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教學理論

行為主義教學理論源於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研究,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相關研究成果是行為主義教學理論的重要理論來源。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華生、桑代克和斯金納等。我們主要討論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納的程式教學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為主義教學理論
  • 國家:美國
  • 時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 上級學科:行為心理學
主要代表人物,理論假設,程式教學原則,

主要代表人物

行為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華生、斯金納。行為主義學習觀與教學觀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改革,是與程式教學運動、學科結構運動齊名的20世紀三大教學運動之一。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的程式教學就是這一流派的代表。

理論假設

斯金納的程式教學主要建立在其創立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學說和強化理論基礎之上。 操作性條件作用學說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刺激—反應理論,斯金納在用白鼠和鴿子作為被試進行研究後認為,機體並不一定需要接受明顯的刺激才能形成反應。他把機體由於刺激而被動引發的反應稱為“應激性反應”,機體自身主動發出的反應稱為“操作性反應”。操作性反應可以用來解釋基於操作性行為的學習,如人們讀書或寫字的行為。強化原理與操作性條件作用說相輔相成,為了促進操作性行為的發生,必須有步驟地給予一定的條件作用,這是一種“強化類的條件作用”。強化包括正強化負強化兩種類型,正強化可以理解為機體希望增加的刺激,負強化則是機體力圖避開的刺激。增加正強化物或減少負強化物都能促進機體行為反應的機率增加。這一發現被提煉為“刺激—反應—強化”理論。這一理論可以用來指導教學工作:在學習過程中,當給予學習者一定的教學信息——“刺激”後,學習者可能會產生許多種反應(包括應激性反應和操作性反應)。在這些反應中,只有與教學信息相關的反應才是操作性反應。在學習者作出了操作性反應後,要及時給予強化,如學生答對時告訴他“好”或“正確”,答錯時告訴 他“不對”或“錯了”,這樣在下次出現同樣刺激時作出錯誤反應的可能性就會大為減小,從而促進學習者在教學信息與自身反應之間形成聯結,完成對教學信息的學習。
在把操作性條件作用學說和強化理論套用於人類學習研究的基礎上,斯金納提出了程式教學的概念,形成了一套程式教學理論。20世紀50年代後期,斯金納積極倡導程式教學運動,並自己設計了教學機器,並在軍隊訓練實踐中運用程式教學的思想。斯金納的程式教學模式主要分為直線式程式教學模式和分支式程式教學模式兩種。這兩種模式雖有不同,但都可以歸納為如下的基本過程(見圖7-1)。

程式教學原則

這一程式設計需要合理地設計教材,按照教材內部的邏輯順序,在操作中將預先安排的教材分成許多小的單元,並按照嚴格的邏輯順序編製程序,將教學信息轉換成一系列的問題與答案,在學生進入一個新的單元學習前,必須先回答一些關於前一個單元的問題。如果回答錯了,程式或者向學生提供一些暗示,或者直接告知正確答案,只有經歷了這一關,且學生真正了解了與前一單元相關的問題的正確答案後,才可能進入新的學習單元,從而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達到預期的目標。
設計原則
程式教學設計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小步子原則或循序漸進原則。即把學習內容按其內在邏輯關係分割成許多細小的單元,分割後的小單元按一定的邏輯關係排列起來,形成程式化教材或課件。學生的學習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這種學習方式稱為小步子學習原則。
其次,呈現明顯的反應。斯金納認為,學生的反應能為他人所觀察到,正確的反應,需要強化;不正確的反應,則需要改正。
再次,及時強化。當學生作出反應後,必須使他們及時知道其反應是否正確,如果答案是正確的,反饋就是一種增強物,如果答案是錯誤的,反饋就是一種更正的方法。
最後,自定步調。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自定學習進度和速度,進行程式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