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由姓

仇由姓

仇由[仇由、仇猶,讀音作qiú yǘ(ㄑㄧㄡˊ ㄩˊ),不可讀作chóu yóu(ㄔㄡˊㄧㄡˊ)]單一淵源:源於姮姓,出自東周末期白狄仇由氏小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仇由姓
  • 拼音:qiú yǘ
  • 注音:ㄧㄡˊ ㄩˊ
  • 淵源:以國名為氏,仇由國
  • 源於:姮姓
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姓氏淵源

仇由國,是春秋時期臨近晉國的一個白狄部落國,由白狄仇由氏組成的一個氏族部落小國,傳說國君世為姮姓,故址即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轄孟州市一帶。春秋末年,晉國四卿之一、執政上卿智伯(名瑤,一稱知瑤,號稱智囊子)在併吞了泫國(今山西高平)、代國(今河北蔚縣)後,挾晉侯而專晉政,國事皆由其斷決。
周元王姬仁五年(晉出公姬鑿三年,齊平公姜驁九年,公元前472年)農曆6月,智伯率晉軍在著名的“犁丘之戰”中大敗齊國之後,繼而就是要掉過頭來發兵攻滅仇由國,以使晉國的疆域整連成片。可是,當時從晉國去往仇由國的道路異常艱險難行,兵馬難行,若派人劈山開路,則會暴露軍事企圖,而仇由國的白狄人是很套用能戰的。於是,智伯就策劃了一個陰謀,特意鑄了一口很大的鐘,然後派使者通知仇由國:“這口大鐘是晉侯特意贈與仇由國君的,但很可惜,道路實在是太艱難了,運不過去呀。”以此來引誘仇由國自己築山道。仇由國的國君得知諸侯大國之晉國為自己鑄了一口大鐘之後,喜出望外,立即下令動用國內大批勞力,努力修建通往晉國的道路,準備將那口大鐘迎接回國。仇由國的大夫赤章曼枝馬上勸諫國君:“此事萬萬不可!贈送禮物應是小國對大國的尊崇方式,現在大國晉國反而送禮物給小國,禮物後面肯定就是緊跟著軍隊入侵,所以絕不能要那口鐘,更不能將大鐘運回國(斬岸堙溪以迎鐘,師必隨之)!”然而,仇由國君因貪鐘之欲極為強烈,根本就不理睬赤章曼枝的勸阻,加緊趕工擴建道路,希望早日將大鐘運回國。從晉國到仇由國的道路終於修建好了,仇由國的國君興高采烈地將那口大鐘運回了國內。十九天后,智伯就指揮著晉國軍隊順著仇由國勤苦修建的運鐘之路,暢通無阻地侵入了仇由國,將仇由國輕而易舉地滅掉了,之後又將那口大鐘運回了晉國,一如當年晉獻公姬佹諸在周惠王姬閬二十二年(晉獻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利用“垂棘玉石、屈產寶馬”假途滅虢時攻滅虞國所採取的策略。
仇由國滅亡之後,王族貴胄們以及國人皆痛定思痛,將“鐘”字寓意為“終”的代名詞,警示為國祚的終結,並以故國之名為姓氏,稱仇由氏,後又逐漸省文簡改為單姓仇氏、由氏,其由氏讀音轉音為yóu(ㄧㄡˊ),皆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仇由國源出狄族。狄,先秦時期西北民族,又用以泛指中國古代的北方民族,亦稱“翟”。“狄”被定作族稱,《春秋》所記始於春秋中葉,但《國語·鄭國》於西周末期即已有關於“狄”的記載。這是中原諸夏對北方一些部落與國家的稱呼,並不是他們的自稱。春秋時期北狄與羌戎族類相近,而戰國末年及以後北狄指胡人、東胡族系,與羌戎屬完全不同的族系。漢武帝採取“隔絕胡羌”的政策以及趙充國在湟中屯田以制諸羌的舉措,說明西漢時對羌與胡已經明確加以區分,但《史記》、《漢書》卻沒有為諸羌立傳,羌人的祖源與史跡僅附在《匈奴傳》中敘述,《後漢書》有《西羌傳》。直到現在,在一些民族史的論著中,仍往往未能真正把春秋時期的北狄,與戰國末及秦漢以後以胡人、東胡族系稱為北狄這兩者之間在族系與歷史淵源方面劃分清楚。然而把兩者加以區分,對研究羌戎和北狄的歷史與考古都是重要的。
仇由國,就是由白狄仇由氏組成的一個氏族小國,位置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轄孟州市及以北一帶,被智伯滅國後不復存在,後有殘餘族人遷徙分布於今山西省陽泉市盂縣一帶,成為鮮虞的附屬之一,到戰國時期以後最終滅於趙國。從此,狄族便完全融合入整個華夏民族之中,其活動不再單獨見於史冊。

郡望堂號

郡望

平陽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定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并州雍州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定“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國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秦朝時期南陽郡設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後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進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為良穰縣(今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的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堂號

平陽堂:以望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
方正堂:兩堂號均源自東漢仇覽為蒲亭長,用德來感化人。亭民陳元的母親告兒子不孝,仇覽親自跑到陳家教育陳元,終使陳元變成孝子。朝廷征仇覽做方正。
德化堂:同方正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