牲後深為震驚,發表了盛讚任光“忠於民族,忠於藝術”的紀念文章;延安的作曲者學會,也曾出版專刊,紀念這位烈士,號召全國音樂工作者,學習任光的進取精神和面向現實的創作方向。解放後,人們繼續懷念著這位傑出的革命烈士。浙江電視劇製作中心特為任光專攝了電視劇《彩雲追月》以作紀念;中共中央黨史辦公室還將任光定為著名烈士,載入《
中共黨史人物傳》史冊。
主要事跡
任光是把《
義勇軍進行曲》介紹到國外的第一人。1937年7月任光在法國進修期間,擔任了法國左翼
文化組織“民眾文化協會”委員,他組織了巴黎華僑合唱團,首次教唱《
義勇軍進行曲》,並多次在法國為救濟國內難民舉行募捐公演。
1938年春季,在由42個國家代表參加的反法西斯侵略大會上,他指揮
華僑合唱《
義勇軍進行曲》等抗日歌曲,一些國家代表聽了這些抗日歌曲後讚揚說:“中國現代歌聲蘊藏著中國的無限希望。”1939年5月,任光離開重慶轉赴新加坡,客居華人區中峆路公寓。他時刻地記掛著祖國的命運,緊繫著中華民族的抗日事業,他即在新加坡舉辦民眾歌詠訓練班,教唱《
義勇軍進行曲》等抗日歌曲,並組建了華人革命音樂組織“
銅鑼合唱團”,該團多次登台演唱《
義勇軍進行曲》,致力於喚起在新加坡、
馬來西亞、
菲律賓海外華僑的抗日愛國熱情。《
義勇軍進行曲》在當時華人區中已成為大家最熟悉、最富
號召力的歌曲,推動了海外華僑支援國內抗日的愛國熱潮。
作品風格
30年代初,受到
田漢、
陽翰笙、
安娥等人的影響,參加了
左翼音樂運動,與
聶耳等一起,從事革命歌曲的創作和研究。現見他的創作歌曲有40多首。其中,《
漁光曲》《月光光》等,以委婉抒情的筆融,反映了30年代中國
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和願望,《
打回老家去》《
抗敵歌》《大地行軍曲》《別了皖南》(即《新四軍東進曲》)等歌曲則以剛毅、雄健的曲調,表現了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堅強意志。此外,還有一類直接採用民間音樂素材改編和創作的歌曲,如電影歌曲《新蓮花落》《新鳳陽歌》《王老五》以及抗戰歌曲《高粱紅了》等,都富有生活氣自和鄉土風味。這些不同風格的歌曲,生動地表現了人民大眾的感情,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
民族風格。
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