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刺激-反應理論

人格刺激-反應理論是指人格的學習理論。將赫爾的學習理論、精神分析論、人類社會學觀點與實驗心理學方法相結合,以驅力、線索、反應和強化四個源於赫爾理論的基礎概念建構的關於人類習慣的形成方式的理論。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和N.E.米勒創立。認為人類的習慣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穩定的聯結,並以此解釋和描述潛意識過程、動機、衝突、防衛等。

該理論中無人格結構、人格特質或其他任何持久的人格特性,論述的是新情境的出現或舊情境的變化所引起的有機體反應機率的改變,即由驅力和當前線索誘發反應,降低或消除驅力而得到強化的學習過程,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獲得和改變過程。該理論的結構性要素是習慣,認為人格即個體獨特的習慣方式。父母如何對待與兒童的飢餓、排泄、性和憤怒相關聯的需要決定個體是成為正常人抑或神經病患者。趨避衝突是神經症行為的基本構成,精神治療即建立一套不學習病態行為習慣而學習正常行為習慣的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