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2年,壬午,天寶元年。置平盧平節度使,治營州,由安祿山為節度使。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尚書左右丞相恢復僕射原名。唐冊為三姓葉護。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攻殺骨咄葉護,推拔悉密酋長為頡跌伊施可汗,回紇、葛邏祿為左右葉護。突厥餘眾立烏蘇米施可汗。烏蘇敗走,餘眾多降,突厥遂衰。名畫家吳道子於玄宗時被召入禁中,年代不詳。吳有“畫聖”之號,曾繪壁畫三百餘間。雕塑聖手楊惠之與吳道子同時。
公元742年,壬午,天寶元年。置平盧平節度使,治營州,由安祿山為節度使。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尚書左右丞相恢復僕射原名。唐冊為三姓葉護。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攻殺骨咄葉護,推拔悉密酋長為頡跌伊施可汗,回紇、葛邏祿為左右葉護。突厥餘眾立烏蘇米施可汗。烏蘇敗走,餘眾多降,突厥遂衰。名畫家吳道子於玄宗時被召入禁中,年代不詳。吳有“畫聖”之號,曾繪壁畫三百餘間。雕塑聖手楊惠之與吳道子同時。
公元742年,壬午,天寶元年。置平盧平節度使,治營州,由安祿山為節度使。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尚書左右丞相恢復僕射原名。唐冊為三姓葉護。拔悉密、回紇、...
公元前742年是公元前8世紀40年代,周平王二年號十九年,魯惠公二十七年。...... 公元前742年是公元前8世紀40年代,周平王二年號十九年,魯惠公二十七年。...
公元686年,永淳元年,中國尚處於封建社會的繁盛階段,國富力強,影響著世界,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一些國家紛紛效仿唐朝做法,尤以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為...
公元前451年公元前451年是周貞定王十七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有:雅典與斯巴達訂立了“三十年和平協定”; 古蜀王國與秦國之間的軍事磨擦,最後終於將南鄭艱難收復,《...
742年,唐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天寶元年,乾支紀年為壬午馬年。...... 742年《資治通鑑》記載 編輯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下天寶元年(壬午,公元七四二年)...
天寶元年,為唐李隆基時期的年號,公元742年,李隆基改元,是為“天寶元年”。長磚、筒瓦、骨器、銅飾、橋石……西市遺址出土的許多珍貴遺物,從店鋪到作坊遺蹟清晰,...
劉言史,唐代詩人、藏書家,趙州邯鄲人。約公元742年至813年間,約自唐玄宗天寶元年至憲宗元和八年間在世。少尚氣節,不舉進士。與李賀同時,工詩,美麗恢贍,自賀...
天寶(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總計15年。天寶三載正月朔改“年”為“載”。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陽等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聯合...
尤利安,羅馬皇帝出生。弗拉維烏斯·克勞狄烏斯·尤利安努斯(Flavius Claudius Iulianus, Apostata),英文作“朱利安 Julian”,331年-363年,公元331年-363年,君士坦丁...
山上有唐代古剎,建於公元742年(天寶元年)。相傳法欽和尚來此結茅傳教,被賜封為“國一禪師”;至南宋, 宋孝宗親書"徑山興聖萬壽禪寺”;嘉定間又被列為江南"...
趙蕤(ruí),字太賓,號東岩子。梓州鹽亭人(今四川省鹽亭縣兩河鎮趙家壩人),約生於唐高宗顯慶四年 ( 公元 659 年 ),卒於唐玄宗天寶元年( 公元742年)。唐代...
景雲,唐代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江南詩僧。生卒年及俗家姓氏籍貫均不詳,大約公元742年前後在世。他幼通經綸,性識超悟,尤喜草書,初學張旭,久而精熟,有...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改為范陽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復改幽州。李白於公元751年(天寶十載)北上,752年(天寶十一載)十月抵達范陽郡治所(今北京市)。時安祿山為...
古人云: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陰。雍奴縣城在雍奴大澤之北,故稱“雍陽”。唐朝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雍奴縣更名武清縣。自此,武清縣名一直沿用下來,直到2000年經...
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日,俗稱重九,為傳統重陽節。韶州為古地名。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設,治所在曲江縣(今廣東省韶關市),不久廢。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
這首《南將軍廟行》詩作於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是作者行經泗州(今安徽泗縣)拜謁南將軍廟時所作。此詩意在感懷南霽雲的英烈,頌揚他剛毅不屈的高尚情操。詩為...
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公元742年—756年),曾稱空隱教寺,元末毀於兵火,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立為叢林,後毀。...
潘州,古代行政區劃,在今廣東省高州市,屬於唐朝建置州,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置,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廢,時歷338年。...
蕭山公元2年始建縣,始稱余暨,唐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現名,一直沿用至今。人傑地靈,源遠流長的湘湖,成名早於西湖,傍水依山,襟江帶湖,以風景秀麗而著稱。...
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戎州改稱南溪郡,僰道縣取名“義賓”(即以義賓服之意)屬之。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戎州州治遷回僰道,因馬湖江(金沙江)漲...
《劍俠情緣網路版叄》中的人物,乃憶盈樓中“七秀”之首,於公元742年任憶盈樓主。公元743年,憶盈樓更名七秀坊。...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益州為蜀郡,溫江區屬劍南道蜀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分劍南道為東、西二節度,改蜀郡為成都府,溫江區屬劍南道西川成都府。乾元元年(...
秦置陳倉縣,故治在今寶雞市金台區陳倉鎮代家灣村。西漢屬右扶風。三國魏陳倉縣治徙寶雞市區東5公里陳倉故城。三國至晉屬扶風郡。後趙建平二年(公元331年)廢...
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連江縣更名保全縣,高州治從良德縣遷至保全縣(一說開元元年即公元713年便遷至連江縣)。...
晉末(公元420年),析高要置平興縣(在廣東高要市、佛山市高明區之間,距高要市西25公里),屬於新寧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改犍為郡為戎州,州治遷設南溪(今宜賓市李莊鎮)。僰道縣屬之。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戎州改稱南溪郡,僰道縣取名“義賓”(即...
弓高縣,中國古縣名,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設治於今阜城縣高城,先後隸於觀州、平原郡、滄州、景城郡。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省入衡水阜城縣。...
呂湮(722—773)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代宰相。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進土及第,官拜吏部尚書,在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5年)當上宰相。為官期間,曾任縣尉、...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成州。唐初屬隴右道。轄境相當今甘肅省禮縣、西和、成縣、康縣等縣地。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為同谷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為成州...
浮梁古城位於景德鎮市郊,浮梁古城距離景德鎮市區8公里。浮梁古城建於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歷經唐、宋、元、明、清諸朝,浮梁古城是歷代浮梁縣治之所在。浮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