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行為主義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行為主義是強調運用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對社會政治生活的過程做系統的、經驗的和因果的解釋的西方政治學思潮和流派。

行為主義的發展可以被區分為早期行為主義,新行為主義和新的新行為主義。早期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則為斯金納等,新的新行為主義則以班杜拉為代表。

形成於20世紀初期,50和60年代盛行於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行為主義作為一種觀點,主張對政治行為進行科學的研究,特別是通過使用定量方法,旨在創立完全以經驗數據為基礎的政治科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它把政治行為作為政治的出發點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單元,主張政治應從國家制度、法律、政治權利的性質的研究,轉向對政治行為的研究。反對傳統主義政治學歷史的、法律的研究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為主義
  • 外文名:Behaviorism 
  • 發源地:美國
  • 類型:現代心理學
  • 分類:早期行為主義,新行為主義等
  • 代表人物斯金納桑代克華生
  • 地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
  • 形成時間:20世紀初期
發展歷史,代表人物,理論體系,主要觀點,早期行為主義,新行為主義,新行為主義,方法論,研究方法,路線差異,理論套用,客觀主義潮流,心理諮詢方向,行為主義影響,積極影響,局限性,評價,

發展歷史

形成於20世紀初期,50和60年代盛行於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行為主義作為一種觀點,主張對政治行為進行科學的研究,特別是通過使用定量方法,旨在創立完全以經驗數據為基礎的政治科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它把政治行為作為政治的出發點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單元,主張政治應從國家制度、法律、政治權利的性質的研究,轉向對政治行為的研究。反對傳統主義政治學歷史的、法律的研究方法。主要理論有阿爾蒙德的結構-功能主義以及決策理論等。
行為主義產生於20世紀初的美國。代表人物是華生和斯金納。這是針對馮特學派理論的不足而在美國進行的一場心理學革命。它一反傳統心理學,而主張對人的行為進行研究的觀點,主張心理學不應只是研究人腦中的那種無形的像"鬼火"一樣不可捉摸的東西--意識,而應去研究那種從人的意識中折射出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東西,即人的行為。他們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其強度有大有小。他們認為,具體的行為反應取決於具體的刺激強度,因此,他們把"S--R"(刺激一反應)作為解釋人的一切行為的公式。行為主義理論認為,心理學的任務就在於發現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聯繫,這樣就能根據刺激而推知反應,反過來又可通過反應推知刺激,從而達到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目的。
行為主義學派的主體思想是對19世紀末美國的另一個土生土長的心理學派--詹姆斯的機能主義學派的心理理論觀點的進一步發展。行為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20年代發展到高峰,成為從20年代到50年代整整30年在美國心理學研究中一直處於統治位置的美國心理學史甚至世界心理學史上都絕無僅有的一大學派。
行為主義者的主要人物(依據時間先後粗略的排列):
羅意德·摩根(C. Lloyd Morgan)
伊萬·巴甫洛夫
愛德華·桑代克
約翰·華生
愛德華·C·托爾曼(Edward C. Tolman)
克拉克·L·赫爾(Clark L. Hull)
J·R·坎特(J. R. Kantor)
吉伯特·賴爾(Gilbert Ryle)
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代表人物

約翰·華生
約翰·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和實踐、情緒條件作用和動物心理學。他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意識而是行為,主張研究行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必須拋棄內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學常用的實驗法觀察法。他還把行為主義研究方法套用到了動物研究、兒童教養和廣告方面。他在使心理學客觀化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美國心理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20世紀初期,華生(出版了《一個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一書,主張心理學的價值在對於行為的研究,而不是研究意識。這根本性的推翻了當時將內省作為主要研究方法並輕視行為研究的構造論心理學界。與他們相比,華生研究人體之於環境的變化,或者更明確的說:研究特定的刺激會引導人體作出何種反應。大多數華生的研究都屬於比較心理學,比如他常研究動物的行為。華生深受俄國生理學家伊萬·巴甫洛夫的影響,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系統時,無意間發現了古典制約現象,並在接下來的研究里記載了細節。華生的理論強調生理學,認為以刺激能得到條件反射的反應—對比其他所有器官也會有類似的反射作用。也因此,華生可以被稱為S-R(刺激—反應)心理學家。
理論:本能理論、情緒理論、思維理論、人格理論、感覺理論
代表作品:《行為主義》,《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言》
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他引入了操作條件性刺激。
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操作性條件反射這一概念,是斯金納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斯金納把行為分成兩類:一類是應答性行為,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應;另一類是操作性行為,是有機體自身發出的反應,與任何已知刺激物無關。與這兩類行為相應,斯金納把條件反射也分為兩類。與應答性行為相應的是應答性反射,稱為S (刺激)型S型名稱來自英文Stimulation。與操作性行為相應的是操作性反射,稱為R(反應)型R型名稱來自英文Reaction。
斯金納在對學習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強化理論,十分強調強化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強化就是通過強化物增強某種行為的過程,而強化物就是增加反應可能性的任何刺激。斯金納把強化分成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兩種。這兩種強化都增加了反應再發生的可能性。斯金納認為不能把消極強化與懲罰混為一談。他通過系統的實驗觀察得出了一條重要結論:懲罰就是企圖呈現消極強化物或排除積極強化物去刺激某個反應,僅是一種治標的方法,它對被懲罰者和懲罰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實驗證明,懲罰只能暫時降低反應率,而不能減少消退過程中反應的總次數。
斯金納認為,學習是一種行為,當主體學習時反應速率就增強,不學習時反應速率則下降。因此他把學習定義為反應機率的變化,提出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他看來,學習是一門科學,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教則是一門藝術,是把學生與教學大綱結合起來的藝術,是安排可能強化的事件來促進學習,教師起著監督者或中間人的作用。斯金納激烈抨擊傳統的班級教學,指責它效率低下,質量不高。他根據操作性條件反射和積極強化的理論,對教學進行改革,設計了一套教學機器和程式教學方案。
斯金納一生著作很多。自1930年以來發表了百餘篇論文和12本專著。他的主要著作有:《有機體的行為:一種實驗的分析》 <科學與人類行為><言語行為><學習的科學和教學的藝術><教學機器> 。這些著作全面闡述了操作行為主義理論和這種理論在教學領域中的套用。他還用操作行為主義理論闡述社會生活問題,出版了小說<沃爾登第二> 以及《自由與人類的控制》《超越自由與尊嚴》。這些作品曾在美國社會中引起巨大反響和激烈爭論。

理論體系

主要觀點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主要觀點可以概括如下:
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1)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
(2)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的活動和行為的一個部門,要求心理學必須放棄與意識的一切關係,提出兩點要求:第一、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差異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異;第二、必須放棄心理學中那些不能被科學普遍術語加以說明的概念,如意識、心理狀態、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3)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認為客觀方法有四種:第一、不藉助儀器的自然觀察法和藉助於儀器的實驗觀察法;第二、口頭報告法;第三、條件反射法;第四、測驗法。斯金納則屬於新行為主義心理學,他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試圖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函式關係,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事件不是客觀的東西,應予以排斥。斯金納認為,可以在不放棄行為主義立場的前提下說明意識問題。

早期行為主義

1913—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屏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並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毋須理會其中的中間環節,華生稱之為“黑箱作業”。他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裡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行為主義觀點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所謂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強度有大有小。
華生指出一向認為純屬意識的思維和情緒,其實也都是內隱和輕微的身體變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別是言語器官的變化,後者是內臟和腺體的變化。20年代以來記錄肌肉電位變化的技術不斷提高,已經發現心理活動伴有輕微的肌肉收縮。但連帶發生的事件並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維時有輕微的肌肉收縮,並不足以證明思維就是輕微的肌肉收縮。
華生認為,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都可歸結為物理或化學變化;引起有機體反應的刺激,最後分析也只能是有機體內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學變化。這樣一來。全部行為,包括通常所說的心理活動,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學變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學變化而已。因此,他認為心理觀象都能夠用物理和化學的概念來說明。一位早期行為主義者魏斯把這種觀點發揮到極端的還原論,但華生本人則又主張心理學只應著眼於有機體整體的適應性行為,無須過問這些物理和化學變化。
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華生自稱行為主義是唯一徹底而合乎邏輯的機能主義。他在芝加哥大學深受機能主義的影響。機能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安吉爾也說過心理學要研究行為。但機能主義者把意識和行為都看作人適應環境的手段。按機能主義的哲學依據——實用主義來說,檢驗意識適應性的唯一標準只能是行為的適應性。所以,考察了行為就無須考察意識;反之,若不考察行為則無法考察意識的適應性。因此徹底的機能主義就必須承認,可以丟開意識去考察行為,但不能丟開行為去考察意識。
華生宣稱心理學家應該像物理學家那樣去使用意識,即只把它看作關於客觀事物的經驗,而不看作關於心理活動的經驗,從而否定了馮特所指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區別,把心理學家所研究的意識和物理學家所研究的客觀事物等同起來。拉什利明確指出這是新實在論的觀點,並極表讚賞。
華生認為心理學研究行為的任務就在於查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這樣就能根據刺激推知反應,根據反應推知刺激,達到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目的。行為主義者在研究方法上擯棄內省,主張採用客觀觀察法、條件反射法、言語報告法和測驗法。這是他們在研究對象上否認意識的必然結論。
華生一方面反對內省,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內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於是他把內省從前門趕出去,又以“言語報告”的名義從後門請進來。這樣就把言語的兩種作用混淆了。言語固然和動作一樣是對客觀刺激的反應,但也可用來陳述自己的心理,這種陳述其實就是內省。
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行為主義心理學在方法論上深受進化論問世以來的動物心理學的影響。動物不會作內省報告,所以只能根據它對刺激的反應來推測其心理。這樣就使早期的動物心理學染上濃厚的擬人論色彩。摩根提出要儘量克服擬人論,經過勒布的進一步努力,直至桑代克,均未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華生承其餘緒,做過許多動物心理學的研究,最後得出一反擬人論的結論,斷言人和動物在心理上沒有質的差別,但不能按人的心理來推測動物的心理,相反地要像研究動物心理那樣來研究人的心理。因此,他非常讚賞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法,因為它可以使像感覺辨別這樣的主觀經驗轉化為反應差異的客觀事實。
但從根本上看,華生與巴甫洛夫完全不同。華生否認神經中樞在動物行為中的特殊重要性,認為它僅起聯絡作用。巴甫洛夫則把身體外周器官活動與神經中樞活動的關係看作投影關係,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動,目的在於了解神經中樞的活動。再者,巴甫洛夫不否認意識,而且非常強調人和動物在心理上的本質差別。 華生認為除極少數的簡單眼射外,一切複雜行為都取決於環境影響,而這種影響是通過條件反射實現的。因此他把巴甫洛夫式的條件反射當作行為主義的“樞石”。華生誇口說,給他一打健康嬰兒,讓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環境裡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個嬰兒變成任何一種人物。他在嬰兒的情緒行為上做了實驗,使嬰兒的愛、懼通過條件反射的改變而改變。他後來侈言要建立行為主義的實驗倫理學。
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華生式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在20世紀20年代達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觀點和研究方法滲透到很多人文科學中去,從而出現了“行為科學”的名稱。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領域仍日益擴大。它們儘管不全以行為主義為指導觀點,但名稱的起源則不能不歸之行為主義。華生的環境決定論觀點影響美國心理學達30年。他的預測和控制行為的觀點促進了套用心理學的發展。
美國心理學界公認,自行為主義心理學問世後,有很長一個時期,美國心理學家多是實際上的行為主義者。認知心理學興起後,雖然意識重新被重視,但認知心理學在方法上也儘量通過觀察客觀行為來研究主觀經驗。
華生過分簡化的刺激-反應公式不能解釋行為的最顯著特點,即選擇性和適應性。30年代以後,他的一些後繼人在操作主義的指引下試圖克服這一致命缺點,從而形成多種形式的新行為主義。如果說華生廢除意識的主張,由於使心理學丟掉主題而漸被拋棄,那么方法論的行為主義則在美國借操作主義的巧辯而延續。

新行為主義

1930年起出現了新行為主義理論,新行為主義者修正了華生的極端觀點。他們指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著中間變數,這箇中間變數是指個體當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它們是行為的實際決定因子,它們包括需求變數和認知變數。需求變數本質上就是動機,它們包括性,飢餓以及面臨危險時對安全的要求。認知變數就是能力,它們包括對象知覺、運動技能等等。
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斯金納為代表,斯金納在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基礎上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他自製了一個“斯金納箱”,在箱內裝一特殊裝置,壓一次槓桿就會出現食物,他將一隻餓鼠放入箱內,它會在裡面亂跑亂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壓槓桿就得到食物,此後老鼠壓槓桿的頻率越來越多,即學會了通過壓槓桿來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納將其命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或工具性條件作用,食物即是強化物,運用強化物來增加某種反應(即行為)頻率的過程叫做強化。斯金納認為強化訓練是解釋機體學習過程的主要機制。
斯金納認為心理學所關心的是可以觀察到的外表的行為, 而不是行為的內部機制。他認為科學必須在自然科學的範圍內進行研究,其任務就是要確定實驗者控制的刺激繼之而來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式關係。當然他不僅考慮到一個刺激與一個反應之間的關係,也考慮到那些改變刺激與反應的關係的條件,他的公式為:R=f(SoA)其中R為反應,S為刺激,A為實驗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實驗變因。然而,他對行為的研究只著重對單個被試進行嚴格控制條件下的實驗研究。
斯金納從1930年代至1950年代主要是從事實驗性的比較心理學,但他一直是依然在世的行為主義理論家中最知名的,直到他於1990年去世為止。他發展了一套不同的行為主義哲學,被稱為基本教義派行為主義(radical behaviorism)。在他出版了《生物個體的行為:一種實驗分析》(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後他被歸功於創造了另一種新的心理學變化形式—被稱為行為分析學(behavior analysis )或行為的實驗性分析學(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斯金納對於基本教義派行為主義的定義有很大影響,依據分類的法則他的研究被命名為行為的實驗性分析學(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簡稱EAB),EAB和其他行為研究在許多方法和理論上都不同。與方法論的行為主義相較,方法論者認同對於觸覺的實驗,並認為心靈和內省是存在且可以用科學解釋,而基本教義派行為主義則否認這些看法。
斯金納行為分析
斯金納對有機體的行為的分析劃他的行為科學研究的重要部分,他的關於操作條件作用的原理就是他的行為分析的核心觀點。
斯金納用他自己設計的"斯金納箱"對動物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操作條件反射的理論。他把條件作用分為兩種,一種是應答性條件反射,即巴甫洛夫的古典式的條件反射;另一種是操作性條件反射,即他自己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的那種條件反射。前者是由一種可以觀察到的刺激引發起來的,而後者則是在沒有任何可以觀察到的外來刺激的情境中發生的,後者比前者在學習過程中更為重要。
1、習得律
斯金納認為,塑造動物行為的過程就是動物學習的過程,他把學習公式概括為:"如果一個操作發生後,接著給予一個強化刺激,那么其強度就會增加。"這裡所說的強度的增加並不是某一特定的反應,而是使這些反應發生的一般傾向。他認為使條件作用的速率增加,關鍵的變數是強化,練習不會使反應速率上升,只是為進一步強化的發生提供機會而已。
斯金納還對不同的強化程式的效果進行了研究,認為不同的間歇、不同的比例以及不同的時間安排對行為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響。
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2、條件強化和泛化現象
斯金納指出,當用強化物強化某一動作時使用某一刺激,這一刺激最終會成為一個條件強化物,和以前的強化物一樣,可以用來強化這個動作其他一些操作。
如果一個條件強化物和許多初級強化物發生聯繫,那這個條件強化物就被泛化了,如金錢就是最好的泛化強化物。
3、消退和遺忘
斯金納認為,消退是由無強化引起的,而遺忘則是隨時間消逝而逐漸衰退的。

新行為主義

在新行為主義中分化成兩派,一派是以斯金納為代表的激進派,一派是以班杜拉為代表的主張採用更“溫和”態度的陣營。
班杜拉提出四個主要理論,分別為:三元互動決定論、觀察學習理論、自我效能理論、行為矯正理論。
班杜拉的新行為主義被稱之為社會認知行為主義。
代表理論:班圖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觀察學習理論)
羅推爾的社會行為學習理論;
米契爾的認知社會學習理論。
△共同特點:既堅持行為主義的研究精神又吸收了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行為主義(美國現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
△具體表現(特點):
1、大膽地使用以往被傳統行為主義所摒棄和拒絕的心理學概念,探索認知、思維、意象在行為調節中的作用。
2、強調行為和認知的結合。既可以通過人的思維、信念和期待等認知過程預測人類的行為,也可以通過改變人的認知來改變人類的行為,通過行為的改變也可改變人的信念、期待等認知過程。
3、強調自我調節的作用。傳統的行為主義強調外在強化對行為的影響,忽視了“自我”在行為調節中的作用。新的新行為主義者認為,如果行為僅僅由外部的獎勵或懲罰所決定,人就會像風向標一樣,不斷地改變方向,以適應作用於他們的各種短暫的影響。
4、強調心理過程的積極與主動性。新的新行為主義者強調要把行為主義同建構論結合起來,重視以往經由學習而獲得的認知規則在對環境信息作出反應過程中的作用。
5、堅持客觀主義的態度。
班圖拉(1925- )美,觀察學習理論。1974年,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主要思想:
【觀察學習】又稱無嘗試學習或替代性學習。由於人有通過語言和非語言形式獲得信息以及自我調節的能力,使得個體通過觀察他人(榜樣)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不必事事經過親身體驗,就能學到複雜的行為反應。
特點:1、觀察學習不一定具有外顯的行為反應;
2、觀察學習並不依賴直接強化;
3、觀察學習具有認知性;
4、觀察學習不等同於模仿。
基本類型:
【直接的觀察學習】也稱行為的觀察學習,指對示範行為的簡單模仿。
【抽象性觀察學習】指觀察者從他人的行為中獲得一定的行為規則或原理,以後在一定條件下觀察者會表現出能體現這些規則或原理的行為,卻不需要模仿所觀察到的那些特殊的反應方式。
【創造性觀察學習】指的是觀察者通過觀察可將各個不同榜樣行為特點組合成不同於個別榜樣特點的新的混合體,即從不同的示範行為中抽取不同的行為特點,從而形成一種新的行為方式。
班圖拉主張行為、環境、個人內在諸因素三者相互影響、互動決定,構成一種三角互動關係。他認為個人的成就如何是由外界環境與人的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
評價互動決定論的獨到之處在於把人的行為與認知因素區別開來,指出了認知因素在決定行為中的作用,在行為主義的框架內確立了認知的地位。此外,這種觀點視環境、行為、人的認知因素為相互決定的因素,注意到了人的行為及其認知因素對環境的影響,避免了行為主義的機械環境論的傾向。
▲自我調節論
自我調節論是個人的內在強化過程,是個體通過將自己對行為的計畫和預期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對比和評價,來調節自己的行為的過程。它由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三個過程組成。
評價班圖拉的自我調節論強調了人的心理的主觀能動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認知的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這一點無疑是值得稱道和肯定的。
▲自我效能原理
△知覺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種對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覺,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結果即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深化到價值系統就成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關自我能力判斷的認知取向。
△自我效能從本質上講是自我生成的能力。
影響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①行為的成敗經驗;②替代性經驗;③言語勸說;④情緒的喚起;⑤情境條件。
▲對班圖拉觀察學習理論的評價
[貢獻]
1、注重社會因素的影響,改變了傳統學習理論重個體輕社會的思想傾向,把學習心理學的研究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結合在一起,對學習理論的發展做出了獨樹一幟的貢獻。
2、吸收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把強化理論與信息加工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改變了傳統行為主義重“刺激—反應”輕中樞過程的思想傾向,使解釋人的行為的理論的參照點發生了一次重要的轉變。
3、強調學習過程中的社會因素和認知過程在學習中的作用,在方法論上注重以人為被試的實驗,改變了行為主義以動物為實驗對象、把由動物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推廣到人類學習現象的錯誤傾向。
4、他的概念和理論建立在豐富堅實的實驗驗證資料的基礎上,其實驗方法比較嚴謹,結論比較有說服力。
[局限]
1、由於班圖拉的理論具有開放性特徵,導致了它缺乏富有內在統一性的理論框架。
2、大多數發展心理學家認為班圖拉的觀點忽視了發展變數的重要性。即它忽視了兒童在多大程度上能獨立進行學習,以及發展階段在多大程度上對兒童的觀察學習產生影響。
3、班圖拉在研究攻擊行為觀察學習中所採用的一些方法難以讓人苟同。對兒童的健康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4、班圖拉雖然強調了人的認知能力對行為的影響,但他以研究行為為重心和目的,實際上並沒有給認知因素以應有的位置。

方法論

華生的行為主義理論說服了許多的學院研究者,使他們相信在心理學的實驗上研究行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比較心理學上,更早時便有人於這方面提出警告,批評當時有些研究者的研究越來越偏向擬人化。例如羅意德·摩根(C.LloydMorgan)便曾批評喬治·羅曼(GeorgeRomanes)在他的研究中竟直接地形容動物的心理過程。愛德華·桑代克也曾做了類似的研究(研究貓咪逃離迷箱的反應)。 然而,大多心理學家採取了他們稱為方法論的行為主義(methodologicalbehaviorism)的立場,他們承認“行為”是唯一的、或最簡單的用以觀察心理的方法,但認為它可能只是表現了精神狀態運作後的結果。支持這樣立場的知名行為主義者,包括了自稱為新行為主義的克拉克·L·赫爾(ClarkL.Hull),以及稍後發展了認知主義的愛德華·C·托爾曼(EdwardC.Tolman)。托爾曼的實驗發現,老鼠即使在缺乏獎勵條件的情況下也能自行探索出迷宮的分布,他主張刺激與反應(S->R)之間還有第三者作連結—生物個體(organism),因此整個步驟應該是(S->O->R)。他的理論和其他一些理論一起被稱為“有目的行為主義”(purposivebehaviorism)。
方法論的行為主義到今天仍是最強調實驗的心理學流派,包括許多研究認知心理學的人,只要行為被定義為包括言語在內——至少非內省的言語都有研究價值。自從19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動物認知研究,以及一些非正統的觀點如唐納德·格利芬(DonaldGriffin),在討論動物的心理時也出現越來越多包括討論意識的心靈性的用詞,比較心理學與動物心理學,方法論的行為主義並不會出現矛盾。

研究方法

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比較豐富,主要包括觀察法、條件反射法、言語報告法、測驗法和社會實驗法。觀察法包括自然觀察和藉助儀器的觀察。條件反射法是把生理學中的條件反射法引入到心理學中對行為進行試驗研究的方法,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言語報告法即被試報告其體內的變化,又稱口頭報告法。行為主義的測驗法是測驗被試對刺激情境所作出的反應;這種方法可以套用到有語言缺陷的人身上。行為主義的社會實驗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行為主義原理在社會問題研究中的套用,可以考察社會情境和社會變化之間的關係。

路線差異

關於行為主義路線分別到還沒有一定的共識,以下只是簡略的分別:正統(Classical):華生所論述的行為主義,主張客觀的研究行為,否定心理的過程和內部狀態。
方法論(Methodological):以第三人稱的客觀觀點觀察行為,觀察到的心理數據必須以主體間(inter-subjectively)可檢驗的方式記載,而不是理論上的方式。此方法被運用於一般的實驗中,並為認知心理學所吸收。
基本教義派(Radical):斯金納派的行為主義,因為擴大了行為主義的原則至有機體內的過程,與方法論相較,並不需中介觀察者的認同,不經過機械化或簡化,假定“行為”並不是(心理的)內部狀態所造成的,人的行為現象至少必須由他自身所體驗到。
邏輯式(Logical):由牛津大學哲學家吉伯特·賴爾(GilbertRyle)在他所著的TheConceptofMind(1949)一書中所建立。
目的論(Teleological):後斯金納派,目的論的行為主義,接近個體經濟學概念。
理論派(Theoretical):後斯金納派,允許觀察內部狀態(“在皮膚內的狀態”曾經被認為是“無法觀察的”,但現代的科技技術將有可能辦到)的心理動力學,但在理論的架構上采折衷路線,強調實驗上的謹慎。
生物學(Biological):後斯金納派,注重於知覺和運動神經架構的行為,理論上屬於行為主義之一。
內部派(Interbehaviorism):由J·R·坎特(J.R.Kantor)在斯金納提出理論前就已創建,正由L.Hayes、E.Ribes、S.Bijou等人繼續研究。注重生物個體內部的過程,對行為廣泛研究,重點在人的行為上。
另外兩派普遍卻不太典型的是新-:克拉克·L·赫爾(ClarkL.Hull)派和後赫爾派,屬理論性的、聚集數據的非心理動力學,偏向生理學。和有目的地:愛德華·C·托爾曼(EdwardC.Tolman)的預測行為的認知心理學。

理論套用

客觀主義潮流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計算機和有關信息加工技術的發展,原先套用在教學機器中的程式設計,已以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中被廣泛地套用了。
18世紀以來科學的極大發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當然的或迷信的東西。神秘主義受到挑戰。實證主義空前具有市場。強調實證的、具有社會性的可用作客觀觀察的知識。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促進了心理學的客觀研究,擴展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對行為的突出強調,不僅促進了心理學的套用,而且使人們看到新的希望。

心理諮詢方向

行為主義的心理諮詢是以學習理論和行為療法理論為依據的心理諮詢,認為人的問題行為、症狀是有錯誤認知與學習所導致的,主張將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的著眼點放在來訪者當前的行為問題上,注重當前某一特殊行為問題的學習和解決,以促使問題行為的變容、消失或新的行為的獲得。
行為主義的創始人是華生。但對心理治療產生較大影響的卻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和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系統脫敏法之外,行為療法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如主張訓練法(在人前能夠自我主張的訓練方法)、情動心像法(提示一些影像印象等)、強化法(如經常表揚的方法)、思考停止法(頭腦中想像做不好的事實大聲說"停止")、想像厭惡療法(將欲戒除的行為與某種不愉快的或某種懲罰性刺激結合起來,通過厭惡性條件反射作用,達到戒除或減輕目標行為的目的)等。

行為主義影響

積極影響

(一)強化了心理學的自然科學特徵
行為主義把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確定為可以外部觀察的行為,堅持以客觀地實驗方法來研究人和動物的行為,是心理學獲得了與其他自然科學一樣的客觀性,從而在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學的特性。在行為主義產生之前,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只限於意識,如構造主義主要從事意識的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結論帶有明顯的主觀性,機能主義雖然在研究對象和方法上有了一定的改進,但仍保留了許多模糊的術語,主觀性色彩依然很濃厚。這種主觀性的分析研究只能使心理學作為哲學的邊緣而存在。行為主義以客觀的行為代替主觀的意識,以實驗法代替內省法,這樣就可以使心裡想獲得比較客觀的研究成果,也有利於心理學的發展。而且,客觀的研究方法可以使不同的心理學家依據共同的研究對象相互交流經驗、彼此驗證各自的研究成果,使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公證性得到明顯提高,也因此而強化了心理學的科學特性。
(二)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行為主義產生之前,心理學的研究只能局限於對意識的理論研究。當時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動物心理研究實驗,但由於受研究對象的約束,動物心理研究中不得不採用擬人化的傾向,這就使動物心理學不可能取得合法的地位。但在動物心理研究的過程中畢竟積累和形成了一定的觀念和方法,這些對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都有一定的幫助。行為主義正是從對動物的客觀性為研究中得到啟示而發展起來的,而行為主義產生之後又促進了動物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從而使動物心理學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合法領域。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同樣如此,原來主觀內省的方法很難適用於兒童心理的研究,而行為主義產生之後所盛行的對行為的客觀觀察和實驗更適合於兒童心理的研究,從而使兒童心理學迅速發展起來。再者,行為主義產生後,注重對學習特別是動物學習的實驗研究,並把從動物學習的實驗研究中所獲得的結論推廣到人類的學習之中,從而促使了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出現。行為主義誕生後,心理學中所出現的這些變化說明,心理學的研究領域有了進一步的擴展。
(三)促進了心理學的套用研究
儘管在行為主義產生之前,傳統心理學研究中也有強調心理學套用的成分,如機能主義心理學就強調心理學套用的成分,如機能主義心理學就強調心理學的套用,但相對而言,只能局限於一般性的套用研究,而沒有具體到心理學的各種具體領域。但行為主義產生之後,心理學的套用研究就成為一種趨勢。由於行為主義的目標就是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因而特彆強調社會環境對人的塑造作用,這種觀點套用到教育領域,就出現了“環境決定論”和“教育萬能論”的主張。在美國心理學套用範圍之廣,涉及領域之多,是不勝枚舉的。從政府機構到大、中、國小校,從工廠到生化實驗室,從醫院診所到軍隊海關,心理學的套用更是不計其數。這些都部分地歸功於行為主義。
(四)嚴格實驗鞏固心理學的科學地位
傳統的馮特意識心理學,由於脫離實際生活,心理學家只是坐在實驗室的椅子上進行自我的內省實驗,因此有安樂椅上的心理學之“美稱”。行為主義則相反,它要求預測和控制行為,必須通過客觀的實驗觀察,通過對觀察到的事實積累,然後形成概括性的假設,再付諸實驗印證或實際套用。如果有的假設不符合實驗或實際生活則需要加以說明,乃至重新開始,直至能套用於實際為止。為了預測精確,控制有效,行為主義者總是力圖將實驗中發現的心理事實及其條件加以數量化和操作化。新行為主義者托爾曼、赫爾乃至斯金納全都採用自變數、因變數以及函式關係等精確科學的術語和方法來表達環境、遺傳、生理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從而導致了心理學規律和原理原則的公式化、方程化、程式化和圖示化。所有這些又都為研究進一步科學化、計算機化,特別是為計算機模擬心理規律作思想上和技術上的準備。雖然,這些準備工作也為實驗心理學家、其他心理學派的努力有關,但行為主義者在這方面的工作是最為突出的。赫爾就設計過計算機,斯金納曾訓練鴿子引發飛彈,他的教學機和程式教學都是人們所熟悉的屬於這方面的工作業績。總之,和馮特時代的實驗心理學相比,是有進步的,行為主義鞏固了實驗心理學的方法學基礎。

局限性

儘管行為主義對心理學的發展起了革命性的作用,但卻矯枉過正,因而其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
(一)生物學化傾向嚴重
行為主義起源與動物心理的研究,強調動物心理研究的客觀化傾向,踐行摩爾根的吝嗇律,從而避免了動物心理研究中的擬人化傾向;但行為主義卻過於極端,矯枉過正,採用動物做被試並把從動物實驗中發現的活動規律推廣到人類身上,忽視了人類的特殊性,難免走上人性生物學化的道路。而且,行為主義否認人的心理和意識的存在,把人的行為都歸結為刺激——反應的聯結,而刺激、反應又被分析還原為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等生理活動。受吝嗇律的影響,行為主義堅持人的行為都可以用生理學的術語加以解釋,把人的心理現象還原為人的生理現象,從而走上了生物還原化的道路。
(二)縮小了心理學的研究範圍
雖然行為主義產生之後,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得到了擴展,但這只是針對心理學的分支學科而言的。也就是說,行為主義產生之後,出現了眾多的心理學分支學科,從這個意義上說,行為主義確實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但就具體領域而言,行為主義否認意識、心理、內省及相關的概念,竭力主張運用客觀方法研究動物和人的客觀行為,其極端發展又犯了客觀主義的錯誤,這樣就難免縮小了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不僅難以真正客觀地研究動物和人的心理,反而限制了對它們的研究,使心理學成為沒有心理的心理學。又由於行為主義過分強調人和動物的同一性,否定了的中樞神經系統在行為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它僅起聯絡和傳導作用,使心理學成為沒有頭腦的心理學。
(三)犯了環境決定論的錯誤
行為主義否認生理和遺傳對心理的作用,忽視刺激反應之間人的主體性因素的作用,把人看成是一架被動的刺激——反應的機器,認為只要給定適宜的環境刺激,就可以塑造人的相應的行為反應,並認為只要知道人的反應,就可以推知他所受到的環境刺激,把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看做是人的行為的決定力量。這樣,行為主義在解釋人的行為時,就難免要犯機械環境決定論的錯誤。

評價

總而言之,行為主義不愧為現代心理學中的一個有重大貢獻的學派。它存在發展的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到50年代在美國心理學界占據主導地位。它使心理學真正擺脫哲學,成為一門客觀的實驗心理學,推動心理學向成熟的科學方向發展邁出重要的一步。行為主義在套用心理學上更作出了前無古人的創造性業績和貢獻。它開拓了學習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行為矯正等。當然,由於時代的局限性,行為主義的S-R理論是全面的,阻礙了心理過程的研究。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思想的變遷,支撐行為主義的三大支柱(進化論、機械化生產的社會需要、實證主義思潮)為時代所摒棄之時,也是行為主義在心理學中面臨失勢之日。只是適應時勢的行為主義者如社會學習論和社會認知論者突破S-R理論的框架才有所前進。由此可見,心理科學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它隨時代而發展,隨內部矛盾的化解而更新。即使像龐大而長期存在的行為主義學派也不例外。行為主義的興衰告誡人們,作為心理科學的研究人員,只有把握好時代的脈搏,正視當前心理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調整和更新自己的思想業務,才能有所創造,有所發現,有所發明和前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