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迴避是與仲裁機關受理的案件有利害關係或其他關係的仲裁庭成員不得參加本案仲裁活動的一項法律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契約仲裁條例》規定,仲裁庭組成人員,如果認為辦理本案不適宜,應當自行申請迴避;當事人發現仲裁庭成員與本案有關聯,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仲裁迴避是與仲裁機關受理的案件有利害關係或其他關係的仲裁庭成員不得參加本案仲裁活動的一項法律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契約仲裁條例》規定,仲裁庭組成人員,如果認為辦理本案不適宜,應當自行申請迴避;當事人發現仲裁庭成員與本案有關聯,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仲裁迴避是與仲裁機關受理的案件有利害關係或其他關係的仲裁庭成員不得參加本案仲裁活動的一項法律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契約仲裁條例》規定,仲裁庭組成人員,如果...
仲裁迴避制度,是指在仲裁活動中,仲裁員以及其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裁決的有關人員,在遇有法律規定的特別情形時,退出某一案件的仲裁程式的制度。考察各國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佚名摘 要仲裁員是仲裁案件審理的核心和關鍵因素。在仲裁案件中指定仲裁員是當事人的一項重要權利。同樣,賦予當事人申請仲裁員迴避的機會也正是保障當事人行使...
仲裁是一個法律術語,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定將爭議提交(具有公認地位的)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並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仲裁異於訴訟...
仲裁期間是指仲裁機構、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進行仲裁活動必須遵守的時間。對當事人來講,期間既為當事人參加仲裁活動提供了時間保障,又對當事人進行仲裁行為,...
仲裁基本原則是仲裁機關處理糾紛案件過程中和在仲裁程式主要階段上起指導作用的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契約仲裁條例》規定,經濟契約仲裁的基本原則主要有:(1)...
國內仲裁是指一國的仲裁機構對本國當事人之間的紛爭進行的仲裁。這種類型的仲裁體現了仲裁機構和雙方當事人在屬籍上的一致。並且在仲裁程式、規則的適用上具有顯著...
任職迴避亦稱“職務迴避”。公務員不得擔任與其法定親情關係有直接關聯的職務的制度。任職迴避中的親屬關係包括:(1)夫妻關係;(2)直系血親關係;(3)三代以內的旁系...
仲裁當事人是為保護自己的合法經濟利益以自己的名義參加仲裁活動,並受生效仲裁裁決或仲裁調解協定約束的人。主要包括:(1)申訴人,指根據仲裁協定提出仲裁申請書的...
仲裁委員會仲裁暫行規則示範文本是國務院辦公廳於1995年07月28日發布,自1995年07月28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迴避申請書是指仲裁程式進行過程中,審理本案的仲裁員具有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和裁決的情況下,當事人向仲裁機構提交的請求該仲裁員退出本案仲裁活動的法律文書。...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是為公正及時處理勞動人事爭議(以下簡稱爭議),規範仲裁辦案程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以下簡稱調解仲裁法)以及《...
所謂仲裁法,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範和調整仲裁法律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仲裁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仲裁法,僅指仲裁法典,如我國1994 年8 月31日第...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
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於2014年7月9日第六屆北京仲裁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討論並通過,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是為保證公正、及時地仲裁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的法律。 於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
活動概念人事爭議仲裁,是指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申請仲裁的人事爭議案件依法進行調解和裁決的活動。處理因履行聘任契約而產生的人事爭議,是職位聘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人民法院應當對當事人申請執行的仲裁裁決進行審查。法院在執行前對仲裁裁決進行審查是仲裁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許多國家仲裁立法的通行規定。法院的審查包括程式上...
仲裁裁決(Arbitralaward)是仲裁機構就其審理的仲裁案件所作的裁定。根據1988年9月12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第一屆第三次委員會會議通過的《中國...
作者:佚名 [摘要]:人民法院應當對當事人申請執行的仲裁裁決進行審查。法院在執行前對仲裁裁決進行審查是仲裁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許多國家仲裁立法的通行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2009修正)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9年08月27日發布,自1995年09月01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組織規則》是 為公正及時處理勞動人事爭議(以下簡稱爭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以下簡稱調解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
仲裁當事人義務是仲裁當事人包括申訴人和被訴人。依照法律規定,仲裁當事人在享有一定權利的同時,還必須履行一定的責任。表現為按照權利人的要求可以做出一定行為,也...
《國家公務員任職迴避和公務迴避暫行辦法》是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制定的法律檔案,意在為了保證國家公務員依法執行公務,促進國家行政機關的廉政建設。該辦法已被...
北京仲裁委員會,簡稱北仲,英文全稱Beijing Arbitration Commission,簡稱BAC。北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規定,於1995年9月28日設立。北京仲裁委員會是以仲裁...
仲裁受理是指接受仲裁申請的仲裁機構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法定條件和要求的申請同意立案,進行仲裁的行為。當事人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後,並不意味著仲裁...
2011年12月12日,為進一步完善公務員迴避制度,推進公務員法的順利實施,按照公務員法配套法規立法規劃,中組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公務員迴避規定(試行)》(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解讀與適用》是200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援。...
公務員迴避包括任職迴避、地域迴避和公務迴避。按照這一規定,在任職迴避方面,公務員凡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等親屬關係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機構。中國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創設於1950年,1955年被撤銷,1986年恢復。在縣、市、市轄區設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